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陌刀王-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能向李嗣业呈上信件,请求他派大军前来会攻襄阳。
盛唐陌刀王
第九百零三章 安庆之围
等到九月下旬时,整个江北只有两个城池没有被攻破,其中一个是安庆,另一个便是襄阳。到达襄阳城下的田承司吸取上次的教训,碰到难题主动向李嗣业写求援信,更主要的是襄阳城名声太大,不用想他根本没办法悄磨叽儿地吃下来。
张光滔与田承司正好相反,他被堵在安庆这座孤城已经是一月有余,城内的八千兵卒民团在刘长卿的率领下殊死反抗,雍军攻城军队损失惨重。张光滔胸中憋了一口气,定要把安庆给拿下来。
他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向主公李嗣业发出求援信,请他调玄武重炮营和巨型孔明灯前来助阵,他就算不愿意在李嗣业面前坦露出自己的无能,也可以直接向长江下游已经攻占扬州的段秀实求援,他完全可以派出一支军队沿着江畔向上,也可以将几十艘玄武炮舰用纤夫牵引逆水而上,从江面上炮轰安庆的背后,他两面夹击用不了多久也能够将城池攻下来。
但张光滔那暗涌的自尊心使他不愿意向外界求援,只是勒令麾下将士每日攻城,使得河东军将士们怨声载道。
李嗣业此刻坐镇在合肥,早就得到了段秀实攻占扬州的消息,也得到了田承嗣的求援信,却迟迟得不到安庆方面的信号。
根据他对张光滔此人的判断,如果他胜了定会第一时间向他报信邀功,若是打了败仗定然也不敢隐瞒。但要是遇上难以攻克的城池被敌军牵制住,则迟迟不能取胜。
张光滔定然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此人又极好面子,使得河东军损兵折将。
李嗣业立刻把白孝德叫来,命他率两万兵马携带着三万民夫牲畜,将玄武炮营中的一支南调往安庆助战,同时巨型孔明灯也被调往安庆,随时准备攻城。
张光滔见到被李嗣业派来的李嗣业,如释重负的同时又生出羞愧,以为军中定有人泄露了消息。只是现在他不得不赔上笑脸去见白孝德。
白孝德知其爱面子,心胸也不甚宽广,便说道:“主公见你迟迟不来消息,猜想必然是有坚城绊住了脚,所以才遣我将玄武炮营和巨型孔明灯送来。所以我只管护送,其余一概不管,攻城之役依然由你指挥。”
张光滔松了一口气笑道:“主公果然神机妙算,兄确实是被这小小的安庆城所阻挡,本不想劳烦主公派兵前来,再有几日兄定然能将城池拿下来。想必白贤弟对于攻城有妙策,倒可以指点兄长一二。”
“有玄武炮营和巨型孔明灯相助,张将军攻城更轻松一些,小弟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就不参与其中了。”
张光滔有了玄武重炮的相助,攻城更加得心应手,他的举措也不再焦急,反正主公已经知道安庆难以攻克,反而让他从容起来,按部就班地安排攻城部署。
安庆城内的唐军似乎已经陷入了绝境,太守刘长卿也焦头烂额,他麾下的兵卒不但要承受敌军的炮火,而且城中的粮草也已经难以为继,再坚持下去也毫无意义。他不能做出要求兵卒们做出吃人肉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
其实这只是他心中对于道德与大义之间的考量,因为他肚子里明白,安庆的得失对天下全局并无影响,他就算守住安庆,大唐也再无法夺回长江以北的土地,他现在的坚守不过是坚持心中的大义而已。但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大义拉着全城的百姓一起陪葬,他无权决定别人的命运,他只能决定自己的。
他把安庆府别驾裴鲁叫到了跟前,声音平淡仿佛平时拉家常:“安庆城粮草已经断绝,百姓兵卒饥饿难耐,再守下去毫无意义。我欲自裁以身殉国,明日清晨你就率领众人向雍军投降吧。”
裴鲁眼圈顿时变得发红,上前叉手说道:“我欲与公共赴大义,你我赴死,兵卒和百姓自会开门献城。”
刘长卿悲哀地摇摇头说道:“冲动赴死很容易,难的是背负着使命感和屈辱活下去,让你留下来献城,可以向叛军提出要求,让他们善待百姓和降卒。”
裴别驾朝刘长卿躬身叉手说道:“公之托付,裴鲁定会照办。”
裴鲁退走之后,刘长卿的夫人杜九娘带着两个孩子走到他的身边,眼泪婆娑地说道:“夫君忠心殉国,妾有心相从,只是膝下的两个孩子将来还有许多路可走。”
刘长卿牵着夫人的手说道:“我也是如此所想,明日裴鲁就会献城,你带着孩子们今夜从南门出门,我遣人撑船护送你们过江。”
“夫君!”她知道这一走便是永别,两行清泪从脸颊流淌下来。
两个孩子也跑到父亲膝边,抱着父亲官袍的下摆嚎啕大哭。
刘长卿强忍着眼眶中的泪水,生硬地挥挥手说道:“不要再哭了,眼泪对你们没用,快快离开!”
