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县令-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皂提炼出甘油来,田十一就敢啐他一脸。
铺子最先卖空的是香皂,又过了约有顿饭工夫,用甜水去除了苦涩味道的果酒和蜡烛同样销售一空。
乱石坡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也是田十一想要开一家股份公司的原因之一。
“其实。”王少物有些不甘地说道:“凭着咱们兄弟,一点一点也能把生意做大的。若是招了那些个商贾进来,没得便宜了他们。”
田十一摇了摇头,“哗”地打开折扇摇着一表人才说道:
“城里的猪油价格已经在上涨了,一些喜好投机的商贾虽不知为何猪油会涨价,但却仍在大量收购,想要囤积奇货赚上一笔,这导致成本在不停增长。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就没有猪油可用了。也可以现在出售菜油传播炒菜之法,同时将香皂生产停下来,这样收购猪油的商贾就会蒙受损失,甚至破产,但这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做生意要的是双赢,而不是斗得你死多活双双赔钱。
而且你真以为别人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看出猪油和肥皂、果酒、蜡烛之间的关系了。咱们的用量那么大,根本就瞒不住人。这三样东西的生产方法,说白了没啥难的,只要找几个出色的匠人,再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铜钱,一定能琢磨出生产方法来的。到时就不是咱们一家的天下了。
知道什么生意最赚钱不?不是卖粮食,不是卖武器,更不是开楼子,而是垄断,垄断的生意是最赚钱的。只有让更多人入股,快速扩大生意,将咱家的商品卖到全大宋去,借机打出品牌效应,这才能保证一直赚钱。就算别人同样能做出香皂来,到时也是咱家的最赚钱。”
王少物听了个半知半解,但却知道只有让别人加入进来占自家的便宜,才可能赚到更多的钱。
往来于街市之上的百姓多有抱怨之声,猪油此时真的已经很贵了。
炒菜的法子已经让人四处去传播了,但却没有办法立即平价出售菜油,因为黑心的奸商们会想办法买走自己的菜油,再囤积谋利。只要公司成立起来,数十家大商贾去外地运菜油、猪油,甚至是活猪回来,保管让那些囤积居奇的黑心奸商哭出血泪来。
而与众位大商贾见面的日子,就在明天。
田十一与王少物一胖一瘦悠闲地走过,却被远处一双饱含恨意的眸子死死盯着。那双眸子的主人原本是烟雨楼的厨子,名叫刘选。
那日烟雨楼的孙掌柜为了臭豆腐铺子的事求告“皇城司的田大人”,其间便说过要将刘选赶出去,只是因为他喉结上被吴春夏打了一拳,说话不太清楚,十一哥自是没有听清。回去后孙掌柜果然信守承诺,刘选自此流落街头。
毕竟是大酒楼的大厨,刘选家里还是有些余钱的。为了生计,他拿了钱求告昔日结识的一位好友,好一番打点后,终于在朱府的厨房谋了份差事。
若说起杭州首富来,当数最初冰果铺子初开之时,被十一哥算计过的单平所在的单家。可惜单家首富的名头有些名不副实,因为还有一家比单家更有钱。
只所以那家没被称为杭州首富,那是因为人家是江南首富,朱家。
朱家的老爷朱冲,那可是连堂堂惠王都不敢招惹的人物。因为朱冲有个儿子,名字叫做朱勔。
北方梁光天,南地朱半国。这朱半国指的便是朱勔,号称大宋朝半个江南都是他朱勔的。
若说朱勔能够发迹,靠得还真就是他老爹朱冲。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互相加油的两少女
据说朱冲是苦人家的孩子,“本微贱”,以给别人家做佣工为生。
朱冲为人强悍凶狠,因犯罪而受过鞭背之刑。后来他做起了药材生意,再后来实在是混不下去,只好流落城外。在城外他遇到一个游方道人,据传是几度‘后庭’后,老道爽极,送给他几个治病的药方。朱冲回城以后在市集摆小摊卖药,“病人服之辄效,远近辐凑,家遂富。”
这种神话古今中外一直上演不衰,小药一卖,肯定有人上当有人当托。有了名气,钱就好赚。朱冲心气大,出手阔绰,“结游客,致往来称誉。”因为善于堆山造园,号称“花园子”。
蔡京贬居杭州时途经苏州,想修建一座寺阁,需数万钱,担心无人督建。有个和尚就推荐了朱冲。朱冲把握住了这个巴结蔡京的绝好机会,独家出资赞助,没几天就备齐了几千根木料,得到了蔡京的赏识。第二年蔡京奉诏还京时,把朱冲父子一起带了回去,并嘱咐童贯给他们搞了假军籍,冒充军功做了官。
后来蔡京见徽宗喜好奇花异石,让朱冲父子“秘取浙中珍异以进”。不久,朱勔即将三株奇异的黄杨运进宫苑。趁着徽宗高兴,蔡京把他引荐给了皇帝,至此朱勔官财两运亨通,一发不可收拾。
