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宠 >

第7章

帝宠-第7章

小说: 帝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福虽然一向是见人三分笑,看上去十分好亲近的模样,但宣帝身边的几个宫女都知道,这位安总管厉害着呢,时常面上带着笑就能把人整得求爹爹告奶奶,加之又是宣帝身边的红人,可没人敢惹他。
    旁人眼中的笑面虎到了知漪这儿,却成了一个极好说话的大哥哥般人物。
    “姑娘想清楚了?”安德福微弯下腰。
    知漪点点头,小跑几步,却是到宣帝身旁拉上他垂在身侧的手,认真道:“皇上的。”
    这么三个字,安德福一时还真没弄懂她意思。待看到宣帝赞许般摸摸小姑娘的头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园子里的东西都是宣帝的,只要宣帝同意,就可以是她的。
    知漪向来都是懵懵懂懂不知世事的模样,不想这次这么机智,叫安德福忍俊不禁,佯装丧气拍了下头,耷拉着脸,“还是姑娘聪明,奴婢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半蹲着身子,见小姑娘又蹬蹬跑来,踮起脚尖勉强摸了摸他的头顶,“不哭。”
    安德福扬唇,“哎,奴婢不哭。”
    说笑间,几人已走到温泉池这边。御兽园的温泉池与他处不同,特地制成了溪水般缓缓流淌,路途润泽土壤,兼之有氤氲雾气缭绕,热度比外边要高上不少,使周围开出了许多不合时令的花草。
    知漪对温泉好奇,蹲下身舀了一捧,墨竹阻拦不及,就见她小心舔了一口,然后绷着小脸望向他们,“苦。”
    墨竹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意识到宣帝在身侧,又立刻弯身告罪,“奴婢言行无状,皇上恕罪。”
    宣帝淡淡嗯一声,令她回去自领罚,随后上前把知漪拎了起来,唇边染着笑意,所以虽然被悬在空中,知漪一点也不怕。
    小手顺势抱住了宣帝手臂,对他娇娇软软地笑。
    宣帝只轻轻一拍她,“回去需多喝一碗药。”
    
