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唐 >

第75章

傲唐-第75章

小说: 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火药的威力这么大,叛军在遭到攻击后四散而逃,这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据守陕郡的这十万人马原本是大唐精锐的边军,无论何种情况下,不应该一触即溃的。

但这样的情况却真实地发生了,庞忠率领将士冲进陕郡城内后,根本没遇到什么抵抗,将士们扔出随手携带的简易手雷后,即使数百上千人规模的叛军也马上四散乱逃,甚至因为争抢逃跑的通道而发生踩踏现象。庞忠在率麾下人马冲杀了一阵,没遇到任何抵抗后,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是名久战战事的猛将,在作战时候能很快适应战场上的形势,战况既然如此了,那他接下来要想的就是扩大战果。陕郡城内有十万叛军,要是能将这十万人马尽歼尽俘,对叛军造成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庞忠接到军士的报告,说有大量的叛军人马准备从东门和南门方向逃跑后,也马上让人通知杨晞,希望杨晞能派人马阻击。要是杨晞派出几万人马追击溃败的叛军,很可能可以将这十万人马全部歼灭。即使不能全歼,也可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庞忠没料到的是,杨晞已经事先考虑到这些了。

接他命令的刘光庭已经率领一万余人马快速往东门方向杀过去,后面快速赶来,不愿意错失战功的王思礼,在接到杨晞的命令后,也亲自率领一万人马,抛下辎重,快速朝东门和南门方向杀过去。

与充满激情与豪迈、想着尽快捞取军功的刘光庭不同,王思礼已经非常后悔接受领后军人马的差使,以致错失今天这场非常震撼、几乎是一面倒的战役。

这样的战事一辈子可能碰不到一次,但现在碰到了,他却几乎没机会参与。

要是不与杨晞之间有隙出现,杨晞也不会委他领后军之职,那他就可以在这场战事中斩获让人仰慕的军功。不该因为太子李亨的拉拢而疏远杨晞这个实际的领军元帅的。

不过后悔归后悔,王思礼还是希望能弥补这个遗憾,趁叛军溃败之际,歼灭一定数量的叛军,为自己头上戴上军功的荣耀。他也下了死命令,令全军将士以他们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冲向陕郡东门和南门方向,争取多杀敌,从刘光庭手中分一杯羹。

---------

崔乾佑在离开洛阳之前,虽然制定了非常周密的布置,也令多位心腹大将留下镇守陕郡,但面对唐军猛烈的“火炮”攻城,从未见识过火药威力的他们,顷刻间就乱了阵脚。炸药那巨大的冲击波及杀伤力让所有将士都惊慌失措,在炸药包不断地在城头上落下之时,想着的只是找个地方躲,避免被炸药炸死,或者拔腿逃跑,连手中的武器也顾不上拿了。

在唐军开始攻城时候,李灵亲自上城头指挥,但他同样没见识过这样的攻城战,炸药包落下后,被那巨大的爆炸威力惊住了,并最终被落在他身边的一个近三十斤的炸药包爆炸所产生的气浪震昏。身边的许多军士以为李灵被炸死了,越加的惊慌,被吓坏的将领们根本没有能组织起抵抗。

李灵随后被忠心的亲卫背着逃离了城头,并在逃了一段后清醒过来,看到城内乱成一团,无数的军士只顾着逃命,叛军已经冲进西门,他知道大势已去,没办法组织起抵抗,只能无奈地下令,弃城而逃,准备逃往陕郡东面的峡石城。

但城中溃乱时候,想逃也是很难逃出去的。

从西门方向不顾一切逃回来的军士有三万余,这些军士的逃跑牵动了其他城门的守军,听到传言四起,陕郡城已经破的消息后,其他各门的军士也无心抵抗。东门和南门方向的守军在守与逃之间摇摆了一阵后,看到大量的西门溃兵蜂拥而来乱成一团,直接导致这两个门方向的守军也没了斗志,将领们再也顶不住,也管不住手下的兵,打开城门准备逃跑。

城门好不容易打开,不顾一切的溃兵在吊桥未放下之际就冲出城去,深怕威力惊人的炸药再落到自己上,许多人就这样跳进了护城河。已经是初冬时节,晚上的河水可是很冷的,一些不会水的军士就这样沉入冰冷的护城河中,再也没能上来。许多人被踩踏至死,一些人直接从城墙上摔下来而失了性命,但更多的人从放下吊桥的城门道冲出城外。

冲出城外,许多人就如得大赦般拼命狂奔。

但厄运并没就此结束,就在溃兵大量逃出城的时候,从西面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溃兵们惊恐地看到,陕郡城池西面方向,无数的火把散落成星星点点,快速往这边移动,喊杀声正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唐军追杀过来了!”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这一声喊更像催命的紧箍咒一样,让叛军将士原本已经很脆弱的心灵再遭打击。无论是骑马的,还是光脚步行的,都以他们能发挥出来的最大力量逃跑,骑手们手中的马鞭一个劲地抽到马匹上,到处都是人喊杀嘶的声音。而那些没能抢到马匹的军士,只能利用他们的双腿,朝唐军追击而来相反的方向逃跑。

但乱成一团的溃兵,逃跑迅速如何能比的上已经将速度发挥到极致的唐军追兵,不一会儿间快速追击而来的唐军军士就冲杀到叛军溃兵阵中来。

第五十六章战事结束

(第四更,求收藏、推荐票、打赏)

“报告元帅,庞将军来报,他部已经占领了陕郡所有城门,正在围攻负隅抵抗的叛军!”

