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成反派大佬的眼中钉 >

第7章

穿成反派大佬的眼中钉-第7章

小说: 穿成反派大佬的眼中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喜丫头……她身为主子却没有管教好身边的丫鬟,御下不严以至刁奴欺主,自然也要受罚。我看不如这样吧,就罚她禁足一个月如何?”

    只禁足一个月,这个惩罚不可谓不轻,但舞阳郡主此举本就不是奔着和大房决裂去的,故而心里再怎么不高兴,也没有反驳,只冷冷提醒道:“御下不严是大忌,大嫂日后可要好好管教下人才是。”

 第14章 祖母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日,天朗气清,微风和煦。

    沈宜欢好不容易喝完最后一碗苦掉人舌头的中药,正想着今日该做些什么消磨时光,就见一道人影急匆匆地进了她的院子。

    来人是舞阳郡主身边的大丫鬟杏雨。

    自沈宜欢醒来之后,杏雨每日都会跟着舞阳郡主来捧月居看她,这一来二去的,两人也算混熟了。

    杏雨向来是个平稳的性子,实在很难遇上她着急上火的时候,此时好不容易见了,沈宜欢忍不住打趣道:“杏雨姐姐,你慢点儿走,可千万别摔了,我就在此处,哪里也不去。”

    沈宜欢边说边冲杏雨眨了眨眼睛,模样十分俏皮。

    杏雨在舞阳郡主身边这些年,何曾受过这样的“调戏”,一时羞得脸都红了。

    她忍不住跺了跺脚,羞愤地唤了句:“小姐!”

    知道杏雨脸皮子薄,沈宜欢也不好继续逗她,遂轻咳一声,故作一本正经道:“在呢在呢,杏雨姐姐有什么吩咐?”

    杏雨当然不敢有什么吩咐,她只不过是奉舞阳郡主之命过来传个消息罢了。

    “夫人让奴婢过来告诉小姐一声,老夫人马上就要回府了,让您赶紧换身衣裳,准备准备去门口迎接。”

    来到这个世界六七日,这还是沈宜欢第一次听见“老夫人”这个名词,一时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这也怪不得她。

    虽说她是拥有了原主的记忆没错,可这些天她一直在捧月居里待着,一没见过这位老夫人,二也没人跟她提过老夫人的事迹,她没意识到原主还有位祖母,实在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就是可怜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点方。

    沈宜欢心里胡思乱想了一通,嘴上却乖乖应道:“我知道了,劳烦杏雨姐姐去跟母亲回一声,我收拾收拾就过去。”

    杏雨没想到沈宜欢居然答应的这么爽快,一时倒颇有些诧异。

    在她的印象里,这阖府上下,自家小姐最怕的就是老夫人了。往日老夫人从庄子上回来,小姐她一向是能不去就不去的,就算不得不去,也总要磨蹭到最后,可她今日居然什么也没说就答应了……

    杏雨心里觉得奇怪,却并未多说什么,只当沈宜欢这是突然变得懂事了,遂欣慰的笑了笑,又提醒了一句:“那小姐可快着些,听说老夫人他们马上就要进城了。”

    ……

    杏雨走后,沈宜欢也没耽搁,很快在绿珠的帮助下换装梳头,将自己收拾得妥妥帖帖。

    不过在梳妆打扮的时候,她并没有闲着,而是飞快调动起自己脑子里所有关于老夫人的记忆来。

    这一回忆吧,沈宜欢才发现,这位侯府老夫人的身世居然也挺传奇的。

    定北侯府老夫人出身于河东孟氏一个旁支,其父是原蜀州刺史孟广。

    孟广此人为官清廉,在蜀州十载,深受百姓爱戴,做出了很大一番功绩,是当地有名的青天。

    但青天这种存在,注定了不会太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待见,于是孟广在某次回京述职的路上,便惨遭了小人的毒手。

    那一场祸事里,孟广夫妇双双遇害,只留下了当时尚且年幼的独女孟姝,也就是如今的孟老夫人。

    因为孟广也算为国捐躯,孟氏族长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便做主将孤女孟姝接回了本家抚养。

    然而一个失去双亲庇护的小姑娘,在孟氏那样的大家族里,想也知道日子不会有多好过。

    好在孟姝虽小,却十分聪慧,她从不与族中姐妹攀比掐尖儿,平日里受了委屈也不争辩,只默默记在心里,下次远远避开。

    许是这样的聪明入了当时孟府太夫人的眼,太夫人竟亲自同族长讨了人,将孟姝养在了自己膝下。

    孟姝因由太夫人亲自教养的缘故,品性举止皆不输其他贵女,加之其样貌不俗,到了议亲之龄,倒也不乏上门求娶的人家。

    孟府太夫人仔细对比了许多个世家子,好不容易为孟姝挑了个还算不错的人家,两家甚至都已到了要交换庚贴的地步,却奈何天意弄人,那世家子居然在议亲的前一天和孟府嫡支的一个庶女闹出了些首尾!