    第11章 太后
    
    知漪被逗弄一阵,差点没眼泪汪汪,有一段路都抱着宣帝的腿不肯撒手,也不说话就那么瞧着,好像在祈求他不要让自己喝药。
    安德福还没见过自家主子这么坏心的时候,最后等小姑娘都要抱不住了终于开口道:“嗯,不喝了。”
    知漪这才停歇下来,有心思继续在御兽园游玩了。
    许是因为安德福的那番话,知漪还是担心要了别的她的雪宝儿就保不住了,没有开口说过要园里的小动物的话儿。
    堪堪走了大半个时辰,知漪的小短腿终于撑不住了,张开手就对宣帝求抱,水润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了还真让人不忍心拒绝。
    宣帝当然不会亲自抱她,墨竹上前一步把小姑娘抱起,笑道:“姑娘看那猴儿,在对您招手呢。”
    一句话就转移了知漪注意,她转过头去,也对那猴儿招手。
    天色渐昏,御兽园内水汽氤氲,似给园内笼了一层薄雾。奇石上的琉璃宫灯亮起,于榕树下映照出各式张牙舞爪的树影,衬得园内氛围有些森然。安德福小心随侍左右,令院内守卫在前面带路。
    又转了半圈,知漪小小打了个呵欠,伏在墨竹肩上,勉强半睁着眼,“睡。”
    安德福看了看,开口询问,“皇上,是不是该回了?”
    “嗯。”宣帝应声,往身侧看去,知漪已经闭上了眼,不知到底睡没睡着,嘴中偶尔还会“咿”一声。
    “安德福。”宣帝开口,“去传御辇来。”
    “是。”
    安德福转身走去,因天色昏暗没看清脚下顽石,差点没摔个倒栽葱,趔趄几步方稳了身形,他拍拍胸舒气,顿时明了宣帝用意。
    墨竹跟着宣帝走至一条长廊边,许是因为御兽园之称,廊内绘有许多猛兽图案,有些是只能在话本中看到的神兽模样,如貔貅朱雀。本意是镇邪之用,但在这长长一排红灯笼的光芒下,便略显狰狞了。
    墨竹本也不是个胆大的人,见到这些不免心生惧意。可目光一触及前方颀长挺拔气态沉凝的宣帝,便慢慢安下心来。
    皇上是真龙天子,便是有邪祟也会主动绕道。她想着,用宽大的衣袖掩住怀里知漪的脑袋,以免她突然醒来见了这些图案害怕。
    徐徐晚风拂来,带来一股温泉池边的气味,沉入睡梦中的知漪似乎又尝到那股苦味,瘪了瘪嘴,继续酣睡。
    半刻后御辇传到,墨竹小心把怀里的小姑娘放进去,随行回到宸光殿。
    宸光殿早有徐嬷嬷在等着,见宣帝归来迎上前行礼,温声道:“太后娘娘命奴婢来接姑娘回去,不想劳烦皇上还要派人跑个来回。”
    宣帝在御辇内应了一句,令墨竹把人抱下来。
    见知漪在睡徐嬷嬷一笑,“奴婢想着姑娘这时也是该困了,果真睡了。”
    “太后可用膳了?”宣帝问道。
    “还没呢。”徐嬷嬷把人用小披风包好,“太后娘娘说等姑娘回去用膳,还让奴婢问皇上可要一同去?”
    “不必。”宣帝吩咐安德福安排轿子送徐嬷嬷回去,继而道,“代朕向太后问安,朕还有奏折要批,改日再去敬和宫请罪。”
    “是。”
    宣帝踱步入殿,这次身旁没了小姑娘跟着,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冷然。
    雪宝儿不知是不是闻到小主人的气味,此时也窜出殿来,乖觉地立在徐嬷嬷脚边,随她一起入轿。
    知漪被转了个手也全然不知,徐嬷嬷的怀抱柔软熟悉,她下意识蹭了蹭,让徐嬷嬷疼爱地轻抚她的小脸。
    在软轿内摇摇晃晃到了敬和宫,徐嬷嬷先去主殿向太后回命,半路正好碰到出来传膳的林嬷嬷。
    林嬷嬷见了她们一笑,“主子真是料事如神,刚说你们该回了,让我去传膳免得姑娘等久饿了。”
    说完往徐嬷嬷怀中扫一眼,压低声音,“姑娘睡了?”
    “是睡了。”徐嬷嬷点头,“不碍事,姑娘每日这时辰都会睡会儿,等闻着晚膳的香气便会醒了。”
    果不其然,她才一进去给太后行礼知漪便揉揉眼睛,自她怀中慢慢醒来。
    “酣酣醒了。”太后对她招手,“快来阿嬷这里,该用晚膳了。”
