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35章

草清-第35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还算是平直的横阵顿时扭曲变形,不少人手腿哆嗦着,就要丢下长矛扭头而退。
    “你们要退到哪里去?看看你们的身后!”
    李肆冷声喝着,众人扭头看去,一个个都呆住了。
    家中的老人、婆姨,小孩,相互搀扶着,都聚在了村外的坡口外,就在他们身后。再看看前方那快要碰到自己矛尖的棚民,一个个两眼发红,有如沉默的野兽,村人们心中顿时冰火相煎。他们这一退,亲人和家园该怎么办?
    “向前!向前走!”
    田大由忽然扯着嗓子喊了起来,他察觉到了,必须得要有动作,不然这无形的压力,终会将村人压垮。
    至于对面是不是穷苦人,会不会死,到了这时候,已经没功夫去想。
    “向前,喊住他们!”
    关凤生也高声叫着,他最不愿见流血,能靠着长矛把棚民们逼停自然是最好。
    沙沙沙……脚步声响起,村人们端着长矛,一步步朝前逼去。
    “好样的!要打起来了!”
    后方远处,杨春身边的汉子捏着拳头,兴奋地低呼着。
    两方人马汇在了一起,仅仅只是片刻时间,棚民如潮,前后推挤着,还朝前多拍了一步,可接着就碎在了礁石上,潮水倒卷,冲势嘎然而止。
    十来个棚民捂着身上的伤口,***着在地上翻滚不定,那是贾狗子和吴石头带着他们这几天仓促急训出来的“手下”,将冲在最前面的棚民戳倒在地,按照李肆的交代,他们都没照着要害去,这些人全都伤在了腿上。
    棚民是饿疯了,可同伴的惨呼,外加这一层铁木荆棘的推进,终于让这些原本也该是“顺民”的人清醒了,一个个停了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地上。
    一边是麻木被击碎的茫然,一边是紧张和恐惧挤压的心悸,在这一刻,双方都没有言语,只有一片沉重的呼吸,还有地上那些倒霉蛋的哀呼。
    “真他妈的废物!这就被吓住了?那些村人不过是装着样子,只要一冲,绝对逃得比兔子还快!”
    杨春身边那汉子跳脚吼着。
    “杨太爷,你怎么说!?”
    他两眼绽着血丝,盯住了杨春。
    “上吧,孟大都,总得咱们出手才行。”
    杨春一声叹,似乎并不想事情变到如此地步。
    “好!兄弟们!冲上去开杀!把那帮棚民带起来!”
    那个孟大都左右呼喝着,却猛然又被杨春拉住。
    “别去了……机会已经没了……”
    众人正要挥刀应和,这一声有如冰水浇头,尽数呆住。
    就见前方那群棚民,呼啦啦一下全都跪了下来。
    “老乡们行行好,施舍一口饭食吧!”
    “活命之恩,一辈子都不敢忘!”
    “大爷们可怜可怜吧,咱们全家三天都没东西下肚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棚民们哀声一片,捣头如蒜。
    “我就说吧,都是穷苦人,能说得通的。”
    关凤生吐了口长气,嘴里这么嘀咕着,却被周围村人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田大由更是皱眉,狠狠瞪了他一眼。
    大伙可不是傻子!没这长矛,没贾狗子等小子捅伤了对方十多人,这些棚民能清醒过来吗?能在这里停住跪求吗?
    “就这么放弃了?杨太爷!?”
    孟大都暴躁地吼着,杨春无奈地摇头,语气酸涩:“那些棚民憋迷着的一股气已经没了,咱们这几十个人冲上去,小心激怒了那几百号拿着长矛的村人……”
    斗笠下,一双眼眸沉得像是吞进了光线:“刚才那叫唤的小子,该就是李肆吧,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人物,能把羊羔一般的村人挑拨得血气大发,今次,我……认栽!”
    孟大都和一众贼匪难受得脸色发白,脚下都还不愿动弹,正在这时,有人叫了起来:“官兵!”
    十多人正朝这边逼过来,领头正是萧胜。避开棚民大队,他立时发现了这股缀在后面,行色怪异的人,正带着手下追过来查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杨春的目光很快就恢复清灵,朝远处凤田村的方向投去最后一眼,嘴里的低声自语,似乎一个字就咬碎了一颗牙。
    “李肆,不将你碎尸万段,我杨春誓不为人!”
    萧胜回来的时候,一脸惊惶未定。
    “好险,还真是杨春,其他书友正常看:!得亏那家伙知机,带着贼匪逃了,要真要舍命一搏,我这百来斤还真要丢下。”
    他手下就十多号鸟枪兵,可没胆子去追那三五十号贼匪,这可不是之前在那寨堡时的情形。
    萧胜发慌,凤田村的村人们却是一颗心落到实处。瞧在跪倒在身前的这上千棚民,村人脸上都带着喜色,既有欣慰,也有兴奋,原本虚虚捏在手里的长矛,也开始用起劲来。
    “四哥儿说得没错,要别人听自己说什么,总得让他们能听得进去!”