    那事据说在当时闹得还挺大,几乎任意进到一个茶楼酒肆,都能听见关于这桩三角恋的讨论。

    如此一来,孟姝与那世家子的婚事只得作罢,转而由那庶女嫁了过去。

    也不知是不是未婚夫的背叛带给了孟姝太大的阴影,后来孟府太夫人再要给她物色人家的时候,孟姝说什么也不愿意了。

    孟姝不愿意,孟府太夫人也不好太逼迫她,只得一边留意着好人家,一边给孟姝做思想工作。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了下去。几年之后,孟府太夫人忽然生了一场重病,后来她病虽然好了,但身体却每况愈下。

    到了这个时候,太夫人终于着急起来,她开始频繁地替孟姝相看人家,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为孟姝找一个好归宿,让她可以余生顺遂,安乐无忧。

    可当时的孟姝已经快十九了,已然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姑娘,哪里还好说什么婆家?就算有,也多是些歪瓜裂枣,或者鳏夫之类。

    这样的人家,孟府太夫人如何肯将自己一手带大的姑娘嫁过去?她必然是不肯的。

    可太夫人不肯有什么用?族中自有人打着孟姝的主意。

    譬如当时的孟府三老爷,他就一直盘算着将孟姝送给达官显贵做妾,以换取自己的青云之路。

    当时的情况对孟姝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她若不想做妾,要么乖乖找个人嫁了,要么就干脆绞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

    但孟氏这样的大家族,怎么可能允许族中女子去做姑子?

    如此一来,摆在孟姝面前的路便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那就是——嫁人。

    也合该孟姝运气好,就在她近乎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老定北侯出现了。

    老定北侯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人,对大多数女子来说,他甚至算得上绝情,因为他续娶的唯一条件,是要继室承诺此生都不得生子。

    这样苛刻的条件,哪家的姑娘都不愿意,唯独孟姝接受了。

    就这样,孟姝变成了定北侯夫人,又成为了如今的侯府老夫人。

 第15章 遗憾

    回忆完孟老夫人的一生,沈宜欢心中不胜唏嘘。

    老实说,她还挺敬佩孟老夫人的,拿着悲惨女配的剧本,却能逆袭成侯府的女主人,得到丈夫的敬爱,原配之子和儿媳们的敬重。

    这要放在小说里,那可是妥妥的女配逆袭文女主啊!

    唯一遗憾的,大概就是她始终不曾有自己的亲骨肉吧。

    当然,这种遗憾是沈宜欢自己脑补出来的,孟老夫人自己从未说过、也从未表现过没有亲骨肉这件事让她觉得很遗憾。

    只是沈宜欢想,一个人,如果她没有父母,没有兄弟,也没有孩子,那她应该会很孤独吧。

    就算她嘴里不说,表现得也若无其事,好像一点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午夜梦回的时候,她也一定是孤独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虚的,财富是虚的,地位也是虚的,唯有感情是真的。

    可孟老夫人偏偏没有感情。

    对老定北侯没有,对继子儿媳没有,对一众孙子孙女也没有,她此生仅有的一点感情,大概早就随着父母和孟府老太君的离世死掉了吧。

    ……

    定北侯府,正门。

    孟老夫人回府是大事,舞阳郡主早早便带着沈宜欢和侯府一众人等侯在了门口。

    然而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孟老夫人的车架却始终没有出现,府里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人也迟迟没有只言片语传回来。

    舞阳郡主担心孟老夫人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正要再打发个护院出去看看的时候,街头终于缓缓驶来了一辆马车。

    那马车乍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整个车身皆为金丝楠木打造,且里面空间极大,坐起来十分舒适,是定北侯专门为孟老夫人打造的专属车架。

    看到马车,侯府众人皆松了口气,连忙从台阶上下来,恭谨地等在门口的石狮子旁。

    片刻之后,马车稳稳停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率先掀了帘子走出车厢。

    老嬷嬷姓桂,是孟老夫人当年的陪嫁丫鬟,府里人都称她一句桂嬷嬷。

    桂嬷嬷出了车厢之后,并未顾得上向舞阳郡主等人见礼,径直转过身去,一边掀了帘子,一边伸手去扶还在车里的孟老夫人。

    然后沈宜欢便看见一位穿着藏青色外袍,看起来就气度不凡的老太太从车里走了出来。

    那便是孟老夫人了。

    孟老夫人今年五十四岁,许是常年礼佛,清心寡欲的原因,她瞧着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看着齐刷刷等在门口的众人,孟老夫人显得有些诧异,忍不住问道:“你们怎么出来了?不是说了让你们不必迎接,都是一家人,不必讲那些虚的。”

