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194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194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悦。
    “嗯,干得漂亮。”即便早就知道,谢宏还是不克不及不在心里感叹着正德的运动天赋,不管什么运动,这家伙上手都极快,包含武艺在内,单技巧的话,已经跨越大大都番子了。
    “大哥,之前推广棒球的时机还不到,现在差不多了吧?”正德问道。
    ,“嗯,差不多了,皇家公园的场地已经修整出来了,前期的炒作也差不多了。”谢宏想了想,马上就给出了确定的回答:,“明天!就在明天好了,先在皇家公园的场地进行表演赛,然后最后,开始推行棒球大联盟,决赛场地就设在西苑这里。”
    “好!”正德固然不会否决。
    “嗯……干脆给这里的球场起个名字吧,就叫甲子园好欠好?”
    “好,就叫甲子园!”
    于是,在谢宏的恶搞和正德的不经意间,西苑的棒球场有子一个响亮的名''
    '  '
第274章 阳明论兵
    棒球练兵是最开始就构思的,也有相关的伏笔在前面,后面也有延伸,1卜鱼觉得还算是合理。''蛇矛阵太严肃了,跟弄臣的风格有点不符,所以就不消了。另外,作品相关的那个图,大伙儿可以瞅一眼,便利理解很快要开始的剧情,1卜鱼在环境和地形方面就不写的太细了。
    除正德所在的那个之外,西苑还有很多棒球场,要知道,按谢宏预计,少年近卫军的数目应该是在三千以上的,最好定在五千左右才好,预计的人多,场地自然也要多预备下一些了。
    本着集思广益的原则,谢宏除向江彬等人问计之外,固然不会忘记他的首席顾问曾伯父了。事关重大,曾鉴也不是普通的士人”固然不会不懂装懂,胡乱指点,因此,他并没有马上给出回答,而是告诉谢宏,他会找一个专业的人来评估棒球的作用。
    对曾鉴的稳重作风,谢宏是相当安心的,因此,他也没详细询问那个专业的人是谁,他有自知之明,以他的历史知识,曾鉴就算原原本本的告诉对方是什么人,他恐怕也是完全mō不着头脑的,不如不问。
    这段时间,除准备推广棒球的事宜之外,紫禁城的修缮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单大修了慈宁宫,甚至连宫墙和宫门都进行了修整。作为首席设计师,谢宏自是忙得脚不沾地,一时也就忘了这茬,觉得归正江彬他们都好,八成绩是可以了吧。
    因此,即使今天得了空”他也没去找曾鉴询问后续的事宜,更没有注意到,曾鉴今天也到了西苑,并且身边还有一个中年儒士,这人身长玉立”气度儒雅,大有让人一见便即心折的气势。
    谢宏若是注意到这边的消息的话,就会发现,这位儒士他曾经见过两面,正是在大朝会和皇家公园落成的那天呈现的兵部主事,这人举止颇为自力特行,因此给谢宏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
    “伯农,对这棒球观感如何?”想来是已经观察了一段时间,曾鉴突然开口问道。
    ,“曾伯父”恕侄直言,朝野风传,伯父与那谢宏关系匪浅,可是虚言?”那儒士不答反问,问的问题也是相当犀利。
    自李东阳开始怀疑之后,朝中决策层就开始疏远曾鉴,曾鉴也是自觉的不介入决议,于是也没引起什么风波。
    不过”曾鉴跟谢宏有些瓜葛的传说风闻还是风行一时,鄙夷、不屑,或者暗自艳羡的人都有,只是官场讲究含蓄内敛,很多事只要心知肚明就好,其实不一定非要挑明了来,因此历来也没人当面质问此事。
    今日此问”对曾鉴釉,还是头一遭,老人微微一愣,然后却是微笑领首,竟是直言不讳:,“此言非虚。
    ,“那曾伯父以为,那谢宏志向如何?效王振,或童高之流”甚或有操莽之志?”听了曾鉴的回答,那儒士却是面色不变,似是心中早有定论,因此其实漫不经心,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却更是犀利了。
    王振是明朝著名的权阉,天下公认的,致使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童贯高俅则是宋朝著名的弄臣,在士林清议中也有人认为,北宋之覆灭,他们也是脱不开干联:至于操莽,那就不消了。
    总之,拿来比方的这些个人,都不是什么好货色,至少在天下人眼中都是如此。
    这儒士话的套路其实是很不客气的,刚问完曾鉴跟谢宏的关系,就拿一堆让世人不齿的jiān佞之流来类比,对曾鉴来,算得上是相当的不尊重了。
    可不知为何,曾鉴却是完全不在意,反而认真的思考了一番,这才回答道:,“王振不过是粗鄙无知之人,所长者不过奉迎上意,仗势胡为罢了,与谢贤侄安可同日而语?”
