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122章

盛唐陌刀王-第122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军撤出了碎叶镇,仍把这里作为突厥十姓部落的牙帐汗庭所在,等待受封的新可汗来执掌宝座。

    大军来的时候顺风顺水,可是回去就不那么顺利了,积雪覆盖了丝绸古道,有些道路仅靠老马识途是不够的。因为今年的降雪量太厚,稍不小心偏移了道路,就可能掉入被冰雪覆盖的不冻湖中,所以唐军不论人,马都用麻绳牵在腰带上连成一串,就算有人不慎落入雪窟窿,后方的人也能够将他拉上来。

    天空又纷纷扬扬降下积雪,落在将士们的兜鍪肩头上,仿佛给每个人都戴了孝帽,偏偏又都拽着麻绳,好似出殡的孝子队。

    李嗣业刚低头想着心思,他前方走着的两人突然噗通一声平地消失,地面陷出深坑,麻绳骤然抽紧,拖着他踉跄了两步,才稳住弓步双手拽着麻绳,对后面大喊了一声:“拉!”

    众人弓步扯着身体向后倒退,掉入雪湖中的一人被拉出水面,另一人依然在水中挣扎,使得绳索受拉力增大。那人趴着雪壳刚被拽到岸上,雪面无法承受压力又塌陷了下去,惊叫着雪水四溅,水面上漂浮着一快快的碎冰。

    后面的队伍加入了拔河的队列,其中一人被拉上了雪岸,他挣扎着向前攀爬,手指青黑僵硬。李嗣业眼前的绳索陡然断了一股,绳头绕着圈松缠,接着一股股地断裂。爬上雪壳的是燕小四,他绝望地睁大了眼睛,绳头砰然断裂,他挣扎地抓着雪面,身躯却疾速后退,即将被落入水中的人再次拉入雪湖。

    李嗣业骤然拔刀,斩断了自己身后的绳索,纵身一跃飞扑向前,蹲落地上抓住了燕小四的手臂。两人同时向前滑动,眼看将要落入雪湖,千钧一发间右手猛然挥刀,刀身没入雪壳中止住了向前滑动的势头,这巨大的拉扯力使得他手臂险些脱臼,一手紧握着刀柄,另一手死抓着燕小四的手臂。

    “校尉!”

    燕小四的身体一半沉在水中,他眼中迷蒙着雾气透着求生的渴望,李嗣业的左手拽着两个人两套甲胄的重量,手臂上的酸痛感和撕裂感逐渐扩大,燕小四在他的手中逐渐滑脱,他又紧拽住了他的手掌。

    “都愣着干嘛,快来拉!”李嗣业咆哮了一声,兵卒们才纷纷跑上来,齐心协力将燕小四和落水的士兵拉上了岸。

    燕小四浑身湿透,颤抖地打着摆子,另一人只剩下了一口微弱呼吸。李嗣业命令众人把二人的甲胄脱掉,用积雪搓着两人的身体。他们身上的衣服都不能再穿,众人把衾被从马背上解下来,包裹着在两人的身上。

    这是撤军路上唯一一段惊心动魄的事故,等大军撤回到顿多城的时候,沿途的积雪已不似大清池那么厚了。

    又过了六日,军队撤回至大石城,各军开始分道扬镳撤回驻地,第三十三折冲府的三个团回到了拨换城。

    跟着节度使回长安叙功的事情,就只能等到明年了,既然夫蒙灵察已经承诺,他自然不用担心。

    没有战事的日子,唐军的生活是较为闲适的,除去清晨的跑操和上午的对练之外,整个冬季的下午就是在版筑的土屋内就着二两浊酒度日。

    望着窗外厚实的积雪,军汉们热闹如翻天的吵吵声灌入耳中,李嗣业开始热衷于这种边塞生活。尤其是他的升迁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第八团的士卒们便认为剩下的日子弥足珍贵。

    团里的几个队正围聚在燕小四的泥屋内相对而坐,他们的饮酒的案几就只是一个土墩,酒水虽冷,但下肚之后便会化作热气缓缓呼出。

    “第八团难得有这样一个知冷知热的校尉,可惜马上就要升迁走了。”

    “都护府会派个什么样的人来接任,唉,要是能不走就好了。”

    燕小四瞪了说话这人一眼:“不走怎么样?永远留在这里守着你们这帮人?”

    对方立刻隐隐刺着回击道:“我差点忘了,燕小四也在怛罗斯的功勋十四人中,到时候要离开咱们拨换城这个小地方,连升两级当个校尉什么的,谁还管咱们兄弟的死活。”

    燕小四低头饮酒,默然说道:“去哪儿我是不在乎的,我也不在乎能有什么官位,校尉于我有救命之恩,只要能跟着他干就好。”

    另两人随后默不作声了,低头小酌了一杯,闷声说道:“你倒是个知恩义的汉子。”

    这些人闷闷地喝着酒水,直至红日落至城垣,土墙染做紫金色,拨换城的军营的土坯房仿佛被逐渐暗淡的天色淹没,然后被遗忘到时间的尽头。

    李嗣业站在校尉值房的窗口,转过身来对坐在案几前的二人说道:“我准备跟着盖中丞的队伍回长安一趟,夫蒙将军允许我带一人,你们两个不想回去么。”

    田珍把双手捅在袖子中摇摇头说道:“不回去,来的时候我已经发了誓愿,不混成中郎将是绝对不回去的。”

    他又抬着下巴努了一下:“藤牧,你呢?”

