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有不慎,便是尸骨无存!”
言罢,老将深深看了令校尉一眼,自顾自向营门处走去。
“老夫今日之语,令校尉早晚知其解,切记,切记”
第0081章 城头对弈(二)
角楼之上,再度陷入诡静之中。
周勃胸膛剧烈起伏着,右拳更是狠狠攥起!
然后,满脸不甘心的将右拳砸在左掌心,颤身一拜:“臣!君前失仪!”
咬牙切齿的道出不甘之语,周勃微抬起头,吃人般的目光望向刘不疑:“明日,臣便往奉常领罚。”
见周勃愤然低头,刘弘将目光移回匍匐在地的陈平身上,手掌从玉玺上收回。
“今日,朕便闻丞相一言。”
说着,刘弘目光中满是决然:“玺,丞相接否?”
闻言,陈平的头埋的更低了:“臣纵万死,亦不敢起此祸心”
“万请陛下,明察!!!”
似被冤枉般道过罪,陈平便稍稍直起身,小心取出怀中那枚金印,捧于头顶,再一叩首:“臣老朽,竟使陛下错认至斯,实罪该万死”
“臣这便交还相印,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看着陈平匍匐在地上的年迈身躯,刘弘深吸了一口气,对陈平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好家伙,合着西元前,官员就已经点亮养望这棵科技树了!
陈平,根本不是在申请退休。
他是在学刘弘,以退为进,杀人诛心!
只要刘弘敢点头,都不用等天亮,就这凛冬深夜,长安城的街头就能流传起儿歌!
什么苛待老臣啦刻薄寡恩啦
再严重点,出现一句陛下神志不清都有可能!
封建社会的官员,正常乞骸骨的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官员来到皇帝面前,提起自己选定的继任者,旁敲侧击两句:陛下,我看那个谁谁谁很不错,或许能给陛下做点事啊?
皇帝若是想留这个官员,就会说:嗯,这人是不错,就是资历尚浅,还需要历练。
官员一听,就会识相的留任,替皇帝把这个资历尚浅的继任者培养好,以后再说退休的事。
如果皇帝也觉得,该官员确实到了退休的年纪,则会说:这人呐?朕还真是没什么印象。
这,就是初步准许该官员退休了。
该官员就会回去,将选定的继任者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几个月甚至半年,甚至让渡一些权力过去,试试水。
然后,第二次找上皇帝:臣替陛下试过了,这人能力真心不错。
这时候,如果皇帝说:哦?有能力的话,那朕就用用看吧这就是皇帝对人选不满意了,该官员只能重新选择一个继任者,重复第一个环节。
如果说:哎呀,朕还是舍不得爱卿呀这,才是皇帝认可了继任者,允许了该官员退休,该官员客套两句,就该退下了。
退下之后,该官员也不会马上请辞,而是回去交接政务,让渡权力,引荐人脉,确认继任者一个人可以齁得住场了,才会第三次拜会皇帝:陛下三番慰留,臣感激涕零,但臣实在年纪大了,扛不住了呀
到了这时,皇帝才会流两滴眼泪,说两句爱卿真乃忠臣也之类的客套话,并批准该官员乞骸骨,告老还乡。
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员退休时的三请、三辞。
起码在历史上的文帝破坏规则,别人一开口就行我知道了,你走吧之前,官员退休的标准模板是这样。
现在,陈平一副苦大冤深的模样,把丞相印一拿,说是要乞骸骨?
这跟后世,女盆友张口闭口不买就分手一个性质这就是一句屁话!
刘弘一答应,陈平就该到处宣扬终究是一个人抗下所有了。
再次深吸一口气,将胸中郁结一口吐出,刘弘站起身,收拾好面色,换上一副淡然的表情。
“丞相,言重了。”
说着,将陈平从地上扶起,叹气道:“此朕之过也”
将陈平安抚回座位,刘弘便强忍着恶心,来到案几对侧坐了下来。
这,便是刘弘从始至终,都不希望将茅盾搬到台面上的原因。
陈平的丞相位,是太祖高皇帝刘邦亲点!
身为孙子,哪怕刘邦点了头彘做丞相,刘弘都只能咬着牙,允许那头彘老死在丞相位上;如若不然,汉家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就将变为一纸空谈。
刘弘就将背负一个比非刘氏子更严重的罪名:不孝!
还不是普通的不孝尊长,而是不孝祖父,不孝太祖高皇帝!
与原本的历史上,陈平、周勃只敢说原主非刘氏子,而不敢说刘氏非天命一样,刘弘也同样不敢做出任何否定太祖刘邦、惠帝刘盈的举措。
甚至比起陈平周勃,刘弘更不希望发生那样的事要知道刘弘的法统来源,就是太祖高皇帝刘邦,惠帝刘盈!
