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75章

超陆权强国-第75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伍站的旗枪般笔直,在教官的指示下,士兵们均数将那刺刀下了钢枪,马队的马匹鼻子喷着热气,蹄子不安的刨着脚下的泥土,因为未收到足够合格的战马,校军场内仅有一队不足百人的马队,他们装备的乃是略短一些的马枪,所要做的也不是与敌交锋之类的事情,而是利用较快的脚程为大队行军时先一步探路,与敌遭遇时干扰敌人,为后面跟上的大队人马创造有利条件!

    五十多挺未着子弹的机枪摆在校军场内,因为缺少足够的合格炮兵,现如今第一镇的火炮全都集中在了炮一标,经过了这几天的磨合跟李汉批准的每天五百弹的奢侈实弹训练,这半个月的时间经过扩军之后战力恢复最快的就要数炮一标了,不仅如此,无论精准度都要比之前至少高出四成以上。

    不得不提,国人对于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一点李汉也是几天前才从前来一号军营考察的时候从新兵训练时看出来的。

    清末朝廷编练的新军训练强度别提这个年代的西方陆军强国、便是美国那样陆军可有可无的国家,训练强度都要比他高出一筹。但是要说军容整齐正步踢的漂亮,兴许连洋人都比不上。军姿、正步、翻壕、越障等等西方陆军的训练规程新军都有训练,唯一落下的两点一是能够增强体力和身体素质的强度训练如长跑、拉杆、伏地撑起等,国人比起经历了两百多年人种强化的欧洲白人,在身体素质这一方面已经被拉出了很远的一段距离。第二则是实弹训练,再好的兵不会打枪只是个狗熊,可惜国内新军因为经费先后需要遭到陆军部、然后是各级宗贵大臣、清军将领等层层盘剥,导致一年逾千万的拨出,真正能到下面的已经十不存一,哪里还有钱去奢侈的用于实弹训练,导致在射击这一最关键的项目上,国内便是新军比起西方陆军都有着大小的差距,其他书友正常看:。

    “戚老大,咱们这是要打仗了吗?手下的弟兄们都在期待着呢,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场上的新兵们整整齐齐的站成了三个巨大的方阵,周围巡视的都是从各标挑出来的老兵组成的百人教官团,李汉对于这一批新兵看得十分重,因此特别从原二营、三营、四营中各抽调了一批经过了几年训练的新军老兵前来担任教官兼新兵军官。

    两队教官靠近的时候,其中一位看上去年龄并不大的教官突然开了口,跟对面走过来的领头一人小声询问道!

    当下就有人朝他瞪了一眼,不过那个被他称之为戚老大的军官却没有见怪,回头扫了一眼校军场入口,发现仅有一队手握钢枪的士兵站岗之后,才回过头来点了点头,“叫大家精神点,听说大帅等会可能要来,有场大仗要打了!”

    这个被称之为戚老大的男人来自原二营的张炳乾手下,原本被调来之前就是一排的排长,是这些教官中军衔最高的两人之一,传说上一次大帅前来时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有意思委任他为日后的一标统制,因此大家伙瞧他的眼神如今都是高看了一眼。当然就算没有这小道消息,只看他如今一号新兵军营的暂理最高长官这一头衔,就足够获得尊敬的了,因此倒是在这群教官之中颇有些威望!

    “大帅要来?”

    不止那个发问的教官一愣,身边其余的军官显然对此也不甚了解,听他这么一说均是脸上兴奋异常,自从拿下了鄂中之后,大帅已经再也没有亲自指挥过战斗了,因此叫他们倒是兴奋异常,显然大帅若是亲自出马,肯定要有一场硬仗要打。

    “不一定!我也只是听说罢了,没见到刚刚旁边第二标的营地一阵喧哗吗?我带人过去打探了一下,第二标半个小时前已经拔营,差不多也该轮到咱们了!”

