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偏要宠她宠她-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章 正经
薛静姝为了能在外殿多待一会儿,特地把传膳的小内监叫来; 把今日晚膳有哪些菜品、分别是什么做的、有什么功效一一问过; 直把那小内监问得两股战战; 汗流浃背。
她很快也发现自己无意间为难了人,虽说这些东西传膳内监都必须记在心中,可她之前从未问过,猛地一下突然来问,难免让人措手不及。
她让内监退下; 心中冷静下来; 又觉得自己这样躲避的作法,反而是如了皇帝的意; 说不定他现在正在内殿偷笑她呢。
想到此; 她很快整理好神情; 命人摆膳。
有皇帝在; 一顿饭吃得肯定不如她自己一人时自在; 她偏好素食; 喜爱菌类,皇帝则每每让侍膳女官往她碟子里夹各式各样的肉; 吃了禽肉吃鱼肉,吃了鱼肉又要吃兽肉,而且饭前还必定得搭配一碗骨汤。
她往往每样吃一口,腹中就饱了。
皇帝一如既往的好胃口; 桌上饭菜大部分进了他的肚子。
这也是因皇帝登基后; 提倡节俭; 把每餐六十四道菜一再砍半,减成十六道,不然恐怕他再能吃,也是吃不完的。
饭后又上了一碗甜汤,今天是山药马蹄汤。
薛静姝在皇帝的注视下,不得已吃了小半碗。
皇帝看她不情不愿的模样,道:“用了膳不要一直坐着,否则肚里积食难消,皇后陪我去御花园走走吧。”
薛静姝自然同意。
两人轻车简行,也不备仪仗,穿着一身常服,身后跟着几名宫人就出了栖凤宫。
御花园距栖凤宫不远,帝后二人并肩走在前头,宫人不远不近地缀在身后。
此时已经将近三月,正是树木吐芽,百花含苞的时候,御花园内的草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此时都已经蓄势待发,准备争一争春色。
两人步入一片杏林,白色的杏花缀满枝头,微风吹过,就如雪花一般漫天洒落。
皇帝忽然指着一株老树,道:“你看这个印记。”
薛静姝上前仔细看了看,年岁久远,看不清上面到底是什么字。
“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
皇帝道:“这是我八岁那年刻下的,当时的身高。”
薛静姝沉默了一下,这个高度,与她现在的身高差不多。
皇帝看她一眼,道:“我八岁时的饭量,就是皇后现在两三倍之多,所以才能长到这个高度。”
说来说去,还是说到她的食量上来了,下一步肯定又要给她加餐。
薛静姝不服,道:“十数年过去,这树肯定也长了不少,连带陛下当年刻下的印记也一同升高,实际上您当年的身高,肯定比这个矮些。”
皇帝点头认可,但又道:“我如今比皇后高了一个头不止,皇后再过两年就不长了,该趁现在多进些膳食,争取再窜一窜。”
薛静姝蹙眉,“陛下身为男子,身量比我高些也是常理,陛下不知,我这身量,在女子中处于中游,不高不矮正合适。”
皇帝道:“我的身量在男子中居于上游,皇后却只在中游,难怪你我二人不易卯合。”
“什么卯合……”薛静姝正疑惑,忽然想到一个可能,顿时消了音,她难以置信地去看皇帝,却只见他表情如常,似乎他的话没有什么深意,但实际上这话又实在容易令她想歪。
她尽力镇定,却抑制不住面上烧红,扭头就往外走,可惜她自己没发现,那方向是往杏林深处去的。
皇帝不紧不慢跟上去。
后头伺候的人迟疑,不知是否应该紧随而上。
德公公心中权衡一番,挥手让人与他守在林外。
薛静姝没走多久就发现走错了,可身后有皇帝的脚步声,若她就这么调转回头,岂不是让他看笑话?于是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走。
太阳渐渐西沉,火红的晚霞烧了半边天。
薛静姝不知不觉停下脚步,望着西边天空微微出神。
皇帝走到她身后,与她一同看像西边。
在这样的美景下,她也忘了方才的别扭,叹道:“真美。”
皇帝偏头看她,她白皙的脸庞在晚霞下,映满了绯红的光。
他忽然伸出手,薛静姝下意识躲开,疑惑地看着他。
皇帝道:“头发上沾了花瓣,我给你拈掉。”
薛静姝便略略低头,乖乖站着不动。
皇帝将花瓣拿下时,手指头似乎轻轻刮过她的脸颊,但又好像只是无意。
薛静姝还来不及理清,皇帝的手已经继续往下,极自然地握住她的,牵着往外走,“天快黑了,出去吧。”
她试图把手缩回来,“皇上,让我自己走吧,这样拉着您也不好走。”
皇帝道:“天黑路滑,园内小道泥泞坎坷,皇后当心摔了,还是让我牵着安心些。”
薛静姝无言地看了看天色,虽太阳已经下山,可离皇帝说的天黑路滑还有一段时间吧?
