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骁将 >

第94章

三国骁将-第94章

小说: 三国骁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宪当天下午就拟好了一份周折,挨近天黑的时候送到了刘备的州牧府上。把自己的“度假路线”叙述一片,然后就是向刘备讨要一份执掌阴平守军的手谕。

羊峒番,羊峒番,一个番只道明了一切,那里还生活着一个小型的蛮人部族,人口只有二百余。

刘宪可没打算找一群言语不通的蛮人做邻居,要把这些人扫地出门,单靠他的那几百亲卫自然有些不足,还是调动阴平守军来的快捷。

阴平,广汉郡属国(同朱提与犍为郡),由阴平都尉一人掌军政大权,下属军士三千。

“这个元度,就是爱胡闹。”刘备接到奏表就打开来看,观后不由得一阵好气。但想想,去年他大张旗鼓的雇佣千余猎户入邛崃山,耗时两个月捉了八对貔貅进献,还给这些家伙起了个极为怪异的绰号——大熊猫。

两者相交,今日之事倒也不荒唐。“只是,这羊峒番真的就有那么美么?”刘备看着奏表上“洞天福地,人间仙境”八字,心中那是一动,“若真如此,将倩儿(甘夫人)送去修养,岂不也能祈祈福,得些运道?”

想到甘夫人,刘备就一阵心焦,也不知是长坂坡受了惊吓还是怎的,自从那以后身体就时常犯病,尤其是入川以后。若非张仲景医术神庙,此刻怕都要病入膏肓了。

朱红御批了个允字,刘备再着侍从秦宓拟道书令给阴山都尉,自己就转回了后院。“就先让元度去探一探,若真的如此,待到军师从南蛮转回……”

虽然刘备得两川的第一年,为安抚蜀中文武又聘娶了吴懿之妹——吴苋为夫人,对其也极为敬重,可比起相伴多年的甘糜二位来还是少了些情谊,尤其是甘夫人久病榻中。

刘备的几番感触刘宪可不知道,得到允批后他立刻带着家眷、奴仆、亲兵等,浩浩荡荡八九百人开去了阴平。

从成都前去阴平,两地相距八百余里,刘宪一行走了将近二十天才到了阴平城下。

都尉贾洪,平原人,追随刘备已有二十年了。能力虽不强,却胜在忠心,是以这般军政一把抓、地理位置又有些偏僻的地方,他这一类的正是适合。

从接到刘备传令,贾洪就开始了忙活,先是迁出羊峒番蛮人,让后就是在羊峒番下预备下大批的木料、砖瓦。

那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忘不掉。贾洪虽然到任阴平将近两年,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般的仙境儿,这些日子来那隐在深山的翠海、叠瀑、彩林、雪峰,一个个不停的在他脑海中转悠。

是以听说刘宪一行不但带着家眷还有八九百的奴仆、亲兵时,贾洪就第一个想到——别院,刘宪肯定是要在这里建一幢别院的。

自己把用料给抢先给预备下,也算是一个轻轻的马屁不是!

应该感谢穿越大神,着实是给了刘宪一副天赋异禀的好身躯,这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算上来路),到达阴平城时他已经能颤巍巍的站立起来了。

说几句表扬的话又不要钱,得知贾洪准备下的一切后,刘宪很是夸了他一顿。挂不得能力一般,却能爬上都尉位子,有眼色啊!

“怎么样?漂亮吧?”躺在一张打着顶棚的软榻上,望着满山彩林刘宪不无得意的对后面同样躺在软榻上的马氏、貂蝉显摆道。

在川中满山荫蔽那是平常之极,可像这里一般颜色深浅不同,瑰丽无比的情形却是绝无仅有。

新绿、翠绿、浓绿、黛绿,绿的是如此丰富,且还有漫山花草争相竞艳,远远望去,整个就是彩林缤纷。

“夫君确是寻到了一处仙境。”马氏莞尔一笑,打望这山林的同时,心中又想到了刚刚见到的那条河,是怎样的神奇才让一条河水显出两种颜色。

所到所处无不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五色的湖波,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枝与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一年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温柔的风吹拂经幡,吹拂树梢,吹拂人儿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再多的烦恼在这里也生不出忧愁来,因为奇异瑰丽的景色早已经把你的心神牢牢抓了去,如何还会去想那些烦恼。

短短的上山之路,就已经让众人为之神爽,而他们在正正面对九寨沟的的时候,又怎能够抵挡它的神奇。

建别苑,建别苑,那宝镜岩、盆景滩、芦苇海、五彩池、珍珠滩什么的,只要风景好,全给我建上别宛,咱爷们有的是钱。

在上山的第一天,贾洪备下的木料就有了施展的空间。

而且,刘宪相信,当自己画下的几座别宛建好之后,阴山今年的人均收入肯定会被拉升几个点的。

毕竟亲兵要保护,奴仆要伺候,都不是盖房子的料。且山地之间,林木砖石都需要大批人手调运。这阴山国总共才了两千户出头,万余人,青壮劳力算是哗啦来了大半。

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一十章无当飞军

冬季的羊峒,飞雪撩人。

莽莽林海。似玉树琼花;冰帘、冰挂,又似冰晶世界。而遥望远山,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

