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71章

庚子猎国-第71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不干了,老子不干了!”有人惶恐地大叫道,然后转身便逃走了,随后更多的人走了,只留下来三十九个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长官让你死,你就必须死。”曹跃对剩余的人说道,“要么跳下去,要么滚蛋。”
  一个长满大胡子的青年瞪着曹跃,忽然破口大骂道:“****姥姥的,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然后猛地跳下山崖,其余人也纷纷大骂曹跃跳了下去,甚至有个年轻的考生一面哭着一面跳了下去。
  他们当然没有死,距离悬崖下五米的地方,一层层绳子编制的渔网扯在山涧,将这些人全都兜在了半空之中。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三十多人有些懵了,就像是被挂在网上的鱼儿一样,摆出各种姿势,却哭笑不得。
  曹跃这才忽然让四周士兵举起火把,众人这才看清楚自己的周遭,心中大骂这是哪个缺德玩意给大家伙下的套啊,差点吓死老子了。
  曹跃大笑道:“都他娘的跟我回去,准备第三场考试吧,你们第二关过了。”
  众考生哭笑不得,纷纷爬了上来站在一旁不知说什么做什么,刚刚大骂这军官呢,现在要感谢他吗?似乎也用不着感谢他,这人太缺德了,太坏了。那洋顾问肯定是想不到这么阴损缺德的招数的,一定是这大个子军官。
  那第一个跳下去的年轻人小声的问道:“长官,您高姓大名啊?”
  曹跃笑起来反问道:“你叫什么?”
  “俺姓齐,齐灵之。”这年轻人答道。
  曹跃笑着点点头,道:“你很不错,可以了,虽然废话多了一些,但对军令能如实执行,还算不错。”他又对那带头骂他的大胡子年轻人问道:“你叫啥咧?”
  那大胡子抱着必死的心说道:“俺叫张凤翙,咸宁人。”
  曹跃心中一动,他是张凤翙?清末推翻陕西清政权的首任陕西大都督?后被袁世凯明升暗降担任北洋军政府扬威将军,这个人懂军事知兵事,但政治头脑却很幼稚。被孙文骗也就罢了,被陕西的各个小军阀利用他的影响力骗来骗去,但难得的是,尽管大家都利用他,却没有人谋害他,乃至于他最终活到了1958年,算得上是难得的长寿军阀了。
  曹跃仔细看了看张凤翙,那张凤翙被看的不好意思了,低着头说:“官长,你要是撵我走,我现在就走。”
  曹跃哈哈大笑道:“谁说我要赶走你?敢骂我曹二郎的人,你还是第一个,有胆子,不错。”
  众人顿时傻眼了,这人居然是……曹二郎?陕西练军统领,未来陕西新军的副统制,也是未来大家军校毕业之后的顶头上司……


第133章 陕西武备学堂考试(三)

