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兴华夏 >

第51章

龙兴华夏-第51章

小说: 龙兴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一生中第一个绝望的时刻。他刚刚在一幢小屋子里住下,就传来了前线战败的消息。这一天在他落脚处的附近,有两个骑兵旅同普鲁士军队发生了一场激烈厮杀,很多人伤亡。稍晚皇帝又接到了第二个坏消息:近卫骑兵旅旅长阿尔贝将军身受重伤。于是皇帝立即上了马车(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骑马),前往战场附近临时设立的野战医院。两个小时后,他在一个农民家里找到了阿外贝,他还活着,只是大腿上中了一枪。过后不久,他又见到了另一位旅长伯努瓦将军;伯努瓦也经历了一场恶战,但并没有受伤。皇帝松了一口气,回去后他对那些将军们不顾一切地把骑兵投入战术上还不能产生重大胜利的屠杀中去非常生气。他指责他们‘指挥不力,滥用我军将士视死如归的勇猛,光用拳头,没有头脑……’”

“两天后,在从凡尔登通往梅斯去的公路一侧的格拉夫洛塔和圣普里瓦这两个村庄之间打了一次大仗。法国军队在拂晓前撤出了阵地,普鲁士及其盟军取得了胜利。法国人的士气变得十分低落。皇帝和巴赞元帅——他就站在皇帝的身边——亲自看到法国步兵在这次战斗中遇到敌人的猛烈炮火时仓皇逃遁的情形。法国军队在这次战斗中伤亡22000人,普鲁士及其盟友在这一天也有伤亡10000多人的伤亡。皇帝对这种可怕的屠杀感到异常震惊。”

“8月10日,皇太子在洛瓦特重又见到自己的父皇。他们已有两个星期未曾见面了,皇太子发现他的父亲因为部队伤亡惨重而情绪低落。但没有人怀疑会取得胜利。……皇帝失去了平时的冷静,他焦虑地注视着战事,心情激动。他命令巴赞元帅的军队尽快撤退,对他来说,只有退到夏龙才是安全的……”

“11日凌晨,大雾弥漫,预示将会有晴朗的天气。雾气刚一消失,普鲁士军队的数百门大炮就向河东岸和草地上的法军阵地开起火来。皇帝所在的位置可以远眺整个战场。他和巴赞元帅站在一个小丘上,但这一次离主战场要近得多。在上面的山坡上,他用望远镜可以一直望到约有三公里远的地方。在他的脚下展开了一场威武雄壮的大战,就好象是博物馆里有人物塑像的缩型立体图景。”

“在整个战场范围之内,火炮在到处闪烁着火光并喷冒出团团烟雾。冰雹般的炮弹和榴霰弹,特别是后者还有一些小小的白烟,看上去很像一个个汽球,它们爆炸后还会在空中持续一段时间,算是对法军战争式问候的回应。从一片混乱声中能听到刺耳的机枪声,它淹过了作战的所有喧哗……”

“法国士兵仍然非常勇敢的作战,但他们无法抵挡这样可怕的炮火,成群结队的步兵、骑兵和炮兵拥挤在阵地上,其中一些在拥挤着向前线前进,其他人则随着枪炮射程的缩短、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向后撤退,受伤的和没有受伤的人员,有秩序的步兵和没有秩序的步兵在朝相反的方向涌动,搅乱在一起,炮弹在森林或树梢上爆炸后的回声和双方子弹从头顶飞过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团团尘埃使太阳黯然失色。”

“数量上占优势的普鲁士军队通过延长其战线并对法军右翼进行迂回,巴赞下令法军后撤到安全地域,和普鲁士军队脱离接触。这次战斗再一次证明了防御的战术力量。当法国近卫军这支由近30000名步兵组成的精英部队排成战斗队形实施进攻时,在这支军队的士兵们以卧倒姿势向敌人还击之前的短短20多分钟里,便在普鲁士军队的炮火轰击下死伤了8000多人,他们拒绝再向普鲁士军队前线前进。普军打退这次进攻所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对法兰西皇帝卫队所造成的伤亡的大部分,是由于普鲁士军队对其完美的后膛火炮的运用所致。”

“这次战斗使普鲁士军队损失了20000人,使法军损失了32000人,双方人员的损失率都占其参战人员的10%多一点。巴赞决心退向安全地域之内。普鲁士军队的绝大部分都部署在摩泽尔以东地区,这使得巴赞可以轻而易举地撤出梅斯城向东南方向前进;但是到那时,他也没有一个撤退方案,他只是机械地执行皇帝的撤退命令,他要求他的部队休息几天时间之后,再将向东南方向撤退。”

“到这时为止,巴赞已经损失了一半的法军部队。说明了巴赞在担任指挥重任时所表现出的完全的畏缩。他已经变成了法国人所称的‘软蛋’。由于被责任和逆境所征服,他失去了采取决断的能力,仅仅想依赖熟悉的地形和要塞以及它所能提供的临时避难场所。”

