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唐-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两家店面已经里里外外地翻修过,李元婴迈步进去,只见一张张桌案整齐地分列在厅堂中,两旁的墙壁和屋柱上皆贴着些劝学标语,瞧着很有读书氛围。
李元婴自然不懂设计; 不过他有系统在手!在他提出要系统生成“大唐图书馆设计图”的时候,系统爽快地将唐初已有的各种家居陈设排列组合一番,生成设计图交给了李元婴(系统甚至还为此喜极而泣,毕竟李元婴终于有使用它的需求了,不再白白摆着数不清的积分留着长毛)。
图书馆的概念李元婴只听系统提及过,听说在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大小城市都会有对外开放的图书馆。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借阅里面的书籍,到科技发展得更好一些,图书馆会变成万界图书馆这样的虚拟图书馆,所有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李元婴觉得图书馆可以先解决一部分人买不起书的问题。至于更多的,李元婴还没想好!
这小小的地方,就是李元婴小试牛刀弄出来的大唐图书馆。
由于需要的东西许多都是现成的,标语也只需要找写字先生帮忙写一下就好,费不了多少时间,所以阅览室改装得很快。
反倒是书架做得久一些,从李元婴回京到现在才做好。
看着一行行空荡荡的书架,李元婴决定去搬救兵。
李元婴先去寻孔颖达。
回京后孔颖达要忙国子监的事、要给监生们编教材,还得去给太子李承乾讲课,再没机会看到整天没大没小喊他的李元婴了。
见李元婴居然跑来寻自己,孔颖达觉得有些稀奇:“殿下找我何事?”
李元婴把自己要弄个图书馆的事告诉孔颖达。这个地方平时是对外开放的,不收钱,谁都可以来看书,他要是要搞什么活动则会清场征用场地。
李元婴道:“我将这图书馆设在西市,那一带有更多买不起书的人,城外的人入城来也更好找。”
孔颖达听完李元婴的安排,心中有些震动。读书难,难在买不起书,拜不起师,甚至田地里也脱不开身。
所以,难处实在太多,即便朝廷开了科举,每年来应考的人也不多!
李二陛下一直在和他商量国子监扩招的事,几乎年年都会让国子监多招些生员。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国事艰难啊!
孔颖达捋须问道:“你这地方,为何要叫‘图书馆’?”
李元婴早想好答案,应答如流:“最近天气太冷,我都躲在屋里看书,近来读的是《史记》。《史记》里写了这么一段故事,汉高祖带人攻入咸阳,其他人都忙着去抢金银珠宝,唯有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御史家的律令图书收集起来。后来汉高祖建立汉朝,轻轻松松就能接管秦朝的天下,知道有多少户人家、知道百姓疾苦、知道哪些山川险要哪些地方防守薄弱,原因就在于萧何搜罗到的那些秦朝图书!所以,天下有用之书可以称之为‘图书’,藏书之馆自然叫‘图书馆’。”
孔颖达听完李元婴有理有据的应答,问道:“你要我帮你做什么?”
李元婴很是腼腆地说:“就是,我这图书馆里还一卷书都没有,您能不能把国子监的学生借我几天,让他们帮我抄点书呢?反正,他们都是要练字的,且让他们帮我抄抄吧!”
孔颖达被李元婴的话噎了一下。
若是别的事,孔颖达肯定会把这厚颜无耻的家伙赶出去。可李元婴做的这事却让他赶不了人,换成别人,谁会乐意花大钱买下两个大店面坐着等费力不讨好的事?这小子纵是没脸没皮了些,要做这件事总归是好的!
孔颖达道:“行,我叫人给你抄。不过,笔墨纸这些总不会还叫他们自备吧?”
见孔颖达一脸“你再说一句他们本来就要写的,我就把你赶出去”的冷酷表情,李元婴放弃了这个得寸进尺的要求,积极表态:“那我明日便让人把这些东西都送到国子监!”
李元婴找完孔颖达这个教育部部长,又挨个去骚扰魏征等人,他们也都是有学生、有下属的人,而且家中藏书颇多。只要人人都奉献一卷书,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李元婴溜达了一圈,差不多满朝上下都知道他要搞个图书馆了,连房玄龄都被他找过,说是想讨点刑律宗卷之内的摆去图书馆里头,好让大伙增加点法律知识。
房玄龄也被李元婴讲述的图书馆理念征服了,爽快地答应让人抄录刑律和典型宗卷送过去。
图书馆的藏书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由于经常有读书人模样的人在这个神秘新店进进出出,许多人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店。被命令帮忙抄书的学生/小吏们都闭嘴不答,一脸苦相,谁愿意没事埋头抄书啊?辛辛苦苦埋头苦抄了这么些天,他们只想赶紧摆好这些书了事,哪里有心情理会周围那些百姓的议论和询问!
