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嫁贵婿 >

第21章

嫁贵婿-第21章

小说: 嫁贵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仪笑道:“若是中了秀才,当年要去试试秋闱,即便考不上,也能为下次秋闱积累经验。”

    陆询看着他,道:“我希望你考上。”

    柳仪一怔。

    陆询隐晦道:“官场之上,我不会刻意结党营私,但如果有一二好友,总是个助益。”

    柳仪恍然,原来陆询有结交他的意思。

    他向陆询表忠心道:“大人救过舍妹的性命,无论我是官身还是平民,只要大人有所吩咐,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劳。”

    陆询笑道:“言重了,我只是想与你交个朋友而已。这样,你先准备院考,待你中了秀才,可以在家中自己研读,到那时,你搬到县衙去住,白日在我的书房读书,我若得了空闲,便去与你讲解一二,如此,秋闱中举更有希望一些。”

    柳仪惊喜非常,当即便要跪下行礼。

    陆询及时拦住他,低声道:“本县学生,我暂且只发现你一个可造之材,故特别关照于你,切记不要对外声张。”

    这种道理,柳仪当然明白,如果他现在就张扬出去,其他学子既会嫉妒他,也会指责陆询不公。但如果他在院试中考得好名次,高中秀才,那时陆询再给他开小灶,旁人就没有由头再说闲话了。

    关键还是院试。

    怕自己考不上秀才让家人白欢喜一场,陆询的那番话柳仪连自家人都没告诉。

    三月中旬,柳仪与几个学生一同前往府城赴考去了。

    。

    哥哥赴考,柳玉珠除了祈求哥哥高中,什么都帮不上忙,不过,看哥哥胸有成竹意气风发的样子,柳玉珠也跟着有信心了。

    自己这边,柳玉珠从去年八月中旬开始,苦学至今共七个月,终于得到父亲的认可,可以出师了。

    其他学徒们学得几年才能出师,一是因为师父不可能一下子就倾囊相授,二是学徒们平时要帮忙做事,不像柳玉珠,完全是被当成继承人栽培的,什么杂事都不用做,一心一意学手艺就行。当然,柳玉珠能在七个月就学会柳晖的全部手艺,说明她这方面的天分很高。

    学成出师,柳玉珠并没有忘了她还欠陆询一把伞。

    她先做了几把熟练技艺,然后才精心为陆询做了一把雨伞。

    伞骨做成,伞面也糊好晒干了,柳玉珠将这把待绘图的伞带回了铺子,连同画笔颜料一起,放到了陆询的西耳房。

    陆询已经很久没来了,柳玉珠倒是听说了他都在忙什么,去年陆询去巡视诸村,发现有很多荒地可以开采,也发现一些河流堤坝需要重修,年后他就在忙这些,督促百姓种地,监督河工筑堤。

    这些都是秋雁先打听到的,转述给柳玉珠时,秋雁都忍不住夸了夸陆询:“他这样的贵公子,为了避京城的流言蜚语才外放的,只需在江南挂职闲散一年半载,便可托关系重回京城,陆大人却没怎么闲着,大案小案都办得妥妥当当,连开荒修堤那种辛苦差事也揽在了身上。”

    柳玉珠就想,陆询确实是个好官吧。

    这日傍晚,下起了毛毛细雨,雨小到如果只是短距离行走,都懒得费事撑伞。

    核对完今日的账目,莺儿去了后罩房,柳玉珠与秋雁也分别歇下了。

    天气凉爽,柳玉珠睡得很香,直到被敲窗声惊醒。

    确认是陆询,柳玉珠穿好外衣,去外面开门。

    她手里提着灯,陆询闪身而入时,她发现他的袍子湿了一些,肩膀处最明显,再看院子里,雨势比傍晚略微大了些。

    “大人怎么没撑伞?”柳玉珠下意识地问。

    陆询站在她对面,看着她道:“没有伞,如何撑?”

    柳玉珠登时明白,他是来取伞的。

    “已经做好了,就在耳房放着,大人此时若有雅兴作画,今晚画好,明日我拿回作坊,再过三日便可过来取伞。”

    陆询满意地点点头,道:“许久没画了,你随我过来,提点我一二。”

    柳玉珠便随他一道过去了。

    一盏灯的亮度不够,柳玉珠又点了三盏,高低远近分别放好。

    她负责调制颜料,陆询对着伞面,似是在思索要画什么,如玉的脸庞被灯光映照得越发俊美。

    终于,他拿起画笔。

    柳玉珠全神贯注地看他画。

    白色的伞面,他先画了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慢慢地,河流上面多了一拱石桥,河岸两侧多了柳树花灯与林立的店铺,景色距离河流越远就越模糊,重在韵味。

