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391章

文唐-第391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三天两头都要唤他,还有回京的官吏投帖拜访什么的,这些他是躲不过去的,搬到侯爵府更方便处理这些事情。

    工作总结和岳山没啥关系,他只是旁听。

    他真正关心的有三件事情:

    一是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工作,终于全部完成。查出隐户千万余人,清理出不在册田亩两百多万顷。

    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李世民的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把那些地方豪强世家豪族都给杀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战乱年代这些世家豪强大量吞并土地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唐立国二十年又从未进行过全国普查,人家自然不会主动把到手的利益给吐出来。

    这次一口气清出这么多人口和土地,朝廷真的是一波肥,起码能再征召二三十万府兵。

    算上原有的大军,大唐就将拥有一百二十万精锐府兵。

    这可是实打实的一百二十万人,不是后世那种被将官吃空饷的不满编军队,而且府兵的战斗力远比吃军饷的募兵战斗力要强的多。

    这一百二十万人里骑兵近三十万,说一句横扫世界绝对没有问题。

    岳山关注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粮食的产量,这年头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吃不饱肚子军队再多也没用。

    今年大唐可谓是风调雨顺,北方地区产量就足够全国人吃了。

    最夸张的还是两广地区,年产稻米一千六百万石,这个数据一度让朝廷觉得是假的,几经核查才相信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除了粮食,岭南还贡献了大唐百分之七十的红糖和百分之九十的白糖产量。

    在朝廷眼里岭南已经从原本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聚宝盆。为了维护这里的统治,今年又扩建了广东都督府和广西都督府,各自驻扎了五万大军。

    同时还在广州组建了海军都督府,拥有四个折冲府两万余水军。只是这支水师大多都是新招募的,作战能力不强,暂时以训练剿匪护航为主。

    除了岭南的粮食,朝廷还可以从占城购买大量粮食。经过大唐的诱导,现在占城等藩属国几乎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了。

    大唐再以各种奢侈品轻松从当地贵族手里换走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填充到大唐的仓库。

    再加上几大粮仓的储备,说明年全国绝收也能撑过去一点都不夸张。

    这还仅仅是直接掌握在朝廷手中的粮食,算上百姓家里的更多。

    为了让百姓们配合人口普查和土地清丈工作,朝廷不但免了全国十年的人头税,还免了大部分地区的地税。

    百姓不用纳粮,产多少都是自己的,粮仓里面终于有了存粮。

    可以说也现在大唐的储备,足够在多条战线同时掀起大战。

    第三个值得岳山关注的点是钢铁产量和火炮数量。今年大唐全年钢铁产量达到了万吨规模。

    这个数量并不算多,真正值得期待的是明年。因为又有三座大型钢铁厂建成,加上其他铁矿的扩产,明年产量可以暴涨到四万吨左右。

    不过那都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这一万吨因为李世民特殊交代,很大一部分供应给了火炮铸造厂。

    此时大唐的火炮数量终于超过了千门。

    看到这个数据,岳山对灭高句丽更加的有信心了。

    别说是区区高句丽,就算是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约翰牛拉过来,岳山也有把握把他们干趴下。

    而且经过一年的修整,大唐的军队精气神也恢复到了巅峰状态,正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那高句丽开刀最合适。

    尽管有把握,讨伐高句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朝廷到现在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始终在暗中悄悄调动物资。

    不过核心层都知道,开战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还不会太晚,初步估计明年开春就是大军开拔之时。

    李世民必然是要御驾亲征的,那么太子就必须要留在京中监国。

    所以在外面自在了近一年的太子李承乾被一道旨意召回了京师。

    监国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成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一点点的移交到太子手上,给他适应时间也给大臣适应时间。

    李承乾到达京城的时候恰好是小年这天,李世民派出马周前去迎接。岳山、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则陪他一起在皇宫等候。

    今天也是对李承乾的一次考核。

    但岳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李世民是故意显摆他儿子多优秀的。

    李承乾在两湖道可以说是备受瞩目,不只是朝廷在关注他,各权贵世家豪强等等都在观察他。

    毕竟是皇太子未来的皇帝,了解他的贤愚以及行事风格,将来才好做出针对性的改变,继续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大家看在眼里,他在两湖道打个喷嚏,都可能作为情报摆在不知道多少大佬的桌子上。

