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91章

大唐军魂-第291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四章 齐王李佑谋反
    诏命发布后,李业诩却有些失落,原本以为,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历史改变了,自己立下这般大功,李世民发布的绘凌烟阁功臣诏命内,人员会有他的一份,可惜还是没有。
    李业诩自觉自己立下的功劳,比一些上了凌烟阁功臣榜的朝臣们大的多,名声也更加的响亮,却还是没能入这凌烟阁功臣序列中,让他越想越失落。
    人都是图名气的,包括李业诩也不例外,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声实在太响亮的,李业诩这个后世来的人更是知晓,能入其中,那将为后人世代敬仰。
    李业诩之前还期望着,因自己立下的大功,李世民能弄个二十五或者更多功臣之类的,将他也包括进去,进一步名留青史,为世人敬仰,只是最终还是失望。
    更可恶的是,与自己的嫌隙的长孙无忌还是如原来的历史上般,位于凌烟阁功臣榜的榜首。
    还有,同样立下大功的李道宗,也是一样没有入凌烟阁功臣列里面,李业诩也深为李道宗鸣不平,心里想着,这位战功卓著的宗室名将,也一定与他般郁闷和抱怨。想到李道宗也是如此,李业诩稍稍的有些心理平衡。谁叫自己没早生几年,能帮李世民打天下,以致错过这般机会,李道宗这位曾为李世民打过天下的宗室亲王,都没份呢!
    只是李业诩也想着,若自己早生几年,还说不定,这天下落入谁手里呢!哼哼…
    还有,凌烟阁功臣榜上的人,刚好一半已经过世了,李业诩想着自己还能生龙活虎了混了几十年,这就比他们强了,还有很多功劳可以立下,待以后,让继位的皇帝弄个比凌烟阁还要名气大的功臣榜,再把自己弄进去,不是更爽?
    还有,李业诩也想到,自己的祖父李靖,已经位于其中了,若自己在同一时候进这个凌烟阁中,那也太不一般了,祖孙俩个,同时得此殊荣,让李世民也有些不太舒服吧!?——
    绘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诏命下达后,在朝中引起非常大的反响,许多人认为,这是李世民以凌烟阁的排位表示对诸臣功劳的认同,长孙无忌虽然在前些时候获罪,但在皇帝心中,其功劳还是第一,再加上其妹主位后宫,是皇帝最最宠爱的皇后,长孙无忌以后仍然会得到重用。一时间,沉静了年许的长孙府上,拜访的人又如以往一般络绎不绝。
    让朝臣们更震动的事接连发生,贞观十七年三月初,李世民再发诏令,重新任命一部分官员职位:以守侍中长孙无忌为司徒,并为太子太师,以司空房玄龄为太子太傅,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世绩为太子詹事,以军事学院祭酒李业诩为太子少师,并领东宫左卫率,以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李大亮为太子少保,领东宫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刑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诸遂良为宾客。
    再以萧瑀、李世绩、李业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称自此始。
    除侯君集吏部尚书职,转为侍中,以中书令杨师道为吏部尚书,以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刑部尚书张亮转任洛州都督,以刑部侍郎刘德威升任刑部尚书以兵部侍郎韩瑗转任军事学院司业,但仍兼领侍郎职。
    李世民一连串的人事变动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只是大多的人都从这番变动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特别是刚刚被赦的长孙无忌,回朝后不但委以重职,跃居三公之首的司徒职,并位列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让所有人都明白,对长孙无忌在上年犯下的罪行,皇帝已经既往不咎了。还有李业诩以不到而立之年,即与其他几人一道,委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朝政,并领太子少师、太子左卫率,大多的朝臣们都明白,皇帝对这位青年才俊更是重用了。
    而且,李业诩的任命与长孙无忌的任命一道发布,太耐人寻味了。
    只是这些似重磅炸弹样的消息还没让人回过神来,又一件更重大的事发生了。
    三月中,李世民的第五子,齐州都督、齐王李佑杀李世民派去委以其师的长史权万纪,起兵谋反。
    在此前,谏议大夫褚遂良刚刚上书称,如今皇子们年幼,还不知道如何从政,建议皇帝暂将他们留在长安,教他们治国方略,等到长大以后再派到各地。
