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鉴宝宗师 >

第477章

鉴宝宗师-第477章

小说: 鉴宝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培训班年纪最小的女孩子,董春华的关门弟子。

    浮躁的培训班人群,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了柳芸燕。

    唐顺微微点头,赞同道:“去吧!加油!”

    “加油!”

    培训班的人纷纷加油打气,鼓舞着柳芸燕。

    一身黑色的女士正装的柳芸燕站了起来,双手交叉,横在腰前,面向着日国使团,气定神闲的讲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青花瓷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它采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最开始诞生于唐宋时期,但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时期成为瓷器的主流。”

    “一直到清朝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在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柳芸燕坦然阐述,神色平静,从容不迫,显得很是沉稳。

    唐顺、颜知礼、董春华等人都纷纷点头,很是赞赏。

    日国使团的人,也是不吝赞同。

    “还有补充的吗?”

    日国使团的负责人轻笑询问:“你还有几分钟时间,如果有补充,尽管说出来。”

    “有!”

    柳芸燕不假思索的道:“青花瓷的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其款识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第九百九十四章 争相阐述

    柳芸燕讲述的这些观点,分别是青花瓷的发展历史,和鉴别的几处要点概述。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颔首赞成。

    没说错!

    唐顺给柳芸燕投去了鼓励的眼神。

    “还有吗?”

    日国使团的负责人再次询问。

    “有……”

    柳芸燕不假思索的再次应承,但是,却支支吾吾的,半天没再说出个话来。

    “时间到了!”

    眼看着时间流逝,日国使团负责人当机立断的宣布,并将面前的计时器,轻轻地点了点。

    柳芸燕顿时懊恼起来,有些不甘的跺了跺脚。

    培训班的成员,也都是有些遗憾,没能抓住机会。

    唐顺却是报以微笑,宽慰道:“没事,你已经表现很好了,将能说的,基本都说了。虽然不算详细,但却也概括了所有。”

    “真的吗?”柳芸燕问道。

    “嗯,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吧。”唐顺颔首笑道。

    柳芸燕这才好受了些,重新坐了回来,看向了日国使团。

    “渡边,你来补充吧!”

    这时候,日国使团负责人看向身边的一位日国青年示意道。

    “哈依!”

    青年渡边起身,随即用流利的普通话侃侃而谈:“青花瓷早期的产地,在你们的豫省巩县窑,在那产出的青花瓷发色浓艳,带结晶斑。”

    “那时候的青花瓷胎质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很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很粗。主要器型都是小件,有复、碗、罐、盖等。”

    “纹饰除了少数的鱼藻纹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主。”

    “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依据这些,我们还可以推论,早期的青花瓷,有外销的历史。”

    嘶!

    听着渡边的阐述,唐顺等人都是暗暗一凛。

    说得好详细!

    这些家伙,看来真是做足了功课的。

    然而,对方根本没有在意唐顺他们的惊疑,略作停顿,便是再次补充道:“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这时候的青花瓷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它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

    “也有一部分的器物,存在着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

    “其中最有时代特色的还是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等。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有条不紊的阐述,事无巨细,一一分明。

    比起柳芸燕先前的概述,无疑更加令人信服。

    这让柳芸燕不禁懊恼,先前就该讲得更详细些。

    培训班的其他人员,也是纷纷绞尽脑汁,开始思索回忆,对方漏掉的其他细枝末节。

    但是,渡边却没停歇,咽了口唾沫,便是接着讲述:“元代时期的成熟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它的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然后人物有高士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

    “植物纹饰之中的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

    “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

    “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诗文类则是极少见的。”

    说完这些,渡边看了一眼计时器,发现居然还有三分钟时间,他清了清嗓子,急忙继续讲下去:“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

    “其中以明永宣时期为高峰,清康熙时期为巅峰,直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然在光绪时有过中兴,但却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巅峰时期的青花瓷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叮!”

    渡边的话刚刚说完,计时器发出响动,提示着十分钟结束。

    “时间到了!”

    日国使团负责人含笑看向颜知礼,道:“该你们了!”

    说完,重新计时。

    “谁来?”

    培训班的成员,你看我,我看你。

    最终,一名青年站了出来,道:“有关青花瓷所用青料的阐述,算不算这局的答题?”

    “自然是算的。”

    日国使团的人颔首笑道:“制作青花瓷,青料的作用性极大,影响也极大。在青花瓷发展史内,青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好!谢谢!”

    青年道了声谢,随即口若悬河,快速讲道:“在青花瓷发展历史之中,迄今为止,采用的青料分为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

    “其中进口青料即是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

    “这种青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的,所以用其名字来命名此料。”

    “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

    “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稍作停顿,青年接着讲道:“国产青料则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回青、浙料、平等青、石子青和珠明料……”

 第九百九十五章 拾人牙慧

    “其中回青产于西域、新省、云省等。这种青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所以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基本多用这种青料。”

    青年讲述的速度极快,争分夺秒,显得十分紧张。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赣省乐平。明朝成化、弘治、正德时候都是用的这类青料。它的呈色淡雅、青亮、稳定,曾也让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赣省高安、宜丰、上高一带。这种青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一般的民窑才会采用,官窑则是与回青调和使用。”

    “珠明料,产于云省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这种青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时期多采用这种。”

    “我的说完了……”

    青年看了眼计时器,发现还有两分钟时间,随即看向了其他培训班成员,问道:“你们还有补充的吗?”

