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华 >

第95章

盛华-第95章

小说: 盛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真正的大头领,是那个小女婿,我不这么觉得,女人厉害起来,厉害的很呢,你说是吧?不过我没吭。”
  李文山看着妹妹,这个小女儿要是象他妹妹这样厉害,做个大头领也不算什么。
  “五哥就是厉害,是那个小女儿,极其不简单。”李夏想了想,这个应该告诉五哥,当年,太后也是坚定的认为,真正的大头领,就是这个号称在外的女大头领,可皇上却觉得是个笑话,因为这个,帝国大军吃了大亏……
  “那……”李文山刚要问出口,立刻想到阿夏刚才的话,到嘴的话又赶紧咽下,“秦先生说,今年北边风调雨顺,去年也好,前年也没什么大灾,说这帮蛮人还是一到冬天就扰边,王爷好象挺烦的,不过这些事他没在我面前说过。”
  “嗯。苏尚书那边,有什么大事没有?”李夏低声问道。
  “大事……苏大公子娶了柏家大娘子,古六说两个人站一起,用一文一武来形容最佳,听说夫妻两个琴瑟和美……”
  李夏低低嗯了一声,柏悦和苏烨,确实是一对神仙眷侣,据说她是因为柏乔一句用爹娘的性命,换了自家的称心如意,才自缢而死的……
  “……苏大公子在京城年青士子中,数一数二,好多人都以他马首为瞻,古六和他很合得好,两个人都是一样的清雅,两个人一替一个月的办文会,很热闹。”
  “嗯,他对你怎么样?”李夏关切问道,从前,五哥在入宫前,没有机会结识这些人。
  “对我很好,不过不大谈得来,那些诗词歌赋什么的,我一点儿也不行,调香品茗,赏花听曲儿,我也不行,也不喜欢这些。”李文山摊手道。
  李夏一边笑一边示意五哥接着说。
  “苏大公子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侍读,苏大公子的文会,二皇子和三皇子大多数都在。二皇子和三皇子生的好看极了,比六哥儿还好看,你见过他们吧?”李文山不知道怎么形容,干脆直接问道。
  李夏点头,那一对漂亮极了的双胞胎,她见过很多次。
  “有一个那么好看也就算了,还有两个,二皇子和三皇子长的很像,不过二皇子更可亲些,三皇子性子略清冷,多数时候,两个人都是一起来来往往,看起来,两个人好得很。”
  李夏听的有几分出神,两个人确实要好的如同一人,生一起生,死,也是一起死的。
  “对了,姚贤妃把五皇子抱到身边教养,这事你知道吧?就是去年的事,说是因为五皇子没了生母,无人照料,可五皇子的生母都死了七八年了,这会儿才想起来……咳!”
  李文山迎着李夏斜过来的目光,用力咳回后面那些更不该说的话,“养到姚贤妃身边没多久,也就两三个月,就说四皇子大了,什么读书有成,封了郡王,出宫开了府,四皇子也托了五皇子的福,一起封了郡王,开了府。”
  去年,五皇子正好十三,可四皇子,已经十五了,皇子十三岁冠礼后,就要搬出皇宫,开府独居,四皇子,确实是托了五皇子的福。
  李文山又说了七八件事,才长长松了口气,往后甩了甩胳膊,“……阿夏,你们总算回来了,你不知道,这几年我真是累坏了,外头的事,大伯娘全让我拿主意,这么一大家子,连二哥这科举,明年怎么考这事,也问我,我哪知道?你回来就好了。”
  “我回来,还是你的事,以后,这一大家子,一直都是你的事,我替你承担不了。”李夏看着五哥,笑容里带着同情,这一大家子,人越来越多,可能商量支撑的人……几乎没有,上一代是大伯独立支撑,这一代,大约就是五哥独立支撑了,六哥那性子,最多是个不添乱的……
  “唉!不想那么多,总之,你们回来了!”李文山苦恼的挠了挠头,随即甩了甩手,先不想那么多,车到山前总有路。
  “五哥,有件事得事先安排好,六哥跟郭先生念书的事,最好一直跟下去。”李夏看着李文山,先说这件最重要的事。
  “一来,六哥的性子,五哥也知道,跟着郭先生这样的先生最好,这几年,六哥确实进益极多,二来,李家族学,那几位先生过于拘泥了,对六哥不利,还有就是,郭先生刚进京城,我还得再盯着看上一阵子,看稳当了才行。”
  李文山不停的点头,“六哥儿确实进益很大,脚踩实地多了,嗯,好。显哥儿他们都在族学里,怎么跟大伯娘说……”
  “跟大伯娘说,明年开了春,六哥就想下场考一考童生试,看一看深浅,经一经场。”
  李文山惊愕的大睁着双眼,“啊?六哥儿的学问文章这么好了?”
  “差不多吧,一个童生试应该是能应付的,再说……就是试一试,六哥过了年才不过十三,考中考不中,都没什么大不了。”李夏笑眯眯看着五哥。
  李文山一脸狐疑的瞄着她,“阿夏,你盘算什么呢?不能告诉我?”
  “还是不告诉你的好。六哥对自己的学问文章,可得意的很呢,让他去考一考,考上是好事,考不上也是好事,省得他老是翘着尾巴。”


