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臣 >

第746章

权臣-第746章

小说: 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少爷,明人不说暗话,殿下亦是交代过,令我绝不可伤害你,迫不得已,也只是要将你软禁起来……!”杨清缓缓道:“但是本官却觉的留你终是祸患,自然是要除掉你……只不过五少爷若是能够与我携手……!”他这句话没说完,就感觉到咽喉一阵剧痛,韩漠的匕首却已经深深地拉开了他的喉咙,从咽喉喷出的鲜血溅在了摆满之上,异常显眼。
    杨清捂着咽喉,脸上表情扭曲,跌跌撞撞,终是栽倒在地,抽搐一阵,便即再也不能动弹。
    韩漠收回匕首,缓缓走到韩天赐身边,蹲了下去,看着已经晕死过去的韩天赐,脸上一片冷漠。
    他伸出一只手掌,捂在韩天赐的鼻子和嘴巴上,很快,韩天赐的身体痉挛起来,两手两脚剧烈地颤抖着,在这临死之时,求生的潜能爆发出来,双目睁开,想要挣扎,却是浑身无力,根本无法动弹,但是他那一双眼睛却清晰地看到了韩漠无情的脸庞。
    韩天赐的眼中从震惊变成惊恐,又从惊恐变成乞求,但是韩漠却冷漠无比,微微凑过去,声音极轻,却又极是淡然:“叛族者,死!”g@。
第一零八零章 一朝权在手
    魏都京国都
    自从魏军缴械投降,燕军进入魏国都之后,韩玄龄以怀柔手段,很快就稳定了京国都的局势。其后更是向魏国南部地区的各郡县发现了公告,各处所官员各安其职,稳定本地局势,有功者论功行赏,这让原本惴惴不安的处所官吏们马上松了口气。
    原本联军进入亭水关后,兵分两路,几乎称得上是势如破竹,其中虽然不乏一些意志坚定的魏国处所官员率领弱的处所武装据城阻挡联军前进的速度,可是面对强大的联军攻势,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大部分的魏国官员在联军的军队还没有抵达之时,早就收拾好金银细软拖家带口逃离,流民如水,再加上南风攻入山南郡,对世仇西魏国的苍生举起屠刀,更是致使大量的山南郡苍生向北逃离,实际上魏国的整个南部地区已经是混乱不堪,难民如潮,更有强悍刁民劫掠抢夺,各地几乎每日里都是哭声震天。
    并且魏帝为了准备围堵捍卫战,早就开始将处所上的粮草大肆征入京国都中,让本就贫瘠的魏国处所上缺乏粮食,难民无粮,很多人以树叶草茎果腹,境遇极其悲惨。
    韩玄龄拿下魏都之后,第一时间自然是稳住京国都,随后了解到魏国南部地区的状况,于公来,魏国陷入混乱对燕军并没有益处,流民成灾,匪患丛生,虽然强大的燕军其实不畏惧,可是既然是攻取了这些处所,自然是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否则总会给燕军带来麻烦,并且这些土地实际上也将酿成大燕国的土地,土地上的黎民也将是大燕的子民,抚慰苍生收服人心自然也是紧急要务。就是于si来,韩玄龄也不忍看到魏国的苍生因为这场战争陷入悲惨境地,他听得禀报,心中甚是难过。
    他召集了一批以汪敬卫为首的魏国降臣,商议起了如何稳定魏国南部局势,好在这群降臣之中,倒也不乏才调之士,献计献策,韩玄龄集思广益,又思虑两日,终是颁下了军令,公告魏国原有的处所官吏各归其位,依然担负原来的官职,其责即是平定本地的匪患,抚慰难民。
    魏国官员几乎人人都觉得魏国被灭后,自己也势必遭受灭顶之灾,京中的官员跑不了,每日里惶惶不安惶恐不安,可是处所的官员们早就隐匿起来,希望躲过一劫。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燕军竟然会有这样一道命令传下来。
    能够报名,并且还能够官复原职,如此美事,谁不希望,如果燕人这道命令是真的,自然是官员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实际上对大大都官员来,做燕国的官和做魏国的官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有权势在手,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工具。
    可是命令虽然颁下来了,魏国的官员却其实不相信,很多人心中只觉得这是燕人的计谋,是想要用这一招引蛇出洞,将隐匿的官员俱都引出来,然后再一打尽永绝后患。
    十人之中,倒有九人存了这样的想法,所以命令颁下后,一开始倒并没有起作用。
    好在处所官员众多,虽然有很多官员隐匿的很是平稳,但还是有一撮官员在逃命之中,被民匪抢劫,有些连同家一起丢了性命,亦有丢了所有钱财只剩下性命的,听到这道命令,虽然犹疑,可是已经是钱财官位尽失,还不如就此赌一下,若是真的,就能官复原职死灰复然,若是假的,大不了送上一条性命罢了。
