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黑科技-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过后。
在程翔的参与下,最合适当前场景的抽检方式已经定下终稿,所里全部人员除了保留最少人员配置跟进各地基地在基因锁事务的研究成果外,其他人员全部投入到比对生物特征基因片段的事务中。
程翔也不例外,虽然航天中心还没给出最终测算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抢时间,太空里,燃料就是生命线。
过了火星发射窗口期之后,他们每多消耗一份时间,火星就会越加远离地球一天,那么需要的燃料会相应变得更多,回来的时间会更长。而一旦返航所需燃料超过了安全返航燃料库存的临界值,那么,碍于现在的航天技术条件,就只能去等待下一次窗口发射器。
然而,火星发射窗口期的间隔时间差不多是两年多,这个时间段太长。
人类头顶上那把随时可能斩下来的夺命刀,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如今,意外发现了一个可能是十万年前智慧生物留存的数据硬盘,很可能对他们现在的处境和危机有些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最短时间内将东西拿到手,自然是最紧迫不过。
在现在有限通讯的条件下,只有真正把东西拿到手里,省去中间环节带来的误差和限制,才能真正开展更全面和彻底的研究。
不过,他们是急需把东西弄回来,但是,那也必须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因为心急而勉强返航,一旦中途出了什么意外,那结果更加的不能接受,或许是更长时间无法得到样品,或许就是永远遗失。
时间已经非常接近上午十一点。
程翔刚刚检查比对完一个文档视图里的基因片段,看到一旁的候志洁,此时也是在看表,顿时问道:“按照昨天航天中心给出的回复,现在应该可以给出答案了吧。”
候志洁秀眉紧促,点点头:“时间上应该差不多了。”
“希望不会遇到不可抗力的阻挡。”
候志洁有些担忧。
程翔听了也是点点头,“希望不会吧。”
相对宇宙,现在的人类,还是太过渺小,人类现在的航天器,宇宙飞船,在宇宙里,就跟纸片一样。太空里稍微遭遇一点意外,就是失败的结果,火星探测,就是一部人类航天的血泪史。
近些年,现在随着燃料,动力,起降技术,探测技术的提升,情况已经好上很多,细数十几年前,平均两年多一次发射机会,总体的成功率还只是仅仅过半。
现在的技术条件,能将这个成功率增加到七成。十几年时间,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相当的不错。
此时,距离十一点只有最后一分钟的时间,程翔和候志洁安静等待,虽然比对工作非常繁忙,但是眼下最重要的是就看航天中心给出的答复。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仿佛直接敲在了心头上。
终于,在两人的注视下,时间抵达了十一点整。
几乎同时。
候志洁桌上的红色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程翔和候志洁两人俱是松了一口气,按时来电话,基本上意味着事情就成了。
电话来的太早,那么就是事情没商量,电话来的太晚,那说明困难非常大。
整点到,最好不过。
程翔微微一笑,说道:”真不愧是航天人,说十一点,就十一点,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候志洁听了也忍不住一笑,“搞航天的基本是这样。宇宙太过浩瀚,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和别的行业还不太一样,他们即便是实验,失败一次的代价也太高。”
程翔赞同候志洁的看法。
航天这种事情,至少在目前,就是这种状态,他们注定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因为他们可以试错的机会太少。
感慨一句,候志洁立刻拿起了电话。
“好,好,明白。”
啪,候志洁挂断了电话,整个通话时间不过一分钟,真的是简洁,高效。
“还有多少时间?”程翔立刻问道,看候志洁脸上隐晦的笑容,应该是有机会的。
候志洁转过头来,脸上紧绷的神色此时也终于真正彻底放松了下来,”十天,我们还有十天。同时,航天中心也答应了,在这十天内,和火星的通讯资源,除去保留日常监测等系统任务,其他的带宽资源全部调配给我们,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抽检样本。“
“好!”