第222章 郭先生很重要
  李文山失笑,“好,六哥儿真是,那样子跟古六象得很,对面看着谦虚的很,转个身就看到尾巴翘的老高还不停的摇。”
  “这话是谁说的?五哥可没这么促狭!”李夏想象着古六那幅样子,笑个不停。
  “还能有谁,王爷呗。”李文山也笑。
  “六哥明年想下场经一经童子试的事,你见了王爷,机会合适的时候,提一提,这事不让他知道不好,当成一件事说也不好。”李夏接着道。
  李文山连连点头,“这我懂,你五哥我,历练了这四五年……唉,累死了。”李文山往后仰靠的椅背上,“王爷让我好好准备后年的春闱,明年一年,我闭关读书,万事不管!”
  “那你娶媳妇这事,也不管了?”李夏双手撑在椅面上,看着五哥,笑个不停,五哥相亲的事,大伯娘细细写了信告诉阿娘。
  “就这一件。”李文山浑然不觉李夏笑的有什么不寻常,挥着手。
  “那六哥开年考童生的事,你也不管?”
  “就这两件……”李文山再挥一下手。
  “那过了年舅舅和太外婆到京城的事,你也不管了?还有舅舅后年也要春闱的,你也不管啊?舅舅这趟进京,好象是头一回到京城来呢,你不管舅舅吗?还有……”
  “打住打住!”李文山跳起来了,“咱们先过年,过了年,再说这些事。”
  李夏笑个不停。
  李文山出了明萃院,就找到严夫人,先说了李文岚明年想下场经一经童子试这件事,再说了李文岚最宜郭先生教导,以及,阿夏最黏她六哥,一直随着她六哥跟着郭先生念书,这会儿最好还让她跟着。
  严夫人立刻就满口答应了,当时就叫上李文山一起,把几处合适做书房的地方看了一遍,定下了青藤居,吩咐管事婆子,立刻收拾出来。
  六哥儿开了年就要考童子试的话,就是过年,这功课也是不能落下的。
  送走李文山,严夫人歪在榻上,满腔的五味俱全,感慨最多,心酸不少,高兴一会儿,眼眶又湿一会儿。
  六哥儿那个先生,不是寻常人,这个,她早就知道,不比李文山知道的少,甚至还多一点儿,郭先生肯让六哥儿下场,那必定是有了十成十的把握的,六哥儿过了年,才十三岁,十三岁的小童生,京畿道有过没有?
  明年考了童生试,只怕秋闱也要下场的,李家,要出一个闻名天下的才子了……
  严夫人出神的想了半天,坐起来,吩咐蔓青侍候笔墨,亲自写了封信,说了六哥儿开了年要下场考童生的事,吩咐快马急递,送往江宁府。
  沈嬷嬷站在门口,看着严夫人写好信,封好漆印递出去了,这才进来见了礼,接过蔓青递上的茶,奉给严夫人:“刚才青衣来说话,说老祖宗未正前后,就叫了三太太过去侍候陪说话,一直站着陪到现在了,青衣说,三太太脸色白得很,说二奶奶中间只找到一回机会,说是让三太太教教她怎么沏龙井,让三太太在茶水房歇了不到一刻钟,说是三太太一额头的虚汗,腿都抖了。”
  严夫人冷着脸听了,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当年,三老爷执意要到太原去,我和大老爷都没说话,就是因为这个,真要一直留在府里,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
  “唉,可不是,夫人刚嫁过来那几年,也是这样侍候……老夫人真是,唉,幸亏夫人娘家得力,可这三太太……”沈嬷嬷摇头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孝道,能怎么样?”严夫人拧着眉头。
  “夫人要不要去看看?”沈嬷嬷看着严夫人,犹豫的问了句。
  “她这会儿正别扭的很,她是老祖宗,从小儿,由着性子到现在,谁能怎么样?这又是孝道,照理说,只要她没吩咐不用侍候,就连我,不用打理家务的时候,也应该时时跟在她身边侍候着。”
  严夫人轻轻叹了口气,“再说,老祖宗那里,小三房得自己能应付下来,这事,谁也帮不了。”
  “夫人说的是,唉,老祖宗真是福命好,年青的时候娘家风光,娘家势败了,大老爷又跟咱们严家攀了亲,大老爷又能干,这会儿,五哥儿又起来了,真是一辈子风风光光做老封君的命。”沈嬷嬷啧啧感叹。
  “明安院那边,你要多留心,还有青藤居……”严夫人顿了顿,将李文岚开了年就要下场考童子试的事低低说了,“……青藤居那里,我让你媳妇看着收拾,你也多盯几眼,老祖宗就不提了,别的,无论如何不能慢待了小三房。”
  沈嬷嬷大睁着双眼,不停的点头,“夫人放心!六哥儿……生的多好,我看着跟江家那位公子都不差什么,还这样有才,真是……我知道了,夫人放心。”
  ……………………
  明安院等几处人手齐全好用,晚饭前,李冬就看着人收拾好了各处,徐太太一直没回来,李冬担心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幸好中间有几个婆子过来说闲话,说徐太太一直陪老祖宗说话,二奶奶也在,听起来一切都好,李冬这心,才稍稍安稳了一点。
  李夏和五哥说了大半天话,再指挥着众人调整了几处地方,出来到明安院,见阿娘还没回来,倒没怎么着急,她早就想到了,这从天不亮侍候到天不亮的日子,还得好些天呢,只能先熬一阵子。
  小三房回来前,伯府里也就七娘子李文楠,八娘子李文梅,和显哥儿等三个重孙辈,一天三顿饭,都是跟姚老夫人一起吃的,如今添了李冬姐弟三个,姚老夫人发了话,都一起过去,跟着她吃饭。
  洪嬷嬷听了婆子的传话,急忙拿了几块点心过来,又沏了杯茶,叫李冬和李夏,“再急也不急这一会儿,快过来吃几块垫一垫再去。”
  中午李冬回来时饿的那样子,她看的心疼极了,现在还要去吃晚饭,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先垫一垫才行的。