    那戚老大明显心中也有些激动,打仗,没几个军人会害怕的,尤其是第一镇的补偿非常好,无论是负伤还是什么的都不用担心,均未见之前夺下鄂中时战死的弟兄们的家人大多都被大帅派人接到了应城来,免除的后顾之忧之后,心中空留的便只有一腔建功立业之心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毕竟有陈穆坤、张炳乾、何进等人的榜样在前,要知道在几天前这几人也不过跟他们一样是个新军之中的普通士兵、最多不过后备军官罢了,而如今却已经混上了一标标统的位子,抵得上和平年代数年甚至一辈子的奋斗了,据说大帅英明,将军饷发放手归军政府手中,从根本上断了吃空饷之危,不过作为补偿,也给了几个标统一个月100银元的饷银,已经不比北洋军低多少了!

    “都散开,估计是大帅来了!”

    人群中,突然有人轻呼了一声,一行人忙散开之后具是朝那演武场的外面看去,发现果然营地大门处的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全都列成了两队行礼,显然有军政府大员过来了,瞬时,演武场内本来还有些焦急难耐的新兵们顿时老实了下来。

    “敬礼!”

    教官一声大喝。

    “哗!”

    还算整齐的敬礼,马荣成点了点头回了一个,在马荣成等一群参谋的陪同之下,缓缓步入了演武场之中!

    “礼毕!”

    “哗!”

    马荣成点了点头,这几日受李汉命令奔赴各地检阅新兵,他身上也培养出了一丝威严气息,与旁边的一位参谋交代了几句之后,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手持一份军令,上了中央土石搭建的演武台上!

    “受大帅令,马某暂任中军统制官,第五标、第六标即刻随我开赴京山前线……”

 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

    第132章革命者之歌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大声唱起来!”

    有军官大喝一声……随着歌声猛地高昂了起来……“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领土,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绵延近一里的革命队伍,各部队以班为一个方阵,原本此起彼伏的响起这一首“革命者之歌”,初时还有些凌乱不堪,不过却因为曲调十分简单而甚少有跑调者。随着革命的歌声响起,原本还有些低沉的凌乱的声音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士兵们高昂着士气,有些更是在歌声中激动的面红耳赤,因为这首歌是大帅亲自填词、谱曲,为全体为革命、为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创作的歌曲,是英雄的歌曲。

    “革命者之歌”这是这首歌曲现在的名字,它的原名叫做‘共青团员之歌’,是后世国人最熟悉的几首苏联歌曲之一,也是他曾经最喜欢的军歌之一。

    创造这首歌曲纯属意外,前天在巡视最后一个完成的炮一标时,在实弹演习时他为了检测出炮一标的真实情况,不让演习变成了‘演戏’。便随机的从一标内抽选出了100位战士重新按照所擅长的战斗技能组合后进行实弹演习,其他书友正常看:!

    对于炮一标他投入了太多的心血,结果总的来说他十分满意,当然了,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他发现这百人中赫然有两人无论是添弹、校准还是发炮速度跟效率都要远远低于其他的战士。

    演习之后他派人将这两人叫来询问情况,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根本就不是战斗人员,而是原隶属新军第八镇的军乐手,而且据他们所言,李汉手下他们这样的人原本至少有三四十人,不过都被打算分散到一到四标中去了,当然,炮一标因为为保持战斗力所余老兵最多,结果保留下来了近二十人。

    李汉当下大喜,要知道这军乐手虽然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但是要论起鼓舞士气当属最佳,原本他还打算等平息了京山之乱、击败来犯清军之后才派人前往武昌招募些从事音乐的学生兵,没想到却是自己有眼无珠,白白让这样的人才埋没在手下了。

    这军乐编制因为人数较少,所以大部分之间都能叫上彼此性命,于是李汉便从一标中将他们召集到了一起,又从他们手上拿了名单,到各标内将军乐手召集到了一起,而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根据自己的记忆,由他哼唱一遍自己修改过歌词的歌曲将两首最适合、也是最简单的歌曲铺了出来,即《革命者之歌》(改编《共青团员之歌》)以及《革命军进行曲》(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照理说那首他几乎没动过歌词的改编版《革命军进行曲》应该更适合军人传唱才是,然而,实际上却是这一首“革命者之歌”已经传播之后便普遍得到了士兵们的喜爱,至于理由吗,李汉派人打听了一下之后才知道了那个看似有些幼稚可笑却又令人不得不新生佩服的理由。

    “因为我们是革命者!”

