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拼搏年代 >

第46章

拼搏年代-第46章

小说: 拼搏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那天的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少年摊贩在大学城就地头蛇般的存在。

    吕冬看到了黄勇,金链子没戴,金戒指和金手表也没戴,花衬衫换成普通的短袖t恤,更像个斯文人。

    “不守规矩的人!”乔卫国也看到了。

    吕冬说道:“别冲动,看他想干啥。”

    黄勇过来,冲吕冬笑了笑,主动打招呼:“小兄弟,我叫黄勇。”

    吕冬简单说道:“吕冬。”

    黄勇点点头,说道:“这些天,发现你说的话很对,大学城很大,能容得下我们,这生意做不完,钱也赚不完。”

    吕冬笑了笑,没说话。

    黄勇继续说道:“那天的事,我一时糊涂,叫财政学院里面的隋博当枪使了,实在不好意思。”

    听他这么说,吕冬也颇为客气:“过去的都过去了。”

    只要别再惹到他头上,他也不会把过去的事放心上。

    黄勇看吕冬不像骗人,说道:“以后有机会,咱联手做买卖。”

    吕冬随口说道:“我小打小闹,有机会再说。”

    黄勇想到了隋博:“那个隋博……”

    吕冬只是笑,黄勇不好意思笑笑:“当我没问。”

    他算是发现了,这少年摊贩不仅仅有人罩着,本身也不糊涂。

    “有空去师大佳悦超市找我玩,我带你参观师大。”黄勇主动告辞:“我先回了。”

    吕冬礼貌说道:“好,有空一定去。”

    黄勇推着移动冰柜回了师大。

    买东西的人不像之前那样集中,却也络绎不绝,一直到晚上八点左右,还有人过来。

    接近八点半,从路口南边拐过来几个男学生,专程过来问吕冬。

    “老板,有没有望远镜?”这些人里有老生,有新生。

    吕冬还真没进望远镜,说道:“没有,军训要用望远镜?”

    要有学校军训使用望远镜,他可以考虑进货。

    新生有点不好意思,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生脸皮早练出来了,直接说道:“军训不用这玩意,在宿舍用,我们宿舍楼对面是女生宿舍。”

    听到这话,吕冬立即明白了望远镜的用处,说道:“我这没货。”

    老生难免失望:“我听人说你这货全,结果也没有,哎……这大学城,鸟不拉屎,一点乐子都找不到。”

    吕冬问道:“你们那想买望远镜的人多不?”

    “没几个。”老生侃侃而谈:“一个个闷骚,想看不敢看,女生发育好了,不就是让男人看得?”

    吕冬不接他话,说道:“你还是再去别家问问,附近几个学校里都有商店,说不定有卖望远镜的。”

    按照这个老生的说法,望远镜估计会被一些学校列入违禁品行列。

    有个新生问道:“我们宿舍有些人想买东西,你明天还在这地?”

    吕冬指了指路边:“明天我去东边,艺术学院那边。”

    明天艺术学院要开门迎新,就在工地北东边不远处。

    这些学生各自买了些东西,带着没买到望远镜的失望离开了。

    省大这三天,吕冬这个摊位流水总计超过2万5!

    这也是最后的大爆发,其他十几个学校,因为距离中心路口相对较远,也在这段时间陆续开学。

    以后再想有这样的暴利就难了。

    后面的一天里,吕冬就有了切身体会。

    艺术学院集中在两天开学,但比起赏心悦目的女艺术生们,摊位上的生意有点冷清。

    过来买东西的人并不多。

    吕冬坐在太阳伞下面,看着对面,艺术学院开学,来的私家车相当多。

    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艺术学院的学生看起来更洋气,尤其女生,似乎漂亮的比例更高。

    倒不是别的,而是会打扮。

    相对来说,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多少都要好上一些。

    地摊,难免入不了很多人的法眼。

    对比省大门口半天卖三四千的货,这边一上午下来,只有1200多块钱进账。

    当然,艺术学院招生数量相对较少也是一个原因。

    到了中午,过来买东西的人更少。

    日用品在开学期间的暴力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式。

    吕冬也在考虑下一步的动作,计划早就制定好,做准备就是了。

    正想着,一个明朗的声音喊道:“吕冬!”

    这声音似乎在哪里听过,又不是很熟,吕冬抬头去看,见到了一身耐克。

    这人人高马大,白白净净,从t恤到鞋子,一水的耐克。

    耐克男满脸阳光,满脸惊喜:“吕冬,真是你!”

    吕冬站起来,被这阳光般的笑容感染,也笑:“杜小兵!”

    这是当初在公交车上,一起对付过扒手的人。

    杜小兵过来,好奇的看着吕冬摊位:“你都登报纸成英雄了,还摆地摊?”

