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京师,找杨帆。”老和尚生机殆尽,头垂了下去。
江湖总在有新的血液进入,也总逝去的老江湖。
这一天,悬空寺多了一尊肉身佛像。
然而,一个小和尚下山了。
……
……
杨帆睡觉,睡到了中午才醒来。靠着墙柱子,看着来往的当户。他醒来之后,写了几封书信,统统送出去之后,才缓缓穿上朝服,往京师赶去。
他从来没有要求朱由检过什么。然而这一次,他要要求一番了。
“你要朕赐婚?”
“是的。”杨帆站在乾清宫中,神情很淡定地回答道。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折,“你不会是让朕将徐家的四女儿赐给你吧?”今日早朝,于泽成刚刚参了杨帆一本,当然在满朝的攻讦杨帆私通外族、扰乱军伍的嘈杂声中,于泽成那样鸡毛蒜皮的家事就被铺天盖地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他参杨帆的,就是干扰徐于两家的婚事。
确实,论起国事,这样的小事情确实微不足道,所以也没能引起朝臣的共鸣。然而等到朱由检看到奏折,才有些惊讶于杨帆昨夜干的事情。竟然跑到人家的家里去,拿刀抢婚书,还当众给毁了。
“杨帆,朕越来越好奇了。你是不是有什么癖好?总喜欢抢人家的东西?”
“啊?”
朱由检来了一丝兴致,道:“你听朕分析。这当初呢,抢了人家天字八号的商铺,后来呢,还到人家龙虎山抢棺材,虽说最后查实,你没抢到,但这性质很恶劣,不过后来也不清楚,这天师府就没了声音,朕也就闭口不提了。现在你又对人家未过门的媳妇下手,你说是不是欠?”
杨帆连忙喊冤道:“圣上,这徐蓉在微臣去金陵前就已经情投意合,本想着等过了徐老的丧期再迎娶,没想到出了岔子,被于泽成横插了一杠子,下手如此之快,连婚书都下了。”
“所以你就直接闯到于府,拿刀去威胁人家,还撕毁婚书?既然婚书都撕毁了,这于泽成也拿你没办法,你为何还来找朕来赐婚?”
杨帆索性脸皮也不要了,道:“圣上也知道我那个老丈人,这答应了人家的婚事,若是作罢了,定然没有脸面,也许还会找于家去撮合,倒不如您来一桩赐婚,来得方便省事。这样也打消我那老丈人的念头。”
“哈哈。徐骥碰到你这样的刺头女婿,估计现在这在家中伤神呢。你说,若是朕不答应你这要求,你会怎么做?”
杨帆笑了笑,道:“反正我与徐蓉姑娘已经有约了。若是真的不行,就只好带着她私奔了,到一个没人找得到的地方,度过余生了。圣上您就看着办吧。”
“呵,你这话说得,朕是不是于情于理,于国于民,都得赐下这桩婚事不可?”
“那就多谢圣上了。”杨帆嘴角划过一丝弧度。(未完待续。。)
第420章 婚事(上)
圣旨一下,杨帆那边自然没有什么反响,这下不下圣旨都是一个样子,反正就他这么一个人。徐府可是炸开了锅。首先是今日早朝,徐骥昨夜回到府中时,听到自家夫人说蓉儿的情绪稳定了许多,也答应婚嫁了,很是高兴,便在入承天门前,刻意想要与于泽成攀谈几句,希望将婚期确定下来。
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于泽成冷哼而走,搞得徐骥一头雾水。他都不清楚这于泽成实在摆臭脸给谁看。
等到忙完公务,回家之时,却被那圣旨砸蒙了头。自己的女子,要嫁杨帆了?还是圣上赐的婚。这不是要命了。徐骥匆匆往于府赶去,结果吃了个闭门羹,于泽成隔着门,冷冷地回了一句,“徐侍郎想要羞辱于家,何必如此这般,这不是拿我们于家当儿戏吗?”
徐骥这叫一个气,自己也是被蒙在鼓里,扯着嗓门在于府前喊道:“这事情,徐某人也是刚刚才知道,于少卿,我徐某人光明磊落,何况婚书都下了,这圣上来这样的一出,我也不知道情况啊。”
哗。
于府的门打开来,于泽成探出头来,喝道:“别给我提婚书。我还不知道你徐骥是什么心思。杨帆封侯,就像高攀。还让杨帆来府上闹事,撕毁婚书。哼,斯文人做不来的事情,你的好女婿都帮你做了。”他越说越生气,都直呼其名了,手指着徐骥。
“行了,从今往后。我们于徐两家,不相往来。”
砰!