    “这是泉河吧?”柳玉珠低声道。

    陆询没答,继续在靠近拱桥的河面,花了一艘乌篷船。

    然后,他在船头画了一个低头看水色的红裙女子。

    柳玉珠脸上突然一热。

    果然,他又在桥上画了一个白衣公子,红裙女子低着头赏景,看不清面容,他也低着头,不知是赏景,还是在赏人。

    柳玉珠的脸早已红透,因为他画的太好太美,她才没有阻扰他。

    等陆询放下笔,柳玉珠攥着手道:“大人存心调。戏我吗?若是被姐姐姐夫哥哥看见,他们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陆询道:“不敢,此伞做成,我会小心收藏,绝不拿出来用。”

    柳玉珠瞥他一眼,还是不敢信他,小声要求道:“这把毁了,我再重做一把,大人重新画别的图。”

    陆询笑道:“也好,再画就画夫妻闺中之乐。”

    柳玉珠:……

 028(陆某已有心悦之人。。。)

    柳玉珠又做了两把伞; 才把陆询画好的那把带回了家里的作坊。

    此时距离伞成还差六个步骤,其中伞面的折痕烘烤定型只能借用作坊里的烘烤处,柳玉珠必须回来; 否则她就在主街的铺子悄悄做完这把难以示人的伞了。

    家里有很多伞在烘烤; 柳玉珠费尽心思把她的三把伞放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 父亲与两位老师傅想看看她画的伞面; 柳玉珠只展示了她亲手绘制的那两把,然后装作不好意的样子,藏起了第三把伞。

    不被父亲发现最好; 万一被发现; 父亲并不知道去年泉河上的那事; 只会震惊她画得居然这么好; 届时; 柳玉珠大可用自己超常发挥了一次糊弄过去。

    接下来; 柳玉珠就守在烘烤处的外面; 以防父亲与老师傅去翻看她的伞。

    等三把伞烘好了; 柳玉珠一起带回主街的后院; 刷上桐油、阴干、安装伞柄; 认认真真又忙了几日。

    伞彻底完成时; 已是四月初。

    初二夜里; 陆询过来取伞。

    西耳房里点着一盏灯,柳玉珠站在一旁,看陆询打开他的伞,一边缓缓地转动伞柄,一边目光专注地欣赏他绘制的伞面; 然后,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瑕疵; 伸手摸向船头上的红裙女子。

    “有什么问题吗?”柳玉珠不由地走过去。

    陆询将伞面朝她倾斜,看眼画中的美人,再看向柳玉珠那张白皙娇嫩的脸,低声道:“似乎将你画胖了些。”

    柳玉珠的脸就又烫起来了。

    陆询笑了笑:“不怪我,是你这半年学伞过于辛苦,消减了。”

    柳玉珠懒得听他调戏,别开脸道:“大人若无事,我回房去了。”

    陆询收起伞,问她:“快夏日了,我的夏袍何时做好?”

    柳玉珠就让他四月中旬来拿。

    陆询思忖片刻,道:“到那时,你哥哥考完院试也回来了,如果他这次中了秀才,你便是秀才妹妹,身份水涨船高,或许真能找到一个愿意伺候你的如意郎君。”

    “便是我要嫁,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不劳大人费心。”

    没完没了的戏弄人,柳玉珠瞪他一眼,转身就走。

    。

    如陆询猜测的那般,四月初十,柳仪考完院试,在府城继续逗留一晚,然后就回了甘泉县。

    科举是大事,柳金珠、萧鸿夫妻俩也赶来柳家,关心柳仪考得如何。

    柳仪笑道:“我感觉还行,院试发榜快,五月初一就知道结果了,你们都别急。”

    萧鸿惯会说漂亮话,都要将柳仪夸成文曲星转世了,又对柳晖、宋氏道:“五月初三我爹庆五十大寿,若温礼中了秀才,咱们家就是双喜临门了。”

    宋氏:“那就借你吉言了,温礼真中了,我给你爹送份大礼。”

    萧鸿忙道:“娘您别破费,您都送过我们家一颗世上独一无二的金珠了,其他什么都不用准备。”

    他话音才落,柳金珠伸手过来,在他胳膊上狠狠拧了一圈。

    柳玉珠抿唇偷笑。

    接下来的半个月,柳玉珠等人都在盼望院试发榜,柳仪倒是镇定地很,每日都在书房里埋头苦读,柳玉珠给哥哥送茶的时候,与哥哥聊了聊,才知道哥哥已经开始为八月的秋闱做准备了。

    “哥哥注意休息眼睛,看两刻钟就站起来去窗边待会儿,哪怕一边默背一边远眺呢,也比一直伏案读书强。”

    “放心,哥哥知道的。”

    柳玉珠就退出去了,不再打扰哥哥。

    到了五月初一,因为离县衙太近,柳玉珠叫上秋雁,一块儿去等着发榜了。

    她们俩最先到,没多久,柳金珠萧鸿夫妻、宋氏柳晖也都赶来了。

    好多街坊也都来看热闹。

    终于,负责张贴红榜的衙役走出来了,百姓们自动让开地方,两个衙役一个涂浆糊一个往上粘贴,大红的榜纸从最后几名缓缓地往前铺开。

    柳玉珠翘着脚尖,待一张红榜都贴好,她终于在第六的位置看到了哥哥的名字!

