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军长安 >

第15章

将军长安-第15章

小说: 将军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菀提着竹篮偏头看着顾长安,眨巴眨巴眼睛感慨:“没想到你一个当官的还挺吃苦耐劳的啊。”
  “够了吗?”顾长安的耐性一向好,别说是挖两个时辰,就是让她在树林里挖一整天她也不会推辞。
  “够了够了,”君菀扒拉下篮子里的毒草,“每回煮进去一小块就行。”
  顾长安和君菀打道回府,等她们俩到村口的时候,已是玉兔东升。
  村口被火把照的亮堂堂的,君菀老远看见,“咦”了一声拽拽顾长安的袖子,“这伙人不是来找你的吧?”
  顾长安眼力好,早就看见在村口转来转去,满脸苦大仇深的白辛。
  呵,可不就是来找她的呗。
  “是来找我的。”顾长安应承了声,把篮子塞到君菀手里,“你去煎药。”
  君菀诧异地看看顾长安忽然紧绷的嘴角,接过了竹篮,说:“还以为你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木头脸,看来你也不是么。”
  顾长安侧目看了她一眼,君菀只觉得脖间一阵发凉,赶紧抱着竹篮蹭蹭往村里跑去。
  顾长安也迈着大步往村口走,白辛瞧见她就迎了上来,什么话没说,先重重叹了口气。
  顾长安抬眼看他,“王爷让你来的?”
  “不是王爷让我来的,”白辛泫然欲泣,“是王爷亲自来了。”
  顾长安一瞪眼,“他来了?他怎么会来了?”
  “……”白辛无语,他怎么会知道,他前脚才听说王爷从前面抗洪回来了,后脚王爷就说要到疫区视察,说走就走,谁都拦不住。
  顾长安当然也没指望白辛能说出什么来,直接找刘珩还来的快点。
  刘珩在祠堂前面的棚子下帮着切草药,旁边人也都忙活着,只有决微几个人脸上掩不住地焦躁。
  顾长安走到刘珩跟前,刘珩却埋头苦干根本当看不见她,她只得伸手接过他手里的草药,垂目说:“还是我来吧。”
  刘珩终于停下手,怒视着在他身旁蹲下来的顾长安,压着火气,低喝道:“顾长安,你到底有没有,哪怕一个瞬间为我考虑过?”
  顾长安一愣,转头看他,什么意思?
  火光映在刘珩脸上的阴影明灭不清,他看着一旁煎药的泥炉,“从石岭到京城再到现在的泉顺,你从来没有为我的处境考虑过一分一毫。”
  “王爷,下官不是不考虑你的处境,下官是要把你的麻烦事在麻烦你前先把自己给麻烦了。”
  刘珩冷笑一声看她,“少给我阴阳怪气的,你明知道……”他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才道:“你想躲着我就故意跑到疫区来,你当我不知道?你以为我这王爷之尊就不能进疫区,就算我想来,决明他们也会拼死拦着,是也不是?”
  顾长安无言以对,因为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君澜山一事是我谋划的那又如何,你有不满你揣了满肚子气你大可以来质问我,石岭那个敢说敢为的顾长安跑哪儿去了?”刘珩俊眉倒竖,盯着顾长安。
  顾长安也回看着他,两两瞪了许久,她忽然把手里的草药往木桌上一扔,说:“不是我揣满肚子气,是你从石岭回京后憋了一脑袋无名火。是,我是恼你瞒着我去谋划君澜山一事,但我不为别的,我是为县丞可惜。如果你能早些言明,或许县丞不必受这牵连。我晓得你瞒我的事不止这一桩两桩,可我也无意知道,你的宏图大业,我……不想卷进去。”
  刘珩侧眸看着顾长安,眼角眉梢都像是要结冰一样透着寒意,良久,他才道:“我原以为你会是因为其他的什么理由,却没想,是这个。”
  很多年以后,顾长安回忆起那个奇怪的夜晚,刘珩落寞的神情让她心里莫名其妙地揪了那么一下,不疼,却有点酸楚。