那苏杭应奉局,便是朱勔一力设立的。
此时的朱冲年势已高,受不得汴梁冬日之苦,便回到杭州颐养天年。
刘选挖门盗洞,便是到了这朱府之内做了差事。
朱家父子把江南祸害得不轻,东南之地甚至连中产之家都生计无着落,但对家中仆役到并不如何苛刻。
但刘选在烟雨楼中身为大厨,很是受人尊敬,如今进了朱府便成了厨房里最下等的小厮,连十几岁的毛孩子都敢对他呼来喝去,心中的恨意自然都记在了田十一与方百花的身上。
眼见刘选站着发呆,他身后的一名小厮上去就是一脚,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道:“蠢猪,光吃饭不干活,还愣着干什么吗?三十七娘子正陪着主人,回去定要喝汤饮子。耽误了三十七娘子的事,仔细你的皮。”
刘选连忙回身陪笑,嘴里小哥儿长小哥短地哄着那小厮,心里却是恨极。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若待有朝一日,要让所有这些人都趴在他面前吃s才能出了心头这口恶气……
田十一早已忘了刘选这人,此时正与王少物一同去看自家正在培训的那些个后备人才们。
三百多个年轻男女,大多来自三乡会,也有少部分是太湖来的。因为身体瘦弱不堪训练,这才弃武从文。
说是从文,实际上只是识字和一些简单的算学。
这里也不叫什么培训班,而是叫做“速成班”。
账房这种人才在大宋是很稀有的物种。能做账房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年年考年年落榜的老学生,最后放弃当官的美梦,改行做了账房先生。另一种则是从小跟着账房先生做了学徒,十数年才能出徒走单。
虽然十一哥速成班里推行的是填鸭式速成培训,但是想要教出一个合格的账房出来,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要教出几个合格的掌柜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速成班的学员们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仍是要去做伙计或是底层工作的,只不过他们中一些不甘一辈子做工的,可以继续学习,同时不间断培养着,慢慢挑选出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来。最不济,还有可能成为基层的骨干力量。
今日来讲算学的是临时客串的艾玛,整日围着十一哥转,并没有改变田十一写字缺胳膊少腿的坏毛病,但艾玛的算学知识却是飞速增长着,如今已经达到能为人师的地步了。
艾玛今日讲的是乘法口诀表,站在窗外听了一会儿,田十一心中满意,同时还在哀叹着,为啥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没遇到这么青春动人的美女老师来讲课呢?
刚刚转过身去,田十一却又“刷”的一下将身体转了回来,因为最角落里的两个女学员实在眼熟。
再一细看,这特么,穿红衣那个不是方小六吗?旁边那个穿白衣的,我凑,竟然是梁红玉,她们两个怎么搞到一起去了?
方小六和梁红玉竟然成了朋友,而且还跑到速成班里来学乘法口诀,十一哥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陌生起来。
略想了想,田十一没有打扰两人,而是悄悄退走了。
这两人成了朋友,田十一也无法判断到底是好还是坏,反正不可能更坏就是了。
眼见田十一离开,方小六与梁红玉互视一眼,同时松了口气。随即两名少女互相点头加油,再度将目光投到乘法口诀表上,认认真真背了起来。
能让一对活宝少女耐下心思学算学,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只是以方小六跳脱的性子,外加梁红玉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她们俩要是不惹出点什么事来,怕是连方百花都会觉得没有天理的。
“她们两个为什么会在一起呢?”田十一合起折扇拍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
折扇拍头用的力气有些大,王少物看着揪心,出手如电将折扇抢了过来。
田十一怒目而视,王少物连忙陪着小心说道:“十一哥的脑袋金贵,莫要拍坏喽。”
说罢,王侯爷抬起吊着的那只手,双手托着折扇送回到田十一面前。
田十一接了折扇,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觉得这玩意儿对自己来说确实挺金贵的,只是你紧张个啥劲儿?