于泽成大骂一通之后。跨进府门,直接关上。不给徐骥任何解释的机会。气得徐骥一脚踹在大门上,忽然想起茶馆里杨帆说的那番话,又听了于泽成说的撕婚书一事,一连串的事情联系起来,让他说不出话来,感情是杨帆给自己下的套啊。
这一来二去,就是将徐府和杨帆绑在了一起,难怪这于泽成对他脾气那么冲。
这徐、于两家原先的婚事,也只有几个和徐骥交好的同僚之间。才清楚,因为也只是说媒,并没敲定。现在倒好,杨帆直接给他下了一剂猛药,圣上赐婚,这一瞬间就是满城皆知的事情,还荣登上了由杨帆亲自撰拟的小报头条。
甭管先前知道于徐两家有婚约的也好,不知道的也罢,都或多或少对徐骥这么快的就靠到杨帆身边之行为。表示不屑。徐骥嫁了女儿,还惹了一堆的白眼,这哑巴亏,他到哪里说去。
但甭管说什么。
徐蓉是必定要嫁杨帆的了。圣上赐的婚。含泪也要结。杨帆这聘礼还未下,这宫里来的绫罗绸缎、金银细软,就挨样往徐府送了。朱由检亲自吩咐。这杨帆在京也没什么亲友,操办婚礼的事情。他就交给了周氏,让他来全权负责。
这个消息。可比圣上赐婚来得更为火爆。看到宫里下的聘礼,徐骥那脸上的肌肉都是僵硬的。不接?开什么玩笑,这是一国之母送来的聘礼,这还能不接吗?
一瞬间,杨帆要成婚的消息,长了脚似的,传了开了。
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新晋宁国侯,一时间,才真正的家喻户晓。古代的消息是很闭塞的,有些目不识丁的百姓,可能一辈子,都耕种在自己这块田上,知晓的事情,也就是方圆十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见到最大的官,也许就是自己这方土地上的县官了。至于皇帝,知道有那么个人。
然而自从有了这说书的、卖点心的,这花样便多了。百姓嘴巴里传得最多的,也就是杨帆了。一提起杨帆,就是杀了野猪皮几万人马的民族英雄。当然,这当中也有杨帆自己的一点渲染。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是实在那些刀笔吏的手下。就是他们被常人不了解,最后呼声高了,三人成虎,就这么死了,还被人唾骂,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有后人为其平反。
杨帆要做的,自然不是这样的人。当然也不是要做向岳飞那样的人,所以他从没掌兵。这要不掌兵,即使出事情,大不了被抹了官帽回家种田抱孩子。
至于母仪天下的周氏,也乐得其所。本来就有母性光辉,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到成婚的年龄,替杨帆操办婚事,也让整日闲着没事干的她有点事情。最主要的还是,杨帆当初的生意,自从被宫中接下之后,里里外外的进出银钱,都由她把持着,让后宫的开支,有了充裕的地步,每月领到的月钱,也比以往几年有了不小的增加。
她忙前忙后的,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拜堂在哪里拜。这一国之侯,在京师的宅邸也还没有,按照礼数,女方过门,拜堂应该在男方家中,而这杨帆又父母双亡,也无长兄。论起亲人,卜老道也许算,不过又魅力让踪影。
朱由检本来打算是直接办在宫中得了。
这样,这婚礼,真的成了国礼了。
然而,原本就憋着一肚子气群臣又不乐意了,这叫什么事情,历朝历代,哪有臣子的婚礼办在天子宫中的,不行,坚决不同意。刚刚被放出来的时光亨,由于气得身子发抖,在入宫的时候,摔掉了两颗大门牙,还嚷嚷着请圣上收回成命。朱由检顺坡下,才“勉强”拿暂缓让杨帆继任蓟辽总督的条件平息下来。这下,总算是皆大欢喜。没有蓟辽总督这个实位,即使宁国侯这名头大过天,他也在朝中插不上任何一句话。
杨帆也佩服朱由检能够想出这么一招,逼得朝臣狗急跳墙。这蓟辽总督一职,才勉强压下来。婚礼的日子,也随之定下来,就在下月的初一,典礼就在大明门前举行。本来朱由检的意思在宫中,换来的妥协结果,也只是在大明门。这大明门就大明门吧,反正也就是拜个堂,也好歹算是在外宫之中。
要知道,想入正阳门,可不是寻常人可以入的,这可是朝廷重地,一般的平头百姓,都是无权出入正阳门的。(未完待续。。)
第421章 婚事(中)
盛京城还沉浸在建国的喜悦之中。范文程看完皇太极递过来的消息,也是大吃一惊。
皇太极双手负背,叹道:“朕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当初急于想让蒙古归附,就是担心两个弱势的势力抱团取火,所以放下那所谓的世仇,暂时联盟,用联姻的方式建立起一条暂时的同盟线。
不过现在,当从燕京传来的消息,知道察哈尔部的林丹巴图尔已经和大明联盟了,这个消息,让他感觉很不好。一方面蒙古这方,还有很多,是和察哈尔部有关系的,这样,一日不除林丹巴图尔,这些投机取巧的蒙古人就不可能真心归附。另一方面大明竟然和林丹巴图尔建立联盟,这一点让皇太极匪夷所思。
汉人的气量、心眼,皇太极了解得最彻底,尤其是当权者。尔虞我诈不说,还唯利是图。林丹巴图尔当初撕毁盟约,进攻山西大同,这一点让大明和蒙古有了深深的隔阂,所以很难再说什么联盟。
就像南宋末年,明知大金势微,明知蒙元虎狼之势,雄踞北方,还是由于当初北宋覆灭,不与大金合作,最后一个个被蒙古歼灭。
现在的大清,就犹如当初的蒙古。
范文程看到线报,喃喃道:“看来这个杨帆,还真是有本事。崇祯帝也敢这般放任,答应了和林丹巴图尔的合作。这三万蒙古大军,若是真的归附大明,锦宁防线真的就固若金汤了。”
荣登九五至尊的皇太极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道:“朕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那个叫杨帆的人。当初那场大战。如果我们当中没有内奸,即便是有内奸。这样的战术,天马行空的金蝉脱壳,也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这次,竟然还可以鬼使神差地说服察哈尔部归附,这一点,不简单。”
范文程点了点头,道:“确实了得。不过有一点值得皇上庆幸。”
“哦?”