一名军士骑着马飞快地跑到山坡上正举着望远镜查看情况的杨晞面前,大声地报告。

“好!”听到军士的报告后,杨晞兴奋地大叫了声,并马上下令:“令庞将军、吕将军、田将军尽快结束城内的战斗,尽量逼迫叛军投降!”

“传令刘光庭、王思礼将军,一定要将逃跑的叛军截住,本帅要将这十万人马,全部歼灭在陕郡!”

“是,元帅!”数名候名的传令军士马上应令,拍马快速跑开,传达杨晞的命令去了。

杨晞脸上写满了兴奋,今天的战事进展的如此顺利,是他从不曾想到过的。

他和麾下的将领都没想到攻城战才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叛军就全线溃败,争相逃命,数万大唐军队杀进陕郡城内,很快就控制了城内局势。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已经不需要任何的担心,必定是大唐军队以决定性的胜利而收尾,陕郡城的叛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杨晞有一种藏不住的欣喜浮在脸上,他太有成就感了。陕郡的十万人马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就如几个月前灵宝之战时候二十万唐军一样,从各自建制中被抹去。消息传开后,一定会让天下震惊的。

杨晞也知道,他的名望会随着陕郡之战而再达一个高度,天下人都会知道他,知道打仗非常厉害的杨晞。一将功成万骨枯,此时的杨晞根本不会去考虑这场战役让多少人的性命就这样消失,他想着的只是这场战役他所领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杨晞很庆幸,看来尽快制作出火药,并将炸药用于战争中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土制的“没良心炮”,工艺虽然简单,但在这次攻城战中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任何箭矢的威力都无法与炸药包相比。必须要让潼关城内那些技术熟练的工匠,再加大马力制作生产,制造出更多的火药、炸药包及“没良心炮”来。他也得给“没良心炮”起个名,听起来顺耳,也符和这个时代的名来,并让其成为“恐怖”的代名词。“威武大将军炮”,这个名挺不错的,好像历史上也有用过。

庞忠、吕崇贲、田良丘等将所领的人马继续在陕郡城内冲杀,围歼抵抗或者不愿意投降的叛军军士。而刘光庭部随后传来消息,叛军果然从东门和南门方向溃逃,他部已经在围歼逼降叛军溃兵的过程中。王思礼部也迎头赶上去了,与刘光庭部一道,加入追杀、截击叛军溃部的阵营中。

杨晞已经没有任何的担心,这场战役即将结束,我大唐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被高仙芝和封常清放弃的陕郡重回大唐军队之手。

这场战役的辉煌与奇特也将以一种特别的格式被记载在历史中,让世人惊叹。

-------------

战事在天将亮的时候基本结束,不过陕郡城内依然还有偶起的小规模的厮杀,冲天的浓烟也在四处乱冒。庞忠、吕崇贲、田良丘等将来报,他们已经安全掌控了陕郡城内的局势,陕郡在我大唐军队的掌握之中。陕郡城内的叛军大部投降,不愿意投降的已经被消灭。各将所领的人马正率军搜寻城内残存的叛军,并安抚百姓,恢复秩序。

刘光庭部和王思礼部也各自传回来消息,大部溃逃出城的叛军都被他们截杀,他们正派出人马,追杀趁夜逃出他们截击圈的叛军残部。

一直伴着杨晞而站,不时地亲自去布置任务,调度诸部行动的高适,在听到各将先后传回来的战报后,很是感慨地对杨晞说道:“元帅,末将真的佩服你,以十万人马攻击十万人镇守的陕郡城,竟然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将其攻破了。相信天下间能做到这样的,也是绝无仅有!”