越是没人往外说,众人便越是好奇,纷纷猜测这地方这么多书,莫不是卖书的!卖书怎么不去东市卖呢?这一带根本没多少人买得起书!
由于书暂时还没筹集到符合李元婴要求的数目,图书馆定到年后才正式对外开放。李元婴这厮把别人支使得团团转,自己却闲了下来。他窝在宫中看了好些天的书,觉得腻了,又领着李二陛下借调给他的两个禁卫跑去西市玩耍。
这次李元婴随性地在西市溜达了一圈,最终一个摊贩那儿对一只大公鸡一见钟情:那大公鸡鸡冠红通通,一身羽毛鲜亮无比,怎么看都是鸡中极品!
见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李元婴决定借用一种飞机的名字,给它取名叫“战斗鸡”
李元婴越看越觉得他家战斗鸡很神气,叫人养了几天便给李二陛下下了帖子,要用战斗鸡挑战李二陛下叫人精心饲养的那只大鸡。
李二陛下也是个斗鸡爱好者,看完李元婴那封大放厥词的挑战信后兴头也上来了,挑了个日子着人带上鸡去和李元婴斗个高低。
兄弟两人一人一边指使着两只鸡互殴,你一声我一声地给自家“战斗鸡”加油鼓劲。正斗到兴头上,两只鸡都掉了不少毛,有人急匆匆地提醒:“陛下,魏侍中到!”
李二陛下面色一僵。
李元婴还在两只鸡激昂的叫声里对着战斗鸡喊:“啄它,战斗鸡,好机会啊,上!”等察觉对面的李二陛下没了声响,李元婴才抬头看去。
天!是魏征黑着脸冲了进来!
老魏黑起脸来比战斗鸡还凶!
不等李元婴打招呼,魏征已经噼里啪啦地劝谏起来,大意是“您是一国之君,怎么可以玩物丧志,你以为你玩的是一只鸡吗,你玩的是天下人的鸡”,期间引经据典无数,句句都是戳人肺管子的话!
李元婴听得瞠目结舌,暗暗数起魏征到底用了多少典故,这可是真是难得的现场教学啊!
李元婴正听得津津有味,结果魏征喷完了李二陛下,竟转头看向他!
李元婴警觉又敏捷地做出反应:“您的一番话听得我醍醐灌顶,我觉得我和皇兄太不应该了,所以我决定,今晚我把我这只战斗鸡宰了,带去您家和您一起吃!斗鸡有什么好玩的,还是吃鸡比较开心!好久没去您家了,好想您家的饭菜啊!”
比起自己被喷得狗血淋头,李元婴是不会怜惜一只鸡的!
果然,魏征听他这样说,到嘴的话硬生生噎了回去。
喷人的情绪已经被打断,魏征只能朝李二陛下行了一礼,说道:“臣先告退了。”说完他便转身迈步离开,显然对李二陛下跑来玩斗鸡的行为很不满。
李二陛下瞪了李元婴一眼。
就你会装乖卖巧!
要不是你下战书,谁会来斗鸡?!
李元婴一点都不怕李二陛下生气,还问李二陛下:“皇兄你要不要也把你的鸡宰了?要不然我觉得老魏上朝时还得骂你。”
李二陛下想想魏征那性格,无奈地吩咐左右:“去,把这两只鸡都宰了,送去魏侍中家!”
李元婴凑过去,很好心地劝解李二陛下:“皇兄别伤心,旧鸡不去,新鸡不来。整个天下都是您的,您还怕找不到一只合心意的鸡吗?”
李二陛下骂道:“滚,给我滚!”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战斗鸡,你安息吧,你会被体面地炖汤,清蒸,白切,沾上蘸料吃掉!
第一更!!!
注:图书一词相关的内容,翻译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22、第 22 章
李二陛下痛失爱鸡; 不再理会李元婴; 回去继续沉迷公务去了。
李元婴丝毫不为战斗鸡伤心; 膳房那边还没把鸡杀完,他已经溜达出宫; 径直跑去魏征家告诉裴氏这个好消息。
入冬之后; 蔬果贵; 肉也贵; 魏家虽不缺吃喝; 每天却总不离腌菜,伙食惨得很; 李元婴跑到魏征家一瞅; 感觉把他姝妹妹都吃瘦啦!
李元婴赶紧把李二陛下会宰两只鸡送来的事告诉裴氏。
听到魏征把李二陛下喷得怒宰爱鸡,裴氏有些担心。
事实上,自从魏征在朝堂上出了头、李二陛下开始重用魏征; 裴氏就总怕哪天等不回自己丈夫。
要知道魏征前半生辗转各处,追随过好几拨人。在玄武门事发之前,魏征可是隐太子李建成的人; 甚至还劝隐太子早下决心杀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隐太子死后; 李二陛下曾问过魏征此事; 魏征竟坦然回答:“若是隐太子早听了我的话,就不会这样了。”
魏征现在天天追着李二陛下骂,裴氏怎么能不担忧?要是有一天李二陛下再不能忍耐魏征,说不准过去那些事就全成了错处!
