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97章

大宋权相-第97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刺探情报和引诱男人的技巧……本相说这些也没用,反正你也不愿意。”

“愿意,愿意。”黄药师挺起了胸膛,大声说道:“小道虽然不才,却也愿冒着生命危险为丞相打入敌人内部,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因为小道知道丞相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宋江山百姓,小道为丞相做事,也是为大宋百姓做事!小道虽然比不上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宋勇士,却也甘愿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精忠报国是口号,也是小道心中的……。”

“行了,行了。”贾老贼打断黄药师的话,“既然你愿意,那本相就下达任务了,一会船到了崇德码头你就下船,廖莹中安排几个人保护你走陆路去临安,然后想办法混进本相在朝上地死敌丁大全府里,为本相监视丁大全地一举一动。这一次的任务不算很危险,你如果暴露,随时可以逃进本相府里,本相自然会保护你。明白吗?”

“明白。”混进丁大全家里比混进蒙古军队可容易和安全得多,黄药师自然是满口答应。不过黄药师还有一个问题,“丞相,小道黄药师这个名字已经暴露,只怕丁大全会有察觉,小道是不是该换一个名字?”

“欧阳锋!”贾老贼斩钉截铁地说道:“你就用欧阳锋这个化名,混进丁大全家里。”

打发了天才间谍黄药师对付政坛死敌丁大全,贾老贼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韩震又跑来请示船队是在崇德码头还是在石门码头停靠,还有请示在见到宋理宗后,军队该用那一套方案向宋理宗敬礼,贾老贼一一批示完已是半个时辰过去。可韩震前脚刚走,贾老贼的亲兵又领来了宋军的天才工匠陈广昊父子,进舱后,仅有七个指头的工匠陈广昊与他白发苍苍的父亲便一起给贾老贼下跪行礼,贾老贼赶紧扶起这对父子,说了许多褒扬称赞的话,又再三感谢了这对父子在武器改进上对宋军的帮助,弄得地位卑微的陈广昊父子受宠若惊,手足无措。

“两位,本相今天请你们来,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客套话说完,贾老贼话入正题,将一张精心勾妙的红衣大炮草图摊到陈广昊父子面前,“回到临安后,你们父子俩除了继续开发火药武器之外,还要组织人手为本相开发这个名叫大炮的新式武器。”

“大炮?”陈广昊父子都没听过这个名字,赶紧捧起那张草图细看。贾老贼又说道:“这个武器的原理很简单,但是对钢铁的要求很高,听说大海东面的倭国有大宋失传的汉刀和唐刀冶炼技艺,进而发展出倭刀,本相估计倭刀所用的钢铁能够铸成这样的大炮,我大宋与倭国有商贸往来,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学习到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为我大宋造出大炮。”

“丞相,倭刀小人见过,钢质确实远胜我大宋武器所用的钢质。”陈广昊为难的说道:“可倭国人对倭刀工艺视若珍宝,从不外传,就算想学到这样的工艺,花费的代价恐怕不低。”

“别担心,本相不是说过了吗?不惜一切代价!”贾老贼笑了,“本相会向韩震和翁应龙交代,你们开发大炮所需的一切物资要什么有什么,经费要多少有多少!他们要是敢少一样,或者敢少给你们一文钱,本相剥了他们的皮!不用怕浪费,有本相替你们抗着,没人敢说话。”

“多谢丞相信任,草民一定竭尽所能,为丞相制造出大炮。”陈广昊父子再度跪下,激动感谢。贾老贼点点头,“拿草图回去研究吧,本相画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改变构造。但还是那句话,保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你们在生产什么!”

“草民明白。”陈广昊父子连声答应,捧着草图躬身出舱。筋疲力尽的贾老贼这才坐回座位,让李替他揉肩按摩,但贾老贼还没来得及休息上三分钟,舱外又有亲兵说道:“启禀丞相,陆秀夫求见;全王妃也派人来,请恩相过船商谈,请丞相示下。”

“唉,这小子还是想回扬州啊。”贾老贼猜到陆秀夫的来意…………不愿到临安,只想和李庭芝回淮东,但贾老贼手下正缺精于民政的人才,自然不能答应。无奈之下,贾老贼只得又强打起精神,准备苦口婆心奉劝陆秀夫,“让陆秀夫先进来,告诉王妃派来的人,本相一会就去见她与王爷。”

“还说要和我好好过一段平静日子?”李嫣然一笑,樱唇凑到贾老贼耳边,微笑道:“人还没到临安就忙成这样…………想过平静的日子,你做梦去吧。”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四章 凯旋

仿佛是庆祝凯旋之师的回归,干冷了许久的天忽然在二月十五那天回暖,到了二月十六的早晨,天空已是艳阳高照。和煦的阳光底下,临安北门崇新门外一片人山人海,衣着鲜明又喜气洋洋的队伍一直排出三十里长,而在三十里外的运河旁,更是站满了穿着鲜红衣甲的皇宫卫士,簇拥着步行至此的南宋文武百官,也簇拥明黄龙盖下的宋理宗,列队迎接从前线而归的贾似道大军。