    于是,便有一部分官员赶往京国都,而韩玄龄早就设立了专门的衙司措置此事,官员达到后,便有专人接待,挂号在册,随即便发放令符配上随从,赶去原职赴任。
    如此一来,用不了几日,这衙司便成了最为忙碌的处所,每日里都有赶过来的魏国处所官员,韩玄龄令人从魏国的吏部衙门取出官员名册,一一核对,若是一切真实,便即发赴处所任职。
    韩玄龄这般做,非论官员品性让他们官复原职,也是迫于无奈之策,当前战事远没有结束,燕军虽然掌控了魏国的京国都以及京国都南部地区,吞下了大半个魏国,可是庆人的主力却已经集结在山北郡,虽然庆军在攻魏之战中损失惨痛,如今还呈现后勤补给严重不足逇状况,可是他们终究拥有庞大的军团,并且身后还有一个完整的庆国,燕军始终要面临这北方的压力,不成能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对魏国进行战后重建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他只能暂行此招,如今要从燕国派遣官员前来就任,那固然是不现实的事情,而魏地却必须要稳定下来,这些魏国官员对魏国处所的状况十分了解,用他们进行平定匪患抚慰苍生,那定然是驾轻就熟。
    虽然这样存在着某些隐患,可是比起任由魏地继续混乱下去,这样做显然利大于弊。
    魏都陷落比预想着中的要造出许多,所以在魏都的仓库之中寄存着大批的粮食,虽然燕军粮草方面也不阔绰,但韩玄龄却还是从仓库中抽调出了大批的存粮,用于救济难民。
    约法三章、任用魏吏,放量赈灾,进入魏国都后,韩玄龄在短短时日连出三招,其效果竟是比韩玄龄预料的还要好。
    魏都很快就稳定下来,京中的店铺甚至恢复了生意,而那些魏吏赴任之后,为了能够立下功劳稳住官位,却也是比畴前卖力的多,各地混乱局面虽然不至于这么快就完全控制住,但却已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让局势迅速好转。
    而韩玄龄自然也是传令处所,若是有功,势必记录,比及时局稳定给予封赏,可是若借机掀起波澜,势必严惩。
    大部分官员恢复官位之后,却是老老实实,却也有少部分处所官员复国之心不死,借机收回处所权力,想要聚众起事,却早被韩玄龄放置的人手觉察,韩玄龄派出人马,迅速平定,并且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他的铁血手段,毫不留情地予以灭门之赏罚,如此一来,却是震慑住了众官。
    在军事摆设方面,韩玄龄除严密控制住魏国心脏京国都,另派出孔非所部,迅速赶往魏郡北部的黑林沼,据守其地,阻挡庆军意图谋取安西郡。
    韩玄龄的一系列做法,让他在西北军中威望迅速提升,从韩漠到韩玄龄,西北军已经打下了极深的韩家烙印。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如此时刻,受人敬重的韩玄龄却突然被人谋害,当这道消息传出来之时,西北军的将领们简直不敢置信。
    主将遇害,军心不稳,魏都开始呈现混乱,如果局势如此成长下去,燕军势必陷入危局之中。
    也就在这个时候,韩沧突然站出来,将韩玄龄遇害的经过向诸将言明,并且第一时间内将谋害韩玄龄的凶手汪敬卫抓进了大狱,虽然汪敬卫一再喊冤,可是在严刑拷打之下,他最终屈服,当着这西北军众将之面,用已经被打的几乎不剩牙齿的嘴巴哆颤抖嗦地交代了谋害韩玄龄的经过。
    于是众将得知,这汪敬卫所谓的投诚是假,他自始至终对魏帝都忠心耿耿,他的投降,不过是苦肉计罢了。
    他知道魏国必破难以幸免,所以早就与言赤信谋划好,要故意投降,找到机会,将燕军主将害死,让燕军陷入混乱之中,如此一来,便有机会死灰复然,重新集结魏军将燕人赶出魏都。
    其中计划,不单有言赤信介入,还有魏国降将薛破夜,薛破夜早已经蠢蠢yu动,只待韩玄龄被害之后,便即召集旧部,yu图再起。
    而韩沧行动迅速,第一时间抓住了即将逃跑的汪敬卫,并且还将准备起事的薛破夜等十余名魏国降将俱都抓捕,只是言赤信却趁乱逃跑,所以韩沧令人追捕,更是发下了通缉令,但有抓获言赤信者,赏金千两。
    西北将领中虽然不乏心思慎密之人,感觉汪敬卫谋害韩玄龄这件事情颇有些诡异,可是大大都将领却是武夫,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们征服了西魏国的国都,却呵护不周,让他们的主将被魏人的阴谋所害,这帮愤怒的将领在韩沧的率领下,终是将谋害韩玄龄的一干魏人俱都万刀分尸。
    魏国大将薛破夜没有死在沙场之上,却被一帮西北将领乱刀砍死在监狱之中,而汪敬卫卖主求荣,本以为走的是一条富贵之道,却最终还是死在了燕人的手中。
    韩玄龄之死,消息并没有隐瞒住,很快传开,魏都马上起了sāo动,一些复国之心不死的魏人yu图趁机而起,而韩沧使用铁血手段,很快将魏都的骚乱平息了下去。