    关凤生也想明白了,这么慨叹着。手里的长矛晃了两下,这力量,分外扎实,原本柔弱的心,也被这铁木裹得有力起来。
    “好样的!”
    队列中,贾狗子拍着身边的小家伙,个头只到他肩膀的小子正是王寡妇的儿子王九,他绷着脸,嘿嘿傻笑,端在手里的长矛,矛尖赫然染着猩红血迹。
    左右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子却是一脸的惶恐,他们的长矛也染着血迹,这色彩和刚才矛尖入肉的感觉,让他们心中很有些翻腾。转头看去,却见自家的娘亲弟妹都在笑着,还朝自己挥手示意,心神顿时平静下来,目光也稳了许多。
    “这么大一桩祸事,居然就这么平息了,老天爷有眼,菩萨保佑!”
    原本一直瞅紧了自己丈夫身影的关田氏,绷得僵硬的身子一下软了,身边的关云娘赶紧扶住了她。
    “不是老天爷保佑,是四……哥哥保佑。”
    关云娘低低呢喃着,看着前方李肆的目光也波光粼粼,接着就阴郁下来,只见李肆从队伍里提起了也拖着一根长矛的关二姐,正啪啪抽着她的小屁股。

第五十三章 恢恢密网
    第五十三章恢恢密网
    “再胡闹就不要你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板着脸凶神恶煞地恫吓着关二姐,小姑娘却没买帐,皱鼻头撇嘴表示着不满,让李肆心中***不已,自己是不是对这萝莉太放纵了,让她居然也能把这事当游戏一般?
    把小姑娘赶走,接着李肆面对更头疼的问题。
    看着前方跪倒一片的棚民,前面是男人,后面是老弱,甚至还有不少女人,萧胜痛苦地***道:“四哥儿,你准备怎么着?”
    关田等人的心脏刚刚舒展开,脑袋却也发起炸来,这千多号人来乞食,他们一个小村子怎么应付得下?
    “招呼大家把余粮都凑起来吧,总不成眼睁睁看着千来号人饿死在咱们村子外。”
    关凤生的软心肠又开始发作,田大由这次却没异议,只是无奈地点头。萧胜感觉有些不妥,又不好开口,毕竟这事是凤田村在帮他这个汛守分担责任。
    李肆叹气,看来只能把自己手里还握着的几百两银子拿出来了,村人家里确实有余粮,可都拿了出来,手头却没余钱,岂不是要跟着这些棚民一起挨饿。
    “吃了这一顿,下一顿呢?再说了,升米恩,斗米仇……”
    接着李肆摇头,行善却遭来祸患的事,他可见得不少。
    皱眉想了好一阵,也没想到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正要放弃,忽然见着贾狗子和吴石头那九个孤儿昂首挺胸,手里的长矛还握得紧紧的,正目光如炬地盯着棚民,防着他们再有什么异动,在人群中无比惹眼。
    孤儿……有了!
    李肆两眼一亮,当下就安排起来,众人听到他的打算,楞了一下,好半天后才鸡啄米一般地点起脑袋来,这办法好!
    可接着脑袋又如蒲扇一般摇着。
    “这是人不是鸡鸭,怎么喂养得过来?”
    “四哥儿,咱们村可开不了这善堂。”
    什么办法?
    买人!
    棚民身上一无所有,就施舍饭食,姑且不说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留下太多祸患。
    可棚民却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他们还有儿女。
    把施舍变成交易,这事双方是平等的,也就说不上什么恩惠,自然不必担心后面的恩怨纠葛,只是关田等人都忧心这人养不起。
    “我出钱买,我出钱养,不要村子花钱!”
    李肆大义凛然,心中却在说,你们想养也没门!
    八岁到十四岁的小孩,男女不限,三两银子加百斤粮食一个。粮食由村人凑,李肆出银子补贴。至于银子,李肆手上那几百两银子还能凑合对付,后续开销从哪里找,李肆也不担心,他还有若干红利没收呢。
    让棚民推出代表,跟他们谈了这事,棚民一个个都无二话。灾年卖儿女,一个两三钱都能卖,现在给出这样的价钱,还搭了粮食,这样的交易,怎么想都是自己占了便宜。
    只是问题又来了,符合条件的小孩只有七八十个,卖了儿女的人家能过活了,没儿女卖的又怎么办?
    “这事你们自己解决,有银子有粮食的,可以借,可以卖,我们管不了。”
    李肆这么对棚民的代表说,反正他给出二百多两银子,八千斤粮食,剩下的就由棚民自己协调。在这种事上,做得越多,错得越多,还不如让棚民自己做主。
    到了这一步,别说关田等人,就连萧胜,还有吓得缩在村子里闭门不出,现在被抓出来帮着记账分钱的范晋范秀才都跟不上李肆的思维。
    施舍的事变成了一桩交易,还能完全抽身,把利益恩怨全都丢给棚民自己,事情还能这么办呢!?
