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753章

草清-第753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嘉庆废帝也由心腹亲信护着逃到了总领馆。”
    陈万策再来了这么一句,萧胜更咆哮道:“什么!?那家伙还能一家团圆!?”
    嘉庆废帝是茹安所生,雍正的“遗腹子”,茹喜虽废了他的帝位,却还是没下杀手,就幽禁在圆明园里。之前北京城大乱,他也被救了出去,学着他四哥弘历一般,南投英华。
    这当然让萧胜吴崖等人极度不满,咱们英华反的是满清,满清的代表是谁?爱新觉罗家啊,现在李肆不仅收留了雍正、乾隆,恂亲王,还要收容嘉庆,简直成了爱新觉罗家的避难地,这事未免太荒谬了,难道皇帝真是有收藏满清皇帝的怪癖么?
    李肆一边走一边道:“百年寇仇,岂是一刀就能了结的?寇仇亡尽了,百年耻辱怕也要甩到脑后……”
    他微微笑道:“新会人是怯懦不知人伦廉耻的汉人代表,他们已雪耻自新,石禄汉军旗人是叛了民族大义的汉奸,他们也已用血肉洗刷了罪恶,而要真正洗刷华夏百年沦丧的耻辱,就还缺俯首自新的满人,爱新觉罗氏,钮钴禄氏,富察氏,还有谁比他们更能代表满人呢?”
    接着他语气转为沉重:“砍脑袋容易,诛心难,朕留着他们,不是什么仁恕。这些满人在英华新世里要得存,就得世代自我诛心,时时自省,让他们提醒国人,华夏曾有百年耻辱。华夏若是不自强,不正大义,不应时而变,那般耻辱就又在眼前。”
    言语再转为昂扬:“再说了,他们只是满人里的一小撮,还有数十万满人跑到了辽东,正在发春秋大梦,以为还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国中留着这么一股做梦都想跟他们划清界限的满人,再下狠手,也不必受什么仁义束缚了。”
    茹喜的底牌已经丢出来了,至此李肆心中坦荡,如果此时茹喜在他身前,问他要怎么处置满人,他的回答很简单:无条件投降,听候处置。
    他已经让翰林院和总帅部这文武两方在西伯利亚选择合适的地点,要的是满人既不彻底绝族,又毫无威胁。而在西伯利亚的环境下退化为几十百人一股的渔猎蛮族,那是再理想不过的最终方案了。
    说到辽东满人,众人个个眼中放光,如李肆所说,紫禁城绝非北伐终点,英华国界也绝非关内,自古以来……辽东就是我华夏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是华夏成其为华夏,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战未完!
    李肆一番话,众人也完成了一段心路历程,话尽时,太和殿已到,李肆抬眼看看殿门上的牌匾,“建极绥猷”四个大字,是弘历写的,明时也是这四个字,但清时却多了蚯蚓般的满蒙文,这四字大意是“天子承命于天,安邦定国,下抚庶民,人心归服,人心天道并于一身”。
    “换了这牌匾……”
    李肆随口吩咐着,南京无涯宫和东京未央宫正殿的牌匾上都是这四个字,是他亲自写的,直接换一块就好。不得不说,这四个字是对帝王职责的绝佳概括,即便在他所开的君民相约之国,也还能切题。而帝王是否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跨入这富丽堂皇的大殿,三人合抱的蟠龙大红柱撑起肃穆空间,军靴踏上由苏州土烧制,两尺见方的黑黄“金砖”上,众人下意识地就放轻了呼吸。
    宽阔大殿中立着宝台,宝台正面左右是七层丹陛,台上就是须弥座样式的宝座,宝座前方,丹犀左右立着四个香几,香几上是三足香炉,留下来的太监已尊禁卫署叮嘱,焚起了檀香,香筒内插着藏香;金銮殿里青烟缭绕,熏香沁人肺腑,肃穆异常。
    抬眼再看金銮宝座,就见殿顶“藻井”如悬钟般虚护宝座,藻井上刻绘着一副摄人心神的阳像,一条巨龙蟠卧,龙口衔着一颗大宝珠,名为“轩辕镜”,寓意为能在此镜之下稳居宝座的,才是真龙天子。
    太和殿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宝殿,明清皇帝大朝,典礼等仪制所在处,这宝座就是金銮宝座。除却李肆外,其他人,包括陈万策都是第一次见到,顿觉这宝座直沉心底,在那一瞬间挤走所有思绪,压得整个人都沉甸甸的,甚至膝盖都有发虚之感,想要朝这宝座叩拜。
    众人沉默着感应这座大殿,似乎殿中还余着真龙天子之气,陈万策收摄心神,颤声道:“请陛下升座!”
    原本跟李肆就只有半步之遥的萧胜、贾昊、吴崖等人猛醒,纷纷后退一大步,拱手同声道:“请陛下升座!”
