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失忆后-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得委婉,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康平长公主突然疯了,连人都认不得。
裴织越发的愕然,康平长公主如果不是装病,难不成受到什么刺激疯了?
**
勤政殿。
昭元帝看到太子完好无损地回来,脸上露出笑容,亲自过去将他扶起,含笑打量他。
“朕的贽儿好像瘦了。”
昭元帝就像天下的老父亲,看到离家后终于归来的儿子,总觉得孩子在外面奔波吃苦,整个人都瘦了。
秦贽笑道:“父皇看差了,儿臣的体重和先前一样,没有瘦。”
“朕说瘦就瘦了。”昭元帝心疼地说,“明儿让皇庄送头鹿过来给你补补身体,还有这鹿鞭虎鞭也多补补……”
秦贽:“……”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何父皇总爱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送到东宫?
秦贽果断地转移话题,开始禀报这一趟查到的事。
昭元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最后剩下平静,等他说完后,他轻笑一声,“姓商,病秧子?”
秦贽看他,迟疑地唤了一声,“父皇?”
昭元帝脸上露出疲惫之色,说道:“朕的那位好父皇,果然恨不得朕失了这江山,对朕的恨意竟然凌驾于秦氏的江山社稷之上……真是枉费太、祖留下的遗训!”
这是最严厉的诘问,连最后的敬重都放下。
秦贽见他这样,心里有些不好受,轻轻地唤了一声,“父皇……”
昭元帝的心情收拾得很快,脸上的疲惫敛去,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道:“你这次在青河府做的事,朕都听说了,你做得很好。”
秦贽有些不好意思,“是太子妃赶得及时,帮儿臣一起消灭海寇,否则儿臣可能需要付出些代价。”
至于是什么代价,昭元帝很清楚,再看太子精神的模样,心里有些庆幸。
庆幸太子妃的横空出世,不管她是什么来历,她确确实实对大禹、对太子非常好。
“听说回来的路上,你们遇到水匪,太子妃还当众诛杀水匪?”昭元帝说着,面上露出一言难尽之色。
秦贽嗯一声,理直气壮地说:“太子妃这是巾帼须眉,世人都能理解的。”
是啊,都能理解的,一个会拿剑削人脑袋的太子妃……昭元帝想想就觉得牙疼,也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第 182 章(各种八卦。。。)
秦贽如何察觉不到昭元帝此时对太子妃生起的微妙心情。
他丝毫不以为意; 既然太子妃所做的事已经暴露,他便想到后果,甚至想到如何为她收拾善后。
于是他让人将一个匣子送过来,将之推到昭元帝面前。
“这是什么?”昭元帝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它吸引过去。
秦贽笑了笑; 将匣子打开; 里面是雪一样白的细沙; 细细的颗粒; 堆叠在一起; 一时间教人看不出什么。
“父皇,这是细盐; 你尝一下。”
昭元帝脸上露出愕然之色; 竟然是盐?
他捻起一些放进嘴里尝了尝; 发现只有纯然的咸味; 没有像正常的盐粒那样残留着些许苦涩异味,甚至它如粒粒分明的细沙,洁白如雪,颜色干净得让人惊奇。
秦贽见他的反应,有些欣慰; 当初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细盐时,反应也是这般。
提取细盐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只是以前没有人想到这么做。
除了细盐外; 秦贽又将海水晒盐法禀报; 海水晒盐法的好处是不用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 而且能收获到大量的盐,让大禹的百姓将来不再缺盐; 盐的价格也能相对地降下来。
秦贽和太子妃商量过盐税改革时,将裴织的一句话听进心里:要让大禹的百姓都能吃到平价盐。让盐不再成为百姓心中的奢侈品。
“父皇; 这些都是太子妃和福宁郡主在青河府折腾出来的主意。”秦贽矜持中略带几分得色,“您瞧,太子妃很能干吧。”
昭元帝的注意力从匣子里的细盐转到他身上,哪里不知道太子这是为太子妃说好话。
就算太子妃彪悍得能一剑一个水匪又如何?太子妃为大禹所做的贡献,不是寻常人能及得上的,世人又凭什么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太子妃要如何做?
昭元帝道:“太子妃确实能干,可惜……”
可惜偏偏是太子妃,没办法让她出仕,为大禹做更多实事。他相信太子妃那儿应该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潜力。
秦贽当作没听到,继续与他谈起推行盐税改革的事。
**
秦贽回到东宫时,时间已经很晚。
他走进殿内,发现太子妃还没有歇息,她坐在灯下的美人榻上,腰腹间盖着一件毯子,眉眼微垂,似在思索什么。
整个寝殿静悄悄的,只能听到窗外传来的虫鸣声。
“阿识,怎么还不歇息?”秦贽走过去,柔声询问。
裴织抬头看他,见他坐到美人榻旁,于是也不急着起身,拥着覆盖在身上的毯子,说道:“殿下,听说康平姑母病得很厉害。”
秦贽嗯一声,他的神色冷漠,显然对康平长公主这位姑母没什么感情。
对此裴织也能理解,他两次失忆,除了记得她外,其他人都不记得,康平长公主对他而言就像个陌生人,如何能有什么感情?
