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古神帝 >

第73章

万古神帝-第73章

小说: 万古神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十世庙有人头碗,菩提寺有菩提根,说起大明王寺的镇庙之宝,两人同时指向城中一处尖塔建筑,让柳书竹自己用肉眼看。

    古塔尖尖,似乎有些倾斜,最顶端的位置,有一点清光闪烁不定,并不耀目,却总让人看不真切。

    盯了片刻,柳书竹才咋呼道:“那……那不会是一颗舍利吧?”

    “嘿嘿。”小和尚道,“就是一颗舍利!”

    大明王寺,拥有一颗菩萨舍利,原本属于上古年间的一位菩萨,菩萨法号‘静兰’。

    静兰舍利。

    在那个恢弘的大时代,静兰菩萨的法力并不出众,不广为人知,更无法与贯穿古史的四大菩萨比肩,但他毕竟是一位修行有成的上古神僧!

    舍利只有米珠大小,却是三样至宝中最完整的一件。

    所以,其威能也是最强!

    “别小看它只有米粒般大小,一旦被众神僧合力催动,其光芒能与大日齐光,与皓月争华,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米粒之光,敢与日月争辉,的确合衬上古菩萨的风采。

    ……脑中的血舍利,足有指肚那么大,若是全力施展出来,能展现出什么样的威力,就根本没法猜了!

    距离巨城越近,心中的波澜便越强盛,好似翻江倒海。

    十几条悬空石路,宽达数千丈,如神龙初醒,作势欲飞,从周围的地面一直蜿蜒到高空,从远处望去,路面上有许多黑斑,颜色深浅不一,好像龙鳞,却是往来的人影太过密集所致!

    巨城并不禁空,那些石路都是为了凡人所建,天上同样车驾高飞,武者如蚁。

    一路繁华,如过眼云烟,且略过不提。

    三人向那尖塔飞去,途中经过几个广场,面积惊人,像是一块块浩淼的平原,中央皆立有一尊佛像,正是不动明王佛。

    香火升腾为云,钟鼎齐世长鸣!

    等三人落到明王寺前时,见到的景象则有些出乎柳书竹的意料。

    巨城如此,本以为明王寺的规模也应该恢弘无比、难以想象,最起码要比大城的青山一柱要出彩才是。

    可寺庙占地虽广,但一应建筑并不奢华,跟满城的繁荣作比较,反而显得太过寒酸了,与它在西漠所处的地位也极不相衬。

    西漠僧众到底有多少,说白了有的是,闭上眼睛往人堆里扔几块石头,准能砸中一秃子!

    但是,只有修持最卓绝的高僧,才有资格进入三大庙修行。

    到了此处,无人敢肆意喧嚣,虽没有任何强者气息流露,但庙里不知有多少逆天的神僧坐镇。空气中充斥着佛家的威严,无形而无上。

    上香敬佛之人,大都在专门建立的广场止步,不敢僭越。庙门内外,平日里倒也十分清静。

    今日则不同往日!

    庙门外,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一水儿的光头锃亮,晃得人睁不开眼。菩萨转世的消息早已经过秘法传音,一路飞回了寺里。

    一位身披亮丽袈裟、拄四孔锡杖的老僧人,同样有佛光罩顶,站在首位相迎!

    迄今为止,这是柳书竹见过的卖相最好的僧人,完全符合世人对得道高僧的认知。

    三人落下后,延济和尚上前拘礼,道:“方丈大师兄。”

    小和尚两眼贼兮兮的转来转去,不知在想什么,也竖单掌道:“延德方丈。”

    延德方丈,是大明王寺现任方丈,寺里的诸多事宜一般都由他来打理,与延济同是‘延’字辈儿,而且在这一辈中,以他为长。

    延德方丈身后,还立有十几位老僧,他们的面目生的不同,表情却如出一辙,眼中无芥子,尽是古井无波。脑后,淡淡的霞光交相辉映,佛光罩脑顶,光度的深浅便是身份最好的证明!

    这些人相必都是庙里的长老,地位都不会低。

    “如真!”延参方丈突然断喝一声,怒道:“你不跑了?”

    如真小和尚不买账,嘿然笑道:“方丈说的哪里话,俺这叫游历,游历懂不懂,早晚有一天都是要回来的!”他一发笑,很多年轻弟子脸上的神情都变得很不自然。

    有忌惮,也有不喜,绝对称不上友善。

    柳书竹在大山中为害一方、整蛊悍匪时,他们脸上多半就是这种表情。

    看来这小贼秃还真不是好鸟啊!

    “初来乍到,小爷可千万别被这货给坑了。”

    随后,人们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柳书竹身上。

    那些高僧的眼神,让他浑身藏不住半点秘密。好在他也已经习惯了,你们爱怎么看怎么看。

    “晚辈柳书竹,见过延德大师,见过各位神僧。”

    延德方丈并非真怒,在如真小和尚的脑顶轻轻打了一下,看向柳书竹的眼神则大亮,骤然间笑的像朵花,看样子恨不得上来亲他两口。

    “佛门之大幸。”叹了一句,便合十道,“菩萨请。”

    众僧相继让路,轰然道:“菩萨请!”

