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297章

盛唐陌刀王-第297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沉甸甸的胡椒。

    ……

    天宝八载春,三月,米记商行米查干由于生意无法脱身,特地派二东家沙粒带着商队千里迢迢赶到了阳关,他们带来了几箱子的黄金,用于商行的基建。

    古代建房子是最不花钱的,唯一需要大投入的就是木料,沙洲等地木材稀少,所以价格也贵,最节省木料的方法就是夯土砌墙、茅草覆顶。夯土砌墙唯一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人力自然不值钱。

    无论是民间盖房还是官府盖房,只有工匠才有工钱,最底层的百姓能给家人换些粮食就不错了。黄金到位之后还得去敦煌的市场上换成素绢和粮食,这两样才是硬通货。只要有粮食,到处都是等着吃粮的闲汉。

    商行还没有建起来,第一批货物就从阳关外的月牙河驿站传递了过来,货的数量不多,只有三石的量,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有非凡的意义。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钱的威力

    因为货物是用接力传递的方式传输过来,比起以往商队运输看上去高明不到哪里,但效率是真的高。虽然暂时还看不出来,它强大的动能远远超过那些散兵游勇式的经营方式。

    可以这么说,从古到今天的大唐办成这个事儿的,只有两个人。没错,其中一个就是深居大明宫的皇帝李隆基,而且皇帝组织的效率远超李嗣业和戴望,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像国内特快专递与商品物流的区别。可惜皇帝干出这么大的声势,就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妃子从岭南弄新鲜荔枝吃,浪费资源啊。

    商行的围墙尚未修建竣工,所有工匠们都能远远瞧见李嗣业和戴望带头在院子里给运来的货物烧香祭拜。驿传这一行的祖师爷是谁不清楚,哪个神仙罩着这一行也不清楚,就只好这么随便烧香祭一祭。因为无论生活和工作都需要仪式感。

    李嗣业最先握着香俯身下拜,然后插入香炉中,朗声说道:“你是货,你是钱,你就是我的春秋大义,我代表整个碛西,乃至整个陇右,还代表两万四千安西子弟,两万北庭子弟,七万河西子弟在这里祭拜你,请你给我们多多带来钱财,让我们这一条腿站稳了。”

    戴望也上前插香祭拜,也暗自叨叨了一通,表示要在今年之内把所有的前期投入赚回来。因为一共花去了七十五万贯,这可是是天文数字。今年定的卖价是每斗六百贯,那么一石就是六千贯,他们需要在一年内运输一百二十五石胡椒,重量大概在七到八吨左右,这个重量可不少。要知道大唐第一巨贪元载家中胡椒存量是八百石,相当于六十多吨。

    这个时代没有公路,所谓的丝绸商道不过是人和牲畜能走的道而已,所有的远程运输都靠驮马骆驼跋涉,即使是牲口拉的栈车,有些地方也是去不得的。每一匹驮马或骆驼的运载量也就是一石左右,商路上每年的总运输量也不会太多。

    他们开始进行下一步骤,拿出底单对照贴在运输包裹上的单号,这是为了防止货物成件丢失,然后对照单号上的盖章和重量进行重新称重,保证中途没有人偷取。

    戴望吩咐商人卸货,把胡椒粒堆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库房里。

    当然这么三石还不能让人起到震惊效果,驿站接力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连续性,三天之后又有两石胡椒送到,再过三天又是两石,短短半个月时间,商行的库房里就堆积了十三石的胡椒。

    胡椒到达商行后,戴望立刻派人去通知张括、索通和薛永,他们带着驮马到来,将这十三石胡椒一次性分干。

    张括他们以为前半年就这样了,心中的遗憾与意犹未尽并存,但很快一个月之后,又有二十石胡椒送到。这才让他们得到了惊喜的快感,要知道这只是驿站物流系统刚刚建成,各个环节之间正在磨合,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交通工具也非常不全面,以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这已经让他们足够兴奋了,迅速结清钱财将库房中的胡椒一搬而空。

    由于胡椒交易涉及大量的钱财,所以用通宝来交付就很不划算了。所以李嗣业规定的交易方式是金铤和细绵绸和熟绵绫,这两种丝绸的价格分别是一千八百钱一匹和两千四百钱一匹。是与黄金一样不会贬值的硬通货,但比起一两十贯的黄金还是不易携带,用于充当支付的边角料。

    紧接着沙粒也加入到胡椒商业分配中去,对于米记商行米查干这个自家的产业,李嗣业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任何偏私,定价也是六百贯。但设定条件不让别人把胡椒卖进长安,其实就是对米记商行最大的偏私。