    她仔细一看,“哀家怎么瞧着酣酣的脸比早晨离开时要红上许多?莫不是着凉了。”
    “奴婢听说中午姑娘喝酒了,那酒还有些烈,可能是因为这吧。”徐嬷嬷路上早查看过一回,确定这小主子没着凉。
    太后无波的面容露出浅笑,道了声“小酒鬼”。
    “元涵走时给酣酣留的礼物呢?拿过来。”太后将知漪抱起,探了探她的额头,触手温热才真正放下心来。
    原嬷嬷取来小盒子,里面装了把小弓,通体金黄,弓身雕有精美花纹,在宫灯下一照隐隐发出光芒。
    “小少爷说一定要留给妹妹,妹妹没回来旁人都不许碰。”原嬷嬷笑道,“奴婢放得好好的呢。”
    知漪接过小弓,好奇地打量,在几个嬷嬷教导下拉开弦,又弹出,就这么个小东西也让她玩得不亦乐乎。好在弓弦由牛皮所制,较为柔软,知漪又用不上多大力气,就伤不了她。
    “酣酣今日可叫哥哥了?”太后眉目慈和,“小哥哥可一直念着你呢。”
    “哥哥?”知漪略为生涩地开口,这称呼对她来说有些陌生,随口点头,她还记得上午那个说要帮她喝药的小哥哥。
    太后欣慰摸摸她的头,膳食摆好,便让徐嬷嬷几人伺候着小姑娘用膳。
    自入住敬和宫以来,太后奉行养生之道,晚膳尽量少吃,若不是知漪在,晚上常常都是喝碗汤吃几口点心便了事。
    养了个小姑娘,膳食就不能再马虎了。太后吃了几口桂花粥,便没了胃口,只看着知漪吃得开心,小姑娘还很疼猫儿,每夹了一样菜都会看向徐嬷嬷,待徐嬷嬷说雪宝儿能吃就喂一点。
    物似主人形,这话当真没作假。雪宝儿除去偶尔会调皮些,其他时候更像知漪,安安静静的乖巧极了,知漪喂了才会吃,不会像其他猫儿那般急性地想跃上桌。
    一人一猫缓缓吃了近两刻钟,齐齐打了个小嗝儿,几个嬷嬷见了俱笑起来。
    随后知漪便被服侍着解下小髻,擦拭身子,换衣,期间一直玩着手上的小金弓,爱不释手。
    太后榻边摆了知漪的小榻,布置的同原来静慈宫的一模一样,可见连总管善察上意,很是细心体贴。
    “姑娘才醒,怕是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太后娘娘若困了不如先睡。”徐嬷嬷道,“娘娘放心,姑娘不会吵着您的。”
    知漪点头附和,伸出小指勾着太后,“阿嬷,睡。”
    太后确实有些乏了,闻言微微一笑,“好,酣酣等会儿可别贪玩睡晚了。”
    “咿”
    语毕太后躺下,原嬷嬷便留下门口一盏,熄了其他灯,转头察看殿内门窗,林嬷嬷一同去,耳语道:“主子还说皇上,你注意到没?姑娘在,主子这几日也要笑得多了许多。”
    原嬷嬷会心含笑,“主子早先一直想要个小公主,待到皇上年纪大了便想要孙女儿。但皇上一时半会儿又不能成亲,主子该是把姑娘当孙女儿看了。”
    林嬷嬷点头,看向小榻上和猫儿一起玩着金弓的小姑娘,心生柔意。
    安稳宁静一夜过去,第二日旭日初升,太后便同知漪一起醒了,一老一小难得的作息一致。
    初春来临,天气渐暖,太后便先带着知漪在敬和宫的园子里走了走,走了约莫半刻钟,宸光殿的小公公匆匆赶来告罪,“太后娘娘,皇上说今日有事,恐怕要晚些才能来给您请安。”
    此时正是上早朝的时辰,太后疑惑,“发生何事了?”
    “南边芜城发生地动,皇上要发放赈灾银两,和诸位大人们商议。信王爷直接站出来说要把京城几家珠宝铺和酒楼一年的利银都捐了,还当场挖苦几位大人,说他们若是捐得比自己少便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小公公似乎哭笑不得,“那几位大人们恼了,和信王爷辩驳起来,信王爷便直接和他们对骂,皇上就发怒斥责了信王爷,如今朝堂还乱着呢。”
    太后一听便笑了,心知这兄弟两又在可劲儿坑大臣们了。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反正信王爷行事向来荒诞不羁,别说当场和朝臣对骂,就是打起来也丝毫不稀奇。
    有了信王爷的闹剧开头,后面宣帝想做什么也都好说了。
    