夫人和孩子们走后,刘长卿把腰间的横刀抽出,在自己的袖子上擦拭,随后架在脖子上闭眼拽刀……
裴鲁命人在城墙上打起白旗,喊话雍军愿意谈投降事宜。
张光滔得知后并没有多高兴,这是这场战争必然的结果,城池被拿下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早点解脱对双方都有好处。他大手一挥说道:“走,到城墙下看看。”
裴别驾对着城墙下姗姗来迟的敌军将领问道:“你们中间谁说了话算数?”
张光滔哼笑一声策马上前来,高声说道:“我乃雍王亲命的河东节度使、南征中路军行军总管,安庆的事情我说了算。”
“我们欲献城投降,但是有两条要求,望将军能够答应。”
“你只管说,答不答应是我的事情。”
“第一条,放下武器投降的将士们,大军进城后应当饶恕他们的性命。”
“这个可以答应。”
“第二条,城中百姓粮食已经断绝,希望将军进城后能为百姓解决饥馑,百姓定然会感恩戴德。”
张光滔回答道:“这个不消你说,我们进城之后定会善待百姓。”
“既然如此,我便开城归降。”
策马在张光滔身后的白孝德捋须称赞道:“此人真乃义士也,献城投降口中只提士卒百姓,却不提及自己。”
“等等。“张光滔抬手说道:“你们提两个条件,我只提一个,我要刺史刘长卿,我发誓要将他五马分尸,自然不能违背誓言。”
裴鲁闭眼叹了一口气道:“刘太守已经于昨天晚上自杀殉国。”
“哼,便宜他了,那就鞭尸挂在城墙上示众。”
张光滔进城之后确实以军粮接济了百姓,但是他为人小肚鸡肠,十分记恨刘长卿,得知百姓给刘长卿修建了坟墓,竟派人将他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之后挂在了城墙上,百姓因此敢怒而不敢言。
白孝德帮张光滔攻破安庆之后,便率领玄武炮营和巨型孔明灯返回合肥,同时也把安庆攻城战役始末告知了李嗣业。
张光滔先是为了个人颜面,攻城不克强迫将士耗命登城,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入城后虽然安抚了百姓,但为了泄私愤把刘长卿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确实不是将帅该有的风度。他遂下令将张光滔调往长安担任御林卫大将军的虚职,转调阿史那啜律担任河东节度使,并命他去安庆接管城池军队。
盛唐陌刀王
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阳
李继玄元朔六年,也就是李豫大历二年,以长江为分界线的南北方势力正式形成,北方是李嗣业扶持的皇帝傀儡,国号依然称唐。南方才是大唐的正朔,以李豫为首的朝廷。
划江而治的说法还不算正确,长江的上游在蜀中境内,这里整个已经是李嗣业的势力范围,不分江北江南,但在中游的长江以北,拥有黄鹤楼的江城,还有荆门和襄阳都还握在南朝廷手中。
襄阳是荆州的北大门,而荆襄则是连通蜀中和汉中的战略要地,长江和汉江分别从蜀中和汉中顺流而下在江城汇聚。只要打开襄阳,荆襄唾手可得,只要夺得荆襄,便可挟中原,汉中,蜀中之力供应南下战争,更能够控制长江中上游,对下游形成战略优势。
所以从元正开始,李嗣业便开始统筹全国之力,组织十三万军队南下会攻襄阳,同时要求关中,河北,河南道等地转赋税为军粮,为大军提供军事保障。
三月初,他亲自率十八万大军南下,以岑参、高尚、严庄为幕僚团,以段秀实,白孝德、田珍、崔乾佑、田承司、薛嵩、李怀仙等人为大将,调动玄武火炮五百余门,巨型孔明灯九百多架。从运河来往调运粮食和火药的船只多达三千多艘,所支援战役的民丁征调了二十万。
因此李嗣业自信地认为,三个月之内,襄阳必然能够拿下,否则将变成一片焦土。
李嗣业所做的准备工作也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把郭子仪的三子郭曦和张巡的河东蒲州家中的老母和宗亲全部绑来带上,同时又带上了昔日投降的李光弼,宰相崔圆、房琯、以及一干朝中郭子仪的故友,以达到劝降攻心的效果。
大军很快到达了南阳,驻扎在襄阳城外的田承司前来见他,汇报襄阳城守军的情况。
“启禀主公,襄阳城内唐守军共有五万余人,郭子仪为主帅,任命张巡为副,两日日夜轮换巡守城墙,从无懈怠。”
这些情况李嗣业都能够猜到,也没什么新奇的,他问田承司道:“以田公之见,我十八万大军三个月之内能否攻下襄阳。”
田承司听罢悚然一惊,犹豫片刻上前叉手说道:“启禀主公,三个月怕是不行。”
“孤此番动兵之规模,乃历次征战之最,动用辎重之多,耗费弹药之巨,远胜云州幽州等大城,难不成这襄阳城是铜墙铁壁?”
