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豪门世族 >

第28章

豪门世族-第28章

小说: 豪门世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在外面,他们赚的也不少了。真要斤斤计较,那可是什么都难受。
  好在二姑娘李芜赶在之前嫁出去了,不然还要守孝,嫁的又是那么远,不知道多不方便呢。
  本来尤氏还要准备李骆的婚事,可是薛氏这一过世,李骆的婚事只能推后了。
  倒是外面很多人都想着接替李煦之现在的职位,各种走关系,但是李煦之既然丁忧了,也不去做推荐什么的,谁要当那个差,还是让皇帝和大臣们决定吧。
  李舜华在给薛氏守灵的时候,真正的是跪了好长的时间,这可不比一般的守灵,那是孝子孝孙们都得在灵前跪着的。
  虽然薛氏生前并没有对他们大房做过什么善事,可是她的身后事儿,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哪怕那薛老舅跟要跟着过去似的哭嚎,和二老爷李延之抱头痛哭,也没有人说他们大房的不是。
  薛老舅为什么要哭?因为这些年,他也只靠着薛氏了,如今薛氏这个靠山不在了,再闯祸了,可就没有人给他兜着了。
  以前有薛氏这个侯府太夫人,他多威风啊,以后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能不哭吗?
  因为要守孝,所有鲜亮的衣服和首饰都不能戴了,其实真的要好好的守孝,最好是到祖宅那边,也就是京郊,可惜三房的人都没有那个打算,就是和薛氏关系最近的二房,也没有说离开城里去郊区的意思。
  尤氏心里还着急李莹的婚事,这刚还没有定亲,就要守孝,等李莹的孝期过了,是一年,可惜她做儿媳妇的,要守孝二十七个月,在有孝期的日子里,不好去别人家做客,怎么给女儿选人呢?
  真是太不是时候了,三年一过,李莹就成了大姑娘了,再定亲选人,又得耽误事儿。
  如果是等李莹孝期过后,给她找婆家,那么挑选的人就少一些,毕竟她不能出去走动呢。
  而且要是在尤氏孝期还没有过的时候,要嫁女儿,那么嫁女儿的场面就得减省。
  李莹是她亲闺女,她一想到女儿要这么的受委屈,就吃不住。
  早知道,就该在薛氏过世之前,把女儿的婚事定下来的,这样,等过了孝期在嫁过去,也不算晚
  那。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目前的情况就是,李莹的婚事还没有着落,还必须得守孝。
  所以尤氏这个孝守的也不是怎么安稳。儿女的婚事就因为守孝被担搁了。
  因为守孝,王氏也不操心李骐的婚事了,这对李骐自然是求之不得。虽然自家娘是一片好心,可是天天被念叨,也受不住啊。
  深居简出,是现在李舜华的生活。
  自从订了婚,李舜华如今更是得了二表哥更多的礼物。
  从定亲后,过了几天,舅舅和二表哥就从京城离开了,因为西宁那边有战事,他们要赶着回去。
  大概是觉得自己小,二表哥也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估计是觉得说了自己也不懂吧。
  或者就二表哥那个性子,也说不出来这种话吧。
  于是就经常送东西,送的李舜华手软那。有个这样大方的未婚夫,也是一种夫妻。
  不知道二表哥是怎么想的,总觉得她喜欢这种闪闪亮亮的宝石,所以每次送的礼中间,必定有一下子宝石。
  要是去镶嵌,肯定是随便选了。有时候李舜华会觉得西宁那边是不是遍地都是这宝石啊,不然二表哥怎么会给自己这么多呢?都是一匣子一匣子的送过来。
  而王氏却让李舜华趁着这守孝的时间,多给舅舅舅母那边做针线,还有二表哥那边也不能少了。
  毕竟已经定了亲了,逢年过节的,送些针线,也是一片心意,他们那边什么都不缺,你亲手做了,比送别的礼物都好。
  李舜华从小也开始学做女红,目前的水品是中等偏上,不算太好,但是也不差,可是要和那种顶尖的针线高手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可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会做女红就好,不要求多好,不然针线房的人就没有活儿可以干了。
  像李舜华这种定亲的,手头上都有未婚夫衣服和鞋子的尺码,到时候就可以按照这尺码做出来。
  唉,可怜她才八,九岁,就要给人做鞋子了,还要做好几年,所以李舜华发现,这早订亲也有早订亲的不好,就像这个给未婚夫做针线,人家及笄了定亲,顶多是坐上一两年,而她呢,就要做六七年,工作量翻番。
  王氏在别的方面都体谅李舜华,可是这方面,却严格要求,都要李舜华亲自做。
  毕竟女儿是要嫁出去的,虽然是自己的娘家,可是能够让婆家的人更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本来两个人相差的年纪就大,就得多联系,虽然自己的兄长都保证了,不会让女儿受委屈,可是凡事没有绝对,所以在等待女儿长大的时间里,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才是王道。
  王氏还鼓励女儿给她二表哥写信,光做衣服鞋子还不行,写信能更好的让两个人相互了解。
  王氏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这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唯一的女儿要是嫁的好,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同一时间,西宁侯和王琅从京城回到了西宁。
  西宁侯夫人知道了次子和小姑子家的小闺女定亲的事儿。西宁侯夫人呆住了,对西宁侯说道:“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我难道不是琅哥儿的娘?”
  儿子定亲,她这个当娘的反而不知道,还以为丈夫是为着什么回京城,原来是为了这个事儿。