    在韩玄龄死后的混乱时刻,韩沧ting身而出,不单诛杀了谋害韩玄龄的魏人一党,并且稳住了局势,让燕军面临的险恶境况转危为安。
    理所固然地,韩沧便开始接替韩玄龄,代行西北大将军军权。
    西北军虽然有些将领感觉事情很是古怪,可是大家却也都知道,在这样的时刻,燕军不得没有主帅,必须要有人站在最高处稳住西北军的军心,而不成否认,当前形势下,韩沧或许是最为合适之人
第一零八一章 怨恨的心
    韩玄龄遇害的消息,第一时间以飞鸽传书的办法送回了京城,随后韩沧派出一队人马,将韩玄龄的遗体送回燕京城。
    虽然西北军众将几乎默认了韩沧暂时代行大将军之权,可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私下里总还是有些人议论的,可是这样的声音很快就歇止下来,事理很简单,因为京里派出的特使很快就抵达,带来了一份圣旨。
    这道圣旨宣之后,韩沧便名正言顺地正式担负了西北军大将军。
    虽然很多将领感觉到这道旨意下的十分突兀,虽然大家默认韩沧代行西北大将军之权,可是真要登上这个座位,韩沧的资历和威望明显是不敷的。
    朝中少不了赋闲在职的老将,其中比韩沧资历和威望强出许多的大有人在,甚至于西北军中亦有很多在资历和威望上强过韩沧的将领,按理来,皇帝找到如此机会,势必会任命一名心腹之将坐镇西北军,可是这道旨意,却出人意表地将代行军权的韩沧扶正。
    虽然很多将领感到古怪,可是圣旨已下,自然是谁也不得违抗,韩沧也就名正言顺地正是成了西北军主将。
    韩沧所住的处所,乃是一处原来魏国高官的府邸,因为韩玄龄遇害在先,所以对韩沧的防卫极是严密,住处四周时刻都有精兵巡哨,而韩漠居住的院子里,则是他携同而来的心腹兵丁。
    夜色幽静,忽地从韩沧的房内传来一声惊呼,房门外的几名守卫互相看了看,却并没有显出惊讶之色,反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神情,似乎这样的惊呼声已经呈现过许屡次,见怪不怪。
    不过为了平安起见,还是有一名护卫凑过去,轻声问道:“大将军,可有叮咛?”
    这些时日来,这些守卫每夜城市守卫在韩沧的屋外,并且几乎每一天深夜时分城市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惊呼声。
    开始两日守卫们都是紧张无比,都以为是有刺客行刺,后来才知道不过是大将军做了恶梦罢了,而后听到这样的声音,便已经习以为常。
    在这些守卫看来,大将军日理万机,不单要稳住魏国的局面,并且还要整顿军备,随时应对北方庆军带来的军事威胁,如此年轻,却要承担如此大任,精神压力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对比的。
    每当夜里韩沧的惊呼声传出来,几名守卫心中甚至在想:“这大将军虽然位高权重,但却也不是好做的,连个平稳觉也不得睡好。”
    韩沧此时已经从睡榻上被恶梦惊醒过来,坐起身子,条件反射般从床头拔出了准备好的长剑,紧握在手中,手背青筋暴突,而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即是身上也已经被冷汗浸湿,瞳孔收缩,带着些许自恶梦中惊醒过来的惊惧之色。
    四下里昏暗一片,寂无声息,外面那护卫的声音传过来,韩沧便淡淡道:“无事!”他从榻上起来,握着长剑走到外室的桌边,昏暗一片,却十分准确地将长剑放在桌子上,顺手便拿起桌上的茶壶,里面的茶水已经冰冷,他却对着壶嘴仰首灌饮,竟是将茶壶中的茶水俱都饮完,这才放了下去,伸手抹去了额头的冷汗,兀自感到自己的心还在剧烈地跳动着。
    他在屋内静静坐了许久,悄无声息,知道身上的冷汗晾干,他的神色才微微恢复平静,终是沉声道:“让韩绪过来!”
    外面承诺一声,没过多久,外面便传来一个恭敬的声音:“大将军,的韩绪奉命前来!”
    韩沧上前去,打开了门闩,便即转身回到内室,从门外进来一名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转身拴上门闩,跟着走进了内室之中。
    韩沧在内室已经点起灯,灯火照在他惨白却冰冷的脸上,很是诡异。
    年轻人韩绪躬着身子站在一旁,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吭一声。
    “东海那边可有消息传来?”韩沧靠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很是疲惫:“有没有到手?”
    “大公子……!”韩绪往前走了两步,却见韩沧霍然抬头,那双眸中寒光划过,不由心中一寒,急忙止步,压低声音道:“东海并没有五少爷的消息,并且他的船队也确实没有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