红楼长随-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和前一天一样,直到考监提示后李桂才交卷……
出考场的时候,李桂就注意到有很多考生脸色灰败,而出了考场,随处都是议论纷纷者,有的长吁短叹破题不准,有的眉头紧皱不发一言,甚至有个别心理脆弱者以泪洗面……
这种场面李桂没觉得奇怪,就这三道题的难度而言,对童生确实难了些。
不过这次李桂没看到贾宝玉,随后他到了马车庞,和王荣、林之孝闲聊了几句,才见茗烟匆匆迎上去……
待贾宝玉到了马车前,李桂发现贾宝玉脸沉如铁,这下众人更不说话了……
……
随后的日子便是等待,学堂也不用去了,因为童生试的缘故学堂已经放了假。
而对于考试的结果,李桂认为自己做的还可以。但对于否能中榜,他还是有些忐忑。
原因很多,一是他用文言文写作还不熟练,他自觉再遣词造句上可能有些不流畅;第二录取名额有限,听说仅仅录取一百人;第三就是阅卷者的口味与水平。
而这场考试牵扯到他跳出荣国府的时间——如果跳出晚了,李桂担心自己与荣国府一起沉沦,所以等待中李桂是比较焦心的。但再焦心也没有什么办法,李桂只好出府,到处闲逛打发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因为将近中秋的缘故,街面上卖花的、卖鞭炮的、卖木刀木剑的,卖红灯笼的、卖月饼糖果的等等中秋用品的商贩突然多了起来,街上不时有烟花炮竹声响起,布衣荆钗的少女也多了起来……
而还不到十五,有的商家、大户人家门口就挂起了红灯,荣国府也是如此,傍晚时分当李桂归来时,荣国府小小的西便门两侧已经各挂了一个大如篮球的红灯笼……
“啪啪,噼啪……”
鞭炮的声音蓦然响起,然后便时断时续的不再停息,中间偶尔有烟花的起爆声……不知为何心绪有些烦乱,李桂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嗤……”
一道烟花从荣国府的后宅里窜起,银龙一般,扶摇直上天际,然后‘蓬’的一声爆开,洒下一隅的流星雨,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隐隐约约的笑语声也从内宅里传了过来
“人间的花火……”流烟如霰,湮灭如梦,蓦然间李桂感到一种孤独从其中向他潜来。
……
第二天不等早饭,李桂便出了西便门,直奔应天府衙门。当然在途中他随意吃了几个包子。
而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才到应天府衙门的路口,李桂就看到衙门斜对过大学监处挤满了人。
走的进了才发现这些人里有穿长袍的、有穿直褂的,有穿丝绸的,有穿清布的,但不论穿戴如何,都比较整洁。
而人虽然多,但却并不喧哗,入耳的仅有踱步声、咳嗽声,小声的嘀咕声。
李桂明白这些人的心情,这样的时刻最是压抑,随后他随意的靠在了榆树上静静等待。
俄而他就听到有人小声喊道:“李桂。”
李桂扭头一看,却是伴鹤,青衣僕帽的,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
“你……”
只是说了一个字,李桂便明白了,这一定是贾政让伴鹤来的,今日中秋,贾政正好休沐。
“老爷让我来看看,你怎么来了?”随后伴鹤说道。
李桂明白伴鹤这话的意思以及他脸上的笑意,所有人,包括贾政都不认为他和贾宝玉能榜上有名,来不来看榜的无所谓,所以伴鹤才会说你怎么来了。
但贾政还是派伴鹤来了……
“他心里是对贾宝玉存在侥幸,还是科考是他心里的结,绕不开的结?”
心中思忖着,李桂随意笑道:“我也只是来看看。”
第三十一章 报喜
而就在这时‘唏律律……唏律律……’接连两道马嘶声从学监的院子里传了过来。
所有的考生都知道,这时候学监里准备马匹,因为衙役们是要去报喜。
而熟悉内情的人更清楚,这报喜实际上是学监衙役们获取外快的一种手段,而且这里面还有规矩,那就是以考生的家世、家资为基础,越是家世显赫、家资富足的,去讨喜的衙役品级就越高,也越多,场面也越大。
此世之常情也,无可厚非。
而至于考生的家世如何,家资怎样,在之前他们就谈论过——考生的籍贯上写的明明白白!
也因此随着马嘶声的响起,“快了、快了、快出来了……”嘈杂的议论声响起,众人的神情都是一震。
果然没过多久,‘咣当’一道铜锣之声响起,紧接着四个皂衣衙役走了出来,两个拿着水火棒,两个挎着腰刀,脸上不见一丝笑容,神色庄重肃穆。几步之间就走到了学监东侧的院墙前,分列,雄赳赳一站。
紧随四个衙役的是两个身穿青衣,幕僚模样的中年人,一个端着黑瓷碗,碗里是白乎乎的浆糊和一个高粱刷子,另一个手里拿着一哥红纸卷。
所有人都知道这红纸卷里是什么,这一刻所有人也都屏住了呼吸,场面针落可闻!