    李世民听从诸遂良的奏议,下发诏命准备将派往封地的诸皇子都召回京来,没想到诏命刚发下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起兵谋反的是他自己亲生的儿子,这让这些年以来一直意气奋发的皇帝李世民,差点气出血来,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一些重臣议事。
    李业诩也被召入宫,看到被李世民传唤的都是一些重量级人物,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杨师道、岑文本、李大亮、刘德威、吴朋等人。
    一名原齐王府的典军也被带入宫中。
    “陛下,末将是齐王府典军韦文振,此次原本护送齐王殿下与权长史与一道进京,没想到权长史在夜半时分被人袭杀,几人被我们逮住,经审问,是齐王殿下派来的,末将等不敢耽搁,星夜进京,没想到…”这名刘王府的典军惶恐地说道。
    “齐王在齐州如何行事,你都与朕细细说来…”李世民怒睁着眼,几乎是吼着道。
    站在殿下的李业诩从这位齐王府典军所讲述,及李世民自己所说中,大概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权万纪本是吴王李恪的老师,吴王府的长史,因教导李恪有方,被李世民盛赞,就把权万纪派往一向桀骜不驯的五子齐王李佑府中,李世民就是希望这位教导出李恪这般好儿子的权万纪,能把这个狂妄无知的儿子李佑也教育好,只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把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师者杀了,还起兵造反。
    齐州都督齐王李佑,在齐州时一直表现得性情轻狂急躁,李佑的舅舅、阴妃的兄长尚乘局直长阴弘智劝,说李佑的兄弟较多,皇上一旦驾崩,为了自保和谋大事,应当召募壮士来自我保护,李佑深以为是。
    阴弘智也积极地为李佑谋划事情,向李佑荐举其妻兄燕弘信,李佑很喜欢勇猛善武的燕弘信,赏赐了他很多金玉,让燕弘信暗中召募壮士,燕弘信也依李佑的吩咐,招募了数百名死士。
    此事被齐王府长史权万纪察觉,对李佑直言切谏,只是李佑却不听其劝,一意孤行。由燕弘信招募的壮士昝君暮、梁猛彪因武艺不错,得到李佑的宠幸,权万纪弹劾他们,并将他们赶走,李佑又暗中将他们召回,更加宠幸。韦文振作为齐王府的典军,也多次出言相劝,但李佑置若罔闻。
    权万纪将李佑所有的事,在送与进行的奏报中都已经提及,李世民还多次下诏责备李佑,让其反省,李佑回奏中唯唯诺诺,表示一定听从权万纪长史的教诲。
    只是李佑仍然我行我素,权万纪担心自己会与李佑一同获罪,逼迫李佑悔过自新,还说愿意上京为他求情。
    权万纪在得到李佑保证悔改的承诺后,来京述职,对李世民报告了李佑这些些所做下的错事,并一再保证,在他教导下,李佑肯定能改过自新。李世民大为高兴,嘉勉权万纪,再次下诏数落李佑,令其改进以前的过失。
    只是权万纪刚回齐州,李佑也有表送来,对李世民大发报怨,说长史权万纪性情褊狭,刻薄自私,约束他这位皇子没有行动的自由,说是这位长史连城门外都不让他出去,还将他用于打猎的鹰犬等放掉,身边的近臣昝君暮、梁猛彪不让他们相见。
    而差不多同时候,权万纪又送来奏表,说李佑身边的昝君暮、梁猛彪二人想谋害他,便将他们拿入狱中,急发驿传文书上报皇帝,并弹劾李佑一同为非作歹的几十人。
    李世民大怒下,派时任刑部侍郎的现任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按察,经刘德威查证,权万纪上告事多有验证,李佑身边的人确实有不轨的举动。
    李世民便下诏令李佑与权万纪一同入朝,李佑对权万纪积怨较深,也怕一些事儿败露,便和燕弘信的哥哥燕弘亮等密谋杀掉权万纪。
    权万纪奉诏令先行一步,李佑派燕弘亮等二十多人乘马追上,趁护送的典军韦文振没防备,将权万纪射死。李佑的同党一起逼迫典军韦文振让他与他们合谋,韦文振不从命,与燕弘亮的人拼杀,最后在李佑派更多人马到来前,带着一部被擒获的人,逃奔几里地,所幸终于逃脱。
    韦文振率人抓获了李佑派出的刺客后,马上进京禀报。
    事儿都说明了,李世民最后阴沉着脸,几乎是一字一句地道:“李佑私自署为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大开府库物品行赏,又将百姓赶到城内,全副武装、修缮兵器、城楼,并设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职!你们说,朕要如何处置?”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过是一场闹剧
    【535】人事变动
    在许多人看来,韩东最大的靠山是赵乐,至于省委书记元恒健赏识韩东,那也主要是看在赵乐的份上,为了进一步拉拢赵乐的举措而已。如果赵乐一走,就算是高升,可是只要不在西川省了,那么他对韩东的扶持力度就要小不少,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只怕到时候元恒健对韩东的态度也要变一些。因此在这些人看来,赵乐一走,韩东就不可能再像从前那么嚣张得意,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多么的好过。
