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1287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1287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了。
  当然了,朱翊钧可是皇帝,而后宫佳丽也自然是非常多的。郑贵妃是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也是最有野心的一个。可是要知道,有野心的人可不只是她一个人。其他的那些妃子也有不少有野心的。
  女人嘛,虽然说野心和聪明才智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那也总是要有一个前提才能够发挥的。而这个前提,那就是要漂亮,最起码要让皇帝看得上,如果皇帝根本看不上你,那显然也是没有用处的。
  而这种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是那些年轻的更加有优势了。就比方说现在,朱翊钧已经五十二岁了,而他如今最小的妃子,才不过十六岁,只比他最大的孙子朱由校大了七岁。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说封建时代的帝皇是多么的荒yin之类的。如今要说的是,要知道郑贵妃可是刚进宫,才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就到了朱翊钧的身边了。而她真正成为朱翊钧的女人的时候,才不过十四岁。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也总是要长大的。而如今,郑贵妃也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不管是再怎么保养的好,人一旦到了年纪,也总是有些磨灭不去的痕迹的。而这么一来,显然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子会更加吸引男人的注意力了。这么一来,如果那些年轻的当中再有几个有野心,并且也是非常聪明的人。这么一来的话,郑贵妃岂不就是很危险了嘛!
  但是实际上呢?这么三十年下来,不管是朱翊钧又添了多少个年轻貌美的妃子,不管是这些妃子不论是在容貌上,还是在心智上,总是有那么几个是比之郑贵妃还要高上一筹的。但是实际上,郑贵妃这么多年以来,她在宫中的地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
  想想看,当年李太后还在的时候,她就并不喜欢郑贵妃,反而是对于生下来皇长子的王淑媛非常喜欢。可是即便是有李太后在,即便是朱翊钧为人极为孝顺。可是王淑媛和朱常洛母子二人,还是在这深宫之中被欺凌了二十年,一直到朱常洛当上太子才有好转。
  由此可见,郑贵妃的能耐。而要说到这一点,那是不得不说,郑贵妃会如此得到朱翊钧的宠爱,并不只是因为她跟在朱翊钧身边的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她是最懂朱翊钧的人。
  而现在,郑贵妃的势力是一落千丈,甚至于是到了如今这个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她自己的原因。
  没错,她是最懂朱翊钧的人。她可以对朱翊钧生气也不让朱翊钧对她产生任何反感,那是因为她永远都是朱翊钧面前最好的听众。她虽然不会如同张凡那样,帮着他出主意,但是她却是能够安慰朱翊钧。仅仅只是这一点,也就是让朱翊钧无法放开她,甚至于可以任由她胡闹了。
  而如今,她会到这个地步,说到底也是因为她的野心实在是太大。而她的这种庞大的野心在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她便不甘心,非得要铤而走险,硬是要做出来什么特别的举动,从而忽视了朱翊钧那边。
  再加上王淑媛和朱常洛母子那边,那可是有无数的人,甚至于放弃了xìng命也要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这才是让朱翊钧的心思一点一点的发生了转变。
  这一次的失利,让郑贵妃明白了这一点。但是即便她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她也是无能为力了。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以前的话,那么她并不害怕。虽然说朱翊钧对她的感情有所下降,但是几十年的基础放在那里。她只需要努努力,就能够重新夺回优势。
  当然,现在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件事情要明白。朱翊钧的年纪也是大了。并不是说什么,朱翊钧的身子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说皇帝嘛,有的时候纵情声sè,的确是会有些什么病根。不过最起码的,如今的朱翊钧这种情况下去,再活个十来年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这段时间,郑贵妃却是能够看得出来,朱翊钧是越来越不注意朝中的事情了。并不是那种玩忽职守的不注意,而是朱翊钧在渐渐地让朱常洛来接受处理朝中的许多事情。
