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生物黑科技 >

第54章

我的生物黑科技-第54章

小说: 我的生物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候志洁做事非常干脆,立刻将硬盘递给程翔。

    程翔接过立刻坐下,硬盘熟练接入后,校验通过后,打开硬盘空间,立刻看到了熟悉的工程文件。

    将工程文件拷贝到保密电脑后,程翔将硬盘还给了候志洁。

    交还硬盘后,程翔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双击,工程文件快速加载完毕。

    熟悉的双螺旋结构顿时呈现到眼前,今天的数据,比起昨天来说,不光是数据量上大了十倍,更关键的是,今天从火星发送来的数据,已经略去了分子式的结构描述,直接以碱基对标记发送。

    所以,眼前呈现的这条基因数据量,比起昨天,何止上浮了十倍。节约了每个碱基分子式的结构描述,这份基因测序工程文件的碱基对容量大幅飙升了上百倍,

    所以,数据量达到了2G,或许相对于整个盒子里的DNA信息还相差太远,但是,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四章 这是硬盘

    程翔仔细盯着屏幕,屏幕上的碱基对,时不时标出一段带问号的替代符号,时不时又是一段红色缺失替代符,或疏或密,带问号的替代符是远在火星扫描时就已经无法确定的碱基对,而红色的缺失替代符,则是因为火星传输数据到地球数据发生了丢失,漫长的距离,光是信号抵达都需要好几分钟,要做到传输不丢数据,代价太大。

    以现在的技术能力,也没办法做到高效的确认重发机制。有眼前这个时间戳表示有信号没收到已经非常的不错。

    “不少错漏啊。”程翔感慨,不过也没办法,搞研究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理想的条件,“不过,还能有这么多信息,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知足吧。”

    毕竟,前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初步确定这个盒子的价值,确切的说,是这盒子里基因的价值。

    眼下的工程文件,左侧的活动面板上是一个树形结构,里面有十个子节点,表示着从1到10号盒子的基因测序矢量图文档,双击就可以打开对应的数据视图。这款工程软件,就是银河研究所制定的。

    有程翔的把关,一众专业生物专业的专家教授不断给出意见,这款软件在使用上自然非常顺利可靠。

    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这份基因的研究价值,而这种类似解谜般的工作向来都是难度最高的,那种感觉,跟只告诉你前面那座大山里有宝藏,但是不知道埋哪里,要你自己去找一样。

    大海捞针莫过于此。

    程翔没有立刻去查看基因的细节,想了想,“被发现的盒子,在内部一共有49个形状一致的小盒。”

    “这也算是一个线索,既然如此。”

    程翔想起了这款软件的一个功能,也是非常方便的功能,就是基因测序比对。

    和常用的文档字符串比对一样,基因比对,则是将不同DNA测序文档进行比对,比对的则是碱基对的排列组合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会逐个做下标记,比对完成后,按快捷键F3,可以快速依次查看每一个不同点。

    “先比对下吧。”

    “说不定就有了什么发现。”

    探索过程最常见的就是试错,试错,自然也是从成本最低的开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简单,想到这里,陈翔立刻将使用鼠标,选择全部文档,右键选择比对所有。进度条顿时展开,比对结果实时展示。

    一份200MB的DNA图谱,足够存储16亿个碱基对信息。十份DNA测序图谱同时比对,这个运算量一般的电脑根本撑不住。不过,得益于软件需求是一群专业生物研究工作者提出,所以算法早就考虑到了生物科学的特殊性。比对按照增量的方式进行,即时开始,即时出具实时结果,又可以随时终止。

    而且,更别提,实验室大楼内部早就配置一部超算,复杂计算可以委托超算进行处理。以超算每秒10的17次方每秒的运算速度,区区两百亿数据量的比对工作,根本不值得一提。

    进度条几乎是眨眼即过,比对的结果应声而出。

    程翔紧紧盯住屏幕,屏幕上,一份DNA碱基对比对视图已经绘制完成,十份视图全部重合的部分则打印白色,存在不同则会黄色标注,点击上去,还能看到各编号视图在该位置时基因的实际情况。