    场面隆重的程度让人有些心虚。

    “方丈大师客气了。”柳书竹忙合手还礼,“菩萨已泯于上古,往昔往矣,今世只有俗人小子,晚辈当不起。”

    延德与延济对视一眼,鬼知道他们两个传音说了些什么,总觉得方丈的目光不怀好意。

    延德方丈不做评价,却更加正式的躬身一礼,弯腰九十度,又道:“菩萨请。”

    这一回,却是所有僧人都与他一般动作,连小和尚都躬身不起,满脸坏笑,让柳书竹恨不得踢他两脚。

    这么多的高僧持此厚礼,只能让他心惊肉跳!

    最终还是执拗不过,忐忑地迈进了庙门。

    门旁,一个小沙弥写得一笔好字,专门设了一方案台,手抄经文,大概是记录了几人间的对话,作为传世典籍封存。

    走过去时,柳书竹迅速扫了几眼,见上面最后几句写道:

    大愿菩萨转世之体,隆归大明寺,是日,有三千子弟,内外恭迎。

    佛门。

    兴。

    ——完了,进贼窝了。

 第九十九章 舍利塔

    来到大明王寺,已经是第三天了。

    柳书竹二人被安排进了一间宽敞的厢房内,独门独院,环境素雅而清幽。

    院中,绿茵茵的草坪上,盘膝坐了一位老僧。

    他满脸红润,在那里闭目修持,几天来不动不言,佛光衬在脑后,晦明晦暗,让人肃然起敬!

    三天以前,众僧以浩大的场面迎接菩萨转世入寺,接下来便没有了大动静,也没有再举行繁冗的典礼,一切回归平常。

    两人反而被请到此处,有沙弥每天端来吃食用度,说是让他们沐浴戒斋几日,但却感觉像是被人软禁了。

    “看那天摆出来的架势,小爷原本还以为,后面还有加冕封禅的仪式等着,再不济也得做几场法事啊,怎么还让人关起来了,这算什么事儿?”

    柳书竹半躺在一张木床上,吊儿郎当翘着腿儿,心情憋闷。既然是进了贼窝,那就只有随遇而安了,以他放荡不羁的性格,索性再无顾虑。

    他倒要看看,这帮和尚究竟要干什么!

    “小贼秃,你是不是把小爷给坑了?”

    “呸!”小和尚遥遥啐他一口,心神不定,“法事那是给死人做的,只要你愿意,俺现在就念经超度你!”

    入寺之后,如真小和尚便显得神情焦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焦躁的态度就愈发强烈!

    他在屋中来回踱步,一副寝食不安的样子,不知抽了哪门子风。自从相识以来,还从未见过他如此忐忑过。

    外面,飘渺的诵经声从大殿的方向传来,悠扬入耳,每值早课晚课,佛音更是洪大,可听在柳书竹的耳中,让他倍感心烦意乱,浑身都不舒服。

    “看来,小爷真就不是当和尚的料。”

    “小秃子,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几天前还好好的,怎么一进庙门就变了?我怎么总觉得没好事,不是说要接受佛门洗礼吗?”

    不管小和尚在忧虑什么事,能让他连吃东西的心思都没有了,绝对不是好现象。

    小和尚停步,欲言又止,然后继续踱步。

    柳书竹恼道:“快说!”

    经他一催,小和尚这才犹豫再三,嗫嚅道:“俺在想……师父他老人家见了你之后,是不是就会改变主意了?”

    在大明王寺内,小和尚的辈分之高,可谓屈指可数,连延德方丈都不知差了他几十辈,能‘高’到这种程度,简直就是不像话!

    因为,他既没有深厚的修持在身、又不精佛法,也不是岁数以‘千年’来计算的老怪物,而是虚高。

    虚高也是高,辈分不能代表实力,却着实能衬托出几分身份!

    寺里,凡是能修出佛光护体的老僧人,其中任何一位的年纪,做小和尚的祖宗都绰绰有余,却都要在表面上尊他一声‘小师祖’。

    论资排辈,除了慧凡罗汉这位‘佛门大和尚’之外,小和尚绝对能进前三甲!

    只因为,他是庙里一位神僧的唯一徒弟,是当世的明王寺传人。

    六祖慧凡,晋升罗汉果位也有数千年时间了,以他六千三百余岁的寿龄,在七帝之中估计都较为年长,已在腐朽边缘徘徊。佛门大和尚的称号,当之无愧。

    但他身怀大善,忧心上古,洒然无一物,超脱尘世之外,素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与寺里的香火情缘早已淡化。

    无论是何人,一旦企临那个级别那个岁数,恐怕都已很少有东西能再入眼!