但那两个幕僚并没有立刻张榜,而是站在旁边等待着什么……俄而有是两个衙役跑出,一个举着长长的木杆,上面缠满了鞭炮,在学监的门西侧停下;另一个则从袖中掏出了一个黄铜外皮的火折子。
而几乎在那个衙役掏出火折子的同时,‘咣当’一道锣声再次从院落里响起,随后便是一道长腔:“吉时到……”
长腔声里,那衙役把火折子一晃,然后凑向了长杆……
‘噼里啪啦’的声音里,学监的大木门‘咯吱、咯吱’的打开了。
“驾……”“唏??……”
随后,人喊马嘶声中,一批批披红带绿的大马长嘶而出……
而这时那拿浆糊的也开始用高粱刷子往墙上涂浆糊,只几下就涂好了,随即另一个衙役走到了刷好的右侧,把榜单贴了上去,榜单缓缓的打开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忘记了人喊马鸣声,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榜单上。李桂也是如此,他的视力很好眼睛几乎是紧随着展开的页面……
“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我也考上了,老夫终于不是童生了!”
“那个是我,娃哈哈,是我!啊哈哈哈……”
“怎么没有我……”
……
“这是丙榜,稍安勿躁。”
……
随着榜单都展开,狂喜声、忐忑声、安慰声、哭泣声杂乱的响了起来,但此时李桂充耳不闻,仅仅盯着展开的页面。
页面终于完全展开……并没有李桂的名字!
“难道我在乙榜?可别名落孙山……”
牵扯太大,看到这里,李桂心里的忐忑不由的加剧了。
好在这次学监没有让人多等待,并丙帮贴完之后,另一个青衣幕僚模样的人就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红纸。
随后榜单慢慢的张开了,乙字第四十名沐阳扬九召;乙字第三十九名汜水李明离……乙字第二十九名柳滩张若水……
随着名单的展开,李桂既感觉到心跳加速,又感觉到心里好像压了块石头,而且石头越来越重!
而在这时,另一个竖行打开了,‘乙字第二十八名荣国府李桂’赫然进入了他的眼帘……
心上的重石瞬间化成了齑粉,心儿蓦地一空……
脑袋短暂的空白后,李桂再次瞧向了榜单,‘乙字第二十八名荣国府李桂’依然在上,再次得到了确信,李桂长长的喘了一口气……
“啊阿啊,你……这……”
这时一道充满复杂情感的声音在李桂的耳畔蓦然响起,李桂扭头一看,只见伴鹤的下巴已经耷拉了下来,眼睛更是睁的大大的,里面闪耀着震惊、不可思议、甚至还有些为难的光芒。
李桂明白伴鹤此时所想……但有些话说不如不说,而且对伴鹤没有说的必要,“我先回去了。”说着他随意拱了下手,不待伴鹤回应,转身而去。
他知道伴鹤现在还不能回去,他还要往下看,看贾宝玉到底能不能榜上有名……
“额额,是是……”
身后传来了伴鹤慌乱而又带着明显的恭敬的声音。
于此同时,“咣……”的一声锣响,马嘶声中,十余骑奔腾而出……
李桂当然明白这些马匹去干什么……他甚至有拦截这些马匹的冲动!但想了想他没有这么做,这是因为这么多马匹,他并不能确定哪一匹或哪几匹是去荣国府给他报喜的,也不能确定是不是这批。
而且这里面还要考虑贾政的态度,如果他拦下了,贾政是喜还是恼?
当然现在贾政的喜怒对他已经不太重要,他有了功名,只是如果他拦住了,传出去,他怕以后有人回议论他忘恩负义——这样的名声牵扯到‘德’,对他以后的成长不利。
而实际上让李桂没拦截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清楚他拦不住!
这些人是去报喜的,是去讨银子的,他和荣国府谁能给的银子多,这些衙役都是世侩,吃世情银子的高手,这一点,李桂认为他们是能拎的清的,而且极清!
