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全球-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末工作太忙,更新时间有点乱,求兄弟们原谅,7月份争取每天3更,现在均定750,求兄弟们努力支持到一千,如果只订阅一本书的话,每月也就五块钱,真心不多,落叶拜托兄弟们支持。】
第206章英军反击开始
几十年后,当德国成为世界领袖,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世界大战
如果有一天,你的孙子问你:
“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
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
“啊……爷爷我当时在乡下安心铲粪。”
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指着自己挂满胸膛的勋章,理直气壮地说:
“孙子,爷爷我当年在非洲军团和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隆美尔并肩作战!”
隆美尔的话一落音,参会的几百中层军官全部起立,他们挥舞着拳头,眼中是对隆美尔是无以复加的崇拜之情。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起立为隆美尔的演讲狂热的欢呼:
“隆美尔万胜。”
“德国非洲军团万胜。”
“利比亚民兵师万胜”……
隆美尔这次演讲很成功,他彻底激发了这些中层军官的战斗激情,隆美尔的演讲还通过广播传到到每一处阵地。
德国士兵,利比亚士兵,所有人燃起了熊熊的战斗激情,为了荣誉,为了晋升,为了自由和尊严,那是大家都在喊的口号,远远没有晋升和勋章来的实际。
隆美尔如果不想君临天下,他如果只做一个纯粹的军人,那他就不用大费周章地训练自己的演讲水平。
纯粹的军人,根本用不着在演讲台上唾沫飞溅,纯粹的军人只要在战争上不断取得胜利即可。
但是隆美尔不想被希特勒毒死,也不想在纽伦堡被绞死,那他只能先当上元首,然后努力纠正希特勒所犯的战略错误,否则别无他法。
隆美尔想要今后当元首,那就必须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政客,而一个政客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演讲。
演讲这一关,隆美尔基本上是过了,只要他今后在多演讲几次,他的演讲就会越发有感染力。
……
1941年2月1日早晨六点,这已经是德军占领托布鲁克的第三天早晨,英军终于用三天时间,把兵力部署到位,然后发动了对托布鲁克的进攻。
托布鲁克由三部分组成的,最前面是托布鲁克城,托布鲁克城左后边,是托布鲁克港,右后边是托布鲁克要塞。
这三部分就刚好如同一个品字形,英军要想拿下整个托布鲁克,就必须最先攻击托布鲁克城,然后在攻击托布鲁克要塞,最后才是港口。
这个攻击顺序不能乱,托布鲁克要塞上有十二门280毫米口径岸防炮,这些岸防炮威力巨大,但这些岸防炮的主要作用是对海。
所以这些岸防炮只能对海和对海港射击,在没有拿下托布鲁克要塞之前,绝对不能率先进攻港口。
如果先攻击要塞,而托布鲁克城里的大炮就会轰炸前去进攻的英军,也就是说,英军在进攻托布鲁克的战术安排上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从托布鲁克开始进攻的采取平推的战术。
所有战争形势之中,最残酷的战争就是巷战,这完全是短兵相接的厮杀,这是双方士兵勇气的比拼,更是人命的血肉磨坊。
托布鲁克战役的指挥,隆美尔绝不会去干涉,哈罗德已经组号了一切的安排。
那隆美尔在干什么呢?英军从开始攻击之后,隆美尔就在托布鲁克要塞内的指挥部里面闭目休息。
这一仗隆美尔是真打算放手让哈罗德打,所以他只是偶尔用“上帝之眼”看看战场上的一些情况,如果不是重大的突发情况,隆美尔就绝对不去搀和哈罗德指挥。
“上帝之眼”不是万能的,隆美尔一个人也无法做完所有的工作,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群兄弟在帮衬他。
过分揽权绝对不是好事,会让自己与部下离心离德,希特勒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希特勒为什么与德国国防军军官水火不相容,就是希特勒过分揽权造成的。
指挥室里一片忙碌,所有人员都在各司其职,就隆美尔一个人在一张椅子上打盹,可大家反而觉得心里踏实。
因为只要隆美尔将军不关心战局,而是在哪里闭目休息,就说明这一仗是稳赢的,以往的经验如此。
哈罗德作为总指挥官,他一直在沙盘前和一帮参谋小声地讨论着,就在这时,要塞内的防空警报响起,一名通讯官匆匆地跑到指挥室,大声地汇报道:
“报告,东南方向大批来袭的敌机。”
“数量是多少?”
“大约三百架。”
“让部队做好防空准备吧!”
