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军们都是停下了喝酒,紧张的看着下面的战斗,张林更是低声的念叨道:
“今日若是不行,老汉我把这条命填上去,也算是对得起乡亲了。”
看着下面的海盗差不多全部上岸,这些海匪穿得衣服都是五花八门,天气寒冷,就连棉袍都有好几种样式,看着还有日本的款式,也有大明的模样,这要放现代来,那可就是考察团了。
海盗们果然是有些门道,居然还有人知道整队,在高处远远的看过去,差不多有三百多人四百人的模样,列成三队之后,顺着盐田边上的道路,开始朝着内陆行进,李孟点点头,笑着说道:
“不错不错,居然没有闹什么乱子,我还以为这些杂碎会吵的天都塌下来呢!”
他这边轻松的说笑,可那几个老军都已经是紧张的站了起来,看着下面的海盗,这些海盗明显是经过一定的训练,这样的虎狼再如此的训练,那就更可怕了,几个人听着李孟在那里轻松的开玩笑,都有些厌恶了。
马玉兴一回头刚要继续恳求,就看到两名亲兵拿着旗子跑到了他们前面,冲着远处来回的挥舞,不多时对面也是有人在那里挥舞旗子,一名老军惊喜的回头问道:
“李大人,莫非还有伏兵,我们几个真是多……”
“没有伏兵,就是那些人。”
李孟笑着回答道,眼看着山下的那些海盗们就要转过那个避风的地方,再往前走可就是薛家岛千户所了,只看见一队骑兵疾驰而出,朝着那些海盗就是冲了过去,海盗们也是没有想到,大过年的这边还有骑兵,有些模样的队伍顿时是大哗,但控制的也是极好,没有四散溃逃,反倒是缩在了一起。
只是这几十名骑兵也没有冲海盗们的队伍,反倒是兜了个圈子来到了海盗们上岸的地方,那边有十几个看守小艇的海盗,见到骑兵冲过来,都是慌张的要抵抗,不过还是被砍瓜切菜一般收拾了个干净。
骑兵的速度自然是快,那些海盗根本没有跑回来的时间,就看到骑兵们从褡裢里面抽出包裹油布的木棍,从容的点上,然后丢到了小艇上,还有的骑兵手中有装满油的口袋也都是跟着丢上去。
几艘小艇瞬时间开始熊熊燃烧,海盗们终于有些混乱了,那些大船根本靠不过来,天寒地冻的,风大浪大的,游水回去那就是自杀,后路已经是被断掉了。
海盗里面的有些人在那里大喊,意思是不拼命这次回不去了,可他们刚要去围攻那些骑兵的时候,听到身后一阵响动。
准确的说那阵响动是整齐的跑步声音,两个三百人的队伍,排着整齐的队列,小跑着出现在他们面前,距离五十步左右的时候,听到两个队伍同时有人发令,立刻是停下,动作也是整齐划一,有如一人。
海盗们的队伍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有些章法的队列也是变得混乱起来,眼前这队伍看这模样,怎么着也称得上是训练有素。
山上的几名老军毕竟是见过世面知道些真章程的人,各个是瞠目结舌,马玉兴半晌才说道:
“当年戚爷爷行兵布阵也说,大军前进十步就要整理队列,要不然就要溃散,李大人你这是如何练的……”
王海和陈六子都是站在第一排,队伍停下,稍作整顿后,两个人都是放平了长枪,平端着朝前走去,两个队伍都是跟着指挥官的动作,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都是把长枪向前,就那么大踏步的朝前压过去。
如果说长枪兵是散兵,那么海盗们可以一哄而上的压过去颤斗,反正是短兵对长兵,乱战求胜就是,可对方大踏步的向前,队列不见散乱,一排排的长枪,不管如何,冲过去也是死了。
偏偏身后的小船都已经被焚毁,还有几十名骑兵在那里盯着,这真是腹背受敌,这般情况,就算是朝廷大军也未必能压住军队,何况是这些海盗。
有几十名悍勇之徒还是冲了过来,其中十几名挥舞着长刀的倭寇尤其的拼命,但是大部分人冲到跟前就是死在攒刺之下,倭寇的长刀长度有些便宜可占,砍断了几根长矛之后,也就被后排的刺死,被砍断长矛的胶州营士兵则是拔出自己的腰刀,和后排的士兵轮换位置。
惨叫和喊杀声都没有持续太久,地面上倒下了几十具全是血窟窿的尸体,看着对方部队的压过来,海盗们的队列完全的溃散了,问题这处本来就是只有一个出口的地方,溃散也无处可逃。