“虽不是铜墙铁壁,但这襄阳也绝非昔日之襄阳,当年李亨南下之后,便派人对城墙进行加固,后郭子仪从汉中撤到襄阳后,针对我军的玄武炮也修缮了许多城防设施。为了防备火药和猛火雷,他们在城墙上也修建了许多堡楼,城中拆掉了许多木建筑,全部用磐石和青砖构筑房屋,房屋之间或以石甬道相连,或以地道凿出洞穴。属下曾派人乘坐孔明灯上去查探城中形势,其结构相互勾连蔚为大观,只要敲响铜锣,一盏茶之内满城军民全部消失不见,都转移到了地下。”
“就算主公对城墙下手也恐怕很难,青砖所砌城墙全部用熬煮糯米拌以石灰,外面封以铁汁,虽千钧之锤亦不能撼动。”
李嗣业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坐在胡床上前倾问他:“那你认为,我军需要攻城多长时间,才能够如愿拿下襄阳?”
“至少半年,或许更长。”
“半年,”李嗣业开口咂摸道:“需要半年时间,我有玄武炮五百门,每日倾泻炮弹火药攻城,还有九百多架孔明灯,可以日夜升上天空监察投弹,我就不相信他们吃喝拉撒都在地底,不相信他们就不露头。”
田承司决定说点好听的。不然李嗣业憋着火气,他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主公,这城池攻守说白了就是拼手段,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是此理。”
李嗣业反问他:“那么谁是魔,谁是道?”
“这不一目了然么,人们都说降妖伏魔,怎么没见说妖魔伏道,谁强谁就是道。如今主公恃强而攻城,南朝残唐只能被动防守,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他们防守得再好也只是防守,主公你总有一日能够攻克城池,这个结果是没办法改变的。”
“你说的没错,防守得再好也没用,只要是城池,总有被攻破的一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明日就开始攻城,给郭子仪一个见面礼。”
李嗣业说的见面礼便是五百门炮在城墙下一字排开,朝着城墙上先来了个两轮齐射,襄阳城的城头上冒起滚滚火球,此刻守城兵卒们都躲在排列在城墙上的碉楼中,听得外面了望口的炮火隆隆。
等到炮火结束,唐军兵卒便从碉楼出来守散布在各个垛口,这些碉楼在城墙上分布很均匀,平均每十几步就有一座,可以快速扑到防守位置,也能够快速跑回来躲避炮弹。
李嗣业站在围城的了望塔上冷声笑道:“以为我就这点能耐?孔明灯给我升空,看见谁露头就投弹!”
第一日李嗣业并未派兵卒架梯攻城,但到第二日清晨时,他直接下令两个攻城营朝着城墙冲去,孔明灯同时升上天空。
绝大部分的碉楼都带着防御功能,朝向城外的这一边有了望孔和射箭孔,但床弩和拍竿、留情柱等大型防守设备只能在露天操作,所以当敌军攻城的时候,大多数的兵卒还是暴露在阳光之下。
巨型孔明灯自然能够抓住这绝妙的机会,他们从吊篮内将猛火雷掏出,点燃了捻子朝着城墙上投去。
唐军兵卒们的身上燃烧起滚滚火焰,惨叫着跳下城墙。张巡麾下将领雷万春怒不可遏,双手将长弓拉满,对准天空中的鬼气球射去、只是这箭矢飞到高处便失去了动能,差孔明灯一大截又跌落了下来。
他又冲到城墙上的伏远弩前,先与两人合力上弦,然后大吼一声将弩架搬了起来,双手撑在手中举着将箭头朝向了天空。伏远弩的机弦弹出,粗壮的箭矢飞向天穹,将孔明灯的吊篮射透后,又从下方穿透了气球。孔明灯顿时发生偏移,青铜油罐子发生侧漏,滚烫的热油带着火苗倾泄下来点燃了吊篮,惨叫声并着熊熊大火掉落在大地上,隆隆声响发出了第二次爆炸。
其它孔明灯吓得都往高处升起了些。唐军中雷万春这样的猛人如凤毛麟角,他们也不可能次次都有这样的能耐,把孔明灯打下来。火焰继续在城墙上肆虐,唐军死伤众多。
张巡高声下令道:“先都撤回碉楼里去,等敌军快爬上来再去进攻!我就不相信他们敢对着自己人投弹!”
盛唐陌刀王
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
唐军开始按兵不动,等着敌军通过攻城器械爬上来的时候,才从碉楼里出来施展进攻。而这个时候飞在天空中的孔明灯自然不敢贸然投弹,怕误伤了自己人。
雍军攻城营推着新式的攻城梯车抵近了城墙,车梯有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