    不过因为显示和内存的关系,显示器同一时间只能显示一个区间段的结果。

    这个区间分段足足十几万个。

    程翔直接翻看旁边的统计结果。

    这一看,程翔立刻放下了嘴边的枸杞茶,神情变得格外凝重。

    粗检验,重合率百分之四十五。

    去除丢失片段,重合率百分之六十,

    再去掉本身遗失的片段,重合率足足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

    “重合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

    程翔深深吸了口气,拿起旁边的内线电话,就拨通了候志洁的办公座机,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侯主任,你来一下,我想,我已经有了发现。”

    电话那头的候志洁没有任何犹豫,她才刚刚把刚才收到的数据分发给各个小组,其他的都还没来得及做,程翔这边就已经有了突破,放在其他人身上她会怀疑对方的专业性,但是,放在程翔身上,对于程翔的快她早就习惯,二话不说挂断电话立刻赶了过来。

    “程所长。”候志洁赶到。

    “侯主任,你看,统计结果!”程翔让开位置,让候志洁观看比对结果,候志洁立刻俯身,统计结果非常明确。那五个九的的重合率,分外的显眼。

    “五个九?如果再排除掉因为远程传输,信号在中途被扰乱的误差。”候志洁惊讶,本以为会非常艰巨的探索性任务,谁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没错,在现在的条件下,可以初步做一个假设,那就是,这四十九个盒子里的DNA序列是完全一致的。”程翔点点头说道。

    “那就是说,这四十九个盒子的作用,就是一个备份容错的措施?”候志洁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应该是没错的。”程翔肯定了候志洁的说法。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候志洁问道,一个问题得出结论,总能带出更多的问题,这是研究的复杂所在,也是其中的乐趣所在。

    “十千克DNA,平摊到四十九个盒子,以五十进行估算的话,每个盒子的DNA重量为两百克。这两百克的基因到底会是什么?”确定了备份的猜想,缩小了研究的范围,加快了研究进程,但是,对于价值的真正评估,还是要确定基因里面保存的是什么。

    “单个生物体的DNA不可能有那么大,人体单个细胞的DNA重量只有3皮克,我现在有个猜想,这些基因的含义可能并不是某种生物基因,而是利用DNA序列的特性,作为一种存储介质进行数据保存。”

    “以碱基对序列存储二进制数据,生物学界在实验室早就获得了成功。所以,在理论上,这是绝对可行的。”

    “如果真要给一个猜测的话,我现在更倾向于这些基因就是生物存储介质。”

    “四十九个盒子,则是存储阵列。”程翔缓缓说道,“而这个大盒子的本质,就是个大硬盘!”

 第五章 无价之宝

    “DNA硬盘?”候志洁闻言则是深深吸了一口气,“以碱基对编码数据,类似的实验确实在当前学术界实验室已经验证过。”

    “而且就存储密度来说,DNA硬盘是未来海量数据存储的一个大热门,理论上一千克DNA硬盘,可以存储下当前世界所有的信息,但是,这项技术目前还有太多难关未攻克,合成速度慢,合成成本高,无法快速读写,无法随机读写等问题。”

    “不过,能够人工合成十千克重量的DNA,还能保存这么久,仅凭这些,就足以判断,制造这个盒子的外星智慧生物的科技实力要比我们先进,制造出可以实用的DNA硬盘,可能性非常高。”候志洁顺着程翔的思路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单个小盒子里200g的DNA硬盘,那应该可以存储4亿TB的信息量。”

    “如果能将里面的内容解析出来!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有用的信息。那也会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候志洁说到这里呼吸一紧,气息变得非常紧促。

    程翔也是同时神情变得凝重。

    诚然,如候志洁所言,如果这真是一个硬盘,一个外星智慧生物留下的DNA数据硬盘,那么其中的价值绝对难以估量。

    4亿TB的数据量,足以存下当前地球人类所有信息的五分之一。如此海量的信息,即便是部分完整,部分有用,那也是一座庞大的金山等待挖掘。

    特别是,这还是一个外星智慧文明遗留的信息。

    没人知道这样的数据硬盘里会存放什么东西。

    这里面存储的信息可能其他文明的智慧群体文明社科,可能包含着更高级文明对宇宙的认知,也可能是对自身的研究,还可能包含着他们的科技成果。

    太多空间可以想象了。

    两个科技程度相差较大的文明,即便是高级文明眼中一个普同不过的玩具,在低级别文明眼中,那也是充满学习和研究的价值。

    沉默数秒。

    程翔和候志洁对视一眼,深深感到了那巨大的可能性和无尽的想象空间,说不定,这里面,就有解决基因锁问题的重要信息。

    数十个呼吸后,两人才努力平静了下来。

    “我们得调整研究方案。”