胶州营的步卒有个铁律就是不得追击溃兵,乱掉阵型者要斩首的,但是几十名骑兵追击也是足够了,尽管知道海水冰冷,可还是有不少人朝着海水里面奔去,游不了多远,就沉入了水中,冷水会让肌肉麻痹,失去知觉,然后人就好像是石头一样沉入水底。
李孟在半山坡上喝酒吃肉,几名老军则是不顾寒风冷冽,站在高处张望下面的战斗,一边倒,就是单方面的杀戮。
在海上停靠的那几艘大船都是扬起帆缓缓的离开,岸上的情形他们也是看得清楚,当然知道呆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是离开。
大船扬帆离开,岸上那些没头老鼠一般乱窜的海盗最后一丝心里屏障也是烟消云散,开始有人扯着嗓子喊降了,降了。
那声音又大又凄厉,即便是在半山坡这边也是听得清清楚楚,边上几名亲兵回头看李孟,见到自家大人点头之后,又是冲着对面发出了信号,这倒不是旗语,李孟还没有掌握这么高深的技术。
不过是因为这边地势较高,李孟把这里安排成指挥塔的形式罢了,出战,截断后路,等等很简单的旗号,实现约定就可以,至于撤退之类的旗语。李孟压根就没有想过,这要打输那岂不是笑话。
战斗结束的飞快,跪在地上的俘虏都是被士兵们用武器逼着站起来,去收拾海滩上的尸体,毕竟这里是莱州府私盐的重要产地之一,被污染了可是麻烦。
“高处天气冷,咱们还是不要在这里呆的太久了,下去吧。”
李孟客气的招呼了一句,然后自顾自的走下山去,几名老军则是有意无意的落在了后面,他们几个人开始的时候忧心忡忡,给李孟支招献计,却没有想到事情的结果完全他们预料的反了过来。
不过,几名五十岁上下的老者脸上却没有什么尴尬的神色,可也并不怎么高兴,马玉兴在这些人里面,因为马罡是李孟的心腹大将,所以也有些不合群,张林和其余的人明显又是闪躲着他。
一名老军低声和张林说道:
“这般的兵马怕是赶上登莱总兵那般了,若是他手下两千多兵马都是一般水准,这是怎么练出来的。”
“何止是登莱总兵,这兵比起登莱镇那边还要强出些。”
“五品的守备啊,居然有几千强兵,还这么有钱,李孟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的议论李孟虽然听不到,可马罡的老爹马玉兴却是听得清楚,有道是利益攸关,立场就站在那边,听到这些,老百户咳嗽一声,故意放大声音说道:
“做的都是堂堂正正的事情,咱们平日里能见到些荤腥,还不是这李孟的功劳,做人可不要忘本啊!”
这话说完,老军们都是有些尴尬,马玉兴施施然的背着手走下山去,这李孟练出如此的强兵,自己儿子跟着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做老子的也是跟着享福沾光。
这些海盗们把战场的尸体都搬运到一起,骑兵们拿着没有用完的油包丢在上面,又是放起了一把大火,直接就在海滩上烧掉。除却跑进来海里淹死的人,剩下了一百九十名俘虏,李孟下来之后,直接就是点了二十个人出来,让士兵们砍去了脑袋,那些海盗俘虏都吓呆了,心想不都是投降了吗,怎么还如此的杀人。
“跑掉一个,他身边的十个人都要掉脑袋,一个想跑,他身边的十个人也都要跟着掉脑袋。”
李孟简单的说完了这边的规矩,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俘虏们,心想是不是直接杀个干净,可大过年的这未免是太血腥了,李孟的目光扫过,下面的那些俘虏还以为他要继续点名杀人,李孟那边越是沉默不语,这边就越是心里没底。
没过太久,有几名海盗直接跪在了地上,哭喊着说道:
“一白,小人们是郑大官人的属下,也是大明的水师啊!”
第139章 过晚年
这几个跪在地上的海盗说话口音极为的难懂,头几个词干脆没有听懂,不过这“大明水师,郑大官人”还是听明白了,李孟先是一愣,接下来就是一惊,这是官兵吗?还没有等他开口,海盗队伍里面的人都开始大骂起来:
“大官人的名头怎么能乱说,祸事啊!”
这口音倒是鲁南和南直隶北面的声音,不过这边在骂,那几个口音难懂的人还是不住的磕头求告,开口哭喊道:
“莫要杀我们,俺们当家的会花钱来赎的。”
说到这里,李孟反倒是觉得有些熟悉了,尝试着问道:
“你们是广东人?”
