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宝风流 >

第34章

天宝风流-第34章

小说: 天宝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身前的热闹视若未见,静静持杯独酌,陷入自己心境中的唐离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以酒为媒,开始对前段时间的经历进行无意识的反思,入道学以来的经历画面慢慢浮现,就象在看一部最蹩脚的三流言情搞笑剧,男人莫名的喜欢上了一个女人,随后那些最为狗血的情节一一上演,当男主角为这段注定波折多多的感情痛苦不堪时,才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个骗局,没有人在乎感情,故事所生的一切,只为证明他是一个可以任意让人玩弄感情的傻瓜。
  画面逐步回放,心中那道伤口也暴露的越来越清晰,一杯果酒下肚,淋在上面,疼的让人心颤,但每一次剧烈的颤抖之后,伤口却在慢慢的弥合,虽然不知道这种弥合是否干净彻底,但至少表面如此。
  一盏,再一盏,艳红的伤口承接着一道道源源不断的烈酒,痛的抽搐,但抽搐过后,却又开始一丝丝的弥合,当整个旧日的画面回放完毕,随着又一盏酒浆浇灌,那颗心从表面看去,已经复原如初,随后的每一盏酒,都为这颗心再添加一层保护膜,随着这些膜越结越厚,及至最后,竟结成了痂、变成了壳,冰冷而坚硬……
  …………………………
  “奴奴金州关关,拜见贺侍郎与诸位大人”,此时的贺知章已经饮了许多酒,饶是他身为酒中八仙,此时也有些醺然之意,醉眼看花,只一眼,他便觉的眼前这个有着沙哑妩媚声音的女子分外不同。
  许是知道他的喜好,适才前边的那些歌舞妓们选择的都是健舞,与舞蹈相配合,她们的衣衫也多是选择热烈而奔放的颜色,且其中多以艳红居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舞蹈本身相配合,突现出热烈与刚健来。其中更有心思灵巧的歌女,在大红舞裙上缀以金铃、镶以珍珠,舞动起来,光彩夺目。
  与前面那些歌女截然不同的是,这个名叫关关的女子,却只是一身水绿七破间裙,这种绿是如此的纯粹,以至于看来就象一汪碧水,高高的紧身束腰愈突显出腰肢的纤细与修长,这女子面上娥眉淡扫,竟是不着半点脂粉,而头上的髻也不是如通常舞蹈时的高髻,而是一任自然妩媚的倭堕髻。
  夏日宴饮,酒酣耳热,在满厅的喧腾热闹中,突然见到这样一个与周边环境反差极大的清新碧绿的素装美人,贺老大人顿觉眼前一亮,尤其是这女子身形微动间带动裙摆轻转,混似一团清幽碧水,望之令人只觉心中身上躁热为之一消。
  坐起原本斜依着的身子,转目之间,见田观察使等人也是眼中一亮,贺老大人手抚银须呵呵笑道:“且舞来!”。
  只看众人神色,关关也知此次唐离定下的这套舞服,已是先夺了一个头彩。
  “奴奴僭越,却向自在坐的少年郎君中请一位为奴奴伴箫,俯请大人允准。”,低沉的嗓音分外妩媚,关关拜身之间,明眸流转,分外动人。
  贺知章生性风1iu,素来率性而不拘于礼法,愈到晚年愈是如此,更取四明狂客为号,此时听关关提出如此要求,他闻言只是微微一愣,随即持盏哈哈笑道:“佳人轻舞,少年伴萧,郎箫妾舞,正因如是!”。
  再拜为谢,关关福礼转身道:“有劳唐公子!”。
  适才关关以迥异于前的形象出现,已引来许多宾客注目,后经这段对话,更是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身上,此时她一开言,顿时满厅人都随着她的目光集中到角落处站起的那个身穿麻衣的少年身上。
  随手接过仆役送过的长萧,唐离出席上前,在满厅注目中,施施然向主席走去。
  “山南道学生员唐离,参见诸位大人”,躬身为礼,语声清朗。
  满堂绫罗之中,这身素服麻衣显的分外惹眼,贺知章见席前这少年容颜俊秀,风仪颇佳,更难得是小小年纪,在如此多上官显贵前尤能从容自在,这份淡然气度更为其所赏,此老素来好奖掖后进,从不吝惜美言,一时拂须赞道:“好个江南少年,可能饮否!。”
  “酒仙当面,安敢曰能;酒仙当面,岂能不饮?”,唐离此言一出,顿时引来贺知章抚须长笑,随手将手中琉璃樽递过道:“饮胜!”。
  唐离刚伸手接过琉璃樽,就听旁侧有人叱喝出声道:“无礼!”,听这话音分明便是老学正。
  来唐四年,这是唐离第一次与如此级别的高官对面接触,闻老学正之言,他已知自己必然有那个地方做的违了礼仪,但当此之时,既不知自己错在何处,道歉就无从说起,更因他知道坐前这位老大人的禀性,遂手持琉璃樽,淡淡笑道:“今日诸位大人设宴款待老大人莅临山南,席间气氛自然以‘欢然’为佳,设若左顾右盼,终席拘束,时时担心有言语之失、拱揖之误,此所谓‘囚饮’,那里更有半分乐趣可言,如此以来,生员岂非误了诸位大人之美意。宴散之后,侍郎大人驾前,生员再行请罪。”
  唐离这番急辩之下的话语,让满厅中人觉的此子心思灵动的同时,也觉他着实狂妄,孰料那贺老大人闻言,不仅没有不愉之色,反是呵呵一笑道:“左顾右盼,终席拘束,时时担心有言语之失、拱揖之误,此所谓‘囚饮’!说的好,说的好!”。双眼再看向坐前这个颇有几分“狂”气的少年后进时,竟比之刚才更多了两分欣赏之意。
