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贞观-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琼毫无疑问的被加的世袭罔替,只是爵位封号没变,还是翼国公,李二又给加上了五百实食邑,仪仗自然也加了一副,并且还给秦怀道加了个“上轻车都尉”的正四品勋位。
之所以给秦怀道加勋位,这是因为秦琼本就是国公,封无可封的情况下给其子孙加勋位这很正常。
接下来就是周天,李二平衡了各方面后果然只是给了他一个“万年县开国县侯爵的爵位,食邑给加了四百实食邑,另外除了又给了一个长乐坊的四进大宅院,财帛更是无数,周天的勋位也因爵位提升和军功加到了九转的“护军”!
周天来大唐第三年,在贞观七年初夏,终于达成了封候!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琼荣养
若是周天晚穿越个几十年,他可能有机会结识“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王勃传世之作《滕王阁序》中有那么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飞将军李广一生所立功劳不小,可终究未被封候,可谓是命运多舛。
而周天封候显得却是那么简单,万年县开国候的爵位让他一下迈入了大唐顶级勋贵的序列。
再加上食邑和其他赏赐,周天所获不必一般的开国县功少。
李二给他一共是封赏了一千五百食邑,其中实食邑这次加了四百,再算上伯爵时的实食邑,周天一共有实食邑七百户!
这可是七百户实食邑,当年玄武门之后,秦琼才被封了七百实食邑,那时候秦琼可是国公!
李二接下又宣布了对其他人的封赏,牛进达不出所料的晋升为了邾国公,并且加了上柱国的勋位,食邑同样也加了不少。
本就是安国公的执失思力也是加了柱国勋位和食邑。
刘兰也有功劳,李二给晋升了县公的爵位……
等全部封赏完毕后,秦琼不等接受群臣的道贺,面色严肃的站出来对着李二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臣初仕前隋,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在帐下任职,炀帝无道,臣投瓦岗,燃李密亦无道,臣又投王世充,可王世充奸诈无比,臣又和知节一道投奔大唐……
在外人看来臣或许是经常背主之人,和那“三姓家奴”吕奉先甚无区别……”
秦琼说起自己的经历,还自贬的说自己换了好几个东家,这不仅让李二大感意外,也让所有的朝臣都有些不明。
“叔宝!你怎能如此自贬?朕可是只知秦叔宝忠义无双!”
“陛下,让臣说完!”
李二看着秦琼有些热切的目光,他只好让秦琼继续说下去。
“陛下,诸位大人,某自随了当时还是秦王的陛下,先战宋金刚于柏壁,再战美良川,破窦建德、王世充………”
秦琼历数完自己的功绩后,他突然当殿脱掉自己的朝府,露出满身伤疤的脊背。
李二大惊:“叔宝,你这是………”
“陛下,诸位大人,秦某当得去陛下给的翼国公封号,也当的起今日陛下恩赐世袭罔替,只是某当不起陛下给某冠绝诸公的食邑和财帛田产,某请陛下收回对臣的赏赐,臣只要翼国公世袭爵位和一副仪仗!”
秦琼说完两眼含泪长跪不起!
李二走下台阶,双手扶起他,并亲手为他披好袍服。
“陛下,臣请荣养!”
李二想着刚才秦琼脱掉袍服浑身的伤疤和瘦弱的身体,他有些不忍,不过他还是许了秦琼的请求。
秦叔宝双手捧着李二赐给的世袭金书铁券,后面还有金吾卫举着的一副仪仗,一代战神缓缓走出了太极殿,自此大唐朝堂上极少再见秦叔宝……
周天见秦琼昂着头离开了这处处都是坑和套路的朝堂,他极为羡慕!
这才叫真正的功成身退,是要秦琼以及他的后代不是故意作死周天敢肯定他们秦家一定如金书铁券上写的那样“与国同休”!
秦琼走的时候满朝文武就连那侯君集和王珪都拱手送别,在这一刻没有什么政敌也没有什么利益,有的只是对一位英雄的敬意和唏嘘……
秦琼推辞了李二的一些赏赐,然后功成身退了,他周天想了想自己还是暂时不要再推辞,他得给李二个面子。
再加上若是大总管和首功之臣都要推辞封赏,让牛进达他们怎么去看?怎么去做?
封赏完毕后,李二不知是因秦琼离开朝堂而伤感还是因为担忧又怀了身孕的长孙皇后,他草草看了了长孙无忌等人商议的如何管理吐蕃那块地方,就宣布了散朝。
孙思邈和周天都给李二建议过,为了长孙皇后的病情不再加重最好不要再要孩子。
可现在大唐这条件可是没有什么“雨衣”也没有什么“环环”更没有什么“x婷”。
再加上李二两口子都是比较有激情又很奔放的人,年龄也不算大,三十多一点,有时候遇到高兴事不管白天黑夜的两口子都能关起门来为爱鼓掌那么几次。
长孙皇后再有身孕根本不可能避免,贞观七年,长孙皇后经御医确诊,长孙皇后又要为李家添丁进口了!