英军部署在托布鲁克要塞的雷达已经被德国完好无损地缴获了,现在正好拿来使用。
等这一仗打完,这部雷达就会被立即运送到德国去研究,隆美尔虽然投入了一些钱来研发雷达,但有的关键技术还没有突破,这部缴获的雷达可是帮了隆美尔的大忙。
就算英军知道德军在使用它们的雷达,它们也没有办法炸毁这部雷达,因为这部雷达安置在托布鲁克要塞内,英军最多炸毁布置要塞上雷达天线。
托布鲁克上空的警报响三次,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凄厉,哈罗德把缴获的七十多门防空炮全都布置在托布鲁克城内。
德军的防空炮数量到是足够,这都是英军运到托布鲁克码头来的战利品,现在被哈罗德把这些防空炮分配给了利比亚民兵师。
因为哈罗德手中根本就没有那么的防空炮兵,他只能把自己手中仅有的炮兵派去给利比亚人当教官。
利比亚民兵师师的人,根本就没有经过炮兵训练,这些防空炮也刚刚被德国教官训练了几个小时。
这利比亚人现在也就能把大炮打响,也就听个响,至于要让这些利比亚人打中空中的飞机,那就看能不能瞎猫遇见死耗子了。
第三次防空警报之后,英军的飞机就达到了托布鲁克的上空,隆美尔一直在用“上帝之眼”观察英军来袭的机群。
当英军的飞机到达托布鲁克上空之后,就一分为二,其中一百多架就对着托布鲁克要塞而来,另外一百多架飞机对着托布鲁克城而去。
看来英军想同时对要塞和城市两个地方展开空袭,只是他们总共才一百多架轰炸机,这样分散使用本来不多的轰炸机怕不是明智之举吧!
【12点前,在更新一章,每天两章不会少,就算落叶在忙,不睡觉也会完成这个数量,请兄弟们把月票、推荐、打赏送上来,VIP208912025,友情赞助群208912565。】
……
第207章英国佬有样学样
飞到托布鲁克上空的英军飞机排着整齐的轰炸队列进入轰炸航线,这一部分英军飞机来轰炸托布鲁克要塞,轰炸的效果最差,同时又是最危险。
因为托布鲁克要塞上有三十多个防空炮位,操作这些防空炮的全是德国伞兵,这些德国防空炮兵可都是精英,绝对不是利比亚那种才放下锄头的农民。
当英军的轰炸机刚飞到托布鲁克上空,托布鲁克要塞上的防空炮就开始怒吼了,英军的防空炮大多数是中小口径的防空炮。
比如37毫米,50毫米,75毫米,这三种防空炮,对付英军的低空轰炸突防还是没有温和问题的。
英军的轰炸高度为一千五百米,这是为了确保轰炸精度,不得不把飞机高度降得如此的低。
托布鲁克要塞修建在海边的一座山上,这里的海风可不小,一旦使用高空投弹,那命中率将差得无法形容。
所以英军只能硬着头皮使用低空编队轰炸,这些英军冒着德军的防空炮火向托布鲁克要塞上空突击。
德军的防空炮弹在空中交织着一道道火网,炮弹在空中“嗖嗖”地穿梭,英军的飞机没有退缩的可能,只能冒着枪林弹雨不要命地往托布鲁克要上突击。
突然,一家英军轰炸机被击中,这架飞机立即冒着浓烟想着地中海栽落下去。
接着又是第二架英军飞机又被揍了下来,然后是第三架……等英军冲到托布鲁克要塞上空的时候,已经有十多架飞机被德军的防空炮击落。
被击落的英军飞机全是轰炸机,因为战斗护航机全部在高空监视周围的空域,他们并不下来和防空炮硬碰硬地对射。
剩余的五六十架轰炸机飞临到托布鲁克上空开始投弹,炸弹如同雨点一样地落下,立即发生了铺天盖的爆炸。
这些炸弹落地之后,威力并不大,爆炸溅射出来汽油,爆炸之后的燃烧,才是最为猛烈的。
英军居然用燃烧弹对付托布鲁克要塞,看来这些英国佬还是善于学习的嘛!隆美尔在进攻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就是使用的火攻。
隆美尔是使用的直升机把汽油灌进直布罗陀要塞,而英军现在是直接使用燃烧弹,一个是在内部燃烧,一个是在外部燃烧,两者的效果当然就不同日而语了。
熊熊烈火刹那之间就把托布鲁克要塞给包裹了,最先受到烈火伤害的就是那些德国防空炮兵,虽然防空炮位旁边有通道进入要塞。
但是这些德军防空炮兵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要塞内,那飞溅的汽油就把他们给烧成了火人。
如此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击,产生的高温足可以把人给烤熟,一百多名德军防空炮兵只有少数人的逃回了要塞,其余的人,全部牺牲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了。
指挥部内,不断有各种报告传来:
“第18号通风口有燃烧的汽油流入,正在用沙袋封堵。”
“第39第号进气口有火焰冒出来,正在用沙袋封堵。”
“第67进气口有浓烟冒出。”……
哈罗德听完这些汇报,转头问参谋长:
“现在咱们还剩余多少进气口和排气口?”