银装素裹的羊峒不似严冬的冷酷冰寒,而似披上了层圣衣一如往日般高雅素洁。

刘宪一家,连同数百名亲卫、奴仆,在这里渡过了炎热的盛夏,灿漫的金秋,却不得不在白雪飞舞中踏上返回成都的路。

刘宪的身体早在入秋时就好了七七八八,深秋十月中更是完全康复。是以,今日南征大军凯旋归来,身为前任主帅的他也不得不安返成都。

诸葛亮此一去已将近五月,看似漫长的时间却绝大部分消耗在了沿途跋涉上。

走了喜爱刀兵作战的刘宪,孟获面对着善于捕捉心机的诸葛亮败得却是更惨更痛更郁闷!

他的那点花花肠子完全被诸葛亮看了个透彻,摸了个清白,是施一计得一计,算一谋成一谋。

首败三江城,再败银坑洞,三败八番部。四败乌戈国。

一路捉与放中,孟获毫不出意外的放干了南蛮的最后一滴血。

始刘宪起泸津关前,终诸葛烧藤甲兵后,前前后后孟获七次举兵,人马逾四十万次。

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蛮兵是捉了再放,放了再捉,可折损兵丁依旧不下十五万人。

南蛮诸多部族总人口才百多万,这前后七个月就折损了十分之一,且全是青壮。可以放心的说,就算孟获不降,任他离去,这南蛮二十年内也是无力北图。

虽然诸葛亮只捉到了孟获三次(第一战三江城给他逃了),可终究还是让这个蛮王俯首称臣,受刘备命领“南中郎将”,镇守南蛮。(东西南北四中郎将,为汉四品将军号)

刘备得南蛮报捷,下令嘉奖全军,同时着手变动南中政图:先改犍为南部都尉为朱提郡,以广汉郪人王甫为太守。

割越嵩郡南部、建宁郡西部,新设云南郡,以前永昌太守王伉为太守。

割群柯郡之南部为兴古郡,以雒县令习祯为为太守。

改从事邓方为越嶲太守。

以从事马勋为牂牁太守。

改从事王谋为永昌太守。

原建宁太守吕凯继任。

该蜀郡太守李恢为庲降都督,治味县,总提南中七郡。

很强大的一个改动,至少对刘备和他身后的集团来说是这样的。奔走天下三十年,多次占据州郡,今天按自己意愿增减州郡却还是第一次。

不过不管南中四郡还是南中七郡。刘宪都不用去理会的,那是政事而非军事。然随着诸葛亮的又一封奏表地递上,事情却也由不得他不到场了。

南中蛮人彪悍好斗,虽这一战损失不可估量,可其内还是有相当厚实的根基在。他们今日降服,可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实力复起,那又该如何?且南蛮与南中有着先天不可分的联系,南蛮若蠢蠢欲动,南中必然惊起,想以南中为根基,进军南蛮,那不清除南中各郡的羌蛮族人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心虑此事多时,经多番详查终于设出两计——其一,移南中劲卒,青壮羌蛮万余家入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其二、夷蛮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可勒令南中大姓皆出金帛,聘策恶夷为自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

这等于说是在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刘备政府川蜀集团军,而经费问题,则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

那些夷蛮贫贱惯了,平日里闹事斗狠为的不就是得些财货,而现在有了一条安安稳稳的途径,可让他们得到昔日梦寐以求的财物,这些夷蛮自然会乐的服属于汉,成南中夷汉部曲。从而刘备集团就可以在南中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虽然这些部队收拾私家部曲。但毕竟能安定地方,且还可以让刘备集团大量消减在南中的开支费用。

此举也能让当地豪强的社会地位得到相应的加强,遂也会安于刘备集团统治。他们出金暮兵,能使少数民族部众得到实惠,缓和了汉蛮两民族矛盾。同时,这些当地夷蛮青壮转身变成了政府军,拿到粮饷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一个道理——这些大户不能倒,否则自己就没饭吃。由此延伸,那就是南中不能乱、大户不能倒、刘备集团不能塌。这就好比后世员工在企业中得到了股份,企业强自己就有钱赚,企业垮了自己也就亏本了,于是…………

诸葛亮两个计策,可供讨论的却只有第一条,因为第二条已经被刘备认同,现在传令的使者已经出成都数百里了。

第一计——移南中劲卒,青壮羌蛮万余家入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无当飞军,这是日后蜀汉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

