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252章

盛唐陌刀王-第252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他就永远升不起来。

    “依我之见,你必须靠杨家的关系先坐上别处的节度使,哪怕是最不济的岭南五府经略使,然后再通过韬晦、送礼等计策让李林甫放心,只要他的阻碍不存在。你利用杨家的关系回到陇右道也不是什么难题。”

    竟然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他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安西,也绝对不会离开陇右道,大不了多花点心思走走贵妃路线,他就不信李林甫能硬撑着不放手。

    两个人出主意要比一个人空想有效的多,至少现在他已经找到了险恶环境下的职业规划,这可真算是宦海浮沉,挖空心思往上爬了。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婢女道柔轻声呼唤:“阿郎。”

    “什么事。”

    “天色已晚,马上就要宵禁了。”

    李嗣业恼声说道:“宵禁怎么了?这疏勒城里我说了算,宵禁怎么能禁得住我?你若是耐不住,就先回去吧。”

    外面哑了声响,却没有人动弹。戴望提起油灯挂在了墙上,转身对他说道:“今日事,今日已毕,明日的事情你明天再来找我吧,天黑我也该休息了。”

    李嗣业拍了拍戴望的肩膀,转身推门出去。婢女道柔依然站在墙边。虽然明知她听不到什么东西,但还是觉得带着这样一个尾巴大不妥。

    从纸坊走出来,街道上已昏黑一片,只有两队兵卒手持火把巡街。见到有人犯夜,大呼小叫跑过来,看到却是李镇使,慌忙叉手行礼。

    李嗣业宽慰了兵卒们几句,比如什么夜间凉了,巡夜前要多穿些衣服,喝几口热酒,不可着了凉气。这些看似顺嘴说出的无用之言,确实能温暖人的胸膛。人的欲求很大,同时人的欲求也很小,他们所要求的也只是得到肯定,重视和理解。而这些东西统统是不花钱的,但偏是这些不花钱的东西,却有人不愿意给予。

    “李镇使,这火把您拿着,能够照路。”带队的火长双手将火把递过去。

    李嗣业将火把交给道柔,两人缓缓朝府邸方向而去。他望着地上的身影,感觉身边的人也需要怀慰,否则就真变成灯下黑了。

    “道柔,跟着我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大漠尽头疏勒镇来,后悔吗?”

    “奴婢是跟着主人的,主人去哪儿奴就去哪儿,哪有什么后悔不后悔?”

    他点点头说道:“虽然言不由衷,但也是真话,你以后就住在内宅,待会儿让吴娘子给你安排一个单独的厢房。”

    “谢阿郎。”道柔握着火把低下了身子。

    镇守使府灯火通明,当走了一段漆黑的夜路之后,突然看见家里的灯火,听见笑语晏晏声,心中的阴霾自然清除,感觉一切温馨可亲。

    ……

    李嗣业有了副都护的官衔,可以公开察看留后院送到安西来的邸报,了解朝廷内的动向,也能够完全了解并参与到安西都护府的事务中来。虽然他依然以疏勒镇于阗镇镇使为主,高仙芝已经开始逐渐挖掘他管理碛西的能力。关于朝廷发生的大小事,他们都积极进行讨论。

    两人之间的书信交流更多是在谈论小勃律的进取,但也仅仅是在战役层面上进行讨论。至于何时远征,对于这一点李嗣业是只怂恿,不发表任何不利的传闻与意见。

    高仙芝虽执掌四镇知兵使这一职务,但仍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与朝廷进行沟通,所有的一切还要落实在夫蒙灵察身上。

    夫蒙灵察随着年岁增长,开始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和功勋,失去了开拓的锐气。与年轻人急欲建功立业相比,他只字不提远征小勃律的事情。即使在河西节度使的任上,他也采用积极防守战略,无论是对河西走廊以西的强敌吐蕃,还是河西走廊以东的突厥,都只是命令安思顺,李光弼等人固守维持,绝不肯主动出击。

    任何暮气沉沉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况且胜败本来就是兵家常事。他此生两次平定突骑施内乱,功勋已经足够,何必在自己的晚年填上不确定因素呢,万一进攻失败,他过去的功勋不就沾染上污点了吗?