  见自己这一宝押的对,唐离抬满饮樽中美酒,愈佯狂的置樽于席,口道一声:“多谢大人赐酒”,也不等回应,已是凑萧于唇,瞬时间,一股清亮的萧音萦绕厅中。
  唐时歌舞总分健、软两大类,其中又自分许多小类,每类歌舞自有定曲伴奏。因前时舞者为博老大人欢心,选的都是健舞,所以伴奏之音,也以热烈的快节奏为主,唐离这声辽远清丽的萧音滑出,顿时使厅中气氛为之一变。
  萧音刚起,厅中舞毡上的关关已是应节而动,只看她长袖轻拂,身形款曲,坐中众客已是识出这绿衣女子所跳,分明便是软舞中最以清丽见长的“绿腰”。
  笛声翠越,萧主苍茫,随着唐离低沉而辽远的萧音逐渐展开,那原本热闹的喧闹渐渐退却,厅中人仿佛被萧音带入了江边春夜,眼见身前静谧而宽阔的流水奔涌东向,远处江海交接处,那轮清寒的孤月伴着喃喃低语的潮声袅袅升起,极目四望,水映月光,落眼处皆是片片清冷而流动的波光,月儿的轻辉洒向江边大地,竟似为万物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霜,天地之间愈多了几分清冷与闲愁。
  天地大化,凡俗尽消,置身此情此境,看着天际那轮亘古不变的孤月,只使人油然而生今古之思,千年以还,身前的大江淘尽多少英雄人物,唯有这轮孤寒的月儿,映照着一代又一代对月感怀的痴人……
  “此子是谁,萧好,心思更好!竟将张兵曹这《春江花月夜》给用了出来,由不得贺老大人不心动了!”,耳听萧音,于左手处陪坐的山南东道观察使田大人低声探问道。
  “此子唐离,籍贯金州,得子文兄学,此子颇有才学,前次诗会所吟极佳,只是想不到还吹的一曲好萧。”,坐于田观察使下处的韦使君答话之间瞥了主席一眼,微微一笑,低声道:“大人所言不差,贺礼部现在已经入境了!这位老大人少小离家,近十年不曾重回江南,如今刚下舟车,就来了这么一出儿,还真是有点受不了!”。韦使君出身京兆大族,自小就见过贺知章,又知他最是洒脱不拘的,所以说话也就少也几分对上官的拘谨,而多了些亲热的随意。
  “子鉴所言不差,贺礼部自幼便以善文辞著称,中宗神龙间更与这张若虚、张旭、包融三人并称为‘吴中四士’,为天下所称。如今旧人凋零,荏苒一身,时隔多年后第一次返乡,就听到这故友的《春江花月夜》,还真是情何以堪!这个唐离好心思,此曲之后,贺老大人怕是再也忘不了他了,不过!诚如你之所言,这‘药’实在是下的太猛了些!”,耳语间侧身看去,田观察使微微笑道:“看看,现在不仅是入境,已然是动情了。”
  抿住唇间的笑意,韦使君偷眼看去,只见今日宴间始终笑口常开的贺老大人此时已是掩不住面容上的沧桑之意,寿眉下是定于空处的双眼也是隐有水雾润湿,看他微微翕动的口形,分明是在应和着萧音吟诵张兵曹这横绝孤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这《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的原本就是令人感伤的离情别绪及对千古人生的慨叹,而这两点,恰与唐离的景遇与此时的心境相和,一个闪电蓦然穿越,生命之无常离奇莫过于此;而刚刚经历的情事,更是别样心伤的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初时,他还只为伴萧,孰知渐渐奏到后来,竟是如同贺知章一般,心入境中,如此以来,这萧音便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情与萧合,当此之时,唐离已然脱离了以技法惑人的境界,而纯以萧音带情,复又以qing动人。
  乐为六艺之一,历代士子罕有不通此道者,此时厅中坐客,绝多更是其中方家,萧音的变化他们又怎会听不出来?
  这一番变化,固然使贺老大人入境更深,而田、韦等宾客更是相顾讶然,想不到这唐离之萧曲居然达到了入道境界!坐中更有许多人,为萧音所迷,一任自己的身心沉入其中。一时之间,整个文渊楼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与唐离配合已久,堂中舞者关关,也随着萧音挥出了自己全部的舞技,湖绿长裙翩飞,腰肢轻盈曼妙,长袖飘逸轻飚,翠绿的身影在堂中舞动不休,最难得是她那张芙蓉素面上的表情,或轻愁、或哀伤,每一次蹙眉张目,都与曲调配合的丝丝入扣,使观者目不忍移。
  曲至将终,萧音愈低沉而辽远,随着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意境缠mian而出,关关也猛然收袖下腰,便如同一朵睡莲漂浮于碧水之上,当此之时,萧曲堪堪做结。
  心入境中,曲已终,而唐离犹自不觉,寂静之中,满厅人的目光大都集中在了他身中那支泪痕宛然的尺八长萧上。
  片刻之后,忽听一人击案赞道:“好舞、好萧……”。
  …………………………
  下午回来的太晚,紧赶慢赶赶出了这么一章,实在抱歉!
  不是故意拖稿,无奈杂事缠身,身不由己,为免书友浪费时间,以后只更新暂做以下调整:如果时间自由,就按时两更,分别是中午十一点及下午七点左右,误差不过十五分钟;如果时间实在不凑巧,则是一更〈最低四千字〉,最晚不晚于晚十二点。更新次数虽有调整,但数量基本并无变化。业余写作,时间不自由,还请大家谅解。
  另:多谢书友关心,但短期内,本书并无上架打算!