怎么可能不迁?刘宪想都不想就站在了诸葛亮这一方。

但他头脑冷静下后,却也不得不承认。无当飞军的成立——代价确实过大了些。

一万余户夷蛮,从南中前往蜀中,这个花销可不是一点半点。无论是迁徙费用,还是安顿费用,对如今北线作战的川蜀来说,都是一个极大地负担。

“军师,别来无恙乎!”州牧府门前,刘宪正巧与诸葛亮赶了个巧。

“上将军身体康安,真是可喜可贺。”大冬天的诸葛亮羽毛扇依旧是不离手,可人家拿着就是有那么一份气度、娴雅,任谁怎么看也都难说一个——装逼。

看到刘宪,诸葛亮不由得想到了孟获对自己的一个央求,眼睛一转瞄到了不远处那匹正被随从拉去马棚的卷毛赤兔。

“上将军,夺己人之物,可当奉还。”

咦,这话怎么讲?刘宪正想着客气两句,然后和诸葛亮借一步走,好好地通一通气,免得无当飞军上出麻烦。怎么冒不天的诸葛亮蹦出了这一句无头无尾的话来?

“夺?”刘宪心里想着,嘴巴上却没打住,“即为夺字,那又何来己人之说?”

“先敌后友也。”诸葛亮轻轻挥舞着羽毛扇,不像是在扇风。倒像是在朝外煽雪花。

“呵呵呵……”,刘宪笑了,声音不高不低,时间持续的却不断。他脑子在转悠,先敌后友,莫不是说的是孟获那一帮子???

“坏了,赤兔马。”低笑声差点给噎在喉咙里,刘宪颇是尴尬的咧了咧嘴,眼睛边角偷偷地瞄了瞄诸葛亮,还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欠揍。

咬牙,切齿。可却也没办法。孟获毕竟是降了,就凭这一点刘宪就没道理再占据着那匹赤兔马,而且他身份又很特殊,然更重要的是——孟获他人现在就在成都驿馆。

连带着带来洞主、孟优、董荼那、阿会喃以及南蛮迤西部的代表人物——银冶洞二十一洞主杨锋,都在一块住着。

要是被孟获找上门去,刘宪简直不敢再往下想了,太丢脸了!

“呵呵呵,呵呵呵,即为己伴,那自当奉还,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么!!”仰天打了个哈哈,刘宪嘴上说的轻松,可眼角却还在抽搐。

心疼啊,煮熟的鸭子竟然飞走了,哀怨中……

刘宪想到错过去的那个发*期(马匹),心里真不是一般的痛。早知道孟获那厮还敢讨要,那自己就算在路上再颠簸,也当忍着赶在六月中下旬回到成都。

白白一个发*期,错过去了。(南方马匹七月止。)

“今军师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下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这句话是很有隐意的,刘宪要是嘴巴在歪一歪,下面接上一句,“也好使我军士钱粮不以空废!”就彻底的歪心了。

现在这么问,不含有意刁难,平常而已。只是放在了自己吃瘪以后,略有一丁点恶心人的意味。

诸葛亮神色安然,一边好以整遐的赏着两侧走道边的“雪人”景观,一边温声答道:“留我方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我方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我方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可与自相安无事矣。”

见诸葛亮没用路途艰险等显而易见的因由作答,刘宪倒是一愣,细细品味“三不易”,瞬间大点其头。“果然高明,军师真用人心也。”

南蛮地险路远,一口吞并显然不现实,南征之前无论是刘备还是刘宪、诸葛亮都没想过吞并彻底南蛮。只是想要打掉南蛮的野心派,恩威相加,让他们人心向蜀(刘备)。

刘宪以此出发,屡次释放被俘蛮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诸葛亮玩的更大,三纵孟获,收服上层人氏的同时,临走之际还把下层百姓给装进去了。

三不易。1、留人的话就要留兵,多了人,当然就要多留粮食。而川中粮秣仅是积累了两年,还要支撑北线,粮食可谓是非常紧缺的!

2、要是不留兵的话,出了乱子,怎么去处理?留下的人没实权啊,而处理不了,还不是一样没用?!这样的话,留人反而白留了,倒不如聪明地去选择——以他(代表刘备集团)对南蛮的信任来换取南蛮人对他(刘备集团)的信任;

3、诸葛亮政治才华当今无出其右,就是让当地人自己管理当地的事宜,就如后世的民族区域自治一样,自己人管理自己,没有人又会异议,可当换了个外人来管理或者协同管理(TMD不是明摆着不信我、明摆着来监视监督我??)……你说孟获的心情会爽吗?

总之在收服南蛮一事上,诸葛亮用的是计谋从头到尾都是‘收买人心’。不用镇压,用收服人心,这样才能稳固后方,把全部精力放在打魏降吴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