第223章 执拗的老夫人
  “姐姐吃,我能吃饱,六哥也能。”李夏将点心碟子送到李冬面前。
  “冬姐儿,你这脾气,唉,我跟你说,咱们阿夏这样的最好!你得跟阿夏学学,放宽心,也总委屈自己,该说的话就得说,该堵的就要堵回去……”洪嬷嬷一边看着李冬急急的吃点心,一边唠叨。
  “那是老祖宗,怎么堵?”李冬喝了口茶,苦笑道。
  “姐姐别担心,有我呢。”李夏严肃认真的表态,有她在,这一辈子,绝不容姐姐再受委屈。
  “有我们阿夏这句话,我还真不担心了。”洪嬷嬷笑起来,抬手在李夏头上抚了把,“嬷嬷现在最疼我们阿夏,你姐姐不行,嬷嬷现在不疼她了。”
  “我最疼姐姐!”李夏将点心碟子再送过去,“姐姐再吃一块,不用急,我年纪小,路上走的慢,晚点没事。”
  李冬失笑,又吃了块点心,漱了口,喝了半杯茶,替李夏穿了斗蓬,两人带着苏叶和青果,出门往姚老夫人正院过去。
  李文岚比她们早些,正在离姚老夫人院门口不远,一步挪不了四指,东张西望看着景等她们,李冬紧走几步,拉过李文岚仔细看了一遍,带着弟弟妹妹,紧步进了院门。
  姚老夫人上房西厢,已经摆好碗筷,一眼看到李冬三人进来,姚老夫人脸就沉下去了,“我就说,你们这规矩……就没有规矩,楠姐儿她们自小儿跟着我吃饭,可从来没让我等过……”
  “是八姐姐没让您等过,我常晚的,还有五哥,以前五哥更晚,有一回,咱们等五哥,等的一桌子菜全凉了,太婆还发了脾气,说厨房当差不用心,明知道五哥没赶过来,那么早上菜干什么?”李文楠立刻连说带笑的接话,一边说,一边冲李夏挤着眼。
  李文岚最忍不住,笑的一脸灿烂,赶紧把头低下去,李夏用力抿着嘴唇,眼睛一眨不眨的瞪着李文楠,李冬想笑,却又一阵心酸。
  “你这个死丫头!”姚老夫人扬起巴掌,落到李文楠身上,却只是轻轻拂过,这是她亲孙女,她可舍不得。“行了,吃饭吧。”
  “大夫人来了。”门口小丫头声音清亮的禀报。
  刚刚起身的姚老夫人皱起了眉,急步进来的严夫人见了礼,一脸笑,“刚添了几件要紧的事,忙的晕了头,差点误了侍候老祖宗用饭的时辰。”
  严夫人一边说,一边上前去扶姚老夫人,姚老夫人一张脸拉的更长了,“这个家里里外外全靠你,你这么忙,不用来侍候了,让老三媳妇侍候着就行。”
  “这是老祖宗疼我,可再忙,这孝道上不能缺了,咦,二太太呢?”严夫人扶着姚老夫人进了西厢,只看到徐太太和黄二奶奶,惊讶问道。
  黄二奶奶用力抿住笑意,急忙示意小丫头,“快去看看,二太太到了没有。”
  姚老夫人拉长的脸上,露出隐隐的执拗之意,这个大儿媳妇,当初她就没看中,她就知道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从来就没跟她一条心过,当初她就不该太心疼儿子,一时心软就由着儿子了……
  李夏心疼无比的看着脸色苍白的阿娘,李夏看了几眼,移开了目光,唉,以后她和姐姐,也要练一练这一站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