法军已经决心撤退,但执行起来却拖拖拉拉,在一片混乱中耽误了3个小时,好在被洪水冲垮了摩泽尔河上的桥梁之前平安的撤到了对岸。而普军起先没有发现法军行动,只是计划渡过摩泽尔河后继续向西进作深远的大包围。但是普鲁士第7军戈尔茨少将的旅发现法军有撤退意图,便主动追上来并开火,接着,曼陀菲尔将军的第1军也投入战斗,一场遭遇战下来,普鲁士军队损失了8000人,法军又损失了6500人,尽管这一次法军的损失较小,但是法军撤退的进程却险些被普军遏制住了。

在巴黎,摄政的欧仁妮皇后在得知前线惨败,法军正在撤退的消息后,怒不可遏,她一再要求统帅部下令阻止法军撤退,并且新自给拿破仑三世发去了电报,要求丈夫停止撤退的脚步,但拿破仑三世对她的怒气冲冲的指责根本不予理会。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章坚守

第二天,几乎丧胆的法皇拿破仑三世已经把总司令职务(不但指挥莱茵军团,而且可以指挥夏龙军团)交给巴赞元帅,现在自己带随从脱离部队,奔向夏龙,指令巴赞带大部队按原计划由东南转西向夏龙撤退。同一天,刚刚截住撤退法军的普鲁士军队,也不知道这是莱茵军团18万大军的总退却,还以为法军人少,继续向滞留在梅斯以东的部分法军部队发动进攻。勃莱道将军的骑兵旅冲向法军密集队形,这次冲锋,后来以“勃莱道死亡冲锋”闻名,普军硬是突破法军两道密集火网,但是又被法军骑兵包围,最后仅一半兵力突围杀回。稍后在耶隆山谷,又发生普法两军8000骑兵迎面冲锋的大战。第3天,普鲁士第3军又向法军发动猛攻。这三天的交战,就是命运攸关的费尔维尔战役,双方现在都是面对自己的基地:法军是要向西夺路逃命,而普军是要向东把法军顶回梅斯要塞,对法军来说,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役。此役普军损失23000人,法军损失42000人,法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总算得以突围成功。

法军突围成功,暂时收缩兵力,坚守夏龙及周边的要塞和阵地,8月17日,普军再接再励向法军发动全力进攻,双方全军投入激战,普军损失40000人,法军损失23000人,另有7000人被俘。结果,巴赞不得不放弃外围阵地,坚守夏龙要塞。经此一战,巴赞的法国莱茵军团得以守住了夏龙要塞,普军的进攻势头则被扼止住了。在这一天的战役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俾斯麦和毛奇都在观战。俾斯麦接到一个消息,以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阵亡,亲自骑马上前线打听,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他的儿子仅仅受了轻伤。普鲁士第1集团军在进攻夏龙的战斗中一度因为损失严重而乱了阵脚,毛奇亲自率领波美拉尼亚军进攻才好容易稳定了局面。

法军撤到夏龙后,连同原来这里的预备兵团,共同组成了法国夏龙军团。8月16日,拿破仑三世在夏龙收集兵力。法军夏龙军团的总兵力比在梅斯时的莱茵军团多了一倍,共26万人,但是杂凑而成,而且指挥系统不明确,政出多门:法军总司令是巴赞元帅,经过连日的战斗,麦克马洪已经丧胆,他甚至主张往巴黎退却,拿破仑三世这一次却没有象之前的那样六神无主,而是下令坚守。此时,在巴黎的欧仁妮皇后又写信通知皇帝,如果他逃回巴黎的话,巴黎会立即爆发革命,法国的“革命群众”这一次在大战略上总算有了一次发言权。8月22日,皇帝最终决定继续留在军中指挥作战。

这一夭,太阳照样愉快地升起,预示着中午一定会很热。树林上面浮着一层金黄色的光辉,地势低的那些牧场上升起了白雾。洁净美丽的村庄,在凉爽中醒来,有河流和泉水的田野,像带着露水的花束一样妩媚。可是这个美丽的日子并没有给谁带来欢笑。因为人们刚看见皇帝和太子正围着堡垒转圈子,他望望邻近的房子,又到了河对岸,从那儿用望远镜观察地形;一位将军陪着他,好象在向他解释什么。随后将军在围墙后面,树后面,和洞穴里布下了岗哨。

皇太子欧仁·路易咬紧嘴唇,额头上现出一道愤慨的皱纹,时不时踮起脚来,眼睛紧盯着树林那个方向,好象他想看到普鲁士军队打来似的。他的副官脸色苍白,严肃地走来走去,把士兵们需要的东西送给他们。他们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煮浓汤,有的在打趣说笑话,等着吃饭。

将军显得非常有信心,“这儿是一座真正的堡垒,”他说,“我们一定可以坚持住………那些强盗打不进来的。”