李二一散朝就去了立正殿,长孙皇后此时月份还小尚未显怀,她轻移莲步来到李二面前坐下。
“陛下,今日可是大赏功臣的日子,您为何显得有些不乐?可是在朝堂上因封赏……”
“观音婢,如何封赏是早就定下来的,并无风波,只是叔宝隐退让朕觉得有些伤怀罢了。”
李二把秦琼在朝堂上推辞封赏,又跪请引退的事给长孙皇后说了一遍。
长孙皇后很温柔的帮李二理着有些乱的发鬓缓缓道:“陛下,翼国公隐退也好,他那身子骨可再经不起折腾了,陛下您碎失一无敌勇将,可也多一挚友!”
果然最了解一个男人的往往就是他的枕边人。
长孙皇后的话让本有些伤感的李二顿时喜笑颜开。
“对对!朕虽失勇将,但朕得一挚友!叔宝离开的好!朝堂上哪有几人能和朕交心?观音婢,不如明日你我夫妻一同访友?”
长孙皇后自然欣然从之!
解了忧愁又了却心事,李二开始处理国事,拿又拿起长孙无忌等人给出治理吐蕃的方案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只是他越看越不满意,一个人也越看越烦躁。
几位治世能臣给出的方案固然不错,也有可取之处,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民族和文化问题,李二之所以不满意就是因为他担心吐蕃归如大唐后也会和西南的僚人一样不断反叛。
“来人!速召房玄龄、虞世南、魏征、长孙无忌、唐俭……如宫议事!”
被李二点到名的大臣有的刚进家还未坐热乎屁股又被李二召集到了立正殿。
等人一到齐李二就指出了他不满的地方,几位和李二一起商议了两个时辰还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这时候唐俭的肚子咕噜了一声,唐俭住得离皇宫最远,早朝又那么早,因此他刚到家还没来得及用饭就被召了过来。
李二放下手中的奏书,笑着道:“朕看唐爱卿是饿了,不如今日诸位爱卿就留在这里陪朕一起用饭。”
唐俭并没有因腹饥肚鸣而不好意思,他也笑着谢过了李二。
在等着膳食的时候长孙无忌好似想起来什么突然道:“陛下,不如召周天一同商议如何治理吐蕃,此子既然能想出解决我大唐将士对吐蕃地势的不适,应该会有一些建议……”
长孙无忌的话让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们也觉得把周天召来或许能有什么办法。
李二心中也深以为然,毕竟周天给他的惊喜太多了。
“可!就把咱们新晋的万年县候召来一同商议!”
李二正准备叫人召周天,房玄龄道:“万年县候应该在翼国公府上,还是先叫人去那看看,若不在再去他的周家庄。”
房玄龄猜的一点没错,周天现在还在秦琼府上呢。
一散朝他就前往了秦府,等他到了秦府门前就看见门前新立了一对铁戟。
勋门立戟十二杆,这简直不要太牛x!
一进秦府他就见秦府上下都洋溢着欢笑,毕竟秦琼得到了世袭,这可是大喜事。
留在秦府吃过喜宴,周天想着回庄子,只是他又觉得很困倦,想了想还是在怀道的跨院里歇息一会再回也不迟。
李二派人来到秦府的时候,周天还在补觉呼呼大睡。
“陛下召我议事?秦伯伯,小侄可是不懂国事呀!再说了那都是长孙大人、房大人的事……”
“你小子啰嗦什么!既然陛下召见,还不速去!”
周天只好打折哈欠骑马赶往立正殿。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民族自治区
周天一进立正殿李二就看到他一副慵懒的样子,再看了他还有眼屎的眼角,一猜这小子就是没睡醒。
李二也不管周天睡醒没睡醒,他先把几位大臣商议的奏书给周天看了。
周天打起精神一目十行的看完恭敬的把奏书又还给了李二。
“万年候!你怎么看?”
还未完全清醒的周天开始吐槽李二了。
“什么万年候?尼李二就不能加个县字呢,让你这陛下金口一开,不知道的还以为小爷是活来万年的猴子呢!还什么你怎么看,你杂不叫元芳呢……”
因李二对他的称呼而心里不爽的周天懒洋洋的到:“陛下,臣不怎么看!”