更不用说去年康平长公主管不住嘴,传出那样的流言,秦贽不迁怒她都算好的。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裴织询问。
秦贽拉着她的手,“孤也是刚听说这事,还没了解来龙去脉,你若是想知道,孤让暗卫去查查。”
“算了。”裴织摇头,“暂时不查罢。”
东宫的暗卫确实很好用,却不能随便滥用,以免触及到皇帝的神经,对太子不喜。就算昭元帝很疼太子,对他极为信任,但作皇帝的疑心病都重,很多事情需要避讳。
秦贽听罢,也没有坚持,康平长公主如何他确实不关心,只要不来他面前招嫌就行。
他拉着她起身,回内殿歇息,一边道:“明儿还要去给皇祖母请安,你应该早些歇息,省得没精神。”
原本一路舟车劳顿,哪知道她还为一些不相干的事操心,太子爷心里有些不悦。
裴织笑了笑,没去反驳他。
她觉得可能是手上的伤刺激到他了,让他认为她身娇体弱,操劳不得的那种。所以就算明知道她其实并不是那么柔弱,这人依然跟眼盲心瞎似的,坚定地认为她需要好生呵护。
夫妻俩安生地歇息一晚。
次日,秦贽早早地醒来,穿戴整齐后去上朝。
裴织多睡了会儿,时间差不多,也跟着起来,用过早膳后,坐上步辇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慈宁宫里没什么人。
以往裴织过来请安时,这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太后并没有规定宫妃必须每日过来给她请安,都是宫妃们自己主动过来,想在慈宁宫里等皇上过来给太后请安时,多看皇上一眼。
对此,太后也没赶她们,反倒让宫人好生招待,算得上十分宽厚仁慈。
裴织略一想,就明白原因。
看来太后很为康平长公主的病情忧心,宫妃们也识趣,没在这种时候过来打扰她老人家,以免惹得太后心情不好,招来一顿训斥。
不仅是宫妃,连宣仪郡主也不在。
裴织见到太后时,发现她的精神不太好,虽然掩饰得极好,仍是能看出她眼底的疲惫之色。
不过她仍是打起精神,询问太子妃这次去青河府巡视的过程顺不顺利之类的。
裴织简单地说了一些事情,还有在海寇岛的经历,趁着太后倾听时,拉着她的手,给她输送了些精神力,让她振作一些。
太后察觉到身体突然轻松许多,以为是见到太子妃之故,压抑的心情开阔一些。
她看着裴织,不免想到女儿和外孙女,心里不禁一叹。
家丑不外扬,她纵使想和裴织说点什么,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开口,最后随便地聊了几句,便借口累了,让她回东宫。
裴织刚离开慈宁宫,就见钟粹宫的大宫女婉玫等在路边,快步地走过来。
“太子妃,您回来啦。”婉玫笑语盈盈,表明奉丽贵妃之命,请她去钟粹宫坐坐。
裴织笑着应下,让人转道去钟粹宫。
来到钟粹宫,她发现二皇子妃齐幼兰也在。
齐幼兰的肚子已经七个月,怀相明显,身材圆润了不少,脸颊也是肉肉的,看着一脸福相。
见裴织过来,她挺着肚子就要起身行礼,被裴织拉着手坐下。
“别多礼了,当心肚子里的孩子。”裴织嗔怪一声。
宫里的妇人怀孕后,皇上和太后都会免了她们所有的请安及礼数,以肚子里的孩子为重。
丽贵妃也笑道:“太子妃说得是,自家人就别那么多礼,好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是。”
齐幼兰坐在那里,抿嘴笑了笑,没有拂了她们的好意。
丽贵妃在大殿招待裴织,和她随意地寒暄几句,便问道:“太子妃是刚从慈宁宫回来的罢?”
裴织端着茶喝,嗯了一声。
丽贵妃叹道:“太后娘娘最近精神不好,我们都不敢去打扰她,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见着她了。”
裴织看向她,“丽母妃,康平姑母的病情很严重吗?”