    三大庙之中,都尊奉六祖的法旨,但除去罗汉本身,每一庙里,还各自有一位神僧坐镇。论起武道成就,三人皆为圆满巅峰;说到佛门大法,三人也都深得教化精髓。

    这三位神僧,才是三大庙真正的掌权者!

    舍利塔的最顶层,便坐着一位带发修行的俗僧,寿四千有余,从未正式剃度出家,却仍然是明王寺的中流砥柱。

    那人便是如真小和尚的师父,六祖曾赐号与他——空藏。

    “改变主意了,什么意思?你那空藏师父原来是什么主意,把话说清楚!”见他这话说得蹊跷,柳书竹忙坐起身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现在,柳书竹最关心什么?

    其一,三大庙到底藏了多少宝贝。

    佛门既能身为十门之首,光有高僧是不够的,必然也有不菲的底蕴作为支撑。表面上看着一穷二白、清汤寡水,但暗地里的奇珍异宝想来也不会太少。

    单是那三件用来护城的菩萨遗物,便是一等一的大手笔!

    人头碗,菩提根,静兰舍利,这还只是西漠一地,不代表整个佛教势力。

    古来大教‘佛’字当头,天下谁人敢轻视!?

    至于他能坑蒙拐骗到多少,就要看他的本事和造化了。

    还有一件事,便是等此间事了,柳书竹便要抽机会去看一看城中的跨域大阵!

    如果计划顺利,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请寺里的高僧帮他返回大漠西北,等刀疤脸寻找到失散的故人后,就领着他们乘坐跨域大阵,赶返东域。

    柳书竹心中,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青灯佛影也好,天地大劫也罢,则全都无所谓。

    天塌了,还有武者大帝顶着呢!

    他只想风风光光回到那片大山,那里有他的亲娘有他的三叔,有个萝莉有头黑虎,还有一帮可爱可憎的强盗。即便身在天涯,这份牵挂也很难落下。

    以他现在的修为,回去之后,称霸庸凉山脉还真是小菜一碟。

    “俺、俺可能犯了个错误,把你带到火坑里了!”如真小和尚一跺脚,追悔莫及道。

    柳书竹‘蹭’的一下蹦了起来:“你可别吓我!”以小和尚的性格秉性,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害他才对。

    小和尚刚要再说话,延德方丈却推门走了进来,延济和尚也立在门外,彼此间的修为实在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察觉到对方的气息。

    “小菩萨,小师祖,师祖要见你们两个。”

    空藏神僧,终于要见他们了。

    小和尚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没说出口的事情,即便不说,也很快就会揭晓。

    现在看来,这趟巨城之行也未必顺风顺水,好像藏着什么猫腻。但已经来了,怕也没用,是福是祸还要容日后再论。

    柳书竹瞪了小和尚一眼,意思是以后再跟你算账,当先便走了出来。两位高僧在前,柳书竹和小和尚跟随在后,向舍利塔的方向走去。

    ……

    舍利塔,孤立于大明王寺的后方,又称明王斜塔。

    塔身并非笔直,共有三百六十五层,高九百九十九丈九尺,本身能看出明显的倾斜,六角飞檐,次第盘旋而上,直至塔尖。

    在离巨城很远的时候,便能清晰的看到此塔。

    塔风雄浑,分外古朴大气,建塔所用的一砖一瓦,都是世俗中极为寻常的材料。

    四人一路接近古塔,心中便愈发感到压抑,使人手心沁汗,步态拘谨万分。休说破空飞行,就连每走出一步,都面临着莫大的威压,好似背山前行。

    这一切却不是由强大的气机所致,古塔周围,整片空间似乎都透着古怪。

    庄严、神圣。

    两股古老的气息彼此水乳交融。正是这两股气息,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巨大压力。

    自从庙门初立以来,前前后后近十万年岁月,不知有多少位神僧都曾在塔中修持,悟道参禅,悔过坐关,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整座古塔甚至连寺内的一草一木,都变得不再寻常,具备了难以叵测的灵性!

    虽然草还是草,树还是树,塔还是塔,但又不是如此简单。

    破灭武皇到了这里,一样要心怀敬畏。

    延德方丈走到塔下,恭敬行礼道:“师祖,弟子把人带来了。”

    迎着那两股浩大的气息,柳书竹微微抬头,仰望塔顶的那颗静兰舍利。

    来到巨城后,第一晚的时候,见到外面简直比屋内还要明亮,纤毫毕现,犹如白昼一般,都是米粒大小的静兰舍利之功。

    吱呀!

    尘封的塔门在几人面前缓缓打开,没有人答话,方丈与延济和尚却再次躬身。

    延德方丈低声对柳书竹道:“你们二人进去吧,师祖在塔顶等你们。”说完,就与延济和尚并肩退下。

    小和尚忙对他传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