午时正,皇宫队伍中忽然鼓瑟齐鸣,整齐演奏起振奋人心的《凯旋令》,听到这乐曲,道路两旁的临安官民百姓立即知道是贾似道队伍已到,无不伸长起脖子,争相目睹南宋大军凯旋归来的神圣时刻。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两面大旗逐渐出现在临安军民的视野中,一面自然是贾老贼的平黄帅旗,另一面却是不知已经被鲜血浸透了多少遍而看不出本来颜色、满布箭孔焦痕的精忠报国大旗。看到这两面旗帜,临安军民中立即爆发出阵阵欢呼,同时有不少人在交头接耳,“看到了吗?就是那面精忠报国旗,鞑子颁布重赏,谁能在战场上拿到那面旗,就可以拿到万两黄金!”“我也听说了,鞑子拿到那面旗还能封王!”也有人将信将疑,“真的吗?这旗怎么这么脏和破?”不过他的话马上遭到同伴的集体鄙视,“蠢货!你难道没听说过,那面旗上不仅沾满了鞑子的血和我们大宋士兵的血,还沾有贾似道丞相的血?”

“大宋…………!”正当临安军民为精忠报国旗上沾的血是蒙古人多还是汉人鲜血多而争论时,北面地精忠报国大旗忽然被往上一举,惊天动地的呐喊声立即在宋军队伍中响起,“大宋!大宋!大宋!大宋……!”整齐而又有节奏的呐喊声感染了道路两旁的临安军民。不知是谁带头跟着喊了一声,“大宋!”然后无数临安军民跟着前线归来的宋军一起有节奏的呐喊起来,“大宋!大宋!大宋!大宋!大宋……!”在这样整齐的呐喊声,无数临安军民流下了激动地泪水。

“大宋!大宋……!”被气氛感染地还有宋理宗本人,想到半年前蒙古三路进犯,南宋半壁江山岌岌可危,甚至有朝臣提出迁都以避蒙古锋芒。再看到凯旋而归的前线大军。宋理宗即便是铁石心肠,此刻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皇上带头落泪,包括左丞相吴潜在内的不少主战派大臣更是拥抱痛哭,泣不成声。仅有丁大全及他的党羽脸上微笑。眼中却在闪烁狠毒光芒。这时候,精忠报国大旗忽然一沉。复又高高举起。宋军队伍中立即爆发出新地整齐口号,“吾皇天威,鞑虏一扫!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被宋军队伍口号带动,临安军民与文武百官也是跟着高喊,还纷纷给宋理宗跪下行礼,弄得宋理宗如同身在云霄,飘飘欲仙。丁大全嘴上跟着大喊万岁,心里却在万分警觉…………有宋一朝。举凡能打仗。能打大胜仗的军队将领都是火暴耿直脾气,象贾老贼这么既能统兵打胜仗又能挖空心思拍马屁地将领还从没出现过。丁大全要对付这么一个对手,可不是什么容易地事。

“吾皇天威,鞑虏一扫!”把前线大捷归功于宋理宗的口号连绵不绝,一直伴随着宋军队伍走到宋理宗面前两里方才停止。宋军列队闪开,身着朝服的贾老贼策马从队中冲了出来,往前冲了约里许地后,贾老贼翻身下马,连滚带爬跑向宋理宗;这边宋理宗见到贾老贼,心情也是十分激动,不由也是起步奔跑,迎向贾老贼,后面文武百官紧紧跟上。君臣迎面跑至不足十丈时,贾老贼身体一矮,扑通一下跪倒在宋理宗面前,放声大哭道:“微臣贾似道,奉命出征,赖皇上洪福,将士用命,微臣……不辱使命!”

“微臣不辱使命,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贾老贼一边放声大哭,一边向宋理宗叩头不止,直磕得额头见血。宋理宗心下更是感动…………谁他娘说的贾似道想造反?谁他娘说的贾似道打了胜仗就不把朕放在眼里?感动之下,宋理宗忙将贾老贼双手搀起,本想说几句宽慰奖励的言语,但话到嘴边,宋理宗却又想起半年前南宋岌岌可危的凄凉处境,话语也变成了哽咽哭泣,贾老贼也跟着大哭,最后君臣俩竟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起来。急得旁边的董宋臣赶紧低声提醒,“皇上,皇上,百姓们和将士们都看着呢。”

“呜……。”董宋臣连说了几遍,宋理宗这才想起自己是一国之君,难为情地与贾老贼松开,宋理宗抹抹眼泪,清一清嗓子说道:“贾似道领兵拒敌,于我大宋有救国之功,赏封少傅,兼枢密院使,专政军务!另赐贾似道良田三万亩,黄金万两,银五万两!”