如此毫无保留的支持,让程翔大感振奋。
紧接着,众人就更加仔细的投入校验比对工作。
整个秘密研究所里,气氛空前紧张。生物基因片段的比对,即便是有工程软件的帮助,但是,大自然的生物何其丰富,全部过一遍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从这些年已经完成测序的基因库中过一遍,都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
没有疑似点更好,存在可以的情况,就需要投入人力去分析,去判断,最后下结论。
十天,就这样紧张的过去。
最后期限已经抵达。
程翔正在翻看这些天抽样检测的最终结果,大半个小时后,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件。
看着周围一群注视着自己的目光,程翔点点头。
“抽检显示的结果,在我们的预估范围内,火星盒子里的DNA,从统计学上来看,可以排除掉是真实生物基因的可能。”
说完,程翔看向这些天负责信息存储专家团队的丁晴。
信息存储的方式可以多变,可以是磁性介质,可以是DNA,存储算法可能多变,但是,在根本上,结构化是不可能变的。它必然有它的一套规则。
丁晴和候志洁来自同一个地方,一样的精干,听到程翔的问话,立刻挺直身板,
“和前面几天一样,昨天我们依然从中找到了信息存储领域内,结构化信息存储的大量特征。”
“这里,是根据昨天工作结果再次修订后的检测文件。“
丁晴递上了一份文件。
程翔接过,看的非常快,“做的非常好。”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七章 执行命令返航
程翔肯定了丁晴团队的努力,转而接着说道:“在现在仅有的条件下,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目前的极致,依据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做出科学判断,这个十万年前的盒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块高密度的存储介质。”
“至于究竟是还是不是,这个结论,只有真正拿到盒子后才能验证清楚!”
“不过现在,我们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侯主任。”程翔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把这两份文件立刻转交。”
“并且转达我的意见,如果可以,请务必尽快!”头上铡刀悬颈,任何机会都必须牢牢把握,何况眼前有这么大一个巨大价值的发现。
“是!”候志洁接过东西立刻离开。
做完这一切,众人尽数散去,这些天全力赶进度,身体俱是消耗不轻,立刻休息,养足精力,是第一要务。而程翔则一个人背靠着椅子,眼睛默默的看着洁白天花板。
“希望一切顺利!”
……
第二天,建昌航天中心,火星探测总控制中心。
大厅里所有人员全部就位,这里即将启动的,就是从火星地表,将那个意外搜集到的盒子,连同一干其他样本送回火星轨道上空的运载飞船,最后,飞船会跨越茫茫太空,返回地球。
“老师,真的必须这么做吗?就因为那个盒子?晚一点不可以吗?”童星宇站在齐景中身侧目露悲切问道。
齐景中缓缓点头,“我们必须这么做。”
得到老师的答案,童星宇心里头堵的慌,“可是老师,一旦现在就启动返航,我们航天人准备了十几年的心血,可就毁之一旦了。”
“您可是火星勘探的总设计师,您应该可以争取一下的啊。”童星宇非常的不理解。
要从火星返航,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即便是储备返航燃料,都是经过数次从地球发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家底。更何况,按照他们航天中心的任务表,原定的返航,时间是在下一个发射窗口时。
也就是差不多两年后。
这一下子提前两年,直接把所有的计划打乱,他们还有大量的实验根本来不及做。有些实验因为时间未到,根本不能临时中止。
可以说,一旦现在返航,他们制定的计划,一小半直接毁掉了,剩下的大半则大打折扣,也是巨大损失。
这可是他们几代航天人,十几年的心血!