王少物却想到:十一哥的脑袋里装的全都是赚钱的法子,如今是王少物全家上下过千口人的希望,可不敢拍坏喽。
杭州富庶堪称江南首位,城内大小富贾何止过千。田十一与王少物前前后后筛选了数十遍,这才选出三十七人来。
选择合作伙伴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既要品性过关,又要与自家的生意有些关联,还不能过于强大。若是在狼群里放进只老虎来,头狼的位置就屁用没有了。
三十七人不一定全部入股的,但只要有三十余家入股,这股份公司就算成了。
之所以要选这么多人出来,是为了避免其余股东联合起来,架空田十一这位“董事长”。
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贾们的讥笑
三五个人若想达成一致的意见很容易,三五十人若想统一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股东多了,这话语权自不会旁落。
西楼今日歇业一天,三十七位受邀商贾全部到齐。
一纸请柬便请来三十几位富贾,这可不仅仅是香皂的功劳,还有堂堂侯爷的面子,外加大诗人西楼的邀请。
虽然不想承认大诗人的身份,但能用时还是可以拿来用一用的。更何况请柬上并没有明说是大诗人相邀,只说西楼先生又有新作问世,请诸位前来赏鉴而已。
别以为商贾不爱诗,能成为富商巨贾之人,又有哪个不是诗词满腹呢?能有幸第一个目睹西楼先生的新作,这不仅仅是文学的盛宴,更是一种荣耀,一种身份的象征。
大宋朝再如何重视商业,商贾地位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单只为了这一份虚荣和尊重,就足以令三十七位富贾乐颠颠地跑过来了。
依旧是一瀑红绸,商贾们环墙而立,恨不得冲上去将那隔眼布扯下来。很可惜这不是在楼子里,西楼先生的大作更不是那些个姐儿,众商贾也只好耐着性子眼巴巴地看着红绸发呆。
滚圆的王少物笑眯眯地走了出来,众商贾连忙躬身见礼。
虽然在十一哥面前总是吃憋,但毕竟是位从三品的侯爷,这些个商贾见了,自是要恭恭敬敬才行。
田十一之所以没有亲自出面,是因为担心自己脸红。
老陆的诗那是极好的,众商贾见了必然要大大夸赞一番。田十一脸皮虽然不薄,但在剽窃这种事上,却始终做不到面不改色。
王少物得了十一哥吩咐,并不想吊着众商贾的胃口,只是简单说了西楼先生的诸篇佳作,便在众人的低呼声中扯下了红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刚开始只是几人低低吟诵,两句过后却变成了数十人共同低吟。待到最后两句时,竟变成了所有人高声朗读,像极了小学课堂里齐读古诗的孩子们。
既然是齐读古诗,一遍怎么够。所以王侯爷恶作剧般再次低吟起第一句来。
“莫笑农家腊酒浑……”
众商贾果然上当,又是一轮齐读。
当整整齐读了三轮之后,十一哥觉得自己必须要出面了,要不然怕是王少物就要给商贾们布置家庭作业了。
眼见十五六岁有些瘦弱的少年出面,众商贾一同拱手作揖,竟是齐齐地唤了声“田先生。”
“得!”十一哥心中想道:“越来越像前世的课堂了。若是换成田老师,今天就让你们回家把古诗抄写三遍再默写下来。”
西楼先生便是少年田十一这传言,本就是王少物派人宣扬出去的,这些个商贾自是听过。如今田公子亲自出面,便相当于默认了。
做生意可以明枪暗箭无所不用其极,可此时却是在吟诗,一声先生却是必须要叫的。
马屁还不到半轮就被田十一叫停,随即请众商贾坐了下来,准备开始谈生意。
若说大宋朝最可怕、最无耻、最能杀人于无形的,并不是贼配军,更不是山贼,而是那些个商贾们。
刚刚还围着田十一口中叫道“田先生”,不停拍着马屁。而一旦改口谈起生意来,却个个奸猾得要命。能把生意做到风生水起的一群人,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
都是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滑头,若想让他们入股,自然要让他们看到利润和前景。
田十一摆了摆手,立即有服务员抬了块白板上来。之所以不用黑板,是因为没工夫做粉笔,也只好用炭笔在白板上写字了。
黑板前面自然要有“讲桌”,有了讲桌又怎么可能没有教具呢?香皂、果酒、蜡烛三样东西被摆了出来,众商贾果然开始眼热。
近日里这三样东西可是在杭州城造成了轰动的,比之以前的冰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出售得太少,若是能放开了卖,效益一定会超出积德行善彩。
之前田十一就让人把这三样东西送到了各大商贾的家中,用法自不必重新介绍。
刚刚背了诗,那便相当于上过了语文课。只学文科不学理科的话,那可是要偏科的,所以十一哥打算敲白板、讲重点,给商贾们再上一堂算学课。
拿起炭笔,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