    李肆嗯了一声,举步踏上丹犀,上台后,抽刀转身,握着军刀,缓缓坐上金銮宝座。
    这一就座,眼前光彩隐约变幻,似乎整个世界,再生一丝不同。
    陈万策施了个眼色,入殿的上百文武官员默契地跪拜在地,长声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呼,殿外禁军和侍卫亲军也跟着呐喊,喊声自太和殿传出,四周警戒的数千红衣也一同发喊,整个紫禁城都清晰耳闻,留在紫禁城里的太监宫女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跪拜在地,也跟着应和呼喝。
    “万岁万岁万万岁——”
    片刻后,这阵呼喊扩作大潮,溢出紫禁城外,外面的官民军丁也一同发喊,像是最初李肆车驾入城时欢呼的回音,此时终于传了回来。
    不多时,北京城一城都沉浸在万岁呼喊中,喜迎新的皇帝落座,新的朝廷降临,可太和殿里,正发生着极其不和谐的一幕。
    李肆正姿态极为不雅地摸着屁股,叹道:“硌得很,真不舒服……”RQ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收藏书迷楼。

第九百五十七章 魔之封印,分妃展仁义
    李肆这抱怨颇有些做作,大家都还没怎么反应过来,陈万策却有所感,出列道:“这紫禁城,陛下如何处置?”
    两人的互动含着一个重大转折,在场文武跟从李肆多年,顿时品出其中奥妙,格桑顿珠和龙高山这哼哈二将同时惊声道:“陛下难道不入主紫禁城!?”
    李肆道:“大军入直隶,四面合围北京城时,国中舆论就开始议迁都之事,很多人都认为,北定中原后,朕必定要迁都北京,这也是仿效当年得江南后迁都东京之举,更是安定北方人心所需。。)”
    文官们是各有所思,武官则是纷纷点头,没错啊,既然北定中原,华夏一统,把京城搬回北京也是理所当然,毕竟这里是明清两朝国都,华夏龙气所聚处。而这宏伟紫禁城,更是真龙天子所居,华夏天子,不住在这里,帝王正统似乎就总差点意思。
    可点头之后,却又纷纷皱眉,尤以萧胜贾昊为最,他们都想到了太多的实际问题。
    “这事非但江南人反对,岭南人也反对,朕自不会逆此汹汹民意,独断专行。”
    李肆再这么一说,众人都松了口气,可释然之外,也有浓浓不舍,紫禁城……就这么不要了?
    “但令朕不愿入驻这紫禁城的原因,不止民意,实是朕……”
    李肆伸手摩挲着身下金銮宝座,感慨颇深,又是一语惊人。
    “实是朕畏惧,朕就觉得,像是置身魔王之穴中,有一种神魂将被掳夺的畏惧。”
    他扫视文武群臣,眼中那丝凛然让群臣感应得很清晰,这不是在比喻。
    “朕给你们讲个故事,洋人的故事。”
    李肆这皇帝一贯神展开,大家跟从二三十年。都适应了,就静静听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魔王,名叫迪亚博罗……”
    这名字一出。众人忍不住噗哧一笑,目光都聚到人群中那个独臂蓝衣将军身上,正是西洋舰队都督胡汉山。这家伙在吕宋大战里苛治西班牙人,主持西洋舰队时,又苛治锡兰的荷兰人和印度的不列颠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以“迪亚博罗”称呼他,这名很快也在印度洋的各国老外中传开。
    “别吵别吵。四哥儿……陛下好多年都没讲古了。”
    胡汉山低叱着,贾昊吴崖罗堂远等人就觉眼中微微酸热,三十年前,还是四哥儿的陛下就在星空下给他们讲古,领着他们一步步走到现在。
    感应到这帮昔日弟子的孺慕之情,李肆笑着点点头,其他人也因这情感往来而收摄心神,意识到皇帝要说的。绝非故事那般简单。
    “魔王残害生灵,为祸天下,人世正面临坠入地狱的恐怖之灾。勇者们为拯救世界。纷纷奋起,前仆后续地讨伐魔王。”
    “魔王身具地狱之力,异常强大,牺牲了无数勇者,依旧不能消灭它。就在大家以为人世将灭时,一位勇者横空出世,他身怀正义,是所有勇者中最坚强、最高尚、最勇敢、最具牺牲精神的人,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崇,集所有人的力量于一身。”
    “他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可以独自挑战魔王,那一日,他深入魔王的巢穴,与魔王战得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最后……他战胜了魔王。”
    听到这。大家都微微笑了,听起来这魔王迪亚博罗就是满清,而勇者就是他们的皇帝,此刻正端坐金銮宝座的皇帝,不就已经彻底打败了魔王,还华夏朗朗乾坤了么?
    故事还没完,李肆接着道:“勇者挖出了魔王迪亚博罗的心脏,找到一块宝石,这是灵魂之石,正是魔王的力量来源。勇者发现魔王是不会死亡的,消灭了它的**,它不过是回了灵魂之石中沉睡,力量恢复后,又会再寻找合适的**再度醒来,要彻底消灭魔王,就得毁灭这块灵魂之石。”
    “勇者尝试了无数种方法,依旧不能毁灭灵魂之石,如果任由灵魂之石存世,人世就将再度面临浩劫,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有些人,例如陈万策,嘴角已微微抽动,显然已猜到勇者要怎么办。
    李肆道:“勇者决定,将这块灵魂之石置入自己体内,他认为,他是世间意志最坚强,品行最高尚的人,他可以靠自己封印魔王。尽管代价无比高昂,甚至再非人类,但他同时也是最具牺牲精神的人,他不惧牺牲自己,换取人世的安宁,于是……”
    李肆摊手,示意故事完了,格桑顿珠愣愣问:“完了?那家伙怎么了?”