就这样眼看着快到终点时,蒙受这么巨大的损失,怎么能不心疼。
已经四十出头的童星宇,现在哭的像个泪人似的。
控制中心所有在岗的工作人员,在得知飞船必须提前返航的消息之后,情绪都是紧绷的,现在一个个,没有一个不是红着眼眶。
提前返航,代价,太大了。
齐景中闻言,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学生,研究上的困难从来都没打倒过他,但是今天,却哭成了这样,浑浊的双眼也是热泪在盈眶。
论心情,他又何尝不是心痛,从接到来自特勤部门那个神秘的电话开始,从被要求测算返航的最后时间开始,他心里就隐隐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接下来几天,他就一直提心吊胆,担心的就是被要求提前返航。五十几岁的人了,这些日子下来,两鬓白发更添了几分。
在接到最后通知的时候,他不是没有以理力争过。作为火星勘测总设计师,他终究是有资格获取一定的内情。
在得知大概的真相后,齐景中沉默了。
他知道该怎么选,究竟孰轻孰重。
有时候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在必须二选一的时候,权衡得失利弊,两者相较取其轻,或许会不近人情,但是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或许,那盒子里的东西最终可能会被验证为一文不值,但万一对那件事情有一丁点用,那么,他们航天人损失这十几年努力的代价就不是白费。
但是,他知情的一切,只能自己知道,不能告诉这些共同奋战航天十几年的战友。
深深吸了口气,齐景中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接近预定返航时间。
齐景中把所有的悲伤埋葬心底,表情变的肃然,伸手一拍童星宇的肩膀,“童星宇,打起精神来。“
“是!”童星宇眼中带着泪光站直,面目充满倔强。
“回到你的岗位上,执行命令!“
“是!”童星宇倔强转身,走到岗位位置,戴上耳塞,拿起耳麦,“返航任务,最后一次检测!各单位准备!“
”通讯单位检测正常……“
“动力模块检测正常……”
……
一个小时后!
“返航!”
红色按钮被童星宇含泪重重拍下!返航控制信号顿时从建昌航天中心发射,直奔数千万公里之外的火星而去。
五六分钟后!
火星地表。
太空返回舱在巨大的尾焰推动下,迅速升空而去。
升空,入轨,数个小时后,返回舱终于和火星轨道上停留的太空飞船成功对接!
随着太空飞船开始加速变换轨道,返航,真正开始了。
程翔和候志洁,以及秘密研究所众多研究成员,在地下秘密研究所,通过特殊光缆接通来自建昌航天中心发射现场的信号,观看着发射中心的现场情况,发射中心众人的不甘和决定全程落在他们眼里。
十几年的心血毁之一旦,任谁都不好受。
人生,能有几个十几年,特别是科研人员,整个研究生涯,也不过一两个十几年。
十几年的科研生涯,足以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大叔。
同为科研人员,他们更能清楚理解那其中的痛彻心扉。
返航开始了,现场却没人露出喜悦的笑容,心里反而感觉更加的沉重,肩膀上的责任感觉更加的深沉。
“程所长。”候志洁欲言又止。
程翔凝神盯着显示大屏,”放心吧。“
“他们的心血终究不会白费。”
“今天,他们因为我们的需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还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相信我!”程翔斩钉截铁说道,目光逡巡全场,“也相信你们自己。”
众人闻言,纷纷为之一振,阴郁的氛围顿时为之一空。这话是程翔说的,他说的,他们信。
……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八章 我要套你第二圈了
第二天,秘密研究所全体成员开始回归先前的工作状态,返航飞船同样具备传输数据的能力,所以,盒子上的数据会源源不断发送到航天中心,航天中心也会持续的将当天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到银河研究所。
而且,如今已经肯定四十九个盒子存储的是同一份数据,鉴于现在有限的传输条件,飞船上的检测设备也没法做出更复杂的逻辑判断,为了尽可能的最大化传输效果,程翔等人决定,选择其中一个在抽样过程中,数据量信息较完整的盒子基因信息进行传输。
秘密研究所内的全部人员,如今也重新分成两组,一组人手负责日常盯紧癌症患者的基因活性监测工作。
一组人手则彻底投入丁晴领导的信息存储研究团队,配合研究火星盒子里DNA数据存储介质的解析工作。
同时,为了加快研究进度,丁晴领导的信息存储专业研究员人数,已经从十几名成员扩张到了一百六十五人,这些人里面,任何一个都是信息存储领域的专业研究员。
逆向工程从来都不容易,尤其还是逆向一个科技程度明显超过本身的未知文明科技产物。
程翔固然明白DNA存储信息的原理和机制以及操作方法,但是,具体存储信息的数据结构,这个已经上升到信息层面。
明白DNA信息存储原理以及制备方法,和存储什么信息,以及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存储信息比较起来,这其中的差别,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是生物领域,一个则是信息领域。唯一的关联,就是最后这份数据是存储在DNA之上。
所以,程翔能帮助的非常有限,在这项工作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