    “我回不回去无所谓啦,长安城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故乡在奈良。”

    “好嘛,看来我只有光杆儿回去了。”

    ……

    冬去春来,拨换城外又恢复了绿的生机,虽然这生机比其他地方还稍显贫瘠,但自然的奇景在这天山下的土城外酝酿出了多彩色泽。褐色的山丘被风化,又生出了许多的层次感;而另一处的山坡上已经晕染出淡淡的绿色,它们同在一个视野内,却完全呈现了两种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碛西的美貌了。

    褐土道路的尽头,有一队人马朝着拨换城而来,随行并无旗帜,骑在马上的众人也轻装简行,刀弓各在马背上放着,倒像是出猎的队伍归来。

    为首一人穿着浅紫色缺胯袍,胡须苍色,脸色酡红,虽然刻意绷着脸保持威仪,但心底里的那种喜意是压制不住的。

    一行人来到拨换城前,穿过门洞进入了城中,在城中驿站下了马,径直进去休息,等着明日天亮时启程。

    李嗣业寻摸了整个严冬,都没能找到愿意与他一同回长安的人。这个时候的远行,相当于人生大事,又宛如命运的颠覆,那些有志于行千里路的诗人才子,已经把旅途刻在了人生当中。宦游千里居官的人,进京赶考的举子,生命就处在旅途中。

    不过在这个时期,从长安到安西四镇,丝绸之路大唐版图境内,两条故道上开设了大大小小几百间驿站,用来加强中央与西域的联系。每三十里一驿,或伴随有村庄或集镇,除去少数民族内附羁縻州外,这些驿站馆舍遍布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来回的旅途不必担心马匹草料的问题,几乎连干粮也不必带,只要不是偏离了路线跑到绿洲断绝的大漠中去,官方在食住行上是全部供给的。

    他身边的亲兵倒是情愿跟着,但这情愿却只是忠于职守而已,他想找一个渴望见识,渴望前往长安而不得的人,这样的旅途才有滋味儿。

    盛唐陌刀王

 第二百四十五章 随队远行归长安

    亲兵们给他的黑胖刷洗了鬃毛,准备了马鞍,双肩包干粮袋,衾被也打成了背包,旅途中的一切似乎都已妥当。

    夫蒙灵察已经派人来传信,他住进了拨换城驿站,明日清晨卯时动身,李嗣业需要明天提前去等。

    傍晚时分,燕小四牵着一匹马,栓在了校场点将台的木栏下。他偷偷地抬头去看,从板窗的木缝中看到李嗣业正盘膝坐在案几前,手中捧着《李卫公兵法》苦读。

    他悄悄地走到了门口,双手整理了一下幞头,才叉手轻声唤了一声:“校尉。”

    李嗣业合起书册眯着眼,看到是燕小四,才放下书册淡然地说道:“是小四啊,进来吧。”

    燕小四进门后,恭敬地鞠躬叉手问他:“卑职听说校尉要跟随节度使回长安叙功,不知身边是否有人陪同照应。”

    李嗣业眼眸一亮:“还没有,你是想随我一起去长安么?”

    燕小四敛眉叉手道:“小四正有此意。”

    “好,今日夜里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清晨卯时随我出发。”

    “喏!”燕小四互相搓着手,似乎很兴奋惊喜,他局促地傻笑了两声,才开口说道:“那个,校尉,我回去准备了。”

    ……

    李嗣业一觉醒来,挤着惺忪的睡眼推开了隔扇门,伸手从旁边的挂架上拿起深青色缺胯袍,胡乱地套在了身上。这个时代的染印技术还不算成熟,袍子的色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看上去倒像是特意做成的斑驳花纹。他从墙上提起横刀,佩戴在腰间,转身出门。

    哗啦一声推开门板,天色微醺,茫茫深蓝点缀星辰。他扭头一看,却瞧见一个灰影抱胸靠在墙上,低头迷瞪着打盹。

    “燕小四,早就来了吗?”