李二看不惯他那一副没睡醒的懒样子。
“哼!好好看看,给朕好好说说你的建议,不然朕让你去天牢里睡个够!”
一听天牢,周天立刻精神起来,他连家都没回呢,可不想再去天牢住一段时间。
“陛下,臣说的不怎么看,是因为这奏书中说的都是废话呀!没点实质性的东西!若是按这些办法管理刚打下赖的吐蕃,臣估摸着,用不到半年吐蕃又得再打一回……”
周天这么一说,先不说李二什么态度,那些大臣可不高兴了!
这可是他们共同商议了许久才拿出来的方案,周天明摆着是把他们呕心沥血的成果贬的一文不值!
尤其是对外交还有治理异族都很有一套的唐俭最为恼火。
他觉得周天一嘴上还没长几根毛的小儿居然看不起他唐大人参与的方案。
吃饱喝足正有劲的唐俭开口就怼了起来。
“小儿无理!如何管理吐蕃的方案可是几位治国能臣一同不值!今日你非给老夫说说哪里一文不值!”
现在周天认为,只要不是李二他谁都可以怼!
怎么说现在他也是大唐“高级公务员”了!了。
“唐大人,这方案上不是什么免赋税就是移汉民,再不就是宣扬传播大唐文化和鼓励农耕……可这都不从根本上能治理好吐蕃的办法!”
“这不是好办法,那你又有什么好办法?”
“唐大人,吐蕃境内几乎没有汉民,他们和突厥人一样,只善放牧而不善农耕,再加上民族信仰不同,大唐若想能让吐蕃真的成为大唐国土的一部分,让吐蕃人归心大唐,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唐俭深思,李二也有了兴趣。
“周天,快給朕说说如何解决!”
“陛下,陈刚睡醒,有些口渴……”
“来人!快!给万年候上茶!”
周天接过宫人送来温度刚好的茶水,大口喝了几杯后,打了个嗝继续道:“陛下,诸位大人,吐蕃人是不同汉人的另一个民族,还有他们有不同的信仰,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才能收了他们的心!”
周天说到了点子上后,李二和大臣们的眼神更热切了。
“不知陛下有没有听说过039;民族自治区039;?”
“民族自治区”这一大唐从未出现过的新颖词,被周天说出后,李二有些急切的问道:“何为民族自治区?”
“陛下,所谓民族自治区就是,在我大唐的领导下,让吐蕃人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李二听了先是眼前一亮,接着又有些失望道:“那还不是让吐蕃人自己管理自己?”
周天也没打算李二和那些大臣一下就能理解。
“陛下,可不是完全把吐蕃再交给吐蕃人!首先吐蕃人不能有军队!必须是我大唐将士在吐蕃驻防!再就是可以让吐蕃人担任地方官员,但是我们可以派汉人官员辅助他们!比如说,一个县,让吐蕃人担任县令,县丞则是陛下派遣官员担任………”
经过周天一个多时辰的详细解释什么是民族自治区后,李二忍不住击掌叫好!
“好!好!果然是好办法!”
唐俭也惊喜的道:“果然聪慧!不愧是万年候!老夫等人之前的方案确实是一钱不值!”
周天见唐俭如此,他很给面子的对唐俭还有诸位大人施礼道:“诸位大人的办法不是不可取,只是不能先用罢了。”
唐俭正色道:“还请万年候指教!”
“唐大人客气了,等在吐蕃建立了自治区,我们应尽快加强民族融和,比如可以和吐蕃人通婚,也可以移民,这就用到了诸位大人的方案了,等几十年后,或许用不到几十年,整个吐蕃就彻底融入我大唐了……”
周天给出了好办法,李二接下来给了一些赏赐让他回去好好歇息,至于更详细更妥善的方案还需要他李二和那些能臣们好好商议。
带着一车财物周天打着哈欠回到了秦府。
他把李二召见他的事和秦琼说了一遍,秦琼又是对他一顿夸赞,然后就放他回庄子。
一进周家庄,他这个主人就见到门前的牌匾又挂上了但是上面的字却不一样。
原来因被李二去了爵位拿下来的“万年县伯府”的门匾被换成了更大的一块,上面熟悉的字体应该是大家虞世南的手笔。
“万年县开国候府”这是新门匾上的字。
周天骑在马上欣赏了足足一刻钟,看门的老袁才发现侯爷回府了!
“侯爷回府了!都快出来迎接!侯爷回府了!”
“老袁,不就是回家了,扯那么大的嗓子做甚!”
老袁的大嗓门一下把府里的人全部叫了出来,已经算是周天管家的陈老蔫见侯爷回来了,赶紧带着府里上下跪了一地。
“恭迎侯爷凯旋,侯爷加官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