    孟老夫人话音刚落,大夫人便率先接道:“母亲说得哪里话,您远行归来,我们自然得亲自出门相迎,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孝心,可不是什么虚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母亲您怎么这会儿才回来?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快进城的时候,车轱辘坏了,这才耽搁了些时辰,让你们担心了。”孟老夫人淡淡道。

    “我们担心倒是不打紧,只要母亲您能平平安安归来就好。”大夫人格外体贴地说道。

    说罢这话,她忽然话音一转,又道:“只是这四季山庄距离京城到底远了些,而母亲您每次又都坚持独自出行,我们做儿女的这心里总归是放心不下的,特别是我家老爷。”

    “母亲您有所不知,您不在府里的这些日子,我家老爷总和我念叨,说不知道母亲在庄子里过得如何,身子可还安好?要不是这朝中事务实在繁忙,我家老爷恨不能插上一双翅膀,亲自飞到庄子里来侍候母亲您呢。”

    “母亲,要不明年您再去庄子上时,带两个小辈一起吧,一来她们可以陪陪您,二来我们大家也好放心,您觉得呢?”大夫人说了一大通之后,终于绕回了主题。

    老实说,大夫人这个建议真挺不错的,若是换做其他府里的老夫人,说不定就欢欢喜喜的应下了。

    可孟老夫人从来就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她也根本不需要什么小辈陪同,所以这个提议她压根儿就没准备考虑。

    但直接拒绝未免太伤人脸面,于是孟老夫人十分委婉地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怎好将他们绑在我这个老太婆身边?”

    “再者说了,我每次去庄子上都带了不少仆从,衣食住行样样有人打点,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孟老夫人说着摆摆手,一锤定音,“行了,此事就休要再提了,如今这样便已很好。”

    孟老夫人说完,也不给大夫人再劝的机会,径直将目光转向了稍微落后了一步的舞阳郡主,吩咐道:“老二媳妇,你一会儿记得准备一份谢礼给安平王府送去。”

    “安平王府?”舞阳郡主拧眉,模样有些不解。

    “对,安平王府。”孟老夫人道,“方才在城门口时马车坏了,是安平王府那位宁郡王路过,使人帮我修好了马车,还亲自带人一路护送,否则老婆子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孟老夫人这一解释,舞阳郡主就明白了,她点了点头,道:“母亲放心,儿媳稍后便备上一份厚厚的谢礼送过去。”

    听见舞阳郡主这么说,孟老夫人便放心了,她颔了颔首,十分客气地说:“让你费心了。”

    “母亲客气了,这些都是儿媳的分内之事。”

    说完正事,舞阳郡主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日头已经升起,想着她们一群人就这么堵在门口也不是个事儿,便道:“母亲,您这一路舟车劳顿,想来也是累了,这会儿就别站在这里了,先回府吧。”

    和众人寒暄这一阵,孟老夫人也确实有些乏了,闻言也就没有推辞。

    “如此也好,那大家伙儿便都散了吧,你们今日也辛苦了。”

    众人倒也不觉得辛苦,但她们也明白,孟老夫人这话就是委婉赶人的意思。

    大家都是体面人,谁都不愿意讨人嫌,便齐齐温声应了“是”。

    应完之后,舞阳郡主道:“那母亲且先回松鹤堂歇着,晚上等大哥他们回来了,我们再给您接风洗尘。”

 第16章 提点

    在去门口等人之前,沈宜欢一直担心孟老夫人会把她单独拎出来关心一番,为此她甚至都已想好,如果自己被点名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什么样的话。

    结果没有想到,她居然是站在舞阳郡主身后当了一路摆设……

    不过当摆设也好,既不用担心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惹了别人不高兴,也不用害怕自己下意识的习惯暴露了马甲,就这么安安心心地躲在人后,简直不要太安全。

    如此一想,沈宜欢甚至忍不住开始祈祷,但愿她以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能如孟老夫人这般万事不在意,那样她就轻松了。

    怀揣着美好的愿望,沈宜欢顿觉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就走到了岔路口。

    因为孟老夫人历来不喜欢摆婆婆架子,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故而她十分坚定地拒绝了众人送她回松鹤堂的提议,打发了大家各回各的院子,只说等晚膳时再聚。

    孟老夫人都这么说了,舞阳郡主她们便没有再坚持,站在原地恭恭敬敬地目送孟老夫人走远,而后才各自离开。

    许是还记恨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