伞兵师的参谋长也是一个精细的人,他立即拿出自己文件夹上的一个统计表,看了看就说道:
“我们还有十二处进气口,八处排气口可用。”
哈罗德皱着眉头继续问道:
“那这些进气口能保证要塞内人的安全吗?”
“基本够了,就是有点闷而已。”
“那立即组织人员灭火,等火灭了以后,要修建更多的通风口,同时把通风口做一定的改造,可以适当防火才行,我估计今后英军还会继续用燃烧弹来对付托布鲁克要塞,咱们必须先做好相关的防火准备工作。”
伞兵师参谋长连忙把哈罗德的命令记下来,然后交给传令兵去找相关人员执行。
隆美尔虽然闭着眼睛在养神,但是他还是能听清楚指挥部里面的对话声,哈罗德在整个指挥过程之中,并没有任何大的失误,可以说是相当的优秀。
其实隆美尔手下的几个师长,指挥能力是真心不错,这多亏德军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这些人才,今后都是他的左膀右臂。
在战斗中建立的友情,最是深厚,隆美尔今后可能要干一些逆天的大事,没有这些好兄弟,隆美尔是不能成功的,这也是隆美尔常常放权让自己的手下去放心指挥的原因。
稍许,整个指挥室内的温度开始升高,空气也变得浑浊起来,空气之中还夹杂着一股炙热的汽油味儿。
指挥部的人解开自己的风纪扣,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手中的中作。
整个指挥所内的参谋人员,依然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无数的警报汇集到他们的手上,他们在汇总之后交给哈罗德决策。
等哈罗德决策下来之后,这些参谋人员又要把相关的命令交到相关的部队和人去执行。
指挥部就像人的大脑,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只有指挥部的良好运转,下面的作战部队才能更好地放心作战。
托布鲁克要塞被笼罩在熊熊大火之中,看着整座山都在燃烧,这阵势很是吓人,其实这大火对托布鲁克要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大火对要塞的墙体肯定有破坏作用,但破坏的程度也很轻微,大火烧过水泥之后,水泥就会发生风化现象,这是热胀冷缩造成的。
但托布鲁克要塞的墙体顶部厚达四五米,侧面的墙体多半是利用山岩建成,就算侧面是水泥墙体,那墙体的厚度也至少有七八米,所以大火对托布鲁克的破坏作用十分有限。
再说托布鲁克城,他们也在同一时间遭到了英军的空袭,他托布鲁克城布置得有七八十门防空炮。
当英军飞机去空袭的时候,利比亚民兵师的防空炮兵就在德军教官的指挥下,对着天空中的英军飞机猛烈射击。
几十门防空炮同时开火,那阵势同样是吓人得很,可利比亚民兵师的防空炮兵,全部是一群菜鸟。
他们对着天空中的英军发射了上万发炮弹,结果只打下可怜巴巴的两架英国飞机。
……
第208章民兵对阵英军
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隆美尔虽然心疼自己的弹药,可他还不能不给那些利比亚防空炮兵继续调拨弹药。
托布鲁克城被英军几十架轰炸机炸得一片狼藉,浓烟冲天,但没有演变成烈火焚城。
英军对托布鲁克使用的普通航空炸弹,对托布鲁克的城里面的建筑损害当然有,但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因为托布鲁克成里面的房屋都是用沙砾岩石建成的,这种黄色沙砾岩石在利比亚到处都是,取材十分方便,所以这种砂砾岩石成了托布鲁克的主要建筑材料。
这种黄色的砂砾岩石,坚硬程度当然赶不上大青石,但也不算太差,如果用铁锤砸,也需要砸几次才能砸开。
托布鲁克城里面的所有建筑都是这种材料建成的,就连房顶也是这种黄色沙砾岩石盖的。
英军对托布鲁克成的轰炸,效果肯定有,一颗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弹,只能破坏方园十米之内的建筑,而且还不是彻底破坏,士兵完全可以依托那些残檐断壁,继续战斗和抵抗。
英军只有几十架轰炸机对托布鲁克城进行轰炸,对托布鲁克城的破坏和影响,真不算大。
托布鲁克的普通市民,全部在下水道里面躲避空袭,结果英军的这次轰炸,除了炸毁一些房屋之外,德军没有一人伤亡,利比亚民兵师有几十名防空炮兵牺牲,普通市民在进下水道的时候,有几人崴伤了脚。
德国第七装甲师只用一天的时间,就突破梅尔沙隘口,正快速地在利比亚境内攻城略地,韦维尔将军真没有时间来来对托布鲁克连续不断地轰炸了。
时间对于英军指挥官韦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