“大明皇帝不够聪明。若是皇上,这样的人才,一定调往辽地。估计我们的铁骑就难过大凌河了。好在这蓟辽总督没有给这杨帆拿下,仅仅一个空头侯爵,没有封王裂土的实质,哼哼,皇上应该庆幸。”
皇太极笑道:“没错。朕干得出封王裂土之事,而他,太年轻。这杨帆不是要成婚了吗?文程,你觉得朕应该送他一份什么大礼?”
范文程道:“那得看皇上想送什么了?”
“这样东西送得得得体,最好还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还有呢,就是得让那小皇帝感觉膈应,那就最好了。”皇太极捋须笑道,“咱们的大军即将准备东征朝鲜。若是能够离间他们的关系,那便最好不过了。”
“国书。”
“哈哈!文程深得朕的心思啊。”
……
……
大婚在即,杨帆这个新郎官当得。估计是最清闲的了。这婚礼操办,由礼部和宫中下人操办。自己也不用什么准备。要见见徐蓉吧,这徐府又不让。确实没有那么开放。绝大多数的古代新娘新郎,在婚礼前都没有见过面,由双方父母一手包办的。
但让也有例外,就是像杨帆这样的,没成婚就想往女方家里跑。
主要不是这些,徐蓉的心思,他当然明白,这徐夫人呢,又是顺从徐骥的意思,不怎么敢反抗。关键就落在了自己的那个老丈人身上。
本来,像自己这个年纪,不靠祖上蒙荫,能够封侯的,那几乎少之又少,除非是什么开国功臣。何况自己也算是一表人才,好吧,有些自夸了。作为徐家的女婿,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关键自己也算小小地阴了自己的老丈人一把,情理上说不过去,便备好了礼,亲自登门。
“来啦。进来,进来。”徐夫人这几天可是笑得合不拢嘴。这自己的女人要嫁出去了,虽说有些不舍得,但终究是件喜庆的事,徐府门口也是张灯结彩的。徐夫人看这个女婿,是越开越顺眼,如今贵为宁国侯,自然是荣耀非凡。
离拜堂还有半个月,这个时候,宫里的聘礼下了,这婚书呢,也换了。杨帆不看那些杂七杂八的生辰八字,只明白,天蝎男配双鱼女,就他么就是绝配。
“徐伯母好。”
“唉,真好。以前都想着,你能和蓉儿走到一起。自从你走后,这蓉儿他爹就……唉,你也知道,蓉儿她也该嫁人。”
杨帆明白徐夫人话里面的意思。杨帆虽然没有结过婚,但是对付的丈母娘,可不下五个了,自然明白徐夫人的心思,将上边的一份礼递给她,道:“伯母,这是特地给您准备的,用了之后,这皮肤更加光滑有色泽,到时候,让您这三十岁,一下子变成二十多岁的姑娘。”他说的这话,也是格外讨喜,这徐夫人也有四十多岁了,被杨帆夸成三十岁,别提心里多欢喜了。
女人都是爱美的,不管是十岁也还,还是六十岁,都是喜欢自己年轻貌美。一听这里边的东西有这样的作用,最更是笑开了花,直夸杨帆有心了。
“伯母,徐伯伯在家吧?”
“在的,在的。杨帆,我也当你是自家人了,这礼数上你在我这边就不许拘礼了,就是你徐伯父,他脑袋一根筋。虽说蓉儿嫁给自己喜欢的人,是最好不过了。他心底是很高兴的,但是你也知道,你徐伯父这张脸面啊,就是拉不下去。”
杨帆笑道:“明白,明白。伯母放心,这徐伯伯一关,我一定给蓉儿,给您过得漂漂亮亮的,也不让您和蓉儿为难。”
“唉,好孩子。只要你顺着你那伯伯,这圣上赐婚都下来了,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