    第12章 拾花
    
    朝中不少老臣都是先帝那一朝的,个个都是人精,向来低调至极,十分懂得明哲保身。别说这捐灾银的事儿,就连平日宣帝问他们一句这御花园的花儿如何也都要斟酌再三,不肯轻易开口。
    念在他们早期确实为宣朝出过不少力,即便有好些人当初保持中立没有明确拥戴过自己上位,宣帝也没有对他们怎么样。只时不时和信王一同在这些人腰包里掏点银子出来,其实也都是君臣间心知肚明的小算计。
    知道宣帝有自己的思量,太后微放下心不予置喙,对小公公道:“皇上向来在早朝后用膳,你去告诉安德福,别让他忘了提醒。”
    朝堂肯定要吵一阵,太后最关心的自然是宣帝身体。
    小公公领命而去,太后又走两步,皱着眉将慧觉大师的批言在心中过了两遍,思绪飘远。
    知漪被徐嬷嬷牵着走到一株梅花树下,此时春雪尽化,正是万物复苏之际,这边儿栽种的是春梅。宣朝皇室似乎都格外钟情这四君子中的梅,无论哪朝在宫中都能随处可见梅花,冬春两季于皇宫至高处望下,看见的便是片片红黄梅林。
    知漪踮起小脚,在矮枝桠边摘了小瓣梅花就要往嘴里送,被徐嬷嬷眼疾手快地拦住,徐嬷嬷无奈道:“姑娘这是从哪儿学的坏毛病?怎么见着好看的东西就往嘴里送呢。”
    “咿?”
    原嬷嬷眼中含笑,“姑娘正是好奇的时候,自然喜欢见着什么都试一下,原先我家中的小侄儿也是这般。还需徐嬷嬷劳累,时刻看着了。”
    “我倒不怕累,就怕姑娘哪时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吃坏肚子。”徐嬷嬷先笑,接着叹一声,“我到底只是个服侍姑娘的嬷嬷,不好训人,若是姑娘的娘亲在……”
    她想到庄氏做的那些事儿,摇摇头,想必即便庄氏在也是不会教导的。
    “还有太后娘娘呢。”原嬷嬷宽慰她,“有主子在,你还怕姑娘会被人说缺了教养么?”
    但凡姑娘家,是必定要在母亲或德高望重的长辈身边,即便庶女也往往会放到主母身边带着,怕被人说无人教养。原嬷嬷也不知道自家主子会带这慕姑娘多久,不过主子既然应了静太妃,就肯定会将事情一一安排好。
    她们说话间,知漪放开徐嬷嬷的手,蹲下去捡落了一地的梅花瓣。她小心用手掩着兜在怀里的小披风上,只是清晨有风,往往她兜满了半怀一阵风吹来就散了大半,偏偏小姑娘没发觉,等捡了半日过后才看着只有浅浅一层花瓣的小披风发呆。
    原嬷嬷两人转头便见了知漪这么一副可怜的小模样,她仰头看她们,似乎在问“花儿呢?”
    两人当即笑得发钗乱颤,原嬷嬷些许读过一些书,侃道:“这可当真是‘清风不识花,何故乱吹衣’了。”
    太后缓步走来,“才停了几步,便见你们笑成这般,酣酣又做什么了?”
    她也知道肯定是小姑娘做了什么事儿。原嬷嬷便将知漪拾花的事说给她听,太后本肃着的脸露出一丝笑意,“可真是个宝贝。”
    接道:“哀家想去八仙山祈福,两日后便走,你们待会儿回去收拾好该带的东西,酣酣也一同去,她平日爱的小玩意儿和药都别忘了。”
    原嬷嬷诧异片刻,随后点头应是。
    太后去八仙山祈福,自然要同宣帝说,用的理由是因为这次芜城地动。自宣帝即位以来,这还是宣朝第一次发生此等天灾,太后担心想去祈福求个心安,宣帝明白。
    八仙山中卧虎藏龙,即便宣帝不信鬼神,也曾为其中几位高僧拜服,从此有几分明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只是太后说要带知漪一起去,宣帝有些不放心。面上不曾说,转身便让安德福派了两个太医随行,其中一位于小儿病症多有钻研。
    太后知晓后微微一笑,对前来回禀的安德福道了句“皇上有心了”。
    知漪不知道自己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