    他摇摇头,又道:,“谢贤侄的晋身之道倒与童高之流相似,可微宗皇帝与今上又是大为不合,何况,谢贤侄举止虽然不甚庄重,可每每都有出人意表之效,远非童高之流可堪对比。至于操莽呵呵,他日如何,老夫不敢断言,可以今日种种观之,谢贤侄并没有那等野心。”
    ,“以侄所见,只怕未必。”对曾鉴的前面两个解释,那儒士都是不置可否,可对最后一条,他却是连连摇头暗示否决:,“朝野上下都是风传,皇上对谢宏言听计从,直如傀儡木偶一般,而观他平日行径,也是行事狠厉,杀伐果决,而今日么……”
    他面色一肃,沉声道:,“他又在皇城之内假借游戏之名,实则操演戎马,所图之事怎能得了?侄实是不解,曾伯父平日冲和恬淡,与这谢宏作风大相径庭,却不知为何难不成真的只是因为切磋技艺,因此惺惺相惜么?”
    “哦?”曾鉴眉头一皱,也是不答反问道:,“其间不过一群少年罢了,也只是在游戏罢了,伯安却为何是在操演戎马?敢问其详。”
    ,“军略之道。博大精深,实非侄能窥万一,本是不敢妄言,但侄多年来也看过很多兵法将策,倒也称得上是略知一二。将兵之道,无非选壮士,
    择精锐,然后操演调剂,如臂使指,即可先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嘴上谦逊,可谈起兵事,那儒士却是神采飞扬,由概入微,侃侃而谈,显是知之甚祥。
    ,““如今,其间虽尽是少年,不过身形都堪称壮硕,不出一二年,身形长成之后,多半就是一群猛士。何况,天下间寻常精锐不过五日、十日一操演,这些少年却是每日都在苦练”
    “挥棒击球,练的是臂力:奔驰跳跃,练的是脚力:况且,击球投球,又增进眼力。待得一二年后休一月都不见操演一次的京营诸部,就算是放在边军之中,这些人输的也只有厮杀的胆量和经验了,怎能是游戏?”
    曾鉴微微颌首,却道:,“老夫虽不知兵但也知道,数人相斗和沙场对阵却不是一回事,沙场之上,千万人中,个人即是再勇猛,似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吧?”
    ,“正是如此,1卜侄才断言那谢宏如今是在操演戎马。”儒士摆摆手,口中又是滔滔不断的道:,“沙场列阵如能做到令行禁止就已经是天下精锐了,可其间游戏的少年,又岂止是令行禁止那么简单?”
    他探手向场中指点着道:“曾伯父请看,场中诸人击球、跑动、
    接传球皆有法度,1卜侄虽不明其中规则,但只需观其进退之道,便已经可窥一斑。还有那不时高喊者似是判罚之人,每每判罚之后”或有利或晦气,却是全然无人与之争辩,都是依判罚而行,这不就是令行禁止吗?”
    ,“另外,这游戏消息结合分工明确,成员之间既要展示个人能力,又要兼顾战略战术,互相配合甚至在需要时,还需顾全大局甘于牺牲自我!”也不知是赞叹场中的精彩排场,还是自己得兴起,
    儒士忽然拊掌而笑,赞道:,“这等境界,比之令行禁止又要更上一筹了!”
    ,“休看其间只有数百人,可假以时日,必成精锐。若是聚而使之,可以之冲阵夺旗,必是锐不成当:若是散入大军之中,充当把总千总,只怕旬日之间,雄师顿成!这样的操演之法,安能不是操练戎马?”
    曾鉴呵呵一笑,也不作答,反而奖饰对方道:“老夫素闻伯安宏儒硕学,文武双全,今日得闻,实是名不虚传呐。”
    ,“曾伯父的赞誉,伯安愧不敢当。”那儒士略一谦逊,又是旧话重提道:“谢宏在宫禁内操演戎马,日前,所谓台球大师赛已是引起风潮,想必他日后推广棒球也会遵循前例,现在只有三百,可只怕旬月之后,就是三千,甚至上万!”
    他剑眉一竖,厉声问道:,“伯安请问,加上南镇抚司的一千百战精兵,这等力量已经可以压服京城,这谢宏所图何事?”
    曾鉴笑道:,“伯安休来欺我,以的眼力又怎能看不见皇上?以的见识,又怎能不知其中玄虚?虽是谢贤侄主持,但实际上,他跟这一众少年接触甚少,反却是皇上自己跟众人朝夕相处,若是他真有操莽之志,安能不借机笼络军心?”
    “却是瞒不过伯父。”儒士面色一敛,冷厉之色尽去,又问道:,“原非伯安纯心冒犯,只是这谢宏身上,怪异之处实在太多,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适才之间,固然有试探之意,也未尝不是伯安真心之言,可否请曾伯父为我解惑?”