    “研究小组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先前的思路,按照生物方向去研究这些基因特征,查找是否存在符合生物特征的基因片段。而另外一组,可以假定这些DNA是存储介质,然后以生物存储介质的思路,去寻找其规律。”

    “确实应该这样。”候志洁赞同道,“我这就去安排。”

    很快,先前抽调出来的研究小组在候志洁的安排下立刻做了新任务的划分,同时,候志洁向上属机构做了简短的汇报,另外,通过该秘密渠道,加急申请十几位信息存储专家前来协助。

    关于神秘盒子有了这种重要的新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巨大价值,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所以就在当天夜里,就有八位信息存储专家到位,剩下的,都在赶来的路上。

    转眼,就是四天过去。

    今天新收到的数据,航天中心已经送到。

    程翔熟练将硬盘中的工程文件拷贝到电脑上,双击打开。

    “如果这最后10个编号盒子里的基因数据,还是和先前39个盒子里的基因序列比对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先前关于这49个盒子存储的是同一份信息的猜测,应该就可以下一个肯定的结论了。“程翔说道。

    站在一旁的候志洁点头同意,同时,站在一旁的信息存储专家也是同时点头,“没错,前面三十九个盒子里的数据,虽然个体有不少磨损,空缺,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应该可以确认是同一份数据。”

    “如果接下来这10个盒子里的基因还是能匹配上的话,那我们能完全肯定,这个盒子里,49个小盒,存储的就是同一份基因,49份存储互为备份,这也是存储数据时最常见的数据灾备,容错措施。”

    “这样一来,先前认为这个盒子是一份信息存储介质的猜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研究的事情,没有完全验证成功前,都不算肯定。

    这样的比对工作已经进行了五天,程翔已经非常的熟悉,将新获得的数据文档汇总导入到本地电脑工程库。

    全选所有编号文档,开始比对!

    超算的帮助下,整个运算过程不过十几秒,结果已经得出。

    所有人朝着测算出来的统计结果看去。

    结果,和前几次的增量比对完全相同。

    排除干扰因素后,相同部分五个九。

    众人眼中闪过喜色,程翔深深吸了口气站了起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下一个肯定的结论,这四十九个小盒里面的基因图谱,可以肯定就是同一份。”

    候志洁闻言也是一阵喜色。

    “而且,目前根据我们另外一个小组研究进展来看,暂未找到比较明显生物基因特征。“

    “也就是说,这份基因图谱,是数据存储介质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围在一旁的众人对这个结论没有任何意见。

    程翔见众人没有不同意见,顿时接着说道:“既然如此,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接下来在这个事情上的工作。”

    “在我们要进行真正的数据解析前,我们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去排除这些基因记录的是生物基因。”

    “侯主任。”程翔看向候志洁。

    候志洁立刻站直身子。

    “我需要你最短时间内,评估出最合适的抽样检测方案。并且第一时间通知航天中心,让他们根据我们的需要,操作火星上的扫描设备,提取我们需要的抽样数据片段。”

    “是!”

    “记住,一定要抓紧时间。另外,我记得我们如今的火星太空轨道中,留有具备返航能力的太空飞船,火星基地也有能力将地面物品送入火星轨道的能力,立刻咨询下航天中心,如果我们需要尽快把盒子从火星上运回地球。”

    “以现在火星太空轨道停留飞船存储的燃料,我们最多还有多少时间。我们必须在那个时间段之前得出结论。”

    火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最短五千多万公里,最远则长达四亿公里,这段航程中,飞船无论是变轨还是加速,都需要消耗宝贵的燃料。如果燃料不够,唯一的结果就是将永远失去那艘飞船,更别提要把飞船里保存的重要东西运回。所以,这个时间必须一开始就确定好。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六章 十天

    程翔定下接下来的方案后,整个秘密研究所立刻启动起来。

    候志洁在申请航天中心给出时间期限和风险事宜后,立刻组织团队根据当前每日获取数据量以及数据总量,测算并制定最合适的抽检方式。

    一天过后。

    在程翔的参与下,最合适当前场景的抽检方式已经定下终稿,所里全部人员除了保留最少人员配置跟进各地基地在基因锁事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