    所有人都是摇摇头。

    三轮阐述,基本将青花瓷的知识,讲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细枝末节,根本没有继续补充的必要。

    众人都看向唐顺,希望唐顺能够帮忙补充。

    唐顺见状,坦然道:“能说的,差不多都说过了。剩下的,再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吧。”

    众人皆都点头,赞同着唐顺的话。

    随即按停了计时器,看向了日国。

    “我们还有补充!”

    日国的人,当即应道。

    还有补充?

    日国的反应,直接让唐顺他们心中一跳。

    哪怕是唐顺都是忍不住的仔细回忆思索,还有什么漏掉的细节?

    柳芸燕这些培训班的成员更是脸色一紧,不由忐忑惊疑起来。

    他们好不容易扳回劣势,难道还是要被扳回去吗?

    一时间,柳芸燕这些成员都是忍不住的躁动起来。

    唐顺见状,微微抬手,制止了他们,眼神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随即看向日国,抬手示意:“请赐教!”

    日国开口的青年站了起来,看向唐顺,道:“我想说的是五彩青花。”

    “五彩青花?”

    培训班的成员纷纷诧异:“这也行吗?”

    “为什么不行?五彩青花不属于青花瓷器吗?”日国青年反问。

    这……

    成员纷纷郁闷,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严格意义来说,五彩青花是属于青花系列的,属于青花瓷衍生出来的。

    唐顺微微点头,很赞同对方的想法。

    “请赐教!”

    唐顺淡然示意,含笑赞赏。

    日国青年当即讲述道:“青花五彩创烧于明朝宣德时期,以红、黄、绿、褐、紫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

    “据纹饰的设色需要,将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施釉后高温烧造,在釉上再用红、黄、绿、褐、紫等多种彩料,按照图案花纹的需要施彩,完成纹饰。”

    “这种技法的改变,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一个新的门类。釉下青花局部当蓝色使用,使原本艳丽的五彩又增加了几分凝重之美。”

    “青花五彩的创烧,是青花瓷结合成化斗彩而研发出来的。青花五彩和斗彩的制作方法很相似,所以人们经常将两者混淆。”

    “青花五彩和斗彩是有着一定区别的,而区别的地方主要在于装饰方法上。青花表现纹饰不同,斗彩是用青花勾勒出纹饰轮廓线条。”

    “青花五彩没有用青花勾勒纹饰线条,只是根据纹饰图案的内容,将需要青花表现的部分先在瓷胎上表现出来,然后施以彩料完成。”

    “然后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已经勾勒出的轮廓内进行彩料填涂,施彩方法有填彩、复彩和点彩等。青花五彩则是在图案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釉面上用彩料将纹饰补齐。”

    日国青年侃侃而谈,从容不迫:“青花五彩的特点是用红、黄、绿、褐、紫重色,且必须有红色。所以,青花五彩色彩浓艳,花纹瑰丽。”

    “青花五彩的常见纹饰图案有莲池鸳鸯、鱼藻、人物、婴戏和云龙、云凤、云鹤、八卦等。辅助纹饰有山石、花果、荷叶、缠枝莲、蠳珞、回纹。?”

    “除了青花五彩,还有青花红彩,这种青花的特点,和青花五彩十分相似。都是以釉下青花结合釉上彩而创烧的,且都创烧于明朝宣德时期。”

    “也正是因为青花红彩的出现,才奠定了青花五彩发展盛行的基础。这种青花大多是在青花纹饰中,留出兽形、龙形等白釉色地,再在釉上填以矾红。”

    说完这些,日国青年看了一眼计时器,发现时间还有富足,便又接着补充道:“另外,还有哥釉青花……”

    “哥釉青花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是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

    “它的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象哥窑釉的开片,所以被命名为‘哥釉青花’。”

    “这种青花的创烧,也是明朝宣德时期。但那时候并不完善,只是当时的御器厂仿烧哥釉瓷器时,底部用青花书写款识而已。”

    “哥釉青花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明朝晚期,它的特点也很有时代特色。万历朝时,它的纹片釉釉面闪米黄或黄色,开片纹路呈现粉红色。”

    “青花呈色多为蓝中闪灰或发黑,一般多用白、褐色等彩料堆绘出松鼠、花蝶、蟠螭等图案。”

    “清朝康熙时期,它的纹片釉开片则呈米色或灰色,青花则青翠明快、色泽浓艳。”

    说完这些,日国青年丝毫也没停歇。

    瞥了眼计时器还有一分多钟时间,日国青年语速加快,接着讲道:“除了这些,青花瓷还包括有黄地青花。而黄地青花……”

    一连串的知识,娓娓道来。

    口若悬河的样子,尽显自信从容。

    当十分钟时间结束时,对方正好将黄地青花的知识讲述结束。

    计时器被按下,日国使团的负责人含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