  她也曾经旁敲侧击地问过,虽然并没有得到朱翊钧的正面回答,但是郑贵妃却是能够听出来,朱翊钧是打算退位让贤了。并不是非得要等到皇帝死了,这才是能把皇位传下去的。而朱翊钧有这种想法,想要让朱常洛登基,自己退位去当个太上皇享清福了。
  这么一来的话,那么郑贵妃显然是没有什么时间了。就算是她能够重新赢回朱翊钧的心,但是等到那个时候,朱常洛已经登基了。即便是作为太上皇的朱翊钧依旧是权力无限的,但是她的身份却也是没有办法再去做什么了。
  所以,想明白了这一点的郑贵妃,这才是在得出来的这个结果之上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从此以后,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那都要低调非常的,绝对不能再如同过去那么显眼了。
  而且不仅仅是她自己,包括张凡上次对她提起的,关于她儿子,福王朱常洵的事情,郑贵妃也是注意起来了。
  自己的儿子,她自己最是清楚不过了。她知道自己的那个儿子,以前在宫中的时候就不平静,到了自己的地盘做王爷的时候,也绝对是会弄出来许多事情的。
  而张凡的提醒,让她明白了,如果说将来朱常洛不想再对自己动手的话,那倒还好说。但是如果说朱常洛一旦还有这个心思的话,她自己倒是能够忍住,可是她的那个儿子,绝对是会成为一个把柄的。
  因此,郑贵妃在那之后,是连去了五封书信给朱常洵,叮嘱他不要再做那些为非作歹之事了。
  这五封书信张凡是都看了的,他自然是有自己的办法。而张凡所看到的,信中郑贵妃所用的口气,当真是前所未有的严厉,不管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那都是不得了的。当中甚至于是用上了实打实的威胁口气,让他不要再行那些龌蹉之事了。
  而听说,接到这五封书信的福王,也当真是被吓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而且那之后,福王的改变也是很大的,虽然说不知道这种改变能够持续多久,但是最起码的,这是一个好兆头。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凡也当真是高兴。毕竟朱常洛这一次也只不过是吓唬吓唬她而已,并没有打算将来将前后旧账一起跟她算。但是如今,这种吓唬却是带来的意外的效果,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总之,如今的朝中,在这种一片安宁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偶尔会有一些小事发生的情况下,时间是安静地度过着。
  
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大明国公
      ()    “陛下召老臣觐见,不知所谓何事?”张凡那并不苍老,但是却非常浑厚的声音响了起来。
  “老师,你来了,朕可是一大早就等在这儿了。”见到张凡的朱翊钧,那当真是高兴的很,“毕竟今天是大rì子,所以朕也是没办法睡着了。”
  “陛下这可是说笑了。”张凡笑了笑,说道,“不过这rì子确实有些早了,老臣入宫的时候,才不过刚到卯时。”
  “那老师可知道,朕这个时辰让老师进宫,所谓何事?”
  “这……老臣可当真是猜不到了。难不成……难不成陛下反悔了?”张凡用着一副很是不确定的口气,如此问道。
  “这怎么可能?”朱翊钧却是失声而笑,摆了摆手,说道,“说起来,朕这一辈子,当真是出尔反尔了无数次了,当中也是有大有小。但是这一次,这件事情,朕可是不可能反悔的。”
  “陛下……”张凡点了点头,“那不知陛下这次让老臣这个时候来宫中,到底所谓何事?亦或是说,陛下只不过是想要跟老臣说说话?”
  “没错,老师,朕就是这个意思。”朱翊钧说道,“如今距离上朝还有近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前听人说,洛儿那里也都准备好了。想来,这个rì子洛儿也是很紧张吧。那就由他去了。至于说朕这里,或许也是因为这个rì子的缘故,所以朕这才是想要找老师谈谈。不对,与其说谈谈,倒不如说就是想找老师说说话罢了。”
  “陛下的心情,老臣可以理解。”张凡点了点头,“那么, 陛下具体想要说什么?”
  “说来也是奇怪。如今算算看,朕从第一次跟老师见面,到现在也都已经五十多年了。那年朕还是太子,虽然在父皇和母妃的眼中,朕那时候一直都是一个很听话的模样。不过若是朕没记错的话,当时老师第一次看到朕的时候,那时也是一副顽皮的模样吧。”
  “老臣记得很是清楚。当时身为太子的陛下,正爬在一棵树上,记得两个小太监当真是没有办法。”
  “当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如今说出来倒也不怕陛下说什么了。当时,老臣也不过是个刚入仕途的雏儿。虽然老臣那是连中三元,先帝当年也很是赏识。无奈却是因为心中理念不同,让徐阁老厌恶了。所以也是没有别的办法。若不是先帝赏识,让老臣当时去教导陛下读书的话,恐怕如今,老臣即便是跟陛下相熟,却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恐怕只是一般的君臣关系了。”
  “如此说来,这倒还是要感激徐阁老了!说起来,老师对朕的印象如此,老师可知道当时朕是怎么想的?”