    贺金强一方的人,都很兴奋,似乎终于拨开乌云重见天日一样。
    邱瑞和手中拿着茶杯,来到贺金强的办公室,眼中那兴奋的光芒掩饰不住。
    贺金强丢给他一支烟,两人点燃吸了一阵,邱瑞和终于忍不住道:“贺市长,赵部长听说要高升了,也不知道谁会接替省委组织部长啊。”
    贺金强靠在椅背上,眯缝着眼睛,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才道:“无论是谁接替,我们的工作还是一样干下去。”
    邱瑞和点点头道:“那是当然,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职责,现阶段就是要搞好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
    贺金强不想在办公室谈太多,便道:“老邱,晚上我们去牧马吧,叫上老魏,大家喝几杯。”
    邱瑞和眼前顿时浮现一个白嫩丰满的娇躯,脸上不由得浮现了笑容,道:“那好,我给老魏打电话。”
    而此刻,奚晓建的办公室里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侯华东坐在奚晓建的面前,他将市委办一些工作细细地汇报了一番,随后很随意地提到了省委领导即将调整的事情。
    奚晓建自然也听说了赵乐即将离开西川省的传言,而且省里面已经调整了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估计这也是为了赵乐走以后的工作安排。刚开始奚晓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有些心动的,不过后来很快便平静下来了。他想通了,就算赵乐走了,但是韩东在省里面另外还有靠山,不说省委书记元恒健对他的赏识,就说省纪委书记汪奇才,那也是对韩东照顾有加。另外,韩东在省里面的靠山少了一个,自己又能怎么样呢,比背景自己还是比不上,而在宾州市韩东控制着六票常委票,自己还是不能将他怎么样。
    “现在韩东大势已成,至少在宾州市是这样,如果我跟他闹翻的话,对我有害无益,何不继续维持合作的关系呢。”奚晓建已经打定了主意,虽然明白侯华东的意思,但是不为所动,并且点了侯华东几句。
    侯华东从奚晓建办公室出来,心中有些不好受,“看来奚晓建是被韩东弄怕了,一点作为都不想有。以后跟着奚晓建,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发展了。”
    他刚刚离开没多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侍伟便来到了奚晓建的办公室,他毕恭毕敬地道:“奚书记,最近市委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您看在宣传工作上面,是不是要加强一下。”
    奚晓建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宣传工作当然很重要,你是宣传部长,加强市委重要工作举措的宣传,那是你的职责。”
    他心中对郑侍伟这个人很是鄙夷,当初看到韩东势大,就立即投靠了过去,现在看到韩东后面的靠山有所变化,便立即到自己这里来汇报工作,这人品实在是有些问题。前段时间,郑侍伟经常往韩东办公室跑,而少有到奚晓建的办公室,这一点奚晓建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对郑侍伟的行为十分地反感,态度自然就显得非常冷淡。
    郑侍伟好像没有觉察到奚晓建冷淡的态度一样,在他办公室呆了十来分钟,这才告辞出去。
    韩东正坐在办公室看文件,这时左一山进来到开水,顺口提了一句:“刚刚郑部长去了奚书记办公室。”
    韩东抬起头来淡淡一笑,又低下头去看文件。随着赵乐被中组部考察,关于他即将离开西川省的传言传开,韩东就知道有些人会坐不住,只是这个郑侍伟也太急促了些啊。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韩东心中暗自冷笑,而且实际上韩东一直都没有将这个郑侍伟当成自己的心腹之人,现在看来倒是看准了这个人的。
    五月一日,周正和袁青燕的婚礼在宾州市最好的酒店金江大酒店举行,韩东此前答应过要跟他证婚的,自然不会食言,同时韩东也给他送上了一个一千八百八十八的红包,跟于大力一样。在韩东心中,即使于大力只是司机,但是也一样看到,不会因为发展前景不一样便有高低的层次之分,身边的人就是身边的人,即使普通人,韩东一样真诚对待。
    当然,在其他人眼中,周正自然跟于大力不一样。说起来,于大力再怎么说只是韩东的司机,可是周正得到韩东的赏识,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副处级实权干部,将来的发展潜力不错,所以参加周正的婚礼的人自然多了不少。除了韩东,宾州市的常委就有张云平、黄文运,同时市公安局局长马宇金等一干人也都亲自前往祝贺,此外高平区区委区政府的人基本上全都到齐了。
    这简直就是高平区的一场盛会,跟韩东一座就坐的人,全都是正处级以上干部,引起人们不时的关注。
    韩东自然是坐首位,身边的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