    米查干拥有整个长安市场,就相当于拥有巨大的财富。虽然如今长安城中还有其他散兵游勇贩运的胡椒香料,但随着戴望控制了整个到印度的商路,最终能够进入长安的只有米记商行手上掌控的这些货物。

    长安这个人口百万的大都会,虽然总体人口数量比不上那些掌控几个州市场的大商贾。但人口的密集度,特别是统治阶级,富人的占据比量,远超别的地区的量。胡椒是一种并非不可或缺的奢侈调味品,广大的穷苦百姓是吃不起它的,只有富人和统治阶级有资格消费他们,这就凸显了长安洛阳两都的重要性。

    所以在长安的时候,李嗣业才给米查干找了杨家这个坚实的靠山。

    什么时代都不缺乏嗅觉敏锐的财富追逐者,也不缺乏获得机会的幸运儿,有些人思想顽固失去了先机,有些人很快代替他们站在了最前列。

    李嗣业戴望已经不需要专门对付那些不识时务的对抗者,他们只要把胡椒这一财富的符号掌握在手中,被欲望驱动趋之若鹜的人们,就已经主动扑上来,把慢一拍的前浪踩死在沙滩上。

    确实如戴望所预料的那样,张括、索通和薛永他们三家独霸货物的时光只维持了半年,很快有兰州,凉州的商贾上门来寻求胡椒,然后经过衡量利益之后签下合同,当初在宴会上拍案而走的那几位,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接下来有一个洛阳姓郑的洛阳富商找上来,签下了洛阳城的销售代理权。戴望不知道这位郑十二郎能不能在卧虎藏龙的洛阳城中保住他的经销权,但这不在他关心的范围内。因为李嗣业早就交代了,如果有人上门来想要取代别人,给他们一个唯一的答案就是,我们绝不会主动与供应商解除合约,除非他亲自上门来要求解除。

    这中间当然有不愿意遵守规矩的人,过高估计自己跑到阳关这里来截胡,或动用官面上的关系或借用江湖草莽的力量给予西域商行压力。但等他们到来时,这些人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当地的豆卢军与西域商行暗中勾结,他们即使搬出某某刺史某某将军的名头,西域商行的东家戴望面具下面的目光中透射出轻蔑的笑容,也让他们丢掉了对抗的底气。

    “我再跟你们重复一遍,不要试图在我们商行这里逾越规则,所有的商贾来到我们这里,都要守我们的规矩。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经销商,你如果想代替别人,就到外面去想别的办法,在我们这儿,你只能碰得满地找牙。”

    满脸横肉的洛阳商霸双手按着戴望面前的案几问:“如果我要是把洛阳城里你们所谓的代理商干掉,是不是就可以顶替他?”

    “我们的合同上都写着,代理商中途死亡或失去消息,他的直系亲属如子女可以拿着合同过来继续履约,可以继承他父亲的生意关系。”

    “那我要是杀掉他的子女呢?”

    “你可以到门口的告示牌上的公示合同上看看,代理商极其家属在一年之内未与我们联系,便视为主动放弃合作关系,这时便允许别的人来代替他。”

    洛阳商霸残忍地哈哈大笑:“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再来找你,老子能够等得起!”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与代价

    商霸哈哈狂笑着离去,戴望面具中透出来的光线变得异常冷酷,这是杀机外露的表现,这人为了获取胡椒的分配资源,也许真的能做出将人全家灭口的行为。

    他虽然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希望,对于一切都抱着漠视的态度,但人性中正义和温和的东西尚未失去。他已经准备下令叫几个刀客偷偷地跟上去,把这个残暴草菅人命的家伙消失在大漠之上。

    李嗣业此刻就坐在内间,等到他们对话结束商霸扬长离去。他从隔扇门从走出,将手按在戴望的肩头上念道:“不必对这些事情大惊小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对于生产资料的掠夺也是不择手段和残忍的,这些人本来就是逐利的草莽商人,也不必指望他们去讲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也不要用道德去衡量生意,因为生意就是生意,它只讲规矩不讲人情。不要去做无意义的杀戮,只有为实际的价值去做,才是值得的。”

    戴望抬头看着李嗣业,奇怪他为何就能说出这样的论调,不愧是身居高位的人,比他看得要更通透,也更显冷漠不仁。

    “不过一些不用花价钱,白送的人情还是要给的。比如说派人去提醒那位被盯上的郑十二郎,让他提前有准备跟企图对付他的人火并。”

    戴望的面具下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八月底的时候,洛阳郑十二郎再次来到了阳关,亲自向戴望表示了感谢。表示如果不是他提前给自己提醒,他就不会有充足准备,也许现在进入阴曹地府的就是自己了。

    李嗣业很关心那位洛阳商霸的遭遇,试探地问道:“准备对付你的那人怎么样了?”