☆、第55章 不甘

  西宁侯道:“现在不是已经告诉了你?这不是挺好的事儿?外甥女你也见过的,长得也好,现在更是聪明伶俐,你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琅哥儿都多大了!等舜华长大了,别人儿子都长大了!”西宁侯夫人反对的说道。
  “好饭不在晚!这也是琅哥儿自己乐意的,现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你还想说什么?”西宁侯也不高兴了,“我的外甥女,你还要嫌弃?”
  西宁侯夫人不敢说什么了,西宁侯在自己府上是说一不二的,能让自己争辩几句,就是看在自己这个正妻的面子上了。
  可是西宁侯夫人心里跟堵了什么一样,难受的很。
  西宁侯夫人容氏,娘家是西宁这边的大族容家。要说几十年前,容家还很荣耀,可是现在容家却渐渐的衰败了。
  倒不是说西宁侯不管自己的岳家。西宁侯和容氏的婚事是从小就定下来的,还是西宁侯的祖父当初定下来的。
  西宁侯的祖父和容氏的祖父是至交好友,当初容氏一族还很昌盛,也是门当户对。
  不过从容氏的祖父过世后,荣家就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现在容家更不成样子了,要不是有西宁侯府当靠山,恐怕早就掏空了。
  正因为这样,容氏才想着要扒拉娘家。她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娘家也有侄女儿,就想着,好歹把自己娘家侄女儿娶回来一个给自己当儿媳妇。
  开始是想说给老大,可是西宁侯不同意,认为老大是长子,以后要继承自己的爵位的。
  这话里的意思明白,是看不上容家的意思,容氏想着,长子是该娶个有助力的妻子,于是就放弃了这种打算。
  就像把侄女儿说给二儿子,次子不是长子,以后也不用继承家业,娶了她的侄女儿,到时候和西宁侯府关系就更亲近了,哪怕自己不在了,也能和容家继续走动下去。
  可是就这样,现在也不成了,开始是琅哥儿不想娶亲,天天打打杀杀的,耽误了这么大。
  她想着,只要自己好好说,那么这门亲事一定能成的,谁知道竟然被小姑子那边劫了胡。
  要是外甥女岁数相当,她也不说什么了,可是差九岁呢,这不是明显的耽误自己的儿子开枝散叶吗?
  如今事情成了定局,她还一点儿反对的意见不能有,可想而知,容氏该有多不高兴。
  “我自己儿子的婚事,我竟然就做不了主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儿!”容氏对自己的奶娘容妈妈说道。
  容妈妈算是知道自己主子的心思的,想提携娘家,可是容家下一代的子孙都只会吟风弄月。在这西宁,要想有出息,你武力值不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容家衰败,也是在意料之中。
  容妈妈听了劝道:“侯爷那边做了主,夫人何必跟侯爷赌气?侯爷的性子是说一不二,夫人您还不如顺着侯爷,表姑娘那边,以后再做打算也不算晚。”
  “我何尝不知道要顺着他,只是这次的事儿太气人了!”容氏说道:“连声招呼都不和我打,琅哥儿好歹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我难道没有资格知道吗?”
  容妈妈觉得,事情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要顺着,这样才是对自己好,不然吃亏的也是自己。
  西宁侯可不是只有夫人一个人,还有好几房小妾呢,
  而且还有两个庶子。也不算少了,如果再让西宁侯不高兴,那夫人可怎么办好啊。
  “夫人,您可以这样想,侯爷既然那么喜欢表姑娘,那么成了您的儿媳妇,侯爷是不是更站在咱们这边的?”容妈妈这样劝着容氏。
  增加了这边的筹码了,其实也算是好事不是?
  容氏也只能这样想了,不然还能怎么办?惹了侯爷不高兴了,也没有她什么好果子吃。
  只是容氏想着,次子都这么大了,也是时候给安排人了,所以把自己精心□□好的两个丫鬟,让容妈妈送到二爷王琅的院子里。
  容妈妈硬着头皮,带着两个很漂亮的丫头来到了二爷王琅的院子里。
  二爷王琅的院子,花草没有,只是有练武场,练武场上摆着各种武器,看着寒光闪闪,怪下人的。
  而且二爷身边的小厮都必须会功夫,如今正在这练武场对打呢。