虽然高适也知道,陕郡能这么快攻破是因为炸药和土炮使用之故,那让人恐惧的爆炸声让叛军瞬间失去抵抗,争相逃跑之下城才被很快攻破。但所有取得这一切,都可以归功的杨晞头上。

没有杨晞派出的人马侦察到敌主帅崔乾佑秘密离开陕郡,前往洛阳,我军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正是杨晞下令的快速攻击,才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要是崔乾佑在陕郡,这场战肯定没这么容易打。知道我大唐出潼关后,崔乾佑肯定会做出布置的,我军不可能这么顺利抵达陕郡城下。在此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炸药包,也是杨晞制作出来的。没有杨晞发明并制作出来的火药,也根本没有这样让人恐惧的武器投入战争中。可以说,这一场战役的胜利,功劳都是杨晞的,其他将领的出色表现只是为杨晞的功劳薄锦上添花而已。

听了高适由衷的称赞,杨晞也是充满了自傲,但他还是在呵呵笑了两声后,谦虚地说道:“高将军过赞了,此战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全因叛军没防备,没预料到我军拥有这等厉害的武器之故,这样的情景只会出现一次,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叛军的溃兵肯定会将陕郡的战况转告崔乾佑、安庆绪和安禄山,他们知道后定会加强防备,我军再想取得这样的战果,那基本不可能。”

“元帅说的虽然有点道理,但此次胜的如此辉煌,也足以证明元帅的领军能力出众,放眼天下,真的没几人可及!”高适说着,恭敬地对杨晞行了一礼,“元帅如此谋略,末将甚是敬佩!以后还希望元帅能多多指点末将,不胜感激!”

“哎,高将军客气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些客套话的时候,”杨晞笑着客气了一句,又马上下令道:“高将军,陕郡城内战事基本平息,本帅令你马上率元帅府人员,进驻陕郡城,尽快恢复城内秩序!”

“是,元帅!”高适大声地答应了声,也马上去安排了!

在高适将城内情况处置好后,杨晞也随之进了满是硝烟味的陕郡城。

战果也很快清点出来,共斩杀叛军三千余,俘虏八万余人,另有一万余叛军逃脱。叛军溃败时候自相踩踏或者溺水、摔死的也有数千人。

杨晞也马上将战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报往长安。

第五十七章新的决定

(今天第一更。本书晚上十二点后上架。上架第一天,唐远会多多更新的,求书友们的月票支持!)

-----

------

长安,兴庆宫,身体有点不适的李隆基,正斜榻在身上,听杨玉环在唱一支新谱的曲乐。

年纪大了,最不喜欢的就是冷天,浑身上下都会酸痛,一点劲都没有,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惟有听杨玉环的曲乐还能让他心情舒畅一点。

他也闭着眼睛,以手轻拍着榻沿,和着杨玉环所唱的曲乐,嘴里也在轻轻哼着。

杨玉环舞跳的很不错,曲乐唱的更好,李隆基这么多年听下来都没听厌。

“陛下,陛下,急报……”

很轻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李隆基微微睁开眼睛,看看没什么情况,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闭上眼睛,继续听乐。不过杨玉环却在这时停了下来,“陛下,陛下,急报,陕郡急报……”清晰的声音在杨玉环停下唱乐后传到李隆基的耳朵里。声音如此清晰,李隆基当然不会再怀疑自己听错了,一下子睁开了眼睛。这听去像是杨国忠的喊叫声中几名特别的词儿触动了他的神经。

睁眼间,看到满头大汗的杨国忠已经飞快地跑到自己面前,手中还拿着一叠急报。

李隆基明白杨国忠此来是有紧急军情报告的,马上挥退殿内奏乐的人,令杨国忠上前。杨玉环也很知趣地离去,并带走了所有不相干的人。

“陛下,四郎送来急报,说他已经率军攻占陕郡!”杨国忠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用颤抖的手将手中的战报呈给李隆基,并马上解释道:“陛下,杨晞率十万大军秘密出潼关,在叛军未发现时行抵陕郡城下,连夜展开攻击,只花了一个时辰时间就攻破了陕郡城,天亮时已经安全掌控了陕郡。计斩杀叛军军士七千余人,俘虏近八万!”

“什么?”李隆基这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以非常迅捷的动作一把将战报从杨国忠手中夺了过来,颤抖着手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真的吗?陕郡真的被杨晞攻取了?”李隆基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指着战报问杨国忠道,“为何此前没有一点消息?”

“陛下,这是一早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昨天晚上杨晞率军急袭了陕郡,趁敌未防备间,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将陕郡西门攻破,进尔占领全城,叛军溃不成军,大部投降,一部被歼,只有不到两万人趁乱逃走!”杨国忠说着,有点老泪纵横的样子,略带哽咽地对李隆基说道:“陛下,此前太子一直建议撤换杨晞,说他不适合领军,要令其他大将主领潼关兵马,今日杨晞就以一场辉煌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陛下未听从太子之意,继续让杨晞领军,杨晞也没令陛下失望,轻松攻取了潼关,彻底解除了潼关之危,陛下,这是国之大幸啊!”

杨晞在率军出关作战时候有奏报上呈朝廷,但悬着心的杨国忠怕杨晞在攻打陕郡时候出现失误,因此将杨晞奏报的率十万人马出关作战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