    吕冬笑着说道:“不管是不是英雄,都得吃饭。”

    “也是。”杜小兵还记得,吕冬高三毕业没考上大学,问道:“咋没打我呼机,你帮了我那么大忙,我还想着再请你。”

    吕冬连忙说道:“你太客气了,不是请过了嘛。”

    杜小兵再次看向地摊:“以后就在这片?”

    吕冬点头:“就在学府路和文化路路口附近。”

    “我们隔着近了,有空出来找你玩。”杜小兵想起一件事,压低声音问道:“你那虫子还有没有?就带毛的那种。”

    痒辣子吕冬随身携带,但不能随便给人,问道:“你要虫子干啥?”

    杜小兵嘿嘿笑了笑,说道:“我上学期看中了艺术学院一女的,一见钟情!问题是,有一情敌,条件没我好,但特别会哄人,还三不五时讥讽我,特气人!”

    他看了眼乔卫国的光头,声音压得更低:“我寻思着,弄点绿毛虫子,偷偷扔到那男的被窝里!”

    吕冬看了杜小兵一眼,一直觉得这哥们阳光仗义,没想到也敢把虫子玩出花来。

    “老杜,你这也太损了!”吕冬说道。

    杜小兵说道:“我原来也没想过,打算玩硬的,把那男的揍一顿,后来回忆起你在公交车上对付那两个扒手,觉得应该向你学习,以虫致胜!”

    吕冬说道:“我那是以智取胜!”

    杜小兵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这方面你当我师傅绰绰有余。”他目光往下移,飘过吕冬腰间:“你说绿毛虫子碰到那东西,会有什么效果?”

    吕冬双腿一紧:“老杜,要不你先试试?”

    “别!别!”杜小兵连忙摆手:“我今天还有事,改天再找你,你好好教教我怎么玩虫子,我一定要把心上人从恶心男手里拯救出来!”

    说到这里,他似乎才想起来:“哎呀我靠,我约了人见面,这下完蛋了。吕冬,别忘了虫子的事!我要赶紧走,迟到会让情敌那边行情看涨,你千万别忘了给我弄绿毛虫子,我不能看着心上人跳火坑!”

    吕冬随口应付道:“赶紧走,小心你女神跟人跑了。”

    “女神?”杜小兵开心的乐起来:“这称呼好!她就我女神!”

    吕冬知道自个失言了,看着一身耐克的杜小兵走远,仿佛看到了永远得不到女神的那种。

    乔卫国悄无声息过来,问道:“真要把独门绝技教给他?”

    “那就痒辣子!”吕冬强调道:“不是独门绝技。”

    “我明白。”乔卫国嘴上这么说,脸上却不以为然。

    之前听李文越说过吕家村的事,他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把小小痒辣子用到这般出神入化的,除了吕冬,他就没见过别人!

    低调!低调!他明白。

    乔卫国想着李文越的话,眼前瞬间闪过一幅画面:晚风如刀,月光似剑,十几条恶狼般的大汉朝吕家村冲来。

    村口前,一肤色偏黑少年当街而立,扬手间绿色虫影飞出,十几条大汉屁滚尿流……

    吕冬不知道乔卫国正沉浸在自个的武侠世界里,说道:“虫子不能给,把人整成太监咋办?”

 第65章 新生意的准备(求推荐票)

    后面的几天里,生意渐渐回归正常,大学城各个学校大都开学,开学季彻底结束,吕冬的每日流水都在下降。

    吕冬也在做新的准备,订好一个新的大拖斗,叫人送到工地上,让吕建仁帮忙改装。

    另外,还要去采购材料。

    日用品摆摊当然要继续,中心路口附近有省大、师大、财政学院、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五个大学,大几万名学生,还有教职工,即便开学红利过去,日常也会有一定的消费需求。