  第二十二章 结束

  刘珩说完了那句话就像没事人一样进祠堂去了,可还没一句话的功夫,就又被几个大惊失色的大夫给请了出来。
  顾长安看他吃瘪的样子,心里的那点不悦一扫而空。
  顾长安拍掉手里的药渣,转到君菀那边去看了看,见她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别人碾碎他们采回来的毒草,心下稍安,于是又转回到刘珩跟前,撩袍跪下,沉声道:“下官恳请王爷移步到前面军帐去歇着,这里毕竟危险,一旦染上时疫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珩垂眸看她,不动声色,任由她跪了许久,才道:“顾都尉既然这样说,那本王就到前面等着,等你找到的‘神医’给本王带来好消息。”
  “是,下官明白。”顾长安一揖,待刘珩转身才站起身来,回首看看还在煎药的君菀,想来是这里的人把情况都跟刘珩说了。
  **
  刘珩一走,顾长安心里也踏实了,安心地帮着大夫们煎药。
  在君菀的汤药将熬成时,顾长安趁着她不注意,顺了根毒草去找陈大夫,请他给瞧瞧那东西到底会不会吃死人。
  陈大夫捋着胡子皱着眉,拿着毒草翻来覆去地看,最后才斟酌着道:“这种草叫火藤,草民也只在医书典籍上见过,倒从未用它医过病。火藤毒性不大,真要害人那恐怕得吃下一箩筐才能成事,依草民愚见,那小大夫应没存什么坏心。大人可是……不信他?”
  顾长安摇摇头,“也许是我多虑了。”
  君菀站在角落里看着顾长安和陈大夫,脸上没什么表情,神色淡漠。
  患疫病的村民多有发热、呕吐腹泻的症状,久病的人身上还长出了烂疮,散发着恶臭。
  陈大夫等人开的药方只能暂时抑制住呕吐和腹泻,但对发热和烂疮却没什么作用。反倒是君菀后来加了火藤的方子,让病人的热度逐渐退了下去,烂疮虽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效果,不过陈大夫说只要不发热了,也许烂疮接下来也就能跟着好起来。
  顾长安在疫区住了小半月,这小半月里,白辛每天都像点卯似的来露个头,来了也不说什么,送点吃食和饮水就走,只在后来简单说了说泉顺那边的情况,说是疏导渠已挖的八九不离十了,那个不给行方便的宛城知府许之舟大人也给办了,好像除了疫区这边,其他事都进行得挺顺利。
  顾长安听白辛的意思是刘珩在村外的营帐窝了一宿就回泉顺去了,走的时候把他和决微给了留下来,说是疫区这边万一有事还能找着人跑腿。
  君菀见白辛出了村口,就挨着顾长安坐下来,手里拿着根茅草,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上面沾的白絮。
  “疫情都控制住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君菀拿茅草戳了戳顾长安,问她。
  顾长安不答反问,“是啊,你怎么还不回去?”
  君菀一瘪嘴,“我先问的,你先答。”
  顾长安转头望着远山,道:“傍晚前我就会回泉顺,不出十日,就会启程回京了。”
  君菀把玩着茅草的手一顿,眨眨眼半认真半戏谑地看着她,“真是巧,我也会傍晚前离开,十日内,也要进京。”
  “确实巧。”顾长安回首看她,眼中没透出半点诧异,倒让君菀略感失望。
  君菀拍拍她那件早就灰扑扑的白衫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京城天很高,围墙也很高,孤独的鸟儿望着天,扑棱着翅膀却飞不出去。”
  微风徐来,带着浓郁的药香,顾长安嘴角微翘,孤独的鸟儿,她说的又是谁呢?
  **
  顾长安在傍晚前回到了泉顺城,君菀也收拾上她的小竹篮,顾长安后面离开了村子,村中只留下陈大夫几人善后。
  泉顺府衙里,刘珩在前厅端坐,顾长安在厅下跪着,将疫区的情况一一呈报。刘珩听着,若有所思,半晌才像刚省起似的,叫顾长安起身坐下。
  “这一趟赈灾平乱虽有些小波折,但还算顺利,比本王预想的要快上许多,如此,这几日便可返京了。”刘珩搁下茶碗,看着顾长安,“你说的那个君菀,到底是什么人?”
  顾长安无奈地摇头,“据她所说,她是住在君澜山附近的山谷里,谷中常年瘴气缭绕,普通人根本进不去。下官看她并无害人之心,就没让白辛冒险去探查详细情形。”
  刘珩看顾长安那副模样,忽然笑了一声,“看你和那丫头倒有几分投缘。”
  “也许是。”顾长安微微颔首,她总觉得和刘珩之间似乎牵了跟拧巴的麻绳,越想解开就越纠结。
  顾长安想着,便起了身,对着刘珩一揖,“王爷要是没其他吩咐,下官就先告退了。”
  刘珩怔忡一瞬,便摆摆手放她走了。
  顾长安回到自己的住处,童生早就烧好热水候着了,桌上也摆了几样精细的小菜和米粥,看来是童生自个儿下厨做的。
  “我的都尉大人,这一去几日,您眼见着是瘦了不少。”童生立在桌边给顾长安盛粥,端出一副老妈子嘴脸来。
  “你的都尉大人我没染上时疫你就烧高香去吧,掉下去几近肉怕什么,往后我也没什么动弹的机会,说不准吃上几个月就养成大胖子了。”顾长安跟童生说起话来没顾忌,心里自然也舒畅许多。