  三十九人里没有三十个也有二十七八个在刚刚跳悬崖的时候对曹跃破口大骂,哪里想到他们大骂的人是陕西第一悍将,杀人无数的堂堂朝廷六品武将,更是陕西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曹跃曹百川将军。众人心中既忐忑又好气,纷纷望向曹跃,借着火光见到一张刚毅的脸孔,岁数不大,留着将军胡,一双狭长的眼睛透露着锐气与杀气。可是此时的曹跃反倒是笑意盈盈,不但没有因为考生们大骂自己而懊恼,反而因为他们能够执行军令义无反顾赴死而兴奋。
  这样的军人,才是曹跃想要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人人都像是甲午战争中淮军的清兵清将一样,见到日本人望风而逃,他曹跃绝对不会要这种手下。
  他满意地拍了拍手,笑着说道:“好了学员兵们,今天的考试暂时结束。现在大家回去休息一宿,明天考第三关。三关全部通过之后,你们才算暂时成为陕西武备学堂第一期预备学员兵。现在好好休息吧。”
  学员兵只能徒步走回这七八公里的道路,但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能比今天跳崖更刺激的了,甚至直到戴建龙将考生们带回石桥军营休息,考生们都没反应过来。
  施耐德这才对曹跃说道:“曹将军,您的考试项目即便是用于普鲁士士兵之中,也未必会有人执行,普鲁士士兵勇敢但不会这样无缘无故牺牲,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保护。”
  曹跃道:“我知道,可是中国这样一个落后于世界的国家想要强大,我对他们要比您对我们的要求更狠几倍,这样才能将两国陆军之间的差距缩小。”
  施耐德摇了摇头道:“你这样的训练和考试我是不提倡的,军队要求的是服从和意志,但绝对不是不合理的命令,我保留我的意见,但我尊重你的决定。因为这是东方,也许是因为你们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东方思想吧。”
  曹跃不在乎地说道:“在东方人的思想里面为了胜利,我们是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的,包括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命,就更不要说其他人的生命了。我的军队是用鲜血和钢铁浇灌的军队,铁与血,是这支部队的根本。想要杀死敌人,就不要把自己当人,他们未来也不是人,是杀人机器,是魔鬼。”
  施耐德叹道:“但愿你不会把他们训练成为疯子。”
  曹跃自信一笑:“他们最好淘汰,我的军队不养废物。”
  施耐德没想到曹跃居然是这样一个胆大且直接的中**官,从德国抵达中国之后,他所接触的清政府文官和武官都似乎浮于表面,把面子上的事儿做得好好的,可是实际内容却很空泛。例如编练新军,清国大官们似乎觉得买了武器,买了火枪买了大炮,让洋教官训练训练就是真正的现代陆军了,什么后勤保障,什么军衔军旗标致都没有,甚至大清连国旗都不明确,把皇族旗帜当做国旗。要知道即便是德国,每个贵族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旗帜,而国家有统一的国旗,再看看大清的这些军队乱七八糟,落后与世界。
  练新军,需要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支持,还需要这些官员们亲自下来于士兵们接触,让士兵们知道自己的荣誉是什么。这一点,施耐德只在曹跃身上看到,他感觉曹跃似乎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一样。不,并非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是与一般的清廷官员格格不入。
  次日考生们醒来,众人对昨天的跳崖考试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这种考试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那个年纪较小昨天跳崖的时候哭着跳下去的学员,叫做章程,是甘肃人,此时倒是活泼了起来,上下打听了一番,跑回来夸张地叫道:“哥哥们,我刚刚跟站岗的士兵问过了,以后再遇到这种命令,咱们必须执行。曹将军的勇营都是如此,一声令下,前赴赴死,据说每次战斗还要检查伤口,要是背后应有逃走挨刀的,死了没抚恤,尸体扔野外。”
  “啊?”众考生不禁苦笑起来,“难怪曹将军这支部队短时间扫平陕中,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啊。”
  张凤翙不由得说:“曹将军考的就是我们能否执行军令,军令一下,要我们死,也要义无反顾啊。”
  “这才是军人该做的。”另一个叫做****的高个子考生握着拳头喊道,“畏敌不战,欺软怕硬,扰民有术的清军,早就******该被淘汰了。”
  “我也支持曹将军,我们是新军军官,绝不能和那些大烟鬼军官一样!”一个叫米奎的学员兵叫喊道,“虽然我昨天骂了他祖宗。”
  “我也骂了。”
  “我也骂了,哈哈。”
  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一声哨响,负责带队的冉东走进来,说道:“吃早饭了,兄弟们,早饭不要吃的太多,否则你们会有罪遭。”
  大家不明白这个队长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丰盛的早餐,众人胃口大开一顿狂吃。
  早饭之后,曹跃走了出来,带着另外选拔后的三十名学员兵,总计六十九人,他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绕西安城城墙,开跑吧!”
  然后曹跃亲自带队,学员兵本以为很轻松,但是未料到早上吃的有点多,越跑越难受,跑着跑着就吐了,等回到军营之后,众人都一个个脸色煞白,终于明白大队长冉东话的含义,年纪最小的章程跑过去问冉东,是不是以后每天都如此,冉东惊喜道:“不错哦小子,被你猜中了,以后每天早上都会跑步,绕西安城跑一圈。”
  章程将消息带回去之后,众人纷纷郁闷不已,还真天天这么跑啊?
  考试进行最后一关考试是在第三天,主要考察的是文化水平,施耐德本来要考核士兵们算数能力。然而曹跃知道如今中国的教育水平太低,清朝的文盲率为百分之八十五,到了民国文盲率赫然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其中战乱导致教育水平下降占了很大因素。可即便现在比民国文化水平高一点,但却都是受到传统文化教育长大,懂得识字的人也只不过会读书写字,至于数学算术或者抛物线原理,哪有人懂。
  所以曹跃建议暂时只考汉字读写,他对文化考试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一定需要会写多好的字,只要能把一段白话给读出来就行。他拿出来的书籍倒也并非是那种掉书袋的古文,而是众人皆知的一本本朝的,他随便挑一页让考生读下来,只要能通篇读出来大概意思就行。


第134章 陕西武备学堂考试(四)