    夫蒙灵察的保守防御对他来确实稳妥,但皇帝却不似他这般想,年岁比他还要苍老的唐玄宗,对政事没有了以前那般热心,但对于帝国的扩张和边功,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他的保守显然不符合皇帝的开拓进取精神,他自己显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等他发现的时候,就该感觉自己不再适合呆在这个位置上。皇帝曾三次让李林甫向他询问远征小勃律的方略和战法,前两次他都认为不合时机,等到第三次的时候他认为无法再敷衍推脱,向圣人举荐了安西四镇知兵使高仙芝。

    老将在这一点上还算清醒,认为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来干。

    这个时候已经是天宝五载初,玄宗皇帝下了敇旨命高仙芝陈述兵事,高仙芝也果然不负皇帝期望,洋洋洒洒写了两千言,将对小勃律用兵的利弊,后勤保障,行军路线,作战思路,和善后事宜全部誊写了出来。而这些内容李嗣业和高仙芝两人早已在驿站来往的书信中讨论了无数遍。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论战

    天宝五载初,安西四镇合力形成的战争机器终于动员起来,高仙芝一面下令士兵整训,一面下令准备后勤保障。他亲自去信一封,把李嗣业从疏勒镇叫到了龟兹。

    李嗣业率着亲兵刚刚途径拨换城,正行进在俱毗罗沙漠中,来往路途中可见到源源不断运输粮草的兵卒。

    有一辆粮车陷进了沙坑中,四五名兵卒合力去推,却丝毫不见动弹。李嗣业立刻命令亲兵们下马相助,他自己也亲自跳下去用肩膀扛着车尾。

    “一,二,推!”

    两人扳着车轮向上助力,一人用力牵着耕牛,在众人的合力推动下,这车粮食总算脱离了沙坑。

    押送的队正上前来行礼致谢,李嗣业抖了抖灌进了沙尘的袖子问他:“这军粮准备运到哪里去?”

    “疏勒镇,疏勒军营地。”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高仙芝采用的还是田仁琬和盖嘉运设前进粮仓的办法,或许他还有别的计划,只有等见到本人后当面才能说清楚。

    记得夫蒙灵察讨伐贺莫达干时采用的是每人一马长途驮运的方式,这是他力主献策进行尝试,完成了长达两个月远距离的作战。当然食物和腌肉在不同气候环境下保质期也有长短差别,葱岭气候干燥寒冷,食物储存方面确实有优势,只是面对的敌人也更复杂,路途更长远一些,且是在海拔极高的高寒地带作战。

    也许是他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微妙变化,夫蒙灵察讨伐突骑施黄姓就提前了一年,这远征小勃律的动员也提前了一年,是不是将来偷羊贼造反的时候,也要提前一年?

    李嗣业思索问题时忘记了策马,黑胖依旧踢着风沙前行,婢女道柔拽着马缰跟到他身边,从马背上解下水袋,拔开木塞递过去:“阿郎,阿郎!阿郎!”

    他总算是回过神来,从她手中接过水囊灌了一口,才感觉味道不对劲:“这是酒么?”

    “这是奴婢到疏勒城三勒浆酒肆特意给你灌的。”

    “嗯,有心了。”李嗣业夸赞了一句,道柔眼中闪烁出笑容,他紧接着说道:“以后不必这么挖空心思哈,你能做好生活助理的本分我就挺高兴的。”

    她的笑容逐渐收敛了起来,低头骑着的马匹也落在了后方,等重新调整情绪后,才又紧跟上了他的步调。

    五天之后他们进入了龟兹城,李嗣业把人都安排在馆驿,自己则单独去见高仙芝。

    进入都护府内院,早有亲兵在外面迎候,李嗣业跟随他们来到正堂外。高仙芝负手立在檐下,脸上带着自信和煦的笑容,仿佛不是低头在看李嗣业,而是抬头看天空中的一缕朝阳,李嗣业甚至知道他看着那朝阳时,心里面有什么台词,他肯定想说:“碛西属于我的时代终于要来了。”

    李嗣业对躬身叉手:“末将参见高将军。”

    老高现在有五六个头衔压身,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四镇节度副使,充安西行营节度使。为了使其名正言顺,唐玄宗特意命监军边令诚给他带来了纛旗和旌节,整个四镇兵马皆由来调动,得以专杀和专赏。

    高仙芝从台阶上笑着走下来,抓着李嗣业的手腕说道:“你我兄弟自当携手合力,共同完成远征小勃律之重任,走,到我的书房里慢慢谈。”

    两人进入堂中,绕过屏风向右转,高仙芝站在房门前亲手拉开隔扇门,李嗣业跟在他后面进去。一名身穿绿衣的婢女跪坐在书房中煮茶。

    书房中铺满了羊毡,两人在门口脱掉鞋子,来到中间的案几前相对而坐。婢女则侧坐在旁,提起茶勺给李嗣业和高仙芝分别舀了两盏茶水。

    高仙芝低头一边品茗一边低头说道:“我决定任命你做此次远征的行营节度副使,行军司马,同时决定调动龟兹军五千人,拨换营两千人,疏勒军五千人,共计一万两千余人。葱岭至坦驹岭之间山川险阻深沟纵横,不利于列阵作战,所以这次出征的前锋应当是龟兹军和疏勒军的跳荡营和战锋队。战锋队狭路遇敌可冲锋以陌刀斩马,跳荡营可攻坚破城,二者相互依仗,步步为营,我军必胜无疑。”

    高仙芝端起茶盏,气势高昂,语气也信心百倍:“此战取胜的关键在真正在于战锋队,我欲将两支战锋队合至一处,还请你给我推荐两个陌刀将先锋。”

    李嗣业抬头仔细思虑,敲着茶盏说道:“田珍膂力过人,英勇善战可以算一个。”

    “再说一个。”

    “剩下一个就是我自己了。”

    高仙芝摇头发笑:“你现在是疏勒镇镇使,适合再冲到前面去杀吗?”