    ,“既然今日邀伯安来此,老夫自是知无不言”曾鉴微微沉吟着。作为首席顾问,对谢宏身边人才匮乏的事情,他固然心知肚明,可既有才能又能安心,更要能接受谢宏的理念的人,在这个时代还真少,尤其是在书人之中。
    很少其实不代表没有,曾鉴苦思之下,还真的想出来了这么一个人,也就是今天领来的这位了。谢宏提出要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固然让听到的人都感觉不成思议:这位伯安却也不是善茬,比起离经叛道,他可能比谢宏会差一点,可是也有限得很。
    想昔时,开门g之后,他许下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当圣人!
    圣人可不是随便当的,一般来,这个重要职务是活人无法担负的,就算是死人,那也得有不凡的成绩,获得天下绝大大都人的公认,这才能被尊为圣人。
    天下书人很多,各种理想都有,可是,历来没有一个人把当圣人挂在嘴边的,这已经属于大逆不道的规模了。休是出来,就算是想想,那都是一种亵渎,可偏偏就有人了。虽然这个典故只是在亲近之人中流传,并没有传到外面去,可也足够惊世骇俗了。
    这个人叫王守仁''
    '  '
第275章 谁的理想更远大
    第275章谁的理想更远大
    固然,曾鉴会起了招揽对方的心思,不单单是因为王守仁的口气大,他跟王守仁之父王华乃是故交,因此对王守仁这个世侄也有些了解。'文字版更新最快到'他知道,王守仁天资既高,学识更广,乃是罕见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曾鉴眼里,王守仁跟谢宏很有些相似。
    固然,老人一直把谢宏当作自家子侄看待,眼光难免有些偏颇。放在世人眼中,王守仁虽然狂dàng不羁,但比谢宏这个根本不书的,那可是天壤之别,完全不克不及混为一谈的。
    不过单从技能多,见识广这方面来讲,两人确实很像。
    谢宏自不消,他手艺精湛,对格物之道认知也是极深,另外,稀奇古怪的见识和主意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算得上是一专多能了。如今,连练兵方面的才能都得了行家赞许,曾鉴都不知道,除书,世上还有没有这个贤侄不会的工具。
    而王守仁开门g之后,便已经开始宏儒硕学了,涉猎极广,远不限于儒家经典。另外,他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出游边关,熟习弓马,熟兵法战策,并且应用自如,是士人傍边极为罕见的多面手。
    王守仁出仕的时候,最先也是在工部任职的,那时也与曾鉴探讨过格物之道,一老一少,相谈甚欢,曾鉴也曾有把衣钵相传之意。
    可让他失望的是,王守仁敌手艺没什么兴趣,对格物之道有兴趣,不过是因为他觉得格物是大道的一部分罢了,要追寻大道,就有需要对格物之道有所了解。
    虽然没能寻得对方的认同,可让曾鉴欣慰的是,王守仁并没有其他士人那种狂妄,对工匠也没什么歧视。因此,他对这个世侄留了心,也知道对方这些年碰了很多壁,仕途其实不是很顺畅。
    比及谢宏向他咨询练兵的问题之后,曾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守仁,他想着:当日自己没有服这个世侄,可谢贤侄却是辩才无碍,如果能引见一番,不定两人能一见如故呢。
    适才谈及练兵之道,王守仁起谢宏时,言辞犀利,但对这练兵之法却颇多赞誉,此时又问谢宏志向,曾鉴觉得事情大有希望,于是也是把谢宏的远大理想和盘托出。
    “百家争鸣?”
    对谢宏,朝中的大臣们自是鄙夷加惧怕,更是恨之入骨;可王守仁不是寻常人,对谢宏这个奇怪的人,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从最初在大朝议中见到,谢宏舌战群儒,斥众臣为国之妖孽,让他很是动容,之后,王守仁就对谢宏留了心。可任他智比天高,也无法从谢宏的行为中找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能让他把对方看个通透。
    是jiān佞,这人却是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也没法是个好人,蛊惑皇帝,陪皇帝玩什么的可以不计较;可是横行蛮横,翻脸就打人的行为,无论如何也不是君子应该做的,至少不克不及光天化日的就打,好歹也要讲点策略不是?
    王守仁不是迂腐的书生,可对谢宏经常表示出来的莽撞,他却是不以为然的。并且,困扰李东阳的那个疑惑,王守仁也是有的,他也想欠亨,这么一个愣头青,为什么经常能布出来那些精妙的局,思谋深远甚至让他都是赞叹不已。
    不过,最让他的想欠亨的不是这个,而是谢宏最终的目的。
    军器司、珍宝斋、候德坊、到现在的棒球练兵,由后勤到经济,由经济到舆论,最后又扯上了军事。冷眼看去,似乎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下出来的一盘很大的棋,可从中却没体例看到野心,这不克不及不让人奇怪。
    并且,谢宏跟朝臣们作对,开始的时候还是为了自保,到了后面甚至是为了作对而作对了,否则,他搞出来那个黑屋吓大学士干嘛?嫌身上的麻烦不敷多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