  施耐德虽然固执,却明白按照德*校招生要求在中国招生肯定不行,于是只能无奈地听从曹跃的建议,只考核这些考生的识字,即便如此简单,还有四个考生因为白字而落选。
  上午筛选完毕,下午施耐德教授考生们一些军事技能,队列、行军、射击等等,然后开始让考生们展示自己所学的技能,观察他们的悟性。被曹跃注意到的齐灵之和张凤翙都顺利通过,另外有在军事技能展示的时候表现非常出众的年轻人,就是昨天跳崖哭鼻子的来自甘肃的年轻人章程。
  曹跃对学员们很满意,在和施耐德商量之后认为这一批考生可以录取三十人,剩下淘汰的五人和之前因为缺文化被淘汰的四人都作为预备学员,也就是说昨天跳崖的所有人都能够在此学习。
  消息发下来的时候,众人欢呼不已,瞬间就对曹跃印象改观了,原来曹将军也不是那种冷血的人嘛。
  休息一夜之后,曹跃将三十九名学员和他选拔推荐出来的三十名学员混在一起,然后根据申请编成了三个科,步兵科,炮兵科和工科,其中步兵科人数最多三十人,炮兵科二十人,工科十九人,包括施耐德在内一共十四名外国教官进行第一期培训,培训时间为两年,学员们需要在两年内掌握施耐德所教授的大部分关于现代军事方面的内容。
  陕西武备学堂军官教官宿舍和教学地点都是从灞桥军营之中分出去的,被推荐的学员军官们上午由施耐德顾问等人训练,到了下午他们返回军队对勇营士兵进行训练,而包括张凤翙等考试进入的学员兵则留在军校之中进行加练。
  适应了几天之后,由曹跃主持召开的陕西武备学堂开学仪式正式开始了,陕西武备学堂学正甘陕总督陶模、监理国俊、总教官施耐德、教务长曹跃分别对学员们进行鼓励和讲话。众人纷纷长篇大论,但是轮到曹跃讲话的时候倒是很简单,曹跃只说:“好好学习,学好了新军有你们的位置,学不好滚回家种地去,现在我宣布开学典礼结束,准备吃饭,全体立正!”
  学员们本来等得焦急不已,听到曹跃的话,顿时兴奋地纷纷站了起来,心说还是曹教务长好啊,看看人家一眼就知道咱们需要的是啥。
  军校的事儿忙活了几天,曹跃又开始对勇营进行整合,如今勇营的军官上午都在陕西武备学堂学习,所以训练的事儿就更加需要他这个做长官的督促了,幸好之前训练不断,士兵们自动自觉,低级军官也知道如何训练。但曹跃觉得这么有一天没一天的训练并不规范,于是他和施耐德两人制定了一份训练大纲,规定士兵们每天的训练内容,该训练大纲每个月下发一次,规定下个月的每一天上午下午晚上都训练什么,由谁来负责,什么时间休息,以及有什么活动等等。
  施耐德对曹跃的充沛精力非常佩服,这么规范的军事管理计划他虽然接触过,可是计划如此详细倒是让他刮目相看。作为参谋处参谋长的丛晨非常脸红,他根本没想到过制定一个月的训练计划,很多时候他们的训练都是重复曹跃的吩咐,既没有针对性又无用。训练计划制定完毕之后,每个士兵包括每个军官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再也不是盲目的训练。
  勇营的训练一般七天为一个轮回,上午进行基本体能训练,包括十公里行军,力量训练,越野训练,另外根据曹跃的要求,增加了战壕挖掘训练。上午训练结束之后中午大家吃一顿饭,午睡半个时辰(一个小时),接下来要进行队列操列训练,军械使用。尽管士兵们发的都是1888式步枪,但子弹珍贵,他们训练用的都是杂牌枪和土枪,包括了斯宾塞连珠枪和土制猎枪等等。
  傍晚的时候士兵被要求学习复装子弹,从郝德禄那里弄来的火药有了用处,士兵们也学会了一门技巧。
  到了晚上,士兵们放松休息,但只能在军中。曹跃为了丰富军营活动,时常找一些说书先生和唱戏的晚上来军营里给士兵们听大戏,或者让士兵们自己组织唱戏表演,还别说,有的士兵还真有本事,什么杂技、武术、花腔、魔术等等手艺被发掘出来,军营每天晚上最是欢乐。
  一周训练五天之后,第六天是集体活动,士兵们被要求骑马训练和泅渡灞河游泳训练,曹跃的士兵虽然说不可能人人配马,可是曹跃觉得士兵们学会骑马当然更好,以免将来缴获战马却用不上。幸好一周只有这么一个上午骑马训练,否则这群小子兴奋得就差把马累死了。
  七天的最后一天是休息,但只限于在军营内休息,士兵外出需要请假,每个士兵一个月只有一次外出的机会,晚上天黑之前必须归建,否则以逃兵罪论处。当然,平时逃兵罪最多是关禁闭惩或者罚扫厕所等体力活动,但战时逃兵是要问斩的。
  此时的曹跃忙的脚打后脑勺,别说和陶悦幽会了,就连写信都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有了清闲的时候,王宇引荐来魏风琛,魏大人想要投靠曹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