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兴华夏 >

第70章

龙兴华夏-第70章

小说: 龙兴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二十章太后赏玉

法国皇帝夫妇计议已定,便马上开始了行动。

很快,一些到枫丹白露宫的到访者惊奇的发现,大量的中国珍宝被移出了“中国馆”,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打包装箱,集中运走,还有大量不知从哪里运来的中国宝物,它们有巨大的金佛塔和佛像、美丽的瓷器,雕刻精美的玉器,古朴硕大的青铜器,成卷的书画;而在这些宝物当中,十二尊铸造精良雕工精细写实的铜制动物头像格外的引人注目。

中国,天津,直隶总督衙署。

已经是深夜了,满头斑白的曾国藩仍然没有休息,尽管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但借着烛光,他还是在那里不停地写着奏稿。他想要在明天一早就将它通过驿递送到京里。

因为这份奏稿,关乎一个年轻后辈的性命和前途。

“……法主此次送还圆明园珍物,共计4000件,其示好中国,忏悔前罪之意甚诚。……法主照会言明,前受贼酋孟托邦蒙蔽,非林义哲示警,不能罢之也。此次归还园中旧珍,亦林义哲之力也。现国宝得还,昔年焚园贼酋伏法,由是观之,林义哲非但无过,且于国有大功,其行事谨慎老成,颇有祖林文忠公之风……”

奏稿写好之后,曾国藩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之后,便打开一分空白折页,以小楷细细抄写起来。不多时,曾国藩抄写完毕,又看了一遍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差不多与此同时,李鸿章也在灯下写着力保林义哲的奏章。

“……林义哲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洋务、治事精能罕匹,足以干济时艰。惟办事过于认真,应物每多疏略,动招忌怨。又兴起太暴,其人赤心任事,忠厚有血性,然未能知道,于持盈守泰之境阙如。知者颇为之忧。……天下大变之来,方如烈火燎原。欲办事不得不择人,欲择人不得不任谤,而一二竖子腐儒反叱为异端,视为怨仇,动辄群哄交攻。前王家璧数言事,先毁林义哲,次纠沈葆桢,皆若有宿衅深怨,无他,为左宗棠报私怨也。……林义哲才识心力十倍庸众,故法主一意推重。此等毁誉,如王家璧前奏,中外皆传为笑柄,虽快一时谗匿之口,自有千秋直道之公……”

北京,紫禁城,勤政殿。

“我说六爷,这事儿闹腾了这么久,今儿个是不是该有个了结了?”慈禧太后指了指放在地上的一个大木箱,“再这么着下去,这京里的纸,怕是要贵了吧?”

恭亲王瞅了一眼那个大木箱,里面堆得满满的全是奏折。

他当然知道,这些个奏折是参谁的。

“皇太后说的是,这个事儿,是该了结了。”恭亲王躬身说道,“还请皇太后明示。”

“六爷怎么看这事?”慈禧太后不动声色的问道。

“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保奏林义哲的折子,左宗棠、倭仁、丁宝桢参奏林义哲的折子,皇太后想是都已经看过了。”恭亲王小心地看着慈禧太后的脸色,缓缓说道,“臣觉得,林义哲促成法主诚心示好,归还国宝,还是有大功于国的,然私通外国,毕竟为清议所不容,宜稍示惩戒,以安士林。”

“那就是说,该赏的得赏,该罚的也要罚。”慈禧太后点了点头,“赏罚须得分明,才能服天下人心。”

“皇太后圣明。”恭亲王敬声道。

自诛杀安德海事后,慈禧太后对恭亲王,便不象以前那样和善了。

“那么六爷觉得,对林义哲,该如何赏,如何罚呢?”慈禧太后又问道。

“赏不宜过厚,罚亦不宜过重。”恭亲王不动声色的将皮球又踢回给了慈禧,“赏若过厚,士林不服,罚若过重,法主闻之必然动怒,有碍两国交好,所以……”

“好了,我知道了。”慈禧太后点了点头,打断了他的话。

恭亲王叩首后,随即告退。

此时大殿里只剩下了慈禧太后自己,刘诚印和几个太监看到太后在那里踱着步,并没有召唤他们,便没有上前,而是候在了那里。

慈禧太后从袖中取出一件白色的物事,拿在手中看了看,随即马上又收到了袖中。

“这玉不琢不成器,这一回的功劳,我先给你记在帐上吧。”慈禧太后自言自语道。

※※※※※※※※※※※※※※※※※※※※※

同治十年八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奏参船政帮办委员林义哲私通外国等款,谕令吏部确查,所参各节,或查无确据,或事属有因,林义哲促成中法交好,著赏玉币一件,以资勉励。以其行事操切,致生物议,著罚不得参考十年。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受人蒙蔽,妄发议论,太仆寺少卿于凌辰谄附逢迎,有玷士林,著罚俸半年。”

