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甄弗-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朝我这边射来的箭格外的多,虽然侍女们奋力格挡,仍是有三枚穿透她们的防守,直直朝我射来。
第81章 归来
看到那三支箭朝我射来; 我本能的往旁侧躲去,哪知竟像是提前算好了般; 又有两支箭不偏不倚地朝我飞过来; 眼见再也躲闪不及; 忽然一道人影扑到我身上。
又是卫华; 她竟以身为盾,替我挡掉了最为致命的一箭。
那箭正中她肩头,深达寸许; 一缕殷红的血色缓缓漫了出来。
一时之间; 我顾不得腿上传来的疼痛,一把抱住她道:“你觉得如何?”
她脸色苍白; 苦笑道:“看来我们今天真的是要命绝于此了。弟妹; 你可愿宽恕于我?”
人之将死; 那些前尘往事,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
我扶着她道:“长姐此番对我舍命相救; 从前种种自当揭过不提。您是子恒的长姐; 便也是我的长姐; 我只愿与长姐从今往后; 不管是在人世,还是在黄泉; 都能姑嫂和睦!”
能在临死之前; 同卫华冰释前嫌; 将一段宿怨化为姑嫂之谊; 亦算是不幸中的一桩幸事。
只可惜; 我却不能再见卫恒最后一面。
我看向姨母,她将卫珠紧紧搂在怀里,已然闭上双目,似是打算安然赴死。
看着姨母平静的面容,我原本慌乱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纵然这一世我仍有许多遗憾,可比起旁人,我已然是又多活了一回,不但知晓了前后两世卫恒对我的心意,便是即将再赴黄泉,也是和亲人一道,而不是像前世那样抛下幼子,孤身上路,死的绝望又凄凉。
我们本已闭目待死,哪知原本急促的箭雨却忽然停了下来,一道焦急而高亢的嗓音远远传了过来。
“陛下和齐王妃勿慌,臣荀渊救驾来迟!”
我急忙睁开眼睛,和姨母对视一眼,荀渊对卫氏的忠心毋庸置疑,我们企盼许久的救兵终于到了吗?
因怕再有箭矢从外面射进来,我们并不敢立刻走到门边推开门去观望外面的动静,只得从先前被射破的数个窗洞中朝外窥视。
很快,便有侍卫欣喜地朝姨母禀报道:“王妃勿忧,是虎贲营的援军终于赶过来了。”
我和姨母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觉出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只不过,先前不是李通拿着相府的令牌去调虎贲营的吗,为何领着人赶过来的却是荀渊?
那些叛军已厮杀许久,如何能敌得过虎贲营的精锐,约摸过了一刻钟,叛军便死得死,逃得逃,大局已定。
因九曲廊桥已被烧毁,荀渊他们又花了些功夫,寻来些石块木板,搭了座简易的浮桥,来接我们过到岸上。
此时天色已微微发亮,我被人扶着站了起来,正要行走,忽然左腿处传来剜心般痛感,再也站立不稳,朝下倒去。
一双手及时扶住了我。
耳边跟着便响起荀渊着急的询问:“夫人可安好?”
我看了他一眼,他眼底的焦急关切让我微微一怔,还不及说些什么,他已然惊叫道:“夫人的裙子上为何有这样多的血,可是受了伤?”
他说着,便上前一步,竟是想将我抱起来?
我忙道:“荀公子!”
他容色一僵,看了看他伸过来的手,慢慢地又缩了回去,命人找了张坐榻,让我坐在上面,由四个婢女将我抬到岸上。
等到了房中,我解开衣裙一瞧,这才发现我的左腿上竟然有一个血洞,似是被箭洞穿而过,因当时情势危急,我竟不曾留心到。
那伤瞧着虽极是厉害,但太医看过后,道万幸不曾伤及筋骨,只是些皮肉伤,每日按时上药,将养月余,便无大碍。
不等我的腿伤痊愈,卫恒便从江左赶了回来。
他回来时已是夜半,他也不叫醒我,就那样坐在床前守了我大半夜,直到天明。
当我睁开眼睛,看见坐在床边那个熟悉的人影时,竟有些回不过神来,还以为我仍是沉浸在梦境中,仍未醒来。
直到他俯下、身子,密密麻麻的吻落在我的脸上、唇上,滚烫灼人。我才真的确信,这不是又一场梦,我的梦中人他是真的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伸出双臂抱住他腰,声音里有一丝丝的后怕,“子恒,我差一点就见不到你了!”
他抱紧我,柔声安慰道:“我知道,我都知道!那些该死的反贼,他们竟然敢弄伤你!看我不将他们碎尸万断!我已经向父王请命来彻查此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伤你之人。”
我将头埋在他胸口,静静听了会儿他极不平静的心跳,轻声道:“还好那些都过去了。”
怕他这样一直弯腰抱着我难过,我便推了推他,说要起身,他小心翼翼地扶我靠坐在床头,我这才有机会细细打量他的面容。
久别不见,这张脸比起先前竟是瘦了许多。
我有些心疼地摸着他清矍的面颊,“果然征战疆场辛苦非常,你竟瘦了这许多!”