“这帮蛮子是福建那边的。”
李孟笑着点点头,“郑大官人”“福建”“海盗”这几个词终于是联系到一起了,十月的邸报上还提到过,说是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会同广东兵合击大海盗刘老香,刘老香自焚投海,大明沿海海盗为之肃清。
这算是李孟知道的历史名人中仅有的几个,要说为什么,那就是在现代凡是牵扯到台湾的历史和政治事件,总要大书特书,郑成功一家更是被竖立为两岸统一的先辈无限的拔高,你要问李孟徐光启是谁他不知道,这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堪称宗师的人物课本上不过随便提了几句而已,可这郑芝龙却知道是谁,那是郑成功他爹。
海防游击的属下,那还真是大明水师,不过就和李孟胶州守备的收下有盐丁一样,这郑游击的属下,也有不少的商船。
李孟笑着点点头,难得有个熟人,觉得很有意思,那帮求饶的人还以为求饶有了效果,更是拼命说道:
“这次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您的虎威,只要是放我们回去,我家大官人一定是送来金山银山。”
这人说的云山雾罩,谁都知道那是在忽悠,李孟却笑嘻嘻地问道:
“你们这六艘船莫非是在福建过来的吗?”
“……是在海州……”
果然是在两淮盐商的大本营那边过来的,那六艘大船自己这边无力拦截,那边也应该是知道消息了,既然如此,就用这些俘虏换些银两吧,不是说有赎金的吗?家中还有不少人等着自己过年。
也不理会在那里哭泣求告的俘虏,李孟走到陈六和王海跟前,开口说道:
“这些人和那些响马的俘虏关在一起,互相监视着,让他们把这边的盐田和盐场那边都好好整修一遍,不让饿死就行。”
又是吩咐了几句,李孟自带着亲卫士兵离开了,陈六和王海又是商量了一会,派出一名骑兵喊话说道:
“你们这些人里面若是有亲戚朋友同乡的,快些报出来,等下分配住处,给你们住在一起。”
剩下的这些俘虏看到李孟离开,临走时候又有那么一番做作,知道性命是保住了,听到那士兵喊话,也不怀疑什么,直接就是报了出来,这年头不管干什么都讲究同族同乡,就算是做贼也是如此,结果还真有一对兄弟,其余的叔侄表亲也有不少。
“把每对亲戚都拉一个出来,挑最亲的那几对。”
陈六子冷冷的说道,胶州营的士兵们马上动手,把几对报上了亲戚关系的海盗直接的拉了出来,众人面面相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王海大声地说道:
“从今天起到二月初一,你们自去找管事的人给你们付赎金,二月初一没有消息,亲戚先被杀死,二月十五,剩下的人全部砍头,去吧!”
又是留下了人质,又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一反应过来,这些海盗顿时都是慌了神,居然还有一个会骑马的,反正也不怕他们跑了,直接给了一匹马,大概说明了道路,就看到这几个人朝着南边狂奔而去。
李孟的盐田和盐场凡是请别人干活,向来都是明码实价,绝不耽误一分的工钱,可这样的成本也就相对高了些。
盐田和盐场的挖掘可不是小工程,需要的人工劳力光是那些盐田做工的人是满足不了的,要是雇佣劳工挖掘平整,这可真是需要不少钱粮,那边刚刚提出去了五万两银子,李孟系统的周转很是紧张,这笔劳务费不拿出来,耽误第二年的生产,拿出来的话,其他的用处就要紧张。
这些俘虏真是送上门来的礼物,胶州营的士兵总归是要拿军饷日常运转,训练之外看着这些俘虏干活做苦力也不花多少钱,所以不管是登州的马贼还是那边的海盗,都是在长矛大刀的威胁下,凄惨的在过年时分辛苦劳作。
李孟是在大年初一下午才回到自己在逢猛镇的庄园,今日的过年可不会有去年那么热闹了,马罡和赵能分守各处,不能回来,而且又有什么海盗入侵的混账事,索性是把家人接到身边来过年。
至于马玉兴,那是老人家不愿意动弹,就留下他一个而已。陈六和王海则是率领人手在海边驻守,一来是防备海盗,二来是弹压和监督那些俘虏奴工。
说起来,王海和陈六也是有些郁闷,按照李孟的话说,让他们立个大功然后再调回原职,谁想到几次的战斗都是太过顺利,好比砍瓜切菜一般,竟然是一帮人推过去之后,战斗差不多结束了。
连个伤亡都是没有,这等大胜却未必是大功,最起码不怎么令人信服。结果现在赵能和马罡都已经是各领一千多人,眼看着距离千总这个位置不远了,可他俩眼看着也就是个把总的前程了,着急啊。
自从回到胶州以来,李孟接连和各路匪寇海盗打了几仗,全是压倒性的大胜,心中也是爽利,而且颜小姐破天荒的给了回信,这对李孟来说也算是双喜临门的好年景,这年过得也是高兴。
来到这时代的春节,即便是和手下那些人一同过年,那些人总归是带着几分恭敬,虽说人多热闹,可少了几分节日的喜庆之气,老实说意思倒也不大,李孟虽说年轻,可也要考虑下面人的想法,尝尝是吃饱之后,就借故离席,让下面的人闹腾。
今年有些不同了,虽说差不多只有一个人和他坐在同席上,可热闹的程度却超过了从前人多的时候。
原因无他,有朱云瑶这个女孩在的缘故,这肯定是女孩在民间过的第一次年,连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