  童生一撇嘴,“瞧您说的,您要能吃成大胖子,那全大齐的女子还不都得成皮球了。”
  顾长安笑着敲了童生一筷子,“少臭贫了,跟我说说,这几日有什么新鲜事没。”
  “新鲜事啊,”童生翻着眼皮琢磨,琢磨完了一摇头,“倒是没有。趣事,是有一桩。”
  顾长安就着馒头边吃炝黄瓜边问:“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听决明大人说,抗洪物资有多半是叶氏前几日调来的,好像叶先生还给你捎了点东西,不过都被王爷扣下啦。”童生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脸上透出绷不住的喜悦。
  顾长安抬脚就踢他,“你个混小子,什么叫被王爷扣下了?”
  童生揉揉被踢疼的小腿,瘪着嘴委屈,“听说不但给扣了,还一把火给烧了,连渣都不剩,让您发飙都没地方发去。”
  “刘珩……”顾长安眯起眼睛,拳头捏着咔咔响,好你个刘珩,等回京了,有你好瞧的。
  童生望一眼窗外溶溶月色,暗自为行事果决的端王爷捏了把汗。
  **
  皇上圣旨下来,宛城那边自然没有不从的道理,临时从宛城调来的官兵帮着南励带的兵一块挖疏导渠,速度自然就快起来,果然不出十日,疏导渠大功告成。恣意的洪水从疏导渠经宛城外流进汨珍江,连日的大雨也终于刹住脚步,日头从厚重的云层里露出头来,晒干了被洪水冲刷过的百亩良田。
  刘珩率亲卫先行回京,南励留在泉顺帮着程贵和整治灾后重建事宜。顾长安起先还想找由头在泉顺再赖上几日,结果刘珩一道军令下来,她不走也得走。
  顾长安自打知道刘珩烧了她的东西,就没跟他说上几句话,非要说话的时候往往也是打几句官腔,多的话根本不应,气的刘珩想骂人却又挑不出个错来。
  刘珩进京之后没顾上跟顾长安多说什么就立刻进了宫去,顾长安乐得自在,带着童生直接回了侯府。
  到侯府自然是沐浴更衣,收拾利落后便带着竹染去向老夫人请安。
  到了老夫人门外,顾长安恭敬道一声:“孙女长安来给祖母请安了。”
  听得老夫人应声,外面的婢子这才挑起帘子请顾长安进屋。
  有趣的是,顾长安一进门就看见她的后娘于氏正和老夫人闲话,也不知说到了何事,逗得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祖母,母亲。”顾长安规规矩矩一揖,便站定不再说话了。
  “这孩子,总像个句嘴葫芦似的。”老夫人嗔怪地看她一眼,“瞧你跟端王爷出这一趟门,黑了也瘦了,是不给你吃食了还是叫你扛沙袋去了?”
  老夫人话里七分戏谑三分认真,顾长安一笑,道:“孙女此番是跟着去赈灾的,要真吃的白胖回来,旁人可不该闲话了。”
  “总也有理。”老夫人笑眯眯地看她,“上回回来才没住几日就猫抓似的又跑了,你母亲带着长逸去普化寺上香,又短住几日,倒跟你连面都没见上。”
  于氏在一旁赔着笑,“说来也真是不凑巧,长安前脚跟着端王爷去南边,我后脚就领着长逸紧赶慢赶地赶回来,却还是没见着。”
  “上回是不赶巧,不过日后长安也常住于府上,母亲几时想见都是能见的。”顾长安不冷不热地道了一句,倒是让于氏没来由地噎了下,可她此时也不能说什么。毕竟顾长安已不是从前那个没娘的黄毛丫头,能任她搓扁揉圆,现下她说什么做什么,都得掂量着了。
  “听说在你走前长清专程找过你一趟?”老夫人别有所指地看着顾长安,“小丫头也长大了,有自个儿的心思了……可惜我和你母亲现在许多事都说不上话了。你是长姐,要多替她考虑。”
  “是,长安明白。”顾长安垂目看着自己面前的地板,大约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但又不免猜测老夫人这次同意她跟着刘珩去赈灾是否就是为了这事,可想了一瞬又觉得说不通,不禁微微蹙眉。
  顾长安陪着老夫人说了约莫半个时辰的话,每句话都说得谨慎小心,撑得她舌头都要打结似的。后来还是顾长宁来请安,请完安就说要带着顾长安去看看新院子,才把她给领走了。
  顾长安和顾长宁沿着回廊往新收拾出来的漪澜苑走,初夏的季节,回廊下却还是阴凉,顾长安也觉得打心眼里是暖不起来,顾长宁看她的样子,就猜是于氏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便道:“你人都回来了,有些人就是再看不顺眼,也翻不出天去,你又在这心思重个什么劲儿。再说了,就是天塌下来,不是还有二哥给你顶着。”
  顾长安舒眉一笑,道:“我是在琢磨,你前些日子不是要给我排什么相亲宴来着?”
  顾长宁瞪瞪眼睛,“你这丫头,当真的?”
  “当真啊,这事做不得玩笑。”顾长安煞有介事地点头。
  “行,看哥哥我给你排个流水相亲宴。”顾长宁一挑眉,看去欢天喜地的样子,心里却有了另一个打算。

  第二十三章 清池

  漪澜苑在侯府的东北角,离着顾长平和顾长宁住的地方都不算远,是顾长安生母从前住过的地方,但自她故去后,就再没人住过。
  实际上,按照侯府的分配,是从没有哪一房是分开住的,顾长安算是个例外。这也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