他却浑不在意,轻轻捏了捏我的下巴,皱眉道:“我瘦了没什么要紧,倒是阿洛怎也清减了这许多,下巴都尖了,可是又没有好生用膳?”
我忙摇了摇头,换了个话题,“子恒,你可去看过长姐?她为了救我,受了极重的伤。”
我所受箭伤不过是皮肉伤,可是卫华因替我挡箭,却被那一箭射中肩窝,伤到筋骨,伤得极重,太医说她那只右臂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抬高举起,稍重点的东西也拿不起来,已然废了大半,每逢阴雨天还会疼痛难忍……
卫恒点点头,“当日之事我都知道了,想不到,竟是她救了你,等陪你用了早膳,我便去看看长姐。”
他亲自抱我去净房,服侍我洗漱梳洗,等到早膳呈上来,他也不让我下床,亲自拿了粥碗喂我。
我这才知道,为何当日竟是荀渊领着虎贲营及时赶到,救下了我们。
卫恒将一勺红枣粥送到我唇边,“原本我是想带荀渊一道去攻打江左的,能在战场上得些功劳,也好让父王再升他的官职。哪知临行前他却突然患病,只得将他留在邺城,却不想,幸而他留了下来,才能及时救下你们。”
原来当日,本是在家中养病的荀渊甫一得知城中内乱,叛军正在围攻相府,便立时想到了去虎贲营搬救兵。
可那虎贲营的将官,严守军纪,不见兵符,便是李通拿了丞相府的令牌去都无济于事,何况荀渊一介文官。
谁也想不到,荀渊竟突然拨出所佩长剑,一剑斩杀了那将官,说是事急从权,若是拘泥于有无兵符,而眼睁睁看着丞相的家眷和雍天子全都落入贼人之手,则丞相大军班师回朝之日,虎贲营所有将士,均都难逃大难。
他素来口才便给,极能说服人心,再有李通从旁协助,这能调了三千虎贲营及时赶过来解围。
然而,当卫畴返回邺城后,论功行赏,论罪当罚,对再次令他大失所望的亲子卫玟,直接毫不留情地关入天牢。而对及时解围,救了我们所有人的大功臣荀渊,却没有任何封赏,反而被连降了三级。
卫畴固然赞扬他救人之功功不可没,可也痛斥他无视军纪,竟然无故斩杀虎贲营主将,这亦是足以杀头的大罪,最终功不抵过,除了降职,还罚了他三千贯钱,为被他杀死的那名将官治丧,且此后须奉养其家中老小。
卫畴此举固然有些不近情理,但从法理而言,他却必须如此,否则往后人人都和荀渊学的话,则兵符形同虚话,只怕会生出更大的乱子来。
此次邺城内乱,究根结底,不是这兵符制出了问题,无法调人来救,而是因为手握兵符之人玩忽职守,不在城中坐镇,竟然跑到城外去游玩,还让旁人偷走了他随身保管的兵符。
卫玟直到叛乱被平息后的当天晚上,才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准确的说,他是被抬到姨母面前的。倒不是他受了什么伤,而是酒醉未醒。
姨母派人找了他许久,最终在邺城城北二十余里外漳水边的一处村落里找到了他。他躺倒在一艘小船之中,身周满是喝空了的酒坛。
卫畴知道他竟又是因酒误事后,简直愤怒的无以复加,甚至说出“此等不肖儿,当非吾子!”这样决绝的话来。
更让卫畴失望的是,无论他怎么审问卫玟,问他为何擅离职守?在事发当日要到城外那小村子里去?约他前去的女子是谁?他的兵符又是为何人所偷?