长安百姓之所以拥护刘弘,北军之所以能被他一嗓子拉到北阙,不是因为那十几万石粟米,亦或是刘弘散发着王霸之气。
而是因为刘弘姓刘!
刘邦的刘,刘盈的刘!
归根结底,无论是北军将士、亦或是长安百姓,支持刘弘的最大原因,首先是:刘弘乃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孙,孝惠皇帝刘盈之子。
其次,才因为刘弘是天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景帝刘启为储近二十载,登基时早已羽翼丰满;文帝最后几年,景帝更是以太子之身监国,虽无天子之名,但早已有天子之实。
饶是如此,当三朝元老,老丞相申屠嘉在削藩之事上竭力反对时,景帝也拿申屠嘉毫无办法。
最后,景帝这个实权天子,更是只能默许晁错掘开高庙墙恒,并故意让申屠嘉撞见,在申屠嘉幸灾乐祸来弹劾晁错的时候,又放过晁错。
费这么大力气,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猜猜景帝的目的是什么?
气死申屠嘉!
能喊出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景帝刘启,面对元老勋贵都只能如此,就更别提现在连禁卫都没掌控的刘弘了。
可以说,除非陈平光明正大的反了,否则,刘弘拿陈平一点办法都没有。
从陈平的反应也能看出,对此,陈平也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
不过,这也在刘弘的意料之内如果陈平真这么好对付,历史上的文帝也不会忍气吞声,直到陈平老死才动手了。
如是想着,刘弘脸上便带上了标志性的淡笑;从棋匣中取出一子,落在了棋盘之上。
“丞相请。“
第0082章 城头对弈(三)
案几两侧,棋盘两边,刘弘面色轻松写意,饶有兴致;陈平则是皱眉沉思,似是如临大敌。
但二人的心思,都没在棋盘之上。
犹豫着将手中黑子落下,陈平稍稍抬起头,正要开口,刘弘便随性的落下一子,语带感慨道:“朕还记得,先皇父在时,吕氏便已有反状;太后年老,亦是未能发觉。”
“是时,丞相与绛候便多有警惕。”
感怀着,刘弘面色缓缓陷入哀沉,眼角流下两滴清泪:“先皇父壮志未酬,便追随太祖高皇帝而去,独留朕于此不及弱冠之年,担天下之重责”
“每念及此,朕便战战兢兢,唯恐先皇父遗德,无颜面高皇帝于九泉之下”
提袖稍擦擦眼角,刘弘脸上又稍带上了些许欣慰:“幸丞相、绛侯忠义无双,尽除吕氏逆贼!”
“方使朕能安居于深宫,以励精图治,使民得其乐”
闻言,陈平稍稍一愣,又赶忙一低头:“陛下言重,此人臣之本分也”
嘴上说着,陈平的大脑却飞速运转,消化着刘弘话语中庞大的信息量!
小皇帝召飞狐军,却再提吕氏之事,到底是何意图?
莫悠悠读书 不是要拉拢?
暗自摇摇头,陈平不禁为脑海中,这个不切实际的猜测贴上了绝无可能的标签。
这位,可是能一哭一笑之间,弄死两位列候勋贵的主!
这么说来的话
大致猜到刘弘地意图,陈平面色一紧,前所未有的郑重起来。
如果小皇帝没有傻到,在这般局面还想握手言和的话,便只剩下一种可能:小皇帝想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事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被限制行动,实际上已经连傀儡都算不上的情况下,小皇帝在想的,依旧是朝局稳定!
这种令人发指的大局观,陈平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
就连太祖刘邦,都有怒而兴师,御驾亲征叛乱诸侯的时候呢!
高后吕雉,更是能为了报一己之仇,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眼前的小皇帝,却丝毫没有被自身处境所激怒,即便如今略得助势,依旧保持着冷静,试图和平解决双方茅盾
光是这份冷静,就足以让陈平慎重了!
“可惜啊”
想到这里,陈平就深感遗憾。
有一位如此冷静,又时刻不忘大局的君王,绝对是天下之大幸!
有多少贤臣名士空有满腔壮志,却苦于没有明君在位,不能大展宏图?
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陈平自当然也有自己的野望在有生之年,报高祖平城陷围之仇,血吕后书绝悖论之耻!