    排名第六,也就是说,今年杭州府的院试,那么多考生去考,哥哥不但中了,还名列前茅!

    等大家都反应过来,萧鸿高兴地看向妻子,柳金珠已经跑过来,一把抱住了柳玉珠,姐妹俩笑容灿烂,像一对儿娇艳明媚的并蒂海棠。

    喜悦过后,一家人齐齐回了柳家。

    柳仪听到笑声,从书房走出来,见家人个个面带喜色,就知道自己中了。

    得知他是第六名,柳仪也有些意外。

    柳晖摸着胡子道:“不枉你娘非要供你读书,我还想呢,这次若没中,就让你一边学伞一边读,两不耽误。”

    宋氏笑着推了一把丈夫。

    柳仪想了想,对父母道:“二月里,陆大人曾去县学勉励我等,还腾出半日专门为我等解惑,陆大人对我有点拨之恩,眼下我中了,得去县衙拜谢大人才是。”

    柳玉珠诧异地看向哥哥。

    柳金珠已经问了出来:“大人是如何点拨你的?”

    柳仪解释了一番,有意隐瞒了他与陆询的对话,免得消息走漏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等他拜谢陆询回来,再说陆询要他搬去县衙亲自指点,因为他的名次好,此时消息传出去,无论家人还是外人都不会质疑。

    柳金珠听说陆询为每个学子都解惑了一刻钟,并没有特殊关照,就没多问了。

    萧鸿道:“我随你一起去吧,先前我邀请大人明日去家里吃席,大人已经应了。”

    宋氏笑他:“就没有你混不熟的知县。”

    萧鸿拱手:“都是托娘的福。”

    宋氏去了一趟内室,回来递给儿子一个荷包,道:“既然是拜谢,就不好空手去,先去买点茶叶什么的。”

    柳仪点头,换了一身袍子,与萧鸿并肩离去。

    宋氏又让厨娘去买肉买鱼,今儿晌午好好置办一桌席面。

    “娘,弟弟高中,咱们家宴请亲朋好友吗?”柳金珠问。

    宋氏道:“先不忙,不是还要参加秋闱、明年的春闱吗,先让你弟弟考,考上举人再考进士,咱们争取一口气请个大的!”

    柳金珠笑:“行,那就请个大的!”

    柳玉珠也在笑,只是心里不敢抱太大希望,秋闱比院试难,春闱更是全国的举人汇聚一堂争一百多个名额,那种书香世家的学子都很难做到一次就中,更何况自家这没什么根底的。

    。

    喜讯传开,陆续有街坊好友来柳家道喜,柳玉珠陪着母亲招待客人,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到了准备午饭的点,客人不再登门,柳仪、萧鸿也终于从县衙回来了。

    一家人碰了头,萧鸿满面红光地道:“父亲,娘,咱们温礼别说中举,中进士都有希望了!”

    柳仪为姐夫的夸张摇摇头,站在一旁只是笑。

    宋氏奇道:“这话是怎么说?”

    萧鸿喝口茶,兴奋地解释道:“我们不是去拜谢陆大人吗,大人得知温礼考了第六名,夸赞温礼大有前途,大人就问温礼,愿不愿意搬去县衙住,如此大人得空时,温礼若有什么学问上的疑惑,都可去找大人请教!娘,咱们陆大人可是上届春闱的状元,学问不比名师差,您说,有他单独指点温礼,温礼考进士还不容易?”

    宋氏大喜过望,问柳仪:“这是真的?”

    柳仪点头。

    宋氏握着儿子的双臂,激动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柳晖有点受宠若惊,不懂陆大人为何如此照顾自家儿子。

    萧鸿道:“父亲不必担心,这种事在官场上很寻常,陆大人出自永安侯府,栽培温礼对他只是举手之劳,可于温礼却是莫大的恩情,等将来温礼中了进士做了官,陆大人或永安侯府有用得着他的时候,温礼自然要效力。”

    柳晖总算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了。

    柳仪道:“爹,娘,等明日咱们去给萧伯父祝了寿,后日我便搬去县衙,家里若有什么事,你们尽管派人去知会我。”

    宋氏:“咱家能有什么事情,你安心读书就是!”

    他们议论得热闹,柳玉珠安静地站在一旁,想到陆询对哥哥的提携,她心中就有些乱。

    她有点摸不准,陆询是真的赏识哥哥,还是……

    念头刚起,就被柳玉珠按了下去。

    陆询若图谋她什么,根本不需要绕那么大的弯子。

    这晚柳玉珠就在家里睡了,次日一早,一家人都换上新衣,带上早就准备好的寿礼,前往萧家。

    萧家是甘泉县数一数二的富户,住的是五进的大宅子,还带一个宽阔无比的大花园。

    富商之家,亲朋好友多,结交的生意伙伴也多,萧老爷与继室夫人忙着招待一波又一波的宾客,哪怕是亲家,单独招待柳家的时间也不多。

    这样更好,柳玉珠很快就跟着母亲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