杏园外,德公公看着帝后一前一后入内,出来时却手拉着手,心中庆幸方才没有不长眼跟进去。
回到栖凤宫,女官来请示,浴汤已经备好,皇后是否此时入浴。
薛静姝下意识看了眼皇帝,见他已经拿着书看上了,似乎没注意这边的样子,才轻轻点头。
前两次她与皇帝行房后,只在浴桶内净身,实际上在栖凤宫偏殿,有一座丈余见方的浴池。
此时池内已经蓄满热水,因这季节没有鲜花,浴池里撒着宫内特制的干花,那干花泡了水之后慢慢舒展开,仍如鲜花一般鲜艳。
薛静姝步入池中,舒适地叹了口气。
之前沐浴,身上都酸软难耐,昨晚甚至还有些神志不清,她都许久没有好好享受过这份惬意了。
只是她一想到皇帝还在殿中,就觉得有些不安,总觉得他会突然进来一样。
虽说皇帝在她面前,说话行事还与从前差不多,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她心里,总觉得皇帝的话别有深意,他正经的表情有时候未必正经。
但她又没有任何证据,每次怀疑完皇帝后,就要再怀疑一次自己,会不会是她想多了?
就如刚才杏林内的榫卯之说,她觉得皇帝是在暗指两人行房时,因体型差异,不太契合。
可理智上又觉得,皇帝不可能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种话,肯定是她多想了。
她沐浴完,让宫人扶着出去,见皇帝仍在看书,心道果然是她胡思乱想。
皇帝忽然念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薛静姝:“……”
她实在忍不住,上前看了一眼,皇帝手中确实是一本诗集,于是心中又开始纠结难解。
为了避免烦心,她索性拿了本医书远远躲开。
但是夜晚安寝,又难免要睡在一块。
帝后大婚头三晚,需要同床共枕,但是三天之后,便不作要求了,皇帝爱歇在哪里歇哪里。
有些时候皇后不受宠的,甚至从此以后,只有初一十五才能盼来皇帝。
眼下倒没这个问题,因皇帝处理完政务直接来了栖凤宫,又一直陪着皇后到现在,自然没有不长眼的人上来请示今晚下榻何处。
皇帝躺下后,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抱过皇后。
薛静姝都快熟悉这个硬邦邦的怀抱了,从一开始僵硬推拒,到现在皇帝来抱,她就顺势靠过来,也不过才几个晚上而已。
她鼻尖嗅了嗅,道:“陛下今晚未让人燃香?”
皇帝道:“香已经熏完了。”
薛静姝再次惊异于他的速度,无奈道:“我的箱子中还有一些,陛下松开些,我命人取出来。”
皇帝并不松手,“不用香,有皇后也是一样。”
“我今日沐浴时用了干花,恐怕身上熏香的味道早就被冲淡了。”
“无事,”皇帝道:“我嗅得用力些,还是能嗅出来。”
薛静姝默了一会儿,忍不住问他:“陛下是说正经的,还是在说笑?”
皇帝看着她,十分正经道:“我从不说笑。”
薛静姝用更加怀疑地眼神看了他一会儿,在他怀里转了个身,背对他,“既然陛下不焚香,那就不焚吧,只希望等我今夜醒来,陛下是在睡梦中,而不是如昨晚一般干瞪着眼。”
皇帝手动把她拨过来,“皇后为什么要背对我?就算今晚如昨夜一般难眠,也不必担心,毕竟昨晚后来,我还是睡着了的,只是辛苦了皇后。”
薛静姝没听完这话,又背过去了,这次还用手抓着床单,任皇帝怎么拨也不再转过去。
她下定决心,今晚不和皇帝说一个字了。
他不是最正经,从不说笑么?