    吕冬的摊位固定在中心路口西北侧,距离学生最多的省大和师大更近一些。

    路口四角,人行道都很宽阔,东北侧的空地最大,有一个小广场,也是未来夜市所在的位置。

    但东北侧商铺挖地基进入冲刺阶段,机械声和飞扬的尘土,暂时不适合在那边摆摊。

    教师节过后,吕冬的日均流水掉到1000以下。

    而且每日都在下滑。

    尽管这仍然是一个没有太多竞争对手的庞大市场,但日用品不是食品,多数都能用很长时间。

    开学购买力大爆发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日用品消费低谷。

    如果只买一样两样东西,校内商店的价格,也没那么刺眼。

    不集中买东西的时候,校内商店的位置优势非常大。

    吕冬专门拜托李文越和宋娜打听过,学校商店业绩很稳定。

    再就是,学生在快速适应环境,知道坐中巴去县城很快就到,骑自行车也用不了多久。

    地摊,真的只是喝口汤了。

    与此同时,摆地摊的人又增加了。

    有个二十七八的小伙子这两天成为固定摆摊的一员,也骑着小嘉陵挂个大拖斗。

    他卖的是盗版磁带,有不少今年新款,就目前来说也是蝎子拉屎,生意相当不错。

    然后,一个卖花生瓜子等干果的三轮自行车也加入进来。

    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人嗅到大学城的商机。

    毕竟这不是孤立于社会的世外桃源。

    社会在变革,人的思想意识在变,谋生方式同样在转变。

    就连卖烧饼的老赵,在教师节过后,都开了新生意。

    中午之前,老赵和他闺女各自骑着三轮自行车,拉着东西过来,从路口上马路牙子,跟过往一样,来到吕冬摊位一侧,开始往下搬东西。

    五张折叠桌,十来个马扎,放在平坦的花格砖上。

    这会不忙,吕冬多看了两眼,老赵的车斗里还放着装烧饼的保温箱,他闺女的车斗里是大的金属保温桶和七八个瓶瓶罐罐。

    大集上经常能见到,吕冬问道:“老赵,这是要卖啥?”

    老赵刻满生活风霜的脸上露出笑:“豆腐脑!光烧饼单调,我寻思着,烧饼加豆腐脑可能有学生喜欢,我就把闺女叫来,一起试试。”

    他对吕冬说道:“这是我闺女,娟娟。”

    赵娟娟冲吕冬笑。

    吕冬笑着点头,前几次赵娟娟过来,他都忙,没大注意,这看过去,赵娟娟皮肤白皙,五官精致,扔青照一中,绝对属于非常出众的那种。

    老赵又对闺女说道:“这是吕冬,你叫冬哥。”

    吕冬连忙摆手:“别,可别!叫我冬子就行……”

    看面相,这赵娟娟就比他大好几岁。

    赵娟娟冲着这边笑。

    又有人来买东西,吕冬招待顾客,完事坐在太阳伞下面,不止是老赵要增加新买卖,他同样如此。

    昨晚就跟红星打了招呼,红星上午跑完生意,就会过来拉着他去泉南买东西。

    日用品这边,乔卫国做的很熟,也不用他处理多麻烦的事,就是报价算账抹零头收钱,一个人足以应付。

    而且乔卫国这人有自个的原则,又讲规矩,不会突然撂挑子走人。

    这样能腾出手开拓新生意。

    趁着没生意,俩人坐太阳伞下面吃饭,吕冬对乔卫国说道:“我去趟泉南,你自个待一段。”

    乔卫国喝口水:“你去就行,这里有我。”

    吕冬提醒:“万一有事,别管东西,直接去对面工地,我七叔他们都认得你。”

    乔卫国说道:“晓得。”

    吕冬还算放心,就这些天来说,目前大学城治安很好。

    想想也是,省里和市里投入海量资源,寄予厚望,肯定不会让大学城乱起来。

    像吕春所在的所,可以说是连轴转,忙的不得了。

    吕冬这样在大学城做生意的人,最希望看到治安环境稳定。

    大学城还在建设,他听大伯说了,这个月会有更多项目开工,不说太远的地方,就中心路口这里,省大和师大附属学校、教职工附属区等等,都有新项目。

    省大在北边还要建设一个创新港,这个月就奠基开工。

    南边和东边还分别有几个商品住宅区开工。

    这也会让更多人涌进大学城,带来更大商机的同时,治安形势必然面临严峻考验。

    不到一点钟,红星开着小货车过来,吕冬拿着几瓶水上车,赶往泉南。

    先去十里堡市场,找牛哥买肉和鸡蛋,

    虽然多日不见,但牛哥也算爽快。

    里脊和后腿精肉零售价能到五块,价格并不稳定,时有起伏,吕冬并不需要精肉,其他部位便宜不少,牛哥也给了批发价,平均只要3块5。

    鸡蛋便宜些,批发价不到两块钱。

    这两年物价较为稳定,甚至比前两年略微下降。

    又在其他几个地方,买了些辣椒和香菜,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吕冬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买这些,而是去最近的三联商城花2000多买了台冰箱,用于储存食物。

    天气还热,肉制品容易坏。

    三联城区送货,出了城区不负责送,只能自己找车拉,目前属于泉南电器销售的扛把子。

    等再偏远农村都送货的私人电器商场进来,三联就像很多国营商场一样,迅速走上下坡路。

    最后倒在房地产上,坑了大批人首付。

    吕冬又去北元的大市场,买铁皮、炉子、大砂锅和不锈钢板等东西。

    如今,这里还是泉南的北郊,一套建筑面积200以上的带小院别墅,顶多10来万。

    泉南人却很少来这买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