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召唤无双 >

第11章

三国召唤无双-第11章

小说: 三国召唤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你就让我将功补过吧,是我记错了地形,才导致如此境地,还望大人成全。”那乡民非常固执。

周瑜看了他一眼,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手上却尽是刮痕,看来他所言不假,但此地地势确实太过陡峭,徒手攀岩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你叫什么名字。”

“禀大人,草民刘大敢。”

“不错,勇气可嘉,不管你成功与否,我都会禀报太守,给你或你的家眷优厚的封赏。”

刘大敢赶紧跪下,拜谢周瑜。这时候另外几名乡民看到了,其中有两人对视一眼,走了出来。

“大人,我们二人自小不务正业,荒废了半生,今日也想要求一场富贵,还望大人成全。”

周瑜诧异的看了他们一眼:“你二人又有什么本事,这绝壁攀岩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人,小人与他从小就偷鸡摸狗,但都是被生活所迫,有时候实在饿的不行,就跑到毛城南边的投石山掏鸟窝,也算对这绝壁熟悉一些,只是许久没有练过了,不知还留有几分本事。”

周瑜这才欣然允诺,示意三人一旁去登记姓名,李王曾经说过,只要对天下有恩的人,就应该被铭记。

三千常山兵几乎都由乡勇组成,这时候又有几人出列,表示可以涉险,周瑜点齐十人,让他们一旁休息,其他人将干草放下,编织草绳。

“子龙,你也会这活?”周瑜诧异的看着赵云飞快的编织草绳,竟比一些军士还来得熟练。

“小时候投在师傅门下学艺,师傅就教导我们,学一门就要精一门,也许看起来微末的伎俩,或许就是弥补自身不足的唯一办法,所以我不会看不起任何事物或者人,他们出现了,就必然有其道理。”赵云侃侃而谈。

周瑜别扭的看着自己的双手,细若纤纤,自己傲称博古通今,音律更如老鱼跳波凤凰叫,但实用性又有多强?天下不定那些事物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赵云没有注意到周瑜的尴尬,转眼却看到周瑜蹲了下来,拿起一把干草,细心观察赵云的动作。

赵云微不可见的笑了笑,手上动作放慢了许多。

待到各自完成了手中的任务,这才统一把草绳连在一起,绵延足有百米。

周瑜站起身来,也没在意黏在身上的泥土,这在从前是绝无仅有的。

“兄弟们,一定要做到慢行,每一步踏足时先用匕首试试松软程度,还要警惕大风,十息一步,我们不要追赶一小段时间,保证自身安全。”

周瑜走到悬崖边打探,随后对赵云点头示意。

赵云和几个士兵将草绳的一头绑在大树上,试了试每一节的硬度,这才扛着草绳来到悬崖边。

刘大敢将草绳末端绑在腰上,赵云不放心,亲自为他紧了紧,这也让他受宠若惊。

“出发吧。”

刘大敢将双腿悬空,试了试风速,过了小会儿翻身抓住悬崖上翘起的石头,那石头挑在半空,看着就像随时都要断裂一样,但只有这些经常走山路的乡民才知道,往往这样形状的石头才是最坚固的。

绳索后面每隔五米绑着一人,末端有百名士兵坠住,毕竟没办法判断高度,有人坠在后面还能防止草绳被吹飞。

过去了盏茶的时间,第二人这才来到悬崖边准备下去,足见地形的险峻。

“小心。”赵云眼疾手快,抓起草绳向右一甩,刘大敢才没有出事。

原来是那第二人准备下去时,踩空了山石,险些砸到他头上。

时间过去的很快,终于轮到第七个人了,这也就意味着距离地面大概还有二十米的距离,众人看得都激动了。

周瑜将心一放,看来一切都还算顺利,随意的看了眼右边如同屏障一样的大山。

这一看不得了,脸色顿时沉了下去,变得难看。

“快,叫他们不要动了,趴在石头上,快,一起喊。”

周瑜来不及解释,吩咐兵士一起呼喊,让他们用匕首钉在岩石缝里,趴着不要动。

也就半分钟的时间,天空中传来呜呜的声音,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气旋呼啸而过,这是被卷了起来的砂石。

形势变化很快,那百名缀着草绳的兵士只感觉手中一紧,而草绳上绑着的人有两个被刮飞,连声音都传不出来就消失在尽头。

悬崖边不能站立,一个不慎就会被刮飞,周瑜赵云看不到悬崖的情况,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周瑜学识很广,对一些气候也有涉猎,刚才晃眼看到大山上雀鸟不飞,走兽不鸣,定然是大山背面的罡风积压,喷涌而出,再俯冲直下,遇到东西两面的横风,必然产生气旋,这种气旋最不稳定,左右不定,别说人悬在空中,就是抱着大树没有着力点,也极易被刮飞。

“停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瑜身后一个兵卒轻语了一声,周瑜看了看大山,草木直腰,轻微的抖动,知道罡风短时间不会再来袭击,赶紧跑向悬崖,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悬崖为何如此平整了,原来是经年累月受罡风的摩擦。