    “怎么不适合?我使陌刀确实很溜很顺手,况且……孤军远征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军心不稳,将士们远离后方,身处艰难绝境,他们靠什么来维持勇气?谁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带着他们往前杀,而不是赶着他们去拼命,这两者虽然目的一样,但结果完全不同。你是一军之主,当然不能冒险,但若是有四品官带头奋勇决死,那就是告诉弟兄们我们有必胜之决心,全军上下,自我而始,人人争先搏命,岂有不胜之理。”

    “说得好,”高仙芝惊异地看着李嗣业:“还记得我们昔日初次见面,当时你是葱岭守捉使,我做龟兹镇使,你在葱岭种植的棉花,产出棉袄棉被来解四镇寒冻之危。当时你的脸上只有生涩的狡狯,宛如锱铢必较的商贾。可如今你已经深谙带兵之道,足可以做镇守一方的将帅。此战若胜,我如果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便推你为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

    嗣业抿着嘴唇笑了起来:“现在谈加官进赏,还为时尚早吧。你怎么解决粮草补给的问题?”

    “碧螺,给我取地图来。”高仙芝吩咐倒茶的婢女,李嗣业扭头去看,这婢女肌肤白皙,头上扎着松垂的双环髻,那垂眉恭顺的样子很像道柔。

    “喏。”

    她缓缓退过去,从墙角的竹箧中取出木筒,打开木筒盖子,将地图卷轴取出来,递给了高仙芝。

    李嗣业清理掉案几上的茶盏,两人把封常清画的疏勒布防图摊在案几上,高仙芝抚摸着图纸的横竖线条笑道:“想不到这封常清还是个专致以实事之人,他画这幅地图确是下了不少功夫,我昔日眼拙未能识得英才,倒让你给捡了漏。”

    李嗣业抿着嘴唇,什么话也不想说,其实他并非是捡漏,在某种情况下算是截胡,既是截高仙芝的胡,也是截封常清的胡。高仙芝若是知道封常清画地图乃是不务正业,他带兵用兵才是真正的厉害,不知做何感想。封常清若是知道,他跟着高仙芝会升得更快,又不知做何感想。

    可惜事件轨迹发生变化,所有的不可能都变为了可能。

    高仙芝以为他真的在思考地图,也伸手指着图上说道:“远征行军有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从龟兹到葱岭的青岭以外,行程达千里,却是最轻松的一段。第二个节点从青岭开始直至播密川,这一段路应有两百多里,但有高山险阻,山谷交错纵横,较为艰难。第三个节点从播密川到连云堡前的婆勒川,不足一百余里,但有雪山峭壁,冰峰断崖,即使最低洼的深涧谷底,也起伏难行。一旦道路受阻,就是插翅也飞不过去,所以我准备兵分三路在婆勒川前会合。”

    “正如你所见,这么长的路途补给尤其艰难,所以此次远征要进行三个多月,无论是以过去的大队辎重随行,还是新提倡的以一人一骑携带给养都不适合。”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一十章 规划筹备动员

    听高仙芝讲到这里,李嗣业已经明白了他的后勤补给方略,站起来指着地图的一点说道:“可以把第一个节点延长至这里,喝盘陀故地,葱岭守捉城。守捉城依傍徙多河,就近取水方便,城池以南是草场盆地,方便我军休整。疏勒自葱岭守捉沿途都有驿站,即使不能通行大车,利用辎重牦牛驼队运送粮草还是可以的。”

    “但是,葱岭树木奇缺,也缺乏燃料,水土太软,连食物都煮不熟,在这个地方制作行军干粮如何能行?”

    李嗣业立刻叉手说道:“行军干粮和腌肉自然要在疏勒城制作。一万两千名安西军,以有私马者优先,一人一骑携带两百斤压缩干粮与腌肉。但这两百斤干粮绝不能在第一个节点的路途中消耗。”

    他把铺在桌上的地图取掉,把茶盏摆放在几面上来,指着两个点说道:“这里分别是疏勒和葱岭守捉,沿途有演渡州和遍城州两座州城,有羯饭馆在内的六座驿站,我们前期准备在州城和驿站设立粮草补给点,一路到葱岭守捉城做最后一次休整。从葱岭守捉出发开始,粮食补给中断,然后才启用一人一骑所携带的两百斤干粮,它们可以保证人和牲畜在野外草场缺乏的情况下,连续作战一个半月。”

    高仙芝抿嘴露出会心微笑,顺着他的话指着地图说道:“这就是我早已设想好的两种衔接的粮草补给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