    郑十二郎轻松地笑笑,紧咬着牙说道:“无论如何要对付我的人,我都要以十倍连本带利讨回来。”

    戴望能够想象得到,在唐律贯彻深入的大唐制度治下,两个带黑的经商家族相互之间拼杀,能够绕过官府,背后的纷争必然是血淋淋的。

    郑十二郎获得了胜利,想必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戴六郎的心中细思极恐,区区一个洛阳的胡椒代理就争夺得你死我活,他直接从西边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进口,会影响到多少人的生意,会引起多少人的眼红嫉妒。眼下是李嗣业这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罩着他,可一旦李嗣业官场失利,从高高的云端上掉落下来,那么等待他的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他作为一个死过一次的人,他并不畏惧死亡,但他创建这个物流的商会过程中,一路所发展的成员,他们的都是一条条无辜的生命,他实在不想牵连这些人步入黄泉。

    这不眼下就有两个极度眼红的,他们正是在张家宴会当场拒绝戴望的那两个商贾兰州吕秀和凉州高盖。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机会,但依然不甘心并拥有更强烈的野心。

    失败者总是要给自己找借口的,他们的借口就是看不上西域商会分配给代理商的那些胡饼碎屑,他们要的是戴望所拥有的整块饼。

    这两人确实有一些官面后台和势力,他们找上这些官员后,从他们的渠道探听得知戴望的西域商会背后的势力是现任北庭节度使,陇右采访使、群牧使和募兵使李嗣业,这个官在朝中不算什么,但在整个陇右道就算是顶天了。就连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和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也不愿意得罪他,更别说是为了他们几个商贾的赚钱财路。

    这两位虽然一个是粟特人,一个是突骑施人,但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朝廷的将领,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原的价值观体系中,所以他们对商人也是不大看得起的,更不可能为了两个商贾去得罪他们的同僚。

    好像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李嗣业更加尊重商人这个职业。

    吕秀和高盖在家中饮酒,一边商议解决的办法,从眼下看来,他们在大唐境内是干不过戴望的,因为他的背后有个较大的靠山。但如果到了境外呢,一旦到了印度,大家都是外国人,谁也不占便宜,这下就看谁最狠谁最有能耐了。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积极谋划,并且探索各个方面的可能性。

    “戴望最薄弱的地方应该就是在印度,他们只要轻松地干掉他在印度留后供货的人,把印度境内的资源夺在手中,戴望就会断了链条。”

    “他一旦断了链条,也就失去了生财的能力,不能替当官赚钱的商人跟一条断掉脊梁的狗有什么区别。那位陇右采访使李大夫定然会将这一切怪罪与他。这个时候就该我们登场了,这些当官的要的是钱,至于谁给他们当狗他不会在意的。我们主动向李大夫提出更优厚的条件,那怕他拿八成,我们拿两成。只要能取代戴望,我们就会获得碛西所有驿站的使用权,也可以像他这么搞,到时候整个印度的胡椒香料都掌控在我们手里,哪怕就是到手的利益八二分成,我们他妈的也赚大发了!哈!哈!哈!”

    两个幻想出未来的商贾得意地大笑,趁着酒兴和得意的劲头,将身边两个陪酒的胡姬拦腰抱起冲进了隔扇间,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吕秀和高盖准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商队,这支商队中货物没有多少,各种长刀短刀倒是不少。这支商队中也没有几个商贩,全是从甘凉道上重金请来的山贼、草寇、刀客、守捉郎,他们将以行商的方式进入印度,然后找到戴望从印度发货的起点。这个时候就该用暴力说话,扑过去一顿劈砍,把他的人全部砍杀,占据他的所有据点。

    两位演变为暴徒的商人带着一百多号人前往了西域,他们为了避人耳目,特意绕过阳关从玉门关出发,从焉耆前往龟兹,再拨换城和疏勒,绕了一个很大的半圆,沿途经过了十几个关卡。

    前往西域的商队本就良莠不齐,多数商队都雇佣有刀客,由于长途远行,每人手上拿一把武器也是正常事,敢经商的人本身就等于是敢脑袋别裤腰上玩命的人,所以过往关卡也都没有在意,也根本想象不到这么多人跑印度竟然是为了武装械斗。

    他们翻越了葱岭,从兴都库伦山的山口直下印度,半途中遇到了一次雪崩,损失了两个人。兴都库伦山口不是安全的路途,而且还绕了远路,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与戴望商队相遇,未免打草惊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