赵云将头探出去,脸色顿时一黯,草绳上竟没有了任何身影,这也就意味着下去的六人全部殒命。

“大人,那是什么。”

突然周瑜的护卫提醒了一声,周瑜赶紧凝神一看,只见黑暗中有一个黑点支了出来,左摇右晃的。

“是刘大敢。”赵云认出了此人,周瑜也是大喜,赶紧用手势告诉他安全了。

刘大敢这才钻了出来,周瑜看不到情况,他却是知道,原来是悬崖上有一个深坑,结合这次气旋不难想象,定然是某次罡风气旋将一块巨石连根拔起所留,这也救了刘大敢一命。

“公瑾,他在做什么?”赵云看着刘大敢一只手,一会儿指着自己一会儿指着山坳。

周瑜眉头一皱,没有回答赵云的问话,对着刘大敢挥手示意,然后转身就走。

周瑜埋着头,用脚丈量了下距离,在一棵大树前停下,伸手用树枝在地上划了一条痕迹,吩咐百名掌草绳的兵士听令行事。

再次来到悬崖,对刘大敢挥手,右手高举,暮然落下,百名士卒忽然向前一冲,临近周瑜划的痕迹时在缓慢停下。

“怎么样了。”周瑜如今年纪不大,心态差了许多,竟不敢抱有希望。

赵云探首一看,见到刘大敢缩成了一个小点,兀自使劲的对他们挥手,脸上挂着淳朴的笑意。

顺着刘大敢等人用生命换来的路径下去,别说参与的人了,那些围在一旁观看的也是汗流浃背,大冬天的竟不觉得冷。

“各部点齐人马,看有没有伤亡。”赵云派遣兵士就地安营,他是主将,这些事务都要安排:“生火做饭,将腌菜热一些,不能亏了肚子。”

周瑜热好了菜,唤兵士去叫来刘大敢和剩下的两个乡民,毕竟长白山异常凶险,渊博的学识远没有经验来的实在。

“大人,我并没听说过太行山存在湖水,这小溪向西北行进,应当就是连接并州的通路,但据我所知,并州湖水不多,离我们所在最近的就是晋阳境内的环湖。”

周瑜揉了揉生疼的鼻梁,如果真如刘大敢所说,那他们去了晋阳还不如不去,徒然暴露了行踪。

想了半天,赵云看向地图,淡淡的吐出四个字:“只能改道。”

第十九章 北平公孙

并州境内,乐平郡阳泉县,李王高坐首位,其下有太史慈牛金站立,手中捧着刘虞的回信,信中讲到,他们连夜行军,只消三日便可到达太原郡寿阳城,邀李王所部一同攻城。

太史慈看完书信后又交给牛金,牛金看了半天后,挠了挠头,也不知看没看懂。

“大人,看来刘虞没安好心。”太史慈忍不住说道。

“哦?”李王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说说你的看法。”

太史慈向前一步,抱拳道:“这寿阳距离我们不远,我们派兵威慑也并无不可,但他们远来劳顿,想必不会全力攻城,而公孙瓒素来与他不合,更不会出全力,这邀我们前去攻城,恐怕是要我们做他的附庸,为他做嫁衣,试试寿阳的深浅。”

李王一笑,指着书信却说道:“我看这并不是刘虞的口气,更像是公孙瓒的性格,虽然他御边有功,但为人实在不敢恭维。”

这公孙瓒不服刘虞的执政理念,眼红他的功绩,公孙瓒与鲜卑、乌桓进行了长达五六年的持久战,没有奈何,而刘虞一来采取的安抚姿态惹怒了公孙瓒,刘虞执政幽州期间,不止汉人服他,胡人对他也是心服,公孙瓒担忧刘虞功绩高于自己,多处下绊子,但刘虞一副忍让的模样又触怒了他,认为刘虞这是瞧不起他,再之后袁绍刻意挑拨等等就不一而说了。

“公孙瓒虽然挂着前将军的头衔,但也是一镇太守,品秩上与大人相同,如此改换书信,就不怕触怒大人?”太史慈脸色不瑜。

李王哈哈一笑:“你管他作甚,他连牧守一方的大员都不怕,怎会将我放在眼里。”

李王施施然走到太史慈身边,在他们耳边念叨了几句,然后就吩咐他们自行离去。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三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日北方滚滚烟尘袭来,有一万骑兵纷沓而至,所过之处大地都在震颤,就连李王也震惊的看着他们,可谓壮观。

临到近前才勒马驻足,马上一员银甲将军喝道:“前方可是魏郡太守李王的营帐,速速唤你们大人来见。”

李王身后的太史慈一怒,正要上前训斥,却被李王拦住。十八路诸侯伐董的时候,公孙瓒并没有见过李王。

“我就是魏郡太守李王,马上的可是前将军北平太守公孙瓒当面?真是久仰大名。”李王弓着腰抱拳,一脸的谄媚:“早就听闻幽州有一匹孤狼唤曰公孙氏,率领白马骑军大破乌桓、鲜卑二族,杀的胡人东逃西窜,当真是扬名塞北,前人所不能及。”