    燕小四连忙站正身体,叉手说道:“并不是,我刚刚过来而已。”

    “既然如此,咱们出发吧。”

    两人各自牵着一马,离开了空旷的校场,清晨淡淡的迷雾将周围笼罩在白色苍茫中,刚走出营地,就看见朦胧的雾气里水井台子旁边站着四人,分别是元涛、程吉昌、藤牧、田珍各自端着酒碗。

    李嗣业感到诧异,紧接着拱起手笑道:“我不过是回长安一趟,何需摆出如此阵仗送行。”

    “非也,古人都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你这一去长安便是四五个月,相隔千里,兄弟们略备薄酒一杯,为你送行。”

    李嗣业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酒碗,燕小四也得了一碗,两人大口饮下,李嗣业递回去说道:“多谢各位兄弟相送,春寒料峭,回去吧。”

    两人回头招了招手,把众人遗落在了苍茫的雾气之中。

    他们牵着马来到驿站门外,果然夫蒙将军还尚未起身,他们就站在路边晨雾中等待。城中各个货栈的行商们都已经牵出骆驼装上货物,雾气弥漫的拨换城在驼铃的响声中显得分外清隽,客栈的土墙轮廓及长幡在这流沙似的薄霾中飘荡,再远一些有许多平顶屋也显现出高地错落。

    夫蒙灵察开始动身了,身边的十几个随从行动利索干练,依次将马匹牵出马厩,将马鞍架设上去请镇使翻身上马。夫蒙灵察尚未沾染上高官出行时庞大随从队伍冗杂繁缛的习气,等他做到节度使的时候怕就快了。

    这位将军骑着马来到李嗣业的身边,嘿然笑了一声道:“起得够早啊,等了很久吧。”

    李嗣业牵着马缰叉手:“卑职也是刚刚才到。”

    “走吧,路途还长着呢。”

    夫蒙挥起马鞭抽打着马臀,领着队伍一溜烟儿地跑出了拨换城。

    接下来的路程不止漫长,还各种走走停停,特别是归入到节度使的队伍中后。那繁琐到让人眼花头疼的出行仪仗,仅随行护卫部队就有四百余人,这其中还有载着吐火仙可汗,金河公主及二位可敦的马车。前方的门旌到队伍中央的六纛,再到队尾的五方旗,整个队伍就是个几十丈的长虫,在轮台外的荒漠大道上蠕动前行。

    李嗣业不紧不慢地跟在队尾,对这场缓慢的出行早就有所预期,借着沙洲等地发达的驿站交通网路,队伍每天的行进旅程也就是两到三个驿站,遇到小驿站停止休息半个时辰,遇到大驿站就安营留宿,不论时间早晚都这个情况。

    队伍从龟兹出发,半个多月后到达了沙洲敦煌,盖中丞的队伍在此地却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前行去往瓜州。李嗣业骑在马上朝西边望去,夕阳下的千佛洞金光万道洒在黄色的岩面上透出庄严宝气,光线未能照到的侧影,使得半面洞壁在光与暗的交界中,潜藏着未知的漆黑。那山崖上匀称排列的黑洞,整齐而又密集,有红色的僧衣点缀其间,响着孤单的敲击石壁的声音。

    又行几日之后,节度使的队伍经过皋兰山到达兰州,在城内略作修整,等到第二天后再出发。李嗣业没有随着大部队去住馆驿,而是在馆驿附近找了一个小客栈,和燕小四住在其中,方便做某些事情。

    燕小四从旅途开始就非常乖觉,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勤务兵,端茶倒水无所不包。每到一地从不单独出行,只有等李嗣业出去的时候,他才会跟在身后。

    李嗣业不知道这种事情该不该带上他,但这小子学得特别乖让他很不适应,该不会因为把他从雪窟窿里拽上来,就惦记上报恩这一套东西了吧。他很不适应这种被人报答的感觉,更何况这还是个男人。

    两人到街上买吃了一碗面皮汤,等到天色暗淡时,李嗣业回到客栈准备,把那块藏在衣角里的思恩客牌子取了出来,再次仔细摩挲打量。

    这还是四年前他第一次离开长安前往安西,半路上遭人暗算后遭遇沙漠大盗秃鹫张括,他们在大漠中周旋了二十多天,才将其一伙全部诛杀,从这张括身上得到的钥匙,牌子和香囊。李嗣业当时一拿到钥匙,就想到了沙盗的宝藏,牌子上标明了兰州劝业坊,正是兰州城中的红灯区,而那香囊上绣着的荷若,可能就是劝业坊中的青楼女子。

    燕小四提着煮好的茶水进门,李嗣业迅速把这牌子捏到了手掌心,小四似乎没有看见,提着铜壶把水倾倒在李嗣业面前的茶碗中。

    “这是我从楼下茶博士那里要来的热茶,校尉你趁热吃两口。”

    李嗣业捏着茶碗微微点了点头,循循善诱地说道:“这兰州城的集市街道可比敦煌热闹多了,小四你就没有想去的地方?找个销金窟乐呵乐呵,我这里有两贯钱,你拿去随便用。”

    他从怀里掏出两串钱摆在燕小四面前,燕小四的脸上除去惊讶之外,毫无喜悦之色。

    “不,不必了,校尉,我自己身上有钱,但我还不想去。”

    “你要是不去,那我可要去了。”

    盛唐陌刀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寻缘青楼女

    燕小四露出会意的笑容,摇了摇头之后,却又点头说道:“我会跟着你一起去,但我不进去,你进去乐呵就可以,我在外面等你。”

    “怎么还我自己进去?一个大男人这种乐子如何能抛弃兄弟,既然来了兰州城,自然要一起,本校尉也不差这个钱,走吧。”

    燕小四的心中有些慌乱激动,谁能想到一个二十多岁的队正还未经人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