    李肆笑而不语,萧胜、贾昊、陈万策等人异口同声地叹道:“勇者成了新的魔王。”
    简单的故事,却蕴着深邃之义,扫视神色凛然的众人,李肆再拍拍金銮宝座:“对朕来说,这个东西,金銮宝殿,乃至整个紫禁城,就是那块灵魂之石。朕不是那位勇者,也不想当那位勇者,所以朕畏惧。”
    紫禁城虽是明时所建,可明时皇帝还不是完全的主宰,这座恢弘建筑在名义上还是国之公器。而到满清时,紫禁城已全然匍匐在清帝之下,笼罩紫禁城,带着夷狄腥气的绝对皇权以此为中心,散布于整个华夏。
    李肆这个皇帝,不仅不是明时的皇帝,更不会是满清时代的皇帝,这金銮宝座,金銮宝殿,乃至紫禁城,又怎会是他的居处?
    心中淌过这样的感慨,李肆起身:“边大家和郎世宁在吗?赶紧召过来……”
    他伸手招呼着群臣:“来,都上来,咱们一起合个影。”
    众人愣住,皇帝这是在玩啥呢?
    此时还无照相机,所谓合影,就是画像。只是跟寻常绘画不同,英华报业发达,发展出了一门快画手艺,先快描出人像,再作细节填充,最后画固定不变的背景。这门手艺叫留影,而众人一起留影,那就是合影了。
    李肆一脚踏上宝座,一手再驻刀于地。活脱脱一副野蛮征服者的嘴脸:“鞑子称呼咱们为南蛮,咱们就以蛮制魔,将这颗灵魂之石彻底封印!”
    萧胜大笑道:“陛下是咱们华夏新世的皇帝,岂能再居这旧世皇帝之座?这宝座遭了鞑子膻腥之气污染,再留不得,容臣也分沾一丝封印之功!”
    萧胜大步流星上前,贾昊、吴崖、张汉皖、罗堂远、王堂合等人赶紧跟了上去。
    文官面面相觑。正茫然无措,他们心中还存着一丝旧世君臣之分,皇帝带着武官胡闹,他们怎么能凑合呢。
    就听谢承泽来了一句:“南北已换新天地,新壶不上旧茶几!”
    谢八尺念着歪诗就上了丹陛,陈万策也哈哈一笑:“新世自有新金銮,岂容紫禁拘君颜!”
    这两人上前,其他文官也赶紧跟了上去。边寿民和郎世宁就在殿外,一召就到。宝台上容不下这么多人,大家就自找自的位置。如众星拱月,将李肆围在中间,不过李肆左右却不是贾昊吴崖,或者陈万策和萧胜,而是格桑顿珠和龙高山,两人嚷着是皇帝多年亲卫,皇帝左右是他们的私地,别人都争不过。
    武官个个驻刀,趾高气扬,文官则含蓄一点。负手叠肚,文武都个个目斜四十五度,加上皇帝拈着唇上小胡子,简直就是一派强盗入大户的炫耀状,边寿民和郎世宁边画边犯嘀咕,这画名该叫什么?《大英君臣劫紫禁》!?
    立了十来分钟。众人都腰酸背痛腿抽筋了,边郎二人才叫好,众人顿时作鸟兽散,却见宝座上哎哟一阵乱叫,一群文官跌作一团,原来是他们的乌纱长翅全缠在了一起,接着再喀喇一声,原来是武官的军靴踩破了檀木丹陛,武官再撞作一堆。
    君臣这番荒唐胡闹之戏,后世人几乎耳熟能详,边寿民和郎世宁不仅画了君臣正襟危立的合影,私藏的另一幅画也在辞世后由后人泄露出来,画上文武大臣乱作一团,皇帝则在台上没心没肺、毫无形象地大笑。
    太和殿闹了一番,接着李肆带着群臣向深处走时,众人心中那丝凛然之气就烟消云散了,越来越代入到游客的身份里,而听李肆如数家珍的介绍着这宫那阁的背景,像是导游一般,还道皇帝记性真不错,准是之前宫里太监作过讲解,皇帝过耳不忘,哪知李肆是在用后世的记忆“复原”此时所见的紫禁城。
    进到养心殿,“瞻仰”雍正办公地时,陈万策终于忍不住再问:“这紫禁城,陛下要怎么处置?”
    之前一问是谈是否迁都,这一问才是落在实处。既不迁都,偌大紫禁城丢在这里,也着实不妥当,就只是当北方行宫,先不说每年开销,这地方就是旧世皇权象征,出点什么乱子都会再乱北方人心。
    吴崖黑着脸道:“烧了!拆了!怎么办都成,总之不能再留着!”
    武官纷纷叫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