    所以这次汇报工作完全就是多余的,更谈不上什么考核。

    但皇帝都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拒绝,都摆出一副认真考核的模样。岳山就算不感兴趣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唱反调。

    再说他也确实想亲眼看看李承乾有多大的长进。

    很快李承乾就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紫宸殿会议室。

    一进门他就跪在地上给李世民磕了给头,道:“见过父亲……儿子想您了。”

    能看得出来他还是比较激动的,说话的声音带着些哽咽。

    李世民猛然把头仰起来,从沉重的呼吸能听得出来他心情也很激动。过了还一会儿才把头低下来,明显能看到眼眶是湿润的。

    “快过来,让阿耶好好看看你。”

    李承乾起身来到他身旁,同时也低头观察起自己的父亲。

    “好好好,你比以前壮实了,成熟了,也沉稳了。”

    “阿耶还是和以前一样精神,我也放心了。”

    “哈哈……咱们等会再叙旧,先和诸位宰辅见礼吧。”李世民开怀大笑道。

    众人当人不能真的大剌剌的等他给自己行礼,连忙起身先行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连忙客气的还礼。

    双方行过礼之后各自落座,李承乾才开始汇报自己这一年的工作。

    总结起来就几句话:

    第一步,剿匪打击犯罪稳定当地治安。第二步,肃清吏治,解决贪污腐败等问题彻底掌握了两湖道大权。

    第三步,以免除户税和地税为条件,重新划分地界把零散居住的百姓迁移到一起,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同时还为后续移民腾出了大量的土地。

    第四步,取消两湖道境内的关卡税,只要交一次关卡税就可以在两湖道内畅通无阻。

    再有长江等水道的交通便利,两湖道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尤其是鄂州已经成了南方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

    商业繁荣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即便取消繁琐的关卡税,两湖道也赚的盆满钵满。

    有钱说话就硬气,办事也就有底气,李承乾接连开挖了几十条沟渠开垦良田数十万顷。

    安置移民工作完成的也非常出色,朝廷给他的标准是能安置五万户算完美完成任务,四万户算出色,三万户一般。

    至于三万户以下大家没考虑过,堂堂太子要是连三万户都安置不了,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而李承乾则超额完成了任务,共安置移民七万余户,且没有引起当地百姓的大面积反对。

    其实这些事情大家早就知道了,但李承乾这个当事人亲口讲述其中的过程,还是另有一番感触的。

    通过他的讲述,大家知道了他的思路,知道了他做这些事情的过程,期间犯了那些错误又是如何纠正的。

    了解了这些之后,对他这个太子自然就更加的满意了。

    李世民也特别欣慰,大唐后继有人了,对于留李承乾监国也更加的有信心。

    一般太子监国皇帝都会委任几个辅国大臣,说是太子监国其实就是做个样子,真正管事儿的还是辅国大臣。

    遇到辅国大臣也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快马加鞭请示在前线的皇帝。

    鉴于李承乾的优秀表现,李世民决定明年他监国的时候,多放一点权给他。

    考核完美通过,之后就是家宴。

    李世民、长孙无垢、李泰等皇族都参加了,外戚里面长孙无忌、岳山等也参加了,还有房玄龄等重臣也在一旁作陪。

    而且今天这场家宴也不分男女,大家都坐在一起吃。

    这也就是唐朝,放在后来的朝代是不可能的事情。

    席上自然少不了喝酒,岳山滴酒不沾的习惯大家都知道,也没人管他。反而是李丽质,偶尔会喝几杯酒量也不差,不过收到岳山的影响也不怎么喝了。

    不过今天李承乾回家又是小年,她高兴之后也准备陪大家和几杯。

    哪知道酒杯才送到嘴边,闻道那股酒气胃部就一阵翻滚,忍不住捂住嘴干呕起来。

    文唐

 第703章 李丽质有喜

    李丽质怀孕了。

    ……

    她闻到酒味儿就干呕,一开始大家都没在意只以为是身体略有不适,还劝她不能喝就别喝了。

    唯独五个孩子的母亲长孙无垢马上就想到了什么,不动声色的把她拉到一边,然后让力士火速去请御医。

    事实也果如她猜测的那样,是喜脉。

    当这个消息被传到宴会上的时候,众人顿时就沸腾了,纷纷向李世民和岳山道喜。

    李世民兴奋的连饮三大杯,岳山激动的一颗心‘砰砰砰’直跳。

    李承乾也非常高兴,他刚回来自家妹子就被查出喜脉,这是小外甥在欢迎自己啊。

    岳山子嗣的问题可以说是皇室最大的一块心病了。

    要是别的原因导致没子嗣也就算了,可他是因为替皇后挡灾被天谴波及没有子嗣的——天下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你让皇室如何能安心。