那就正经到底,别再开口了。
皇帝盯着她的发顶看了许久,久到薛静姝以为他消停了,准备睡了,结果皇帝忽然双手在她身体两侧一撑,整个人借力翻进内侧,又与她面对面,眼对眼。
薛静姝:“……”
第三十七章 憋着
最终两个人还是抱着睡了一夜。
次日清晨,皇帝先醒来; 见怀中薛静姝还睡着; 就轻手轻脚地把她放到一边; 小心下了床。
女官正要进来服侍,他出手制止,无声地让她们把衣服放下,自己一件件拿起来穿。
不过薛静姝还是醒了,她看看外头; 天空暗沉沉的; 一丝光线也没有。
皇帝听到动静,回头道:“把你吵醒了?接着睡会儿; 还早。”
薛静姝摇摇头; 慢慢坐起来; 披着外衣走到皇帝面前; 拿过托盘里的玉腰带; 替他扣上。
皇帝低头看她; 她眼皮低垂,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 面上不施粉黛,白皙的肌肤在烛光下泛着微微的红晕。
他道:“皇后睡了这一夜,气色比昨天好了许多,果然之前是我的不是; 让皇后太过受累。”
薛静姝掀起扇子一样的睫毛; 面色如常地看了他一眼; 又垂下去。
她想了一夜,总算是想明白了,不管这人到底是真正经还是假正经,对于他说的话,不论自己心里怎么想,面上总是不能露了怯意,否则要给他看笑话了。
皇帝又道:“我昨夜也睡得极香,多亏了皇后。”
薛静姝仍然不说话。
皇帝见她不理,正准备再说点什么,恰好德公公提着食盒进来,薛静姝借势走到一边,他只得停住。
皇帝每日卯时起床,辰时上朝,若上朝前吃得太饱,难免有五谷轮回的困恼,若什么也不吃,腹中饥饿,届时在朝堂上叽里咕噜地响起来,又实在有失体面。
因此上早朝之前,他便先进一点羹汤,等到下了朝,才开始正经用早膳。
今日的汤是银耳莲子羹,银耳炖得烂烂的,汤熬得稠稠的,里头又加了些红枣、枸杞等,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皇帝拉着薛静姝坐到桌边,给她也盛了一碗:“先吃一点垫垫底,一会儿回去再睡一觉,时辰还早。”
薛静姝轻轻点头,“陛下忙完政务,记得及时用膳,可别耽误了。”
皇帝道:“这话正是我想对皇后说的。”
薛静姝看了他一眼,又不说话了。
皇帝喝完汤,又看着薛静姝躺下,才带着德公公和几名小内监去了崇德殿。
薛静姝躺在床上,并没有多少睡意。昨晚睡得早,又一夜无梦,今天虽起得也早,却并不觉得困倦。
皇帝刚才说他睡得香,其实她自己在皇帝怀中,又何尝不是这样。
以往一个人睡,她身上发凉,总是睡不安稳,有时候半夜醒来,被窝里还是冷的。
而现在不论夜里什么时候醒来,浑身上下都是暖洋洋的,自然睡得更好。
既然睡不着,她也不强迫自己入睡,脑子里又想起了别的事。
昨天去见太皇太后,除了陪她说了些闲话以外,太皇太后也跟她提了一件事。
这算起来也是惯例,皇帝大婚之后,皇后一般会设宴招待朝中诰命夫人,明面上是皇恩浩荡,实际上也是告知她们,从此中宫有主了。
有些时候,这场宫宴,甚至是皇后与后妃们笼络帮手的地方。
毕竟花无百日红,就算此时再得宠,总有色衰爱弛的时候,有些后妃就会在此时物色大臣之女,等她们将来入了宫,就网罗到自己帐下,为其固宠,而新入宫的女子,则能由此得到一些庇护。
这是众人心照不宣的规则。
因此,这场宴会上除了各位诰命夫人,还有许多美貌少女。
太皇太后昨日说过,眼下正是开春踏青的好时节,不如就在御花园里办一场迎春宴。
薛静姝此前只协助太皇太后办过一场元宵宴,而且多数时候是太皇太后在说,巧嬷嬷吩咐宫人去布置,她只是在一旁旁观,因此没有多少经验,心中也就没底。
她躺在床上想了一会儿,到底还是起身。
宫人们听到动静,进来服侍她更衣。
她把宫中负责设宴的几位女官叫来,询问她们以往宫宴的流程、规格等等。
与女官们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她心中才有了一个大概的设想,匆匆用过早膳,就去了长乐宫给太皇太后请安,顺便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
太皇太后听得直点头,说:“你做事我是放心的,虽说没有经验,可这宫里有经验的人多了,你多问问她们,多让底下人去做事,自己把控住大局就好,若什么事都躬身去做,那可就要把自己累坏了。你若实在不放心,我让阿巧去帮你几天。”
薛静姝忙道:“这怎么行?皇祖母是一刻也离不开巧嬷嬷的,不必让嬷嬷随我去,我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来皇祖母宫中跑一跑,您别嫌我烦就好了。”
太皇太后假意不高兴道:“整天说这种话,你看我什么时候烦过你?”
薛静姝轻笑道:“我知道,皇祖母心里疼我呢。”
太皇太后也笑了,又说:“我疼你,还不是因为你招人疼,你这孩子,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却没为自己想一下。有句话皇祖母昨天就想问你了,眼下皇帝不在,咱们不必顾忌什么。姝儿,你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