而要赶回去,在荣国府门口撒银子,别说他没有那么多银子,而且他也站不了荣国府的大门……
越想李桂越觉得回不如不回,因此到路口时,身子一扭,往西边的琉璃厂去了……
而此时更大的狂喜声、失落声、忐忑声在他身后爆炸开来。
人对自己的学识大概都是有些数的,看到乙榜无名,很多考生都意识到自己已是名落孙山。
喧嚣声里,两匹银鞍璎珞的白马停下,下一刻车帘掀起,两个青年从车厢里走了出来,一个白衣如雪;一个红锦绚烂,手执美人扇,尽显人物风流。
这两个正是卫若兰与冯紫英。
随后两人分开人群往榜单走去……而这时甲榜也贴了出来,卫若兰笃定的往甲榜上瞧去,只见他的名字排在了第三名,摇了摇折扇,轻轻吐了口气,卫若兰微微的笑了。
“恭喜、恭喜,恭喜公子高中,哈哈,这也在情理之中。”冯紫英也看到了这里,急忙道喜。
“过奖、过奖。”
心情好,卫若兰笑着拱手回了下礼,然后气定神闲的看向了榜单,同时思索这第一名俞图,第二名赵易阳是何路神仙。
然后他就看到榜单上的‘乙字第二十八名荣国府李桂’,“他……居然中了!”卫若兰手中轻摇的美人扇蓦然停了,俊美傲气了脸上出现了浓浓的诧然之色。
而此时冯紫英已经匆匆的看完了所有的榜单,但过千帆皆不是!可是却看到了李桂的名字,然后看到了卫若兰停下的扇子……
他原本不在意考上考不上的,但堂堂大家公子居然不如一个奴仆!两厢对比之下,再加上卫若兰珠玉在前,冯紫英突然有些讪讪,像是脸上被人轻轻打了一巴掌。
虽不重,却恼人!
第三十二章 慧眼
而在此时报喜的马匹已经冲出了城门,传讯的铜锣也‘咣咣’的响开。
第一批报喜的一般都是路途相对较远的。
……
城外,西山,中秋的时节还不足以令枫叶满红,但原本翠绿的叶片已经有了红边,白衣庵就处在这翠绿与淡红之中,这是一个方圆六七亩的院子,因为风景优美,靠近京师,香火鼎盛。
而在白衣庵的后宅,客房的西北侧,是一个小院,小院栽满了梅、菊、兰等花草,巉岩的底下则是一丛青竹,青竹丛前是一小亭。
小亭的中间是一个石台,石台两侧坐着两个女子,一个穿着白绸绣兰边对襟长袍,琼鼻樱唇;另一个一身暗青锦丝道袍,眉目如话,束发飘带,颇有出尘之气。只是十指丹朱,眉间豆蔻,暴露了她的内心。
这两人正是秦可卿与妙玉。美丽的女子也会互相吸引,秦可卿没来多久便和妙玉成了知己好友。
“这是我去年立冬后第三场雪后在梅花树上采的雪,封在坛里,埋在树下,已经一年有余了。昨日我试饮了一下,极为甘冽,你来尝尝。”
可能是生于江南的缘故,妙玉最喜饮茶,也是茶道高手,山居无事,因此时常邀秦可卿品茶。说到这里,妙玉拿起了紫泥壶,壶嘴连点三下,这才倒向了绿玉斗。
而就在绿玉斗将满之极,‘咣’一声锣响从山下的西山前村传了过来,紧接着‘咣咣咣……’的锣响声再一次密集的响了起来。
妙玉事清净惯了的,闻声兰花指一停,黛眉微微皱了皱。
“什么事儿,这么大的动静?”秦可卿黛眉也皱了皱,转头向宝珠问去。
对于科考这种事情,女孩子并不怎么上心,况且又在山中将近两月,宝珠并不知道今天揭榜,不过她听过上山上香的考生的家眷的祈祷,因此,闻言‘哦’了一声,就想起了这事,也想起了李桂的事情,随即回道:“回少奶奶,估计是报喜的,有人高中了!少奶奶你说李桂能中吗,听说西府的政老爷给他合宝二爷报了名。”
“这个却难,他才上几天学,纵然他聪明伶俐……”摇了摇螓首,秦可卿随意回道。
而她刚说到这里,妙玉已经接话笑道:“不说这人,我倒是忘了,这人会那些功法吗?他所说功法真是闻说未闻。”
妙玉现在也听了《射雕》,山居无事,女子家长里短的,秦可卿信口就说了出来,而因为会些粗浅剑术的缘故,妙玉对《射雕》里的内功功法、秘籍很感兴趣。
而且在妙玉想来既然她没听说过那些秘籍,而李桂又能活灵活现的讲出来,那么李桂就极有可能会!
和妙玉相处久了,秦可卿知道妙玉是渴望那些秘籍的,至于原因,闲谈中秦可卿看不出妙玉有多喜欢功夫,她只是早上舞一套剑术而已,之所以渴望,秦可卿估计是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在外防身的需要。
而秦可卿既没见过李桂会武术,也没听过李桂会武术,因此摇了摇螓首,笑道:“这个我倒不知道……哦,你何不拜访他一下,这人,嗯,很好说话的。”
妙玉却摇了摇头:“那等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