卫玟却只抿紧了嘴,不肯将真相合盘托出,只说是他自己糊涂,玩忽职守,有负父王重托,甘愿受任何惩罚。但对那约他到城外的女子是谁,无论卫畴如何逼问,甚至气急之下,抽了他数鞭,他也仍是守口如瓶,坚决不肯吐露那女子的姓名。
然而我听到这些之后,却是心中一沉。
第82章 报恩
关于卫玟的这些事; 在两个月后才传入我耳中。
这些日子卫恒忙着追查叛党,将朝堂之中,凡是心向大雍皇室的朝臣尽皆下狱审问。每每忙到深夜才回来; 有时同我连话都说不上一句。
便是他不忙成这样; 凡是和卫玟相关之事,他亦是不会同我提起半句的。
卫恒会如此; 我并不意外; 让我意外的是,卫珠对此竟也一句不提。至于姨母,为了避嫌; 她一向极少在我面前提起卫玟。
想不到; 卫珠那般跳脱散漫的性子,竟也学会在我面前对卫玟避而不谈。不知是姨母叮嘱过她,还是卫恒对她又说了些什么。
在我养伤的这段时日里; 许是为了能让我安心养伤; 不但卫恒极少同我说些朝堂之事; 便是我身边侍候的婢女从人对此也均是沉默寡言; 从不敢悄悄议论上一句。显然; 都是被某人下了封口令。
若不是卫华告诉我; 也不知我还要过多久才能知道关于卫玟的这些事。
卫恒不愿我因卫华舍命相救之事觉得欠了她的情,在去看过她后; 便应了她所请; 去求卫畴免了对她的责罚; 许她重新回到雍天子身边; 继续去做她的贵人。
这日,我去行宫里看她时,她摒退了左右,同我说起卫玟之事。
“阿洛,你说那卫玟犯下这等弥天大错,父王当不会再考虑将他立为世子了吧?”卫华小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翼的光采。
自从卫恒帮她重新回宫后,她待我极是亲热,甚至有些隐隐的讨好。为了显示同我的亲近,她已不喊我弟妹,而是直接唤我阿洛。
“长姐还请慎言,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当谨言慎行才是。”
卫畴素来疑心极重,难保不会猜测是有人故意想要陷害卫玟。
卫华这才有些不大甘心的抿抿嘴,转而说起别的。
脚步声响起,一个宫女在帘外禀道:“贵人,那位姑娘又来求见您了?”
卫华看了我一眼,忙道:“没见我这里有贵客相陪吗?让她改日再过来吧!”
见她另有女客,我本欲告辞,她却不依,又同我聊了许久才放我走。
又亲自送我坐上油壁香车,才肯回去。
甫一出宫门,我便听到车窗外一个有些熟悉的柔弱嗓音,“还求姐姐再替民女去跟贵人通传一声,并非是民女不知进退,民女实是有极重要的事要同贵人讲。贵人若是知道了,定会极为开心的。”
这个声音?
我推开车窗,果然立在宫门前,拉着一个宫女衣袖正在苦苦哀求的那位“民女”,不是吴宛是谁。
再一看被她强行拽住的那个宫女,似乎是曾在卫华的芙蓉殿见过的,难道方才想要求见卫华的那位姑娘就是吴宛?
她为何要来见卫华?听方才卫华那语气,似乎她们之前已然见过,那她们又是何时相识的?
这一个个疑问在我脑中奔来突去,虽然明知她或许就是故意侯在这里等我出来,却仍是忍不住吩咐车夫停车,命采蓝去请她上车一叙。
我隐隐觉得,两个月前邺城的那场动乱,甚至卫玟的玩忽职守,似乎都和眼前这个貌似柔弱无依的女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听是我相请,吴宛立时回过头来,朝我微微一笑,跟着便松开那宫女的衣袖,递了个小盒子给她,说道:“这是我特意为贵人寻来的民间验方,每晚睡前将这膏药涂在箭伤处,能温经通络,活血止痛,还请姐姐替我送到贵人面前,多谢了!”
说完,她还朝那女子袖中塞了一个小小的荷包。这才转过身子朝我走来,先立在车窗下朝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阿宛见过夫人!”
“既然难得偶遇,不如我送吴姑娘回去可好?”我亦微微笑道。
她自是不会拒绝,同我道了谢,便一提裙摆,上了马车。
略寒暄了几句后,我正犹豫从何问起,吴宛已蹙着眉向我求恳道:“不知夫人能否帮阿宛一个忙?”
我道:“但说无妨。”
她有些难过地低下头去,叹气道:“自从卫贵人回宫后,便再也不愿见我了,可是阿宛却记得她心中所愿。因此阿宛想请夫人下次去见卫贵人时,能替阿宛告诉她,她最大的心愿,阿宛已替她实现大半了。”
我心中一紧,问道:“你和卫贵人是何时相识的?听上去似乎你们相交非浅?”
吴宛看了我一眼,怯怯地道:“民女同卫贵人也不过只见了几面罢了。就是先前贵人在别院住着养病时,民女想着她是我恩人的姐姐,放心不下,便去探望了两回,送了贵人些吃的用的,在她寂寞时陪着她说说话,仅此而已。”
我淡淡笑道:“吴姑娘也太过自谦了。”
她的这些举动如何是仅此而已,反而是雪中送炭,至于她为何要待卫华这般的好,自然是爱屋及乌,因为卫恒的缘故。
想不到她竟会为了卫恒去有意接近他的姐姐,甚至就这么明晃晃地告诉给我知道。
就是不知,为了卫恒,她还能做出些什么惊人之举来?
“不知吴姑娘想让我帮你给卫贵人带什么话?”
吴宛抿嘴一笑,看起来有些开心,“也没什么,就是先前在别院同卫贵人闲谈时,听她说起她此生最大的心愿……”
她压低了声音,用只有我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她说她希望她弟弟——五官中郎将能被立为世子,将来继承丞相的大业。不瞒夫人,阿宛亦有此企盼,因为阿宛知道这亦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