杭州,元宝胡同,胡雪岩私第。

今天的胡雪岩起得较晚,昨天在谈成了和汇丰银行的一笔借款之后,兴奋不已的他回到家里,便直奔十三楼,好一番兴云布雨,可能是弄得时间过久,他睡得极死,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在用过早餐——其实算是午餐——之后,仆人照例将邸报送了上来,当胡雪岩从邸报上看到这道上谕的时候,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昨晚上因借款将得大利带来的好心情一下子给扫得精光。

因为他根本想象不出来,林义哲怎么能躲过这一劫。

要知道,不光是御史言官们参林义哲,左宗棠可是拉了一大票的浙江官员联名上奏参他的啊!

“这一次扳他不倒,以后怕是更加难了。”

胡雪岩为之气恨不已,他并不知道,当左宗棠看到同样的上谕时,脸色也是一下子变得铁青。

可能是受了西北风寒的关系,左宗棠看完邸报,竟然一叠声的剧烈咳嗽了好一阵。

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联络了那么多浙省官员上奏,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而且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慈禧太后最后会是“赏玉币一件”这样一个反应。

“咱们走着瞧吧!别以为有了曾国藩那个老朽护着,你就可以胆大妄为!老夫迟早要收拾了你!”左宗棠没有去细想那枚玉币所代表的含义,而是恨声连连。

※※※※※※※※※※※※※※※※※※※※※

送走了宣旨的太监,林义哲瞅着手中太后的赐物,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慈禧赏给他的,是一枚玉制的钱币。

这是一枚用和田青白玉雕成的圆形方孔大钱,正面阳刻“长宜子孙”四个篆字,背面却是光洁平整,没有任何的雕饰。

单以玉质而论,这枚钱用的是上等的和田羊脂玉,入手温润凉滑,价值也可以说不菲,但慈禧太后赐给自己这样一枚钱,却让林义哲大感费解。

“听说太后有了赏赐,老朽特求一观。”徐润的声音将林义哲从思索状态当中拉了回来。

“先生来的正好,帮我参详参详,太后赐我一枚玉钱,是何用意。”林义哲说着,将手中的玉钱币递给了徐润。

徐润接过玉钱仔细地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呵呵笑了起来。

“恭喜大人,大人的前程,从此定了。”

“此话怎讲?”林义哲讶异道。

尽管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当中,但林义哲作为一名穿越者,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情,还是不能看得很透。

“大人想是还未明白太后赏此玉钱的深意,老朽这就给大人解说一番。”徐润笑着说道,“大人请看,此钱正面为‘长宜子孙’四字,背面光素无纹,又为青白玉质。青白玉及素面,即‘清白做人’之意也,而‘长宜子孙’四字之意,大人想必明白,不需老朽多舌。”

“皇太后是要我明白‘清白做人’的道理,才能‘长宜子孙’?”林义哲失笑道,“可这和我的前程有何关系?”

“大人别忘了,这可是一枚‘钱’啊!”徐润笑道,故意用加重的语气强调了一下“钱”字。

“太后这是告诉大人,前程亦可长宜子孙呢。”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林义哲心下恍然,小心地将这枚太后赏赐的玉钱收好。

“之前因‘万年清’改造功成,太后已赏了大人通政使衔,是以不便过加赏赉,且可免朝中物议,免得有人日后借献宝为晋身之阶。”徐润又道,“因而此次只赏了大人这样一枚玉钱。但在老朽看来,这一枚玉钱,给个布政使都不换,呵呵。”

“但愿如先生所言。”林义哲笑道。此时的他,对慈禧这个在后世的教科书里已然被妖魔化得无以复加的女人,竟然有了一丝敬意。

“只是这一次,大人十年不得参加科考,于功名大受影响,是为美中不足也。”徐润道,“沈大人这几日,正为此痛心不已呢。说早知如此,便不该要你帮办船政洋务。”

“是啊是啊,十年不得参考,这罚得未免有些重了。”林义哲叹息道。

徐润哪里知道,林义哲嘴上虽然说得沉痛无比,在心里却是在那里大呼侥幸。

十年不得参加科举,对他这个穿越者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他现在这个水平,要是参加科考的话,一考那是准保漏馅的。

要知道,他的前身那位,可是福建省的解元啊!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二十一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想老朽当年,也是数十年寒窗苦读,可惜一次次名落孙山,最终心灰意冷……”徐润想起当年的往事,也禁不住感慨起来。

林义哲明白徐润心里的感受,如果不是科场失利,老爷子也未必会给人当幕宾,甚至靠教授童蒙糊口。

而沈葆桢知道自己被罚十年不能参加科考后痛心不已,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对读书人来说,科考便是生命。

哪怕到了后世,这种状况也没有完全得到改变!