“听说整个人浑浑噩噩的,都认不出人。”丽贵妃心有戚戚,“康平长公主昔日何等的威风,没想到说病就病,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还有三皇子和宣仪郡主的婚事,虽说是太后娘娘作主推迟到九月份,可谁知那时候康平长公主的身体如何,总不会继续推吧……”
说到最后,丽贵妃忍不住摇头叹息。
裴织也皱眉,她对宣仪郡主颇有好感,不过是一个天真又娇软的小姑娘,虽然在婚事上任性了些,但也是太后给她任性的资本。虽然康平长公主是她母亲,但她将母女俩分得很开,没有混为一谈,她亦是希望宣仪郡主能平安顺遂,别遭受那么多挫折。
“还有梅贵妃,自从婚期推迟后,她的心情一直不好。”丽贵妃含蓄地提醒,“若是你见着她,她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您也别放在心上。”
梅贵妃一直指望着三皇子给她挣脸,三皇子的婚事却是一折三波,如何能不气?
这些日子,听说永和宫没少更换瓷器,连内务府那边都有意见了,隐晦地提醒,梅贵妃再次被气到,只好自己掏银子换了些瓷器回来。
“还有安玉公主,今年也要选驸马了。”丽贵妃说到这里,表情很是怪异。
裴织不由问道:“难道安玉公主看上了什么人?”
丽贵妃点头,轻咳一声,“我也是无意中听到的,据说安玉公主看上姬小将军……”
裴织:“……噗!”
丽贵妃也是忍了好久,才能忍住不笑。
她想起当初三皇子的婚事未定时,宣仪郡主痴恋三皇子,梅贵妃对宣仪郡主各种看不上,哪知道转眼自己的女儿竟然相中宣仪郡主的族中大哥,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太子妃还记得南诏的嘉柔公主吗?”丽贵妃突然又问。
裴织挑眉,她有些明白今儿丽贵妃叫自己过来的原因,不仅是想让她了解一下京城最近的消息,也是想和她唠嗑,分享八卦。
后宫的嫔妃没什么娱乐,最爱听八卦,若是她们和你分享八卦,便是将你当成自己人。
丽贵妃便是如此。
丽贵妃用帕子掩住嘴角,语气轻淡,“听说嘉柔公主想在大禹招夫婿,她也看上姬小将军了。”
裴织:“……噗!”
如今京城里谁不知道,南诏的使臣为了赖在大禹,杨国舅的“病”一直不能好,嘉柔公主以照顾舅舅为由,跟着留下来。
来京几年,嘉柔公主的年纪都蹉跎了。
原本南诏的目标是将嘉柔公主献给皇上、送进皇上的后宫的,但昭元帝明显对南诏国的公主没什么兴趣,嘉柔公主就这么被耽搁了。
只是众人没想到,嘉柔公主如此看得开。
皇上不行,那就在大禹另外找个夫君,以她南诏公主的身份,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嘉柔公主这是用婚姻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将婚姻当成买卖。
丽贵妃也是觉得好笑,“前阵子,乐平长公主在府里举办赏花宴,邀请京中不少青年才俊和各府的贵女与宴,据说那嘉柔公主也来了,还当着众人的面向姬小将军示好。当时安玉也在,将她气坏了,还和嘉柔公主吵了一架……”
南诏公主和大禹公主当众起冲突,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戏,当时看到的人都觉得不枉此行。
裴织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自己竟然不在,真是太可惜了。
原来二月份时,京城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裴织在丽贵妃这儿坐了好一会儿,意犹未尽地回到东宫。
用过午膳,裴织没有歇息,而是让人准备马车和礼物,她要出宫去探望康平长公主。
不管怎么说,康平长公主是太后的亲女儿,皇上的嫡亲妹妹,听说她生病,裴织这位太子妃亲自登门去探望也是应有之义。
公主府距离皇宫并不远,这也是太后宠爱康平长公主之故。
在先帝驾崩后,太后作主重新给康平长公主挑选公主府,让她的公主府离皇宫更近,方便母女俩进宫。
东宫的马车抵达公主府,侍卫前去敲门。
公主府的长吏听说太子妃到来,匆忙去迎接,另外派人去通知郡主。
最近康平长公主生病,府里府外都是由宣仪郡主作主,有什么事下人第一时间通知她,也让原本还有些小女儿家性子的宣仪郡主很快就成长起来。
“阿识。”
见到裴织,宣仪郡主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很是欣喜。
裴织朝她笑了笑,借着喝茶的功夫打量她,见她整个人瘦了一圈,衬得那双眼睛极大,身子骨单薄瘦削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跑,面上难掩憔悴和疲惫。
她心里轻轻一叹,说道:“郡主,听说康平姑母病了,我来看看她。”
宣仪郡主神色一顿,感激地道:“阿识,谢谢你。”
去年母亲做了那样的事,她都羞于见阿识,没想到阿识不计前嫌,特地过来探望母亲。
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