    可以说,除了要李家的江山之外,任何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都愿意尝试一下。

    所以岳山提出要以李丽质之名捐建图书馆朝廷才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还让各地衙门配合。这一年的时间大唐已经多了两千多座长乐楼。

    现在李丽质终于有喜了,皇室总算是能稍微卸下一点包袱了。

    但这还不算完,光怀上还不行,必须要等生下来健康长大才能让大家真正放心。

    新晋准娘亲李丽质马上就成了稀有保护动物,长孙无垢一口气派了四个最有经验的嬷嬷全程伺候。

    酒宴什么的自然是别想了,各种聚会一律不准参加。谁要是敢不开眼邀请她参加宴会什么的,第二天就可以收拾行囊去陪自家丈夫一起去偏远荒凉之地任职了。

    岳老四两口子知道后激动的去祠堂给祖宗上了好几个大贡,整个岳氏家族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四姓坪的百姓也一样为他们感到高兴。

    长乐长公主有喜,神仙子弟清水候岳山要当爹了,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长安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毕竟岳山本身就代表着话题性,雌鸡化雄实在太有传奇性了,百姓们至今难忘,更何况今年又揭穿了一次阴谋替太子妃洗清了冤屈。

    他遭天谴可能要绝后的消息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对他修建藏书楼积阴德解决这个事情也很清楚。

    没有人知道这种方法管不管用,只能说死马当成活马医。

    谁曾想真的把死马给救活了。

    难道做好人好事儿真的能抵消罪孽为下辈子为后世子孙积福?

    这个问题很快就超越了李丽质怀孕,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就在这时,有一群人敏锐的抓住了契机大肆宣扬这件事,那就是佛教。

    佛教最讲究因果报应,讲究积德行善,追求来生福报,还有比岳山更好的例子吗?

    他们马上就把岳山的事情编成了无数的故事,到处传播,以此来推广佛教。

    这些故事一个比一个夸张,有说他是神仙传人,有人干脆就说他是神仙下凡,有人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月,有人说他法力无边点石成金……

    雌鸡化雄也被他们描写的惊天动地,什么和邪恶的修士斗法,什么排山倒海翻天覆地,什么电闪雷鸣……那风格堪比前世网文。

    听了他们的故事,连岳山都有些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法术了。

    不过还好,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岳山是来辅佐明君创造盛世的,否则他真的要好好敲打一番这些光头了。

    其实一开始他听说佛教在利用他传教的时候也有些生气。太不尊重我了,起码先和我打个招呼啊。

    但后来想到这两年朝廷对佛教的打压非常严重,也是时候给他们松松压了。弹簧压的太厉害要么直接废掉,要么反弹的更加厉害。

    佛教已经深入民间,想把他们废掉已经不现实了。真把它们逼得走投无路转入地下变成变成邪教,那才是真的无解了。

    邪教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有多恐怖岳山太清楚了,前世那么发达都没有办法解决,更何况是古代。

    佛教可以打压可以改造,没必要强行消灭。

    再说了,华夏文明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性,可以吸收各种外来文明为我所用。佛教自有其优秀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吸收就可以了。

    ……

    通过佛教的宣扬传播,岳山彻底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就算三岁小孩都知道大唐有一个活神仙叫岳山,他法力无边辅佐明君。

    而积善行德泽被后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尤其是那些有钱的大户,原本他们对什么积阴德嗤之以鼻的,但这会儿也开始将信将疑。

    反正家里有钱要不就拔一根毛试试?

    于是大唐突然多了许多修桥铺路的大善人。这么做能不能积阴德不知道,但因为他们突然的善举着实收获了不少百姓的赞美声。

    那些大户人家听了之后心里非常舒坦,觉得原来被人真心实意夸奖是这么开心的一件事情,这根‘毛’拔的值。

    且说李丽质有喜的事情传出后岳山就更加忙碌了。

    有关系没关系的人都来道喜,让他着实过了个热闹而又忙碌的年。

    除了他自己要当爹,还有一件喜事,冯易找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