“谢皇上重赏,微臣愧不敢当!”贾老贼声音颤抖,毕恭毕敬又向宋理宗磕头谢恩…………心中却是大失所望,虽然拿到专政军务大权,宋理宗始终还是没把最关键也最要紧地右丞相职务交给贾老贼。不过贾老贼也很理解宋理宗,不管什么人、那怕换成是贾老贼当皇帝,只要头脑稍微正常,都不可能把军队和政务交给一个大臣!不能权衡朝中势力,皇帝还有什么作用?明白这个道理,贾老贼也只好心里宽慰自己,“算了,一步一步来吧,反正我在朝廷里的狗腿子还不多,就算马上坐上右丞相地位置,也放不开手脚。”

“师宪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宋理宗又亲自搀起贾老贼。旁边的文武百官也赶紧过来贺喜,七嘴八舌,“恭喜贾少傅,贺喜贾少傅。”祝贺声有虚伪有真诚。也有不冷不热,贾老贼在朝上的死对头丁大全更是皮笑肉不笑,祝贺的话也包含祸心,“贾大人不愧是我大宋栋梁,你可是本朝第一位被封三公的大人,前途不可限量。”

“狗杂种,三公上面只有封王和称帝。你小子够阴。”贾老贼心中大骂。并仔细打量自己这个最大政敌,和传说中一样,丁大全生着一张冷冰冰的蓝脸,虽然年近七旬却没有一根白胡子。一副典型地坏人活千年模样,一双三角眼虽然满是笑意。偶尔间却能闪出令人胆寒的光芒。显得十分之不好对付。吃了一个哑巴亏,贾老贼也不甘示弱,径直问道:“丁丞相,不知长公子今年贵庚?”

“四十五,怎么了?”丁大全没想到贾老贼会没头没脑的问他大儿子年龄,便下意识的回答并反问。贾老贼马上阴笑起来,“原来是九五四十五,丁丞相。为了令公子。要好好努力噢。”

“你……。”丁大全的蓝脸几乎气成紫脸…………九五至尊,那可是皇帝的别称。贾老贼要他为了儿子好好努力,用心不可谓不狠毒。这时候,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宋理宗出来阻止,“贾爱卿,丁爱卿,你们呆会叙旧。贾爱卿,让军队返回军营驻扎,朕要顺便检阅军队。”

“微臣遵旨。”贾老贼躬身答应,又按宋理宗地吩咐命令军队列队出发,回临安军营驻扎。宋理宗则领着贾老贼、丁大全与文武百观登上高台,检阅宋军凯旋,又叫贾老贼介绍军队情况与战绩。不一刻,宋军队伍重新出发,按各自编制组成方阵依次前进,每当一个方阵经过宋理宗地检阅台时,宋军队伍一起举起武器致敬,贾老贼便向宋理宗介绍这支军队在战斗中发挥的作用与立下的功劳,同时临安军民有组织的齐声呼唤,向凯旋归来地子弟兵表达最热忱的谢意。

伴随着贾老贼几乎将口水说干地介绍和宋理宗频频点头,宋军队伍一队队过去,欢呼也一阵阵响起沉落,不过在大批蒙古军俘虏队伍出现在阅兵台视野之内时,临安军民立即又爆发出久久难歇地欢呼与唾骂,并将早已准备好的鸡蛋、青菜和萝卜狠狠砸出,砸向这些垂头丧气的侵略者。宋理宗也向贾老贼问道:“贾爱卿,你这次总共抓获了多少俘虏?”

“回禀皇上。”贾老贼恭敬答道:“这一次鄂州之战,我军抓获蒙古族俘虏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一人,色目人俘虏两万两千余人,蒙古汉军俘虏六万余人。因为俘虏队伍太过庞大,同时我大宋淮南东路奇缺人手,禁军在镇江府与淮东军分别之时,微臣让淮东军押送了两万蒙古汉军与一万色目士兵北上,充作苦役建设淮东;剩下的汉军大部分收编、补充进禁军队伍,其余俘虏全部在此。”

“贾爱卿,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吗?”宋理宗又问道。贾老贼一楞,摇头道:“微臣不知。”宋理宗回头,凝视着贾老贼说道:“昨日忽必烈派来使者,提出以重金赎回俘虏,一个蒙古俘虏两百贯,一个色目俘虏一百贯,一名汉兵俘虏五十贯,军官价格更高。贾爱卿,你觉得朕是否应该答应?”

“好你个忽必烈,竟然想用点小钱买回你的主力。”贾老贼心中冷笑…………他抓获这批蒙古俘虏全是忽必烈军队菁华,如果放回去,立即就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主力部队,将来也是忽必烈再度侵略南宋的主心骨。想到这里,贾老贼下意识的偷眼去看丁大全,正如贾老贼所料,丁大全此刻眼中尽是得色,很明显这事和他脱不了干系。稍一盘算后,贾老贼先对宋理宗旁边地董宋臣使一个不易察觉地眼色,这才抱拳答道:“回皇上,微臣觉得此事可行,此次鄂州一战,我大宋耗费军费巨大,国库空虚,是该从忽必烈身上拿回一些补偿。”

贾老贼的回答让宋理宗和丁大全都楞了一下,因为在他们地预料中,贾老贼肯定是应该反对放回蒙古俘虏的,眼下贾老贼一口赞成,宋理宗还好些,丁大全心里却不得不考虑贾老贼为什么答应这么爽快了。这时候,宋理宗旁边的董宋臣尖着嗓子说道:“皇上,这事事关体大。老奴本不应该插言。但老奴只想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