    显然,在这个年代中,‘革命者’这个三个字从世纪初的朝廷丑化、百姓畏惧,到随着满清的一步步堪称愚蠢到极点政策、以及革命者们不惜牺牲洒下淋漓的鲜血也要为民族为国家争取富强、民主、自由,‘革命者’这三个字在这个年代成为了国人最崇拜与尊敬的英雄的象征,正是因为如此,士兵们虽然也很喜欢简单易唱的《革命军进行曲》,但除非军官们强制规定要唱那一首歌,否则,他们更喜欢这一首《革命者之歌》。

    在飘扬的歌声中,士兵们鼓足了劲气,行军速度竟然比以前还要快出几分,中间还休息一阵,但是仅用了不到四个多小时,便有京山籍士兵提醒,就要抵达了!

    “报……报大帅,先锋营已于五里外与敌人交火!”

    身边参谋官传来最新消息,李汉点了点头,此时的他面色略有些苍白,因为骑术不佳,这一路倒是令他受了不少的罪,不过同士兵们一样,他的士气一样旺盛,手上马鞭一挥,“命令第二标加快速度!”

    “是!”

    “先生不善骑术?”

    军中会称呼李汉先生的就只有李东来一人了,本来这次十分突然的行动,他不打算带上这个病号的,毕竟他的腿伤大夫吩咐了至少两个月的安生休养才行。但是最终他还是跟了过来,理由,理由是京山方面的情况他比较清楚一些。

    骑术?

    李汉当然不懂了,后世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手段的更新换代,马已经成了贵族玩物,国内除非那种征收天价会员费的俱乐部,平民百姓已经很少能够见到这种东西了。他虽然出身不错,也仅仅只在幼年的时候陪当时还未过世的爷爷在老家农村骑过几次,后来连农村都几乎见不到了。

    实话自然不能说了,只好编些借口出来。

    “我于国外多年,此时西方诸国正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革,其中之一便是其进行进行的工业与交通之变革。交通之变革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代替了使用了千百年畜力,马虽然在外国还未被完全替代,却也逐渐失去了以前的那般地位,其中又以美国为最。我于美国居住了好些时间,这马术却是没有学会!”

 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1)

    第133章肮脏的政治(1)

    他漫不经心的解释了一番,身旁的李东来自然看出了他脸上隐隐的一丝担忧,便劝解道:“先生可是为那京山形势担忧?”

    马鞭连挥几下,令自己所骑的马与李汉同列之后,方才小声说道:“方才人多,未能与先生解释清楚。不过先生但请放心,属下已将手下最机灵的几人全数派往了京山,虽然半路出了些意外,不过属下敢保证那刘英已经死去,属下已经命他几人将尾巴清理干净,断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他话说的十分肯定也是当然的,作为李汉最早提拔出来跟在他身边的军官,即便随着李汉摊子铺的越来越大,现在的他已经离开了李汉身边前去负责越来越重要的情报司了,但是,知道李汉心中所图,与他前期大部分计划的唯有他一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京山起义的情报被送来之后,经过一天的反复研究之后,发现除非武昌下令、否则就如汉川一样,当时为了躲避风头而还未宣布成立的鄂中分军政府根本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拿下京山地区。

    武昌那边对于李汉这位来历不明,有又手握兵权的军政府大将本就有些不安,哪里还会放任他做大,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意京山并入鄂中分军政府之内。

    但是京山地区又刚巧挡住了鄂中分军政府西进之路,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他当时并未惊动明显心中有些犹豫的李汉,私下派出了情报司的几员他正在重点培养的干将,却是已经做出了实用些上不了台面的低劣手段的想法了!

    不过还好,最终还是没有用到情报司出手,倒是令他心中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果那位天下皆知的湖北革命军副都督意外死亡,到时候无论是满清鞑子还是武昌那边肯定都要彻查到底的,情报司毕竟才方建立,或许比起武昌那边并不差多少,但是北边坐拥远东这片富饶之地数百年的鞑子手上的情报机构还是有几分能力的,一旦给他们查出些什么,势必要对先生的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个意外,居然给他派出去的几员干将发现了一个秘密,至少京山那边暂时知道的人不多,那就是刘英新组建的民军临时第二镇三协五标标统全云南竟然与那刘英有那杀兄之仇,其他书友正常看:。

    原来,这全云南原名‘全明汉’,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