第五十九章 欢宴三

  两岸青山相对,江中一片孤帆
  汉水行经襄州一段,两岸青山苍翠欲滴,间有猿猴的啸叫偶尔响起;水面宽阔而平缓,上有水鸟盘旋往还,远望处那轮红日便如同挂在江面一般,耀的江水愈碧绿如玉。
  船是江南最常见的打花橹,平头宽舱,虽然度不快,但胜在水行平稳,最宜游赏。
  这艘打花橹更是专为游赏所造,宽阔的船舱中能并排放下两张可容八人的矮几,船舷处覆以竹帘,此时竹帘卷起,柔柔的江风拂动细软的轻容,飘扬飞举之间,将柔媚的丝竹之音撩拨出老远,更带起船中人的衣巾冠带,江风习习,这样的画面直有拔尘俗的古雅风1iu。
  船中约有十余人,男女各半,最为年长者已是华满头,而年纪最小的,却是一个十五岁的麻衣少年。
  此时的少年,神色间颇有几分不太自然,原因却在于那支捧递到他唇边的酒樽。樽是越窑青瓷之上品,胎薄而细腻,纯正的颜色使樽中美酒也愈的青碧澄澈。捧酒的是一双洁白如春葱似的纤手,手的主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妙龄女子,身形丰腴,肤白如玉,精致的五官上每一个动作都荡起一片撩人心扉的妩媚。
  “奴奴花鸳鸯,为唐公子请酒!”,糯糯的声音,冶艳的风情,说话间,身着七彩花衣的女子又将身子向右轻移了几分,侧面看去,便如同钻入了麻衣少年的怀中一般。
  虽然早知道唐时文人好携妓出游以助兴,但以前所处层次太低,从不曾得着这样的机会,此时突然遭遇,唐离心中难免有些微微慌。
  正要下意识的向后挪挪身子,眼光一瞥间注意到对侧朱竹清那鄙夷的目光,再看看贺、田、韦几位大人与身边艳妓调笑无碍的自然,唐离暗吁一口长气,微微一笑间,俯樽就酒,一饮而尽。
  酒刚饮尽,就听抚掌之声响起,贺老大人哈哈笑道:“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佳人进盏,我辈士人以风1iu自视,焉能惧之?”。
  “老大人说的是,昔东晋名士谢安,常携妓做东山之游,随性放旷,百载以还,只使我辈心怡而神往。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既是出游,更应豁达心怀,任性自然才是!不可存了拘束之念,反误了老大人的兴致!”,这接话的是襄州韦使君,上半句还是为贺老大人凑趣,下半句却是在提醒唐、朱二人。
  依《大唐律》,男十五、女十三准予婚配,是以此时的唐离在众人眼中已属成年,唐时社会风气开放,于此时文人而言,诗会、宴饮、出游,交友,几乎生活的个个方面都离不开这些艳妓,只是可怜唐离来此以后日子难过,实在没机会接触罢了。
  闻韦使君开言,唐离正要说话,却见身边的花鸳鸯盈盈放下酒樽,眉眼如花道:“唐公子昨日为关关姐伴萧时是何等qing动,缘何今日对妾身却如此无情?”,说完,不等答话,她又色做幽怨道:“莫非公子嫌奴奴腰身拙笨,竟不堪郎君一握?”。
  原来,舟中几人与身边的艳妓都是或搭臂,或挽腰,唯唐离例外。花鸳鸯向以艳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