想到这里,林义哲莫名的感到了一丝沉重。

中国需要改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还是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吧!能改变到哪一步,他现在还说不好。

这一次的“私通法酋”风波,已经让他变得更加警醒。

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科技的落后,而是强大的国内保守顽固势力!

而要实现自己改变中国命运的理想,完成中国的工业化改革,就必须要将这些绊脚石和产生他们的根源统统清除掉!

“不过大人此次使国宝回归,太后心里是会一直记着大人的,这功名么,说不定哪一天就赏还了,呵呵,大人不必为此心忧。”徐润注意到了林义哲脸上表情的变化,以为他还在为不能参加科考而郁郁不乐,便出言宽慰道。

“但愿如此。”林义哲笑了笑,收回了思绪。

拿破仑三世为了感谢自己弄出的这次事件,虽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最终坏事变成了好事。而且拿破仑三世这一次主动送还了部分当年法国人从圆明园掠夺的国宝,使自己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可以说是他在这次事件当中最大的意外收获了。

熟知中国近代历史的他当然知道,慈禧太后对自己年轻时的发祥地圆明园“天地一家春”,一直是念念不忘的。

如果……

林义哲脑中火花一闪。

这时有人来报,说日意格回来了,带来了两条法国货船,林义哲知道这些货船可能是运送法国施耐德钢铁公司提供的钢板的,他暂时压下了这个显得有些“不务正业”的念头,和徐润一起去了码头。

当林义哲来到码头时,两艘法国货船已经开始了卸货,林义哲看到大批的钢板从货船上起吊,在码头上卸下,心头激动不已。

铁甲舰,距离中国终于已不再遥远!

“亲爱的林,你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日意格在一旁笑着说道。

林义哲转头望去,看到日意格身边一个又高又大方面阔面的法国人微笑着向自己走来。

“您好,林义哲先生。”来人向林义哲友好地伸出了手,“非常高兴见到您,东方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我是本杰明·伯克雷·哈奇开斯。”

林义哲听到对方自报家门,不由得全身一震,立刻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见到您非常高兴,哈奇开斯先生!”林义哲高兴地说道,“谢谢您能接受我的邀请。”

“您可能不知道,林义哲先生,日意格上校向我发出邀请的时候,我还没有打算离开法国,但当我听说是风靡欧洲的‘林氏东方丽人服饰公司’的创始人、东方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邀请我去中国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来了。”哈奇开斯笑着说道,“我非常愿意和您合作。”

哈奇开斯1826年生于美国康涅迪格州(比马克沁大整整14岁),早年曾在柯尔特专利火器公司工作,1856年研制出击发式线膛步枪并获专利,1860年前后还担任过纽约兵工厂厂长。哈奇开斯改进了金属壳定装枪弹,但在美国这项发明未受重视,最终为法国采用,因此1867年他赴法国定居,此时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在圣丹尼斯创办后世著名的哈奇开斯公司,便让林义哲派日意格给拉到中国来了。

林义哲听到哈奇开斯竟然两次称自己是“东方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脸上不由得有些发烧。

看来内衣的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啊!

林义哲和哈奇开斯边谈边走,此时陷入到兴奋当中的他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徐润看着自己,眼中的赞许和欣赏。

※※※※※※※※※※※※※※※※※※※※※

北京,紫禁城,建福宫。

建福宫一带包括静怡轩、延寿阁、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池、积翠亭、广生楼、凝辉楼、香云亭等,是清宫存放珍宝的主要地方。这些楼阁建筑都非常宏伟壮丽,里边除供有金佛、金塔,各种金质法器和藏文经版以外,还有清代九个皇帝的画像和行乐图,历代名人字画、铜器、古瓷和玉器等稀世珍宝。另外,在同治皇帝大婚前,为了修饰储秀、长寿两宫,把这两宫的珍玩也移过来不少。各地官员进献的全部礼品,也都储藏在这里。这里可以说是清宫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

现在,在建福宫的储藏中,又多了一大批从法国千里迢迢运来的珍宝。

在拿破仑三世将原属圆明园的4000件清皇室藏珍用船运到天津后,直隶总督曾国藩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