  “还请陛下说来。”
  “当时着呢也是听到,说是又给朕找了个教书的。说实在的,朕这心里面,并不怎么欢喜。平rì里朕虽然也是玩耍,但是却也并没有那么无法无天。实际上那天朕是故意如此,为的就是要让来人知难而退的。最起码的,也是不要太过管束朕了。
  “而且,以往教导朕的那些个人,各个都是死板的要死,一句话说的不对,一件事做得不对,那可都是要闹上好半天才肯罢休的。所以,当时听闻老师前来,不熟悉的时候,有听闻是个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之人,恐怕即便是年纪不大,行事起来也是如同朝中的那些老家伙一般死板。所以朕当时,心中一直很是讨厌。”
  “那后来呢?陛下在见了老臣之后,还是如此。还是说见到了老臣之后就改了想法了呢?”
  “刚刚见到老师的时候,朕还没改变想法。老师还请不要怪朕,毕竟朕当时虽然年纪小,可是也见过不少人了,这表里不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仅仅因此而断定一个人到底如何的话,实在是太过武断了。诚然,当时朕是一律把人都往坏处想,这倒也是朕的不是了。
  “但是,从老师一开口之后,朕就被老师所说的话给吸引了。老师并未如同那些人一般,只是死说书上的东西,反倒是给朕讲起来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些事情朕不仅仅只是喜欢听,却是每次听完,都能明白一些道理。从那以后,朕就喜欢听老师的教导了。”
  “如此还要多谢陛下夸奖了。”
  “说来,如今想想看,老师的这个法子,恐怕也不是对谁都有用吧。洛儿倒是不错,不过想来,不管老师用什么办法,他都会学的很好。反倒是洵儿,想来不管老师用什么办法,他也未必能学得好。
  “如今看看,洛儿已经是有了一国之君的样子了;倒是洵儿那里,不管是对他再怎么好,似乎这种好反倒是成了坏事。如今他就藩在外,这才多少年,就弄出来了这么多的事情。”
  “倒是不说福王,不过太子殿下的事情,陛下已经想清楚了吗?”张凡突然更改了话题,“说起来如今陛下的年纪也并不大,而太子殿下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是却也不用如此着急。更何况,陛下就连皇太孙也都已经封了。”
  “但是如今想想看,朕还这么坐着这龙椅,却也是没什么意思了。而且这都这么多年了,朕该做的也都做了。如今想想看,是应该退位让贤了。”
  没错,今天是万历四十八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rì子。早在三个月前,万历皇帝朱翊钧就下了一道圣旨,打算退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当今的太子朱常洛了。而今天,就是这么个rì子了。
  皇位的禅让,这当真是一件重大无比的事情。毕竟在这个封建皇权时代,皇帝就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更何况是在这片大地上,这更是非同一般的事情。因此,今天也可以说是最为隆重的一天。
  说起来,皇帝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此来延续皇室的血脉,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绝对没有人能够对此而提出任何的异议。更何况,如今朱翊钧所要传位的人,那可是他的长子,而且又是太子,并且是朝中所有的人都认定的太子。因此,这件事情更是名正言顺了。
  不光只是如此,朱翊钧这么做,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要知道,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真是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他死了之后,皇位才自动由太子继承。这种皇帝退位让贤的事情,不是没有,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同时,这么做也是有个好处的。换一位皇帝,改换一下治国的方式,也当真是能够让国家和朝廷保持活力的办法。只不过很多的皇dì d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朱翊钧能够这么做,这当真是引得朝中所有人的一致称赞的。
  “说起来,朕这个时候让老师进宫,还有件事情。”朱翊钧说道,“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老师的儿子,张言益,如今也已经是吏部侍郎了吧。”
  “陛下说的没错,言益他如今也已经不小了。”
  “前天,洛儿跟朕提起来过,打算让他入阁。”
  “这……”张凡一时之间有些惊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朕倒是觉得这样也好。”朱翊钧却是一副很平静的模样,说道,“新皇登基,这朝中势力总是要有所更改才是好事。”
  “如此,就但凭陛下的意思了。”
  “还有件事,是关于老师的。”朱翊钧接着说道,“如今我大明可算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貌。与北疆的事情,虽然自从开国以来就未曾断过纷争,但是最起码的,这边军也从未输过。而即便是面对海外,也是游刃有余。如今,不仅百姓们有吃有穿,这良田之下也多有收成。若是说到朝中,虽然党派之争犹在,但是也不会扰乱朝政。这些事情,那可都有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