  见到夫人身边的容妈妈,当头的小厮东平笑着过来问道:“容妈妈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咱们二爷不在家里,去东大营去了。”
  容妈妈过来,当然是要找主子的,不可能还找他们这几个小厮。
  容妈妈听说二爷不在,真是送了一口气,对东平说道:“夫人看着二爷这边院子里,两个伺候人的丫头都没有,觉得二爷太辛苦了,所以把碧桃和红菱给二爷送过来,以后就由他们两个伺候二爷的生活起居。二爷毕竟已经定亲了,如果身边只是小子们,也不太合适。”
  东平却笑着说道:“容妈妈您这不是为难我吗?二爷的性子您还不知道?他身边不喜欢用丫鬟,何况,二爷今天不在,要是真把她们留下来了,二爷回来了,我们的皮就要绷紧了。”
  容妈妈却道:“这是夫人精心挑选的,夫人是二爷的亲娘,难道二爷还会驳了夫人的意思不成?这人那,我是给送过来了,反正是给二爷的,二爷怎么处置,应该等二爷回来了再说。”
  容妈妈说完,就赶紧把这两个丫鬟给留下来了,自己急忙的走了。
  她可不敢正面碰到二爷,不然到时候发生什么事儿还不知道呢。
  东平看容妈妈离开了,这两个娇滴滴的丫鬟正紧张的站在门口,东平说道:“你们现在这里呆着,二爷回来了,怎么说再说吧。”
  碧桃和红菱两个丫鬟,自然知道自己过来是干什么的。
  二爷可是除了大爷外,最尊贵的小主子。如果能得了二爷的青睐,以后还发什么愁呢?
  而且,她们也打听了,二爷以前并没有女人伺候,她们算是第一个。
  “东平,你怎么把人给留下来了?等二爷回来了,看怎么收拾你!”西定对东平说道。
  东平道:“夫人送过来的,反正二爷也不在,先让他们在这里呆着,免得又弄出什么事儿来。”
  毕竟他们不是主子,如果代替主子把人给撵回去,到时候夫人那边的脸面不好看。
  就现在这边闲着吧。
  碧桃和红菱呆在了二爷的院子里,只是每当他们要帮着做事儿的时候,二爷的四个小厮都没有让他们干,直接把事情都做完了,二爷本身又不在,弄得这两人闲的发慌。
  可是二爷去了东大营好几天了,都不回来,她们也不好施展手段那。
  想着给这四个小厮些好处,但是这四人看着好说话,其实油盐不进,想着打好关系的想法就实现不了了。
  而容妈妈把两个丫头送过去后,容氏还以为二儿子自己留下来了,没有想到容妈妈说,二爷现在不在那边,人先送过去了。
  容氏说道:“成天就不着家,那兵营里就有那么好?”
  因为不知道儿子到底接受不接受自己送的丫头,容氏心里也不舒坦。
  不过想着碧桃和红菱是自己精心挑的,长得好看不说,女红也样样出色,还有红菱能做的一手好饭菜,男人们不就是稀罕这些吗?
  只要能让儿子懂人事,这两个丫鬟就是大功臣。
  可惜,在东平等人的眼里,秋娥觉得碧桃和红菱两个人太不安分了,这才进来没有几天,就把他们四个小厮贿赂了个遍,他们什么见识没有,也不需要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留着,给二爷回来看看。
  等又过了几天,王琅终于从东大营回来,先是回到自己的院子,准备换一身衣服。东平赶紧把夫人送丫鬟的事儿告诉了二爷,免得那两个丫鬟不知道轻重,冲撞了二爷。
  王琅听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去给他娘请安去了。
  容氏见到二儿子,也很高兴,不过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的婚事,“你父亲给你定的,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舜华那孩子也太小了,还得等好几年呢,你身边总不能没有人伺候,娘给你送去了两个丫鬟,以后就专门伺候你了。”
  王琅道:“我不需要丫鬟伺候,有东平他们就可以了。”
  “这怎么能一样?”容氏着急了,“那几个只是小厮,琅哥儿,你可别犯糊涂!”
  “母亲说笑了,我刚去了东大营,发现东大营很多人都是没有娶亲,既然娘把那两个丫鬟送给了我,我就做主,把人送到东大营去,看看谁缺媳妇,就给谁去。”
  “如果母亲还有丫鬟,我这边正需要多一些送过去。”也就是说,只要容氏还要继续送,那么他这边转手就送给那些没有媳妇的将士们。
  这些将士们是为了保护西宁的安危,给他们送媳妇去,也是天经地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