皇帝听了他的话,一句话也没说。他还是坐着,军刀夹在两条腿中间,眼睛盯着远处,仿佛在做梦。

已经十点钟了。天气很热。一片令人沉闷的寂静。士兵们在院子里敞棚的阴影下已经喝上浓汤了。村子里没有一点声音,居民们全都把房门和窗子堵好。一条狗孤零零地留在路上,吠个不停。从热得昏昏沉沉的树林和邻近的牧场,传来遥远而悠长的声音,那是由散漫的微风合成的。一只布谷鸟叫了几声.接着更加寂静了。

在这沉睡的空气中,突然响起一声枪声。将军连忙立起来,士兵们放下还剩下一半的汤盆。不到几秒钟,所有的人都走上战斗岗位;堡垒上上下下都布满了人。将军这时走到大路上,他什么也看不见;大路朝左右两边一直伸展开去,白晃晃的,一个人也没有。第二声枪声又响了,还是什么也看不见.连个人影也没有,可是他回过头来,却看见树林那边,在两棵树中间.有一小团烟升起来,好象空中飘浮着的一根游丝,树林还是那么幽深宁静。

防守在这里的法国士兵和隐蔽在树木后面的普鲁士军队之间,互相开枪射击,而且枪声越来越密。于弹嘘嘘地穿过河上空,不过双方都没有伤亡。枪声是没有规则的,每一个树丛里都有枪声发出来。可是仍然只能看见被风吹得缓缓摆动的轻烟。这样过了将近两个钟头。皇帝踮起脚来,隔着一堵矮墙朝外面张望。他们特别对一个小个子的士兵感到兴趣,这个士兵守在河边的一只旧船壳子后面,他趴在地上窥伺着,一有机会就开枪,然后爬到背后不远的一条沟里去装子弹,他的动作是那么滑稽,那么狡猾,那么灵活,不管谁见了都不由得要微笑起来。他准是看见了一个普鲁士兵的头,因为他忙不迭地站了起来,把枪抵在肩上瞄准,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开枪,一发敌人的炮弹飞来,落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大叫一声,翻身倒在沟里,象一只刚宰杀的小鸡的爪子那样,僵直地抽搐了一阵。他的胸口中了弹片。这是今天皇帝看到的第一个阵亡的人。

“陛下,您最好不要再待在这儿了。”将军有些担忧地说道,“敌人的炮弹一会儿就要打过来了。”

象是要证实他的话,果然,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伴随着声声呼啸,一发又一发的炮弹飞了过来,远远的落在周围的法军阵地当中爆炸。

拿破仑三世不用望远镜便能看到,普鲁士人的炮弹将地面上的法军阵地淹没在一道道火烟和飞溅的泥土当中。好多法军士兵被击中了,有些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死去,有的人惨叫着倒在地上,拿破仑三世看到一发普鲁士人射来的炮弹落在了一处排枪阵地上,将弹药车和排枪兵们炸得粉碎,心中不由得一阵紧缩。

他想起了林义哲在信中关于利飞排枪的使用建议,不由得暗暗后悔。

“……如果用利飞排枪来对抗敌人的步枪火力,那肯定能取得成功,因为排枪发射的就是步枪弹药,其射程也和轻武器相当。但要是坚持用它来对抗敌方的野战炮,则必然会失败,因为这项工作根本就不是排枪所能胜任的……”

其实在萨尔布吕根战役中,法军便首次动用利飞排枪投入作战,虽然这只是一次小规模战斗,法军却认为排枪将是一种能帮助他们赢得胜利的武器。但后来的战斗表明,这种信心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和法军火炮同处开阔阵地的排枪立即就成了醒目的靶子,在一开始便被普鲁士炮兵摧毁殆尽。

事实上,除了法国人自己,欧洲各国大都知道排枪的底细,普鲁士人也不例外,他们很快找到了对付排枪的办法。就在第一次和排枪交锋时,普鲁士人在整整一个法国步兵师的前进路线上只安排了几百名藏在掩体里的士兵,而更多的士兵则是分散构成防线,这就让排枪极难发挥威力。在战斗中,法军用排枪来对抗普鲁士前卫部队的野战炮兵。法军阵地遭到了普军轰击后,为了还击,立即调集一个排枪营调往前沿,设置在一些没有防护的土台上。而普鲁士炮兵很快发现了法国排枪阵地,在随后的炮击中,法军的排枪几乎全部被普军炮火摧毁,只能被迫撤退。

尽管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但固执的法军并没有吸取教训,继续让自己的排枪和炮兵同时参战,而普鲁士人的克虏伯大炮可以靠不费力地摧毁它们。法国人固执地把排枪当作火炮使用,取得了灾难性的后果,当然这其中也有隐情——排枪过于沉重,实在难以随步兵作战。

普鲁士人的火炮还在不停地射击着,一些隐蔽得不好的法军部队遭到了可怕的打击,仅仅不到十分钟,拿破仑三世便看到差不多有上百名法军士兵被打死打伤,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很多法军士兵仍然镇定自若的呆在各自的阵地上,等待着敌人发起进攻后,给予敌人以狠狠的还击。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一章排枪的正确使用

又一发炮弹飞来,落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