可惠帝早亡,吕氏暴戾;陈平苦于报国无门,便只能试图迎立代王,然后行周公、伊尹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成为名垂青史的贤臣。
看着眼前的小皇帝处乱不惊,在城外有大军为依仗的情况下,还能沉下心来,坐在这里与自己对弈,陈平心里便满是遗憾自己骑驴找驴,怎想真正的雄主,就是自己试图废杀的小皇帝
“若是诛灭吕氏之后,吾未曾行废立之事”
陈平脑海中,不由浮现起这一种假设:如果没有当初的事,自己是不是可以辅佐小皇帝成人,励精图治,在有生之年率师伐国,提兵北上,执其单于之首献于高庙
“丞相?”
一声轻唤,将陈平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目光重新凝聚,刘弘那张时刻面带着淡笑的脸,便映入陈平眼中。
深吸一后气,缓缓吐出,陈平面色一正:“臣神游方外,失礼。”
言罢,陈平从棋匣中取出一子,决然落在棋盘之中。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后悔药!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只能一往无前,无论前方是山是海,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对陈平心中的想法,刘弘一无所知。
刘弘只知道历史上的陈平,至死都没想过篡汉,也未曾想过反老刘家;即便是在迎立刘恒之后,也没有令刘恒完全成为傀儡起码在宫禁之事上,陈平根本没插手,即便是朝政,也会象征性的将决定权交到刘恒之手。
即便刘弘看不透陈平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从这段历史中猜到一些陈平,左右不过是想做个权臣罢了。
差一点,是想大权独揽,威压海内;好一点,就是励精图治,以效先贤。
所以刘弘十分清楚,陈平,或者说诛吕功臣集团与自己的矛盾,与其说是理念之争,倒不如说是利益之争。
诚然,废杀原主这件事,是双方矛盾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诛吕集团绝大多数成员,与刘弘最大的分歧,就是不确定刘弘的品性。
他们怕,怕刘弘如刘邦一般刻薄寡恩,怕刘弘像吕氏一般暴戾昏庸,所以想要让憨厚老实的刘恒上位,好让他们过安心日子。
如此说来,刘弘根本没有必要将整个诛吕功臣集团视为敌人;真正跟刘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只有诛弘集团那寥寥数人罢了。
所以,刘弘只要保证事态不会扩大,将打击面控制在一个精准的范围,那破局的难度就将大大减小。
但要想控制打击范围,就绝对不用动用武力。
一旦刘弘掀桌子,就会让诛吕集团的所有人倒向陈平。即便刘弘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与其为自己增加难度,为局势增加风险,倒不如剥丝抽茧,将诛弘集团的成员,从诛吕集团中甄别出来,让其孤立。
这,就十分考验刘弘地政治手腕了。
分化,拉拢;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说着简单,真要做起来,操作难度丝毫不亚于徒手搓高达。
从对历史的了解上,刘弘只能甄别出陈平、周勃二人,从朝堂局势上,刘弘也最多能确定一个刘揭。
除此之外,还有谁?
都在哪?
是什么官职、地位?
诸侯王们中,有没有诛弘集团的潜在成员?
比如齐王刘襄?
这些都是刘弘所要考虑的。
所以,刘弘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先把没参与诛杀原主之事,或者没有弄死自己意图的人甄别出来,用排除法,确定自己真正的敌人。
而这,需要时间。
能给刘弘这个时间的,只有眼前,正举棋不定的大汉丞相曲逆候,陈平!
第0083章 城头对弈(四)
主意已定,刘弘便不再犹豫了。
“这几日,朕于高庙思过,于朝中之事勿有所知。”
“不知安陵杜氏之案,如何了?”
轻描淡写般说出这句话,刘弘的目光依旧锁定在眼前的棋盘之上,似是随口一提。
闻言,同样着眼棋盘的陈平稍抬起头,扫一眼刘弘地脸色,才犹豫道:“尊陛下诏谕,杜氏之案,俱由廷尉、内史、卫尉三司缉查,臣未曾过问。”
看着陈平渐归淡然的脸色,刘弘轻笑一声,道:“丞相可是在避嫌?”
见陈平困惑的面容,刘弘上眼皮一翻,若有所指道:“朕闻丞相府中,有一门妾室,似是姓杜?”
眯眼盯了陈平几秒,刘弘又若无其事的将目光收回到棋盘之上,食指抚着下颌:“莫非,丞相与杜氏有亲?”
言罢,将手中棋子落下,刘弘抬起头,就看见陈平面色略沉,目光晦暗的看着自己。
刘弘瓮尔一笑,轻轻摆手道:“朕无他意,只是此事若叫有心人听去,恐损丞相清名啊?”
看着刘弘略带调侃的目光,陈平暗自冷笑一声小儿,莫非就这点手段?
稍露出一丝淡笑,陈平轻轻落下棋子:“此坊间流言也。”
“臣附中确有姬妾一人,乃杜姓,却并非安陵杜氏女。”
闻言,刘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