李元婴本身就是天天跑去撩虎须的人,一点都不能理解裴氏的心情; 反倒兴致勃勃地和裴氏讨论起两只鸡怎么吃才好吃。
李元婴觉得要是人不多的话,可以把其中一只挂到外头冻起来慢慢吃,挑只肥的剁下头头脚脚炖汤,剩下的只要白水煮熟,配些蘸料就很棒了!
裴氏都一一应下,又招呼一旁的魏姝去买些姜葱之类的回来,家里好像正好用光了。
魏姝接下钱要出门,李元婴立刻亦步亦趋地跟上。外头很冷,虽没下雪,却也冻得李元婴一哆嗦。
李元婴和魏姝说起自己年后要开业的图书馆:“就在西市,很近的!到时你要过来给我热场子!”
不必他解释,魏姝已经道出图书馆之名的由来:“‘图书’二字是出自《史记》里‘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那一段吧?”
李元婴道:“对啊!”有人和李元婴磕叨,他也不觉得冷了,高高兴兴地夸魏姝,“姝妹妹你真聪明,一听就知道了!不像老孔,还要问我为什么叫图书馆,真笨!”
魏姝心道,人家孔颖达恐怕不是不知道,而是想看看你知道不知道。不过见李元婴这么开心,魏姝也没多说,领着李元婴去买姜蒜。
周围的摊贩大多认得魏姝,见魏姝带着个衣着华贵的小少年过来,都好奇地问这是谁。
李元婴一点都不拘着,跟着魏姝一路叔叔伯伯婶婶嫂嫂地喊,还报上自己的名字,说自己姓李,叫元婴,是魏姝的哥哥,头一次来这边,是被大人叫来帮魏姝提菜的!
百姓之中知道皇家名字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这一带都是些城外的贫农进城来卖些自家产的东西,自然更不清楚李元婴就是李二陛下刚刚封的滕王了。
大伙都当李元婴是魏征家的远房亲戚,家中有钱,所以穿得好,模样也好。
这些摊贩卖的都是自家的东西,卖到下午也该回去了,听李元婴嘴那么甜,一点都没有富贵人家的架子,不少人便大方地送李元婴两块姜或者几颗蒜——甚至还有人送了两枝从山里折来卖的花给他,瞧着还挺漂亮!
魏姝带来的钱没花出去,两个人却满载而归。
裴氏以为是魏姝让李元婴花钱了,不赞同地看了她一眼。
魏姝赶紧为自己辩解:“都是直接送我们的,没让给钱。”魏姝自己还觉得郁闷呢,平时她帮祖母跑腿买东西还得和那些摊贩你来我往地讲讲价,结果今天跟李元婴一起去他们竟都白送!还有个卖花的小姑娘送他两枝花!
李元婴往常是个鬼见愁,许多人远远见了他都要转头走的,这也是他头一回享受这种待遇。虽然在都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换成平时李元婴碰都不会碰,如今抱得满满当当走回来,李元婴却有种从来没感受过的感觉。
李元婴纳闷地说道:“我收了第一个,他们就都塞过来了!”他把东西都放下了,又取出那两枝犹带着水珠的花,问魏姝能插到哪儿去。
魏征家中没花瓶之类的玩意,魏姝找了半天,翻出个小醋坛子盛了些水,把两枝花插了上去。坛子是俗的,花却挺雅,还带着点幽香,李元婴和魏姝摆弄了一会儿便把它摆到一旁,跑书房写写画画去。
魏征下衙回来,闻到了炖鸡汤的香味。
想到李二陛下和李元婴这兄弟俩居然去斗鸡,魏征脸色就不大好。可撩起门帘看到李元婴和魏姝对坐习字,瞧着安分又乖巧,魏征又觉得这孩子还是可教的,反而是李二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居然不以身作则才更该警惕!
魏姝听到门口的动静,抬头喊了一声:“祖父!”
李元婴也搁下笔,乖乖和魏征打招呼。当着小伙伴的面,李元婴还是很给魏征面子的,不仅没喊他老魏,还主动拿着自己刚写出来的字请魏征指点。
魏征接过一看,客观地给李元婴评价了一番,简单来说就是力道不行,走笔不行,没形没骨,东也学学西也学学,却哪家都没学到精髓!
李元婴:“……”
李元婴不信,他生气地说:“我上次印的《韩子寓言》可受欢迎了,不可能这么差!”
魏征道:“你自己也说那是小孩子看的书,自然受小孩子欢迎。你看孔祭酒喜不喜欢?”
李元婴不承认:“那是老孔没眼光!他对《韩子》有偏见!”
魏征老神在在地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