    “有钱有粮的,总不成瞅着别家不管吧?”
    李肆这么问还有些犹豫的棚民代表,那个叫罗恒的中年汉子咬了咬牙,最终无奈地点头,这事丢在他身上,也就是一桩天大的责任,他得去说服卖了儿女的人家,看能用什么方式来照应没儿女卖的人家。
    “李哥儿,知道你这是在行善,却没想到你这么……”
    罗恒纠结地说着,却找不出词汇来形容李肆这样的行事。
    “我只是认为,你们既然能抱成一团,跑那么远来抢村子,那么也能抱成一团,互相照应。”
    李肆淡淡的话语,让罗恒羞愧难当。
    “那是误信了贼人的谎言!李哥儿,你放心,下次再见着他们,定不让他们好过!”
    正说到这,棚民骚动起来,村人也都朝一个方向看去,就见田心河上,一串赶缯船正缓缓驶近,“韶镇左营侯”、“英德县堂李”、“英德练总彭”的号旗在船杆上随风飘扬。船上人影憧憧,怕不有三五百之众。
    “不是有四哥儿让你们清醒下来,你们可没得好过。”
    萧胜看着来人,嘴里这么说着,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朱绶亲自来了,带着韶州镇标左营游击侯林,还有英德县练总彭虎,官兵、练勇和捕快民壮等总数四百多人,完全是以处置这上千棚民的准备而来的。
    “四周已经被镇标的营兵封住了,你们就算闹出什么事,也是插翅难飞!”
    李朱绶叱喝着跪伏在脚下的棚民。
    “既然凤田村替你们作了保,你们也悬崖勒马,没伤了人命,今次之事不予追究。好好回自己山场过日子,本县会派人勘察你们的境况,朝廷绝不会坐视子民受荒!要相信朝廷!”
    知县老爷的训斥像是铁锤,砸得罗恒等棚民代表的脑袋在地上使劲磕碰着,溅起片片细碎泥土。
    棚民袭扰乡人的事不追究,可跟杨春等贼匪勾结的事却不能放过,罗恒等棚民代表必须去蹲班房录供词,同时棚民也得层层相互作保。这些事自有跟着来的罗师爷一一料理,李朱绶就拉住了李肆,一脸的欣慰。
    “本县就知道,你这李肆年少有为!名师出高徒,段老先生的眼光,也着实厉害!”
    李朱绶当然高兴了,不说之前帮着萧胜剿灭寨堡贼匪,连带给了他解决杨夏的机会。就说此次,要没李肆带着村人镇住了场子,这帮棚民绝对能血洗了凤田村,到时候自己的年终考评可就要泡汤。
    还不仅如此,原本这一千来号棚民要怎么安置,他在船上也是伤透了心。这事必须拨银子,可县里的银子就是他口袋里的银子,瞅着怎么也要大放血。却没想到,李肆买了这些棚民的儿女,将他们暂时安顿了下来。只要把这些棚民赶回了原地,自己再去压着山场主降降租子,让这些棚民能吊着一口气,这事近前也就平了,远的处置就是行文这些棚民的原籍州县,让他们尽快过来领人。
    棚民之事了结,杨春等贼匪的事却没了结,李朱绶打道回府,游击和练总带兵去追杨春,李肆目送他们离开,心中却翻腾起一股微微惊惧,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些官兵,来得好快!不是说满清官僚行事拖沓,诸事推诿吗?
    “杨春烧了钟宅后,李知县向府道和巡抚都交了呈报,白总戎也给赵制台和施军门发了急报,都在提防他的后手。有制台的钧令和宪台的行文,白总戎和李知县在这一县里能随时调兵出动。现在杨春挑唆上千棚民在县里流徙,沿途汛塘一路都报了上来,他们来的速度还算慢了。”
    萧胜粗粗解释着。
    “咱们绿营汛塘虽然平时疲沓,可一遇匪情和民变,地方军政都认真起来的话,那就是一张恢恢天网。就说这群棚民,他们刚出山场聚在一起,就被北面的塘兵报了上来。上面若是手脚麻利,当天就能出动大队官兵,这已经是棚民下山的第三天了……”
    萧胜话语间还带着微微自得。
    “当年台湾刘却作乱,攻下茅尾港后,出兵行文就已经到了镇戎手里。白大人三日后就追着刘却到了急水溪一带,等了两天援军后开战,整个变乱七日即平。”
    他说得高兴,李肆听着,一颗心却在不断往下沉。
    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满清朝廷对付草民的效率,李肆坦白,他真有些被震慑到了。
    解决了棚民危机,连带也振奋起了村人的心气,还收了七八十号孤儿,原本李肆心中正飘飘自得,心中那两个字正在隐隐翻腾,却没想到,官兵呼啸而至,全无之前的疲沓疏怠,看来这康熙朝的所谓盛世,的确是有一分保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