李王是谁,前世网络工程师,自然语言方面很强,一顿天花乱坠的胡夸劈下去,顿时将公孙瓒弄得飘然欲仙。

公孙瓒心中虽喜,嘴上却道:“魏郡太守?不错,等我安顿好兵士马匹再来听听你的见解。”说完撇着身后的几人:“你们过来,好好陪着太守大人,谁敢怠慢小心我禀明州牧治你们的罪。”

公孙瓒策马而去,一副高傲的模样,也没看身后几人憋得酱紫的脸色。

“子义,速去看看宴席准备好没,我要为各位同僚接风洗尘。”

“在下骑都尉鲜于银(从事鲜于辅)拜见魏郡太守。”当下两个不似汉人的将军向李王见礼,正是乌桓人。

“快快请起。”李王扶起二人,看向最后一人。

“东曹掾魏攸拜见太守大人。”

这时候正好太史慈前来汇报:“大人,宴席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开始。”

李王热情的拉着几人就向里走,魏攸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过很快就掩饰过去了。

“哎。”坐在大帐中,李王却是叹息了一声。

果然,魏攸抱拳问询:“大人不知为何叹息?”

李王神色一黯,看得一旁的太史慈咋舌不已,这变脸也太快了。

“请恕我多嘴,幽州牧刘大人勤政爱民,使得幽州苦寒之地迎来了春天,刘大人身在局中却不知凶险,迟早会铸下大错啊。”

李王一副悲痛的表情,再配上低沉的声音,几人的心态都在跟着起伏,尤其是最后一叹更像挠在了魏攸的心中。

“大人有何见解,但说无妨,今日权当交心朋友,入我等耳中,再无他人知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李王站起了身,负手站在门口,望向幽州。

“这公孙瓒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与鲜卑乌桓大战数年,弄得兵卒客死他乡,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幽州牧上任其间,爱民如子,对异域胡人也如同兄弟一般勤爱有加,但这公孙瓒狼子野心,担忧功绩被抢,恐怕已经对州牧大人怀恨在心了。”

魏攸沉思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而鲜于银两兄弟一直瞧不起公孙瓒,更是在一旁冷笑。

李王耐心的等着,也不知过了多久,魏攸抬起头:“如此说来,大人是要提醒我等小心公孙瓒了?”

李王双目一肃:“非是提防,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我只是觉得公孙瓒兵不服气州牧大人,还是上心为妙。”

魏攸仔细看这李王,发现他双目澄澈,不似有其他想法,这才说道:“之前公孙瓒不服管教,擅自用兵,刘大人动了怒,欲要征伐公孙瓒,但我曾劝诫大人,他还有大用,不可斩杀,否则北平一郡将会大乱,如今听你一说,却是留不得他了。”

李王一笑,言尽于此,知道魏攸也是见人说人话的人,稍微点明一下就好,否则过犹不及。

这时候牛金走了进来,附在李王耳边说了两句。

“刚才公孙瓒来过,但是看到兵卒衣不蔽体,吃着‘草根’,又倒回去离开了。”这草根正是李王的腌菜,看起来就如老而发皱的草根。

李王点头:“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之后几人就攻伐寿阳城作了交流,之后就各自散去。

“魏大人。”李王叫住魏攸,将他拉到一旁。

“魏大人,你帮我瞧瞧,这是幽州牧的字迹吗。”李王神秘的拿出了刘虞的回信,交给魏攸。

魏攸越看越气,脸色也是不停变换:“公孙瓒匹夫,竟敢篡改州牧大人的信件,找死。”说完气匆匆的走了。

李王轻笑一声,看向一旁的太史慈:“走吧,我们去向公孙大人道歉。”

“魏郡太守李王,求见前将军公孙瓒。”

来到公孙瓒的营地,自有卫士将他们拦下询问。

“你们等等,容我去禀报。”那兵士行了一礼,李王和公孙瓒级别一样,却不是他们能怠慢的。

过了也就小几分钟,自有兵士前来通传,让李王等人自行进去。这也看出了公孙瓒的傲慢,如果里面住的是曹操或者刘备,此刻定然亲自出来迎接。

李王没有在意,此行正是来忽悠公孙瓒的,谁还管面子那个****?

“公孙大人,午时怎么不见你来赴宴?”李王装作不知,抱拳问道。

“李大人,你也知道这漠北的马匹最是金贵,我手下粗枝大叶的弄坏了可是得不偿失,所有我只好亲自留下看管。”

公孙瓒正用干草喂食马匹,看都不看来人。

“虎牢关前,未能瞻仰将军的风采,如今寒冬腊月,却在并州并肩作战,当真是造化缘分。”

公孙瓒这才放下手中的事情,打量李王,抱拳说道。“也是,昔日虎牢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