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女帝师(出书版) >

第70章

女帝师(出书版)-第70章

小说: 女帝师(出书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碌氖焙颍彩钦獍隳昙汀O唐绞晁脑率迦眨髅魇歉銮绾玫奶炱挡氐乃劳銎⑷幢淙缣⒎胬缛小N姨鞠⒌溃骸凹词构箦锬镌诠铮膊荒芨稍ふ隆!
  嘉芑一听更是绝望,凄然道:“姐姐,我该怎么办?”
  我只是追问:“皇后娘娘和史姑娘说了什么?”
  嘉芑愕然:“娘娘和史姑娘说什么,当真很要紧么?”
  我又问:“究竟说了什么?”
  嘉芑努力思索了好一会儿,方道:“史姑娘在和皇后娘娘看一幅画儿,说她昨天午后从玉华殿出来,看见屋脊上停了两只五彩神羽的大鸟儿,只一会儿便飞走了,只得回去画了像,请皇后娘娘品评。皇后娘娘大赞那鸟儿美丽吉祥,却不知叫什么名字,说是午后会见群臣的时候让大家都瞧瞧。我不便多坐,后面又说了什么,我却不知道了。”
  我松了口气,微笑道:“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说不定可以搭救你爹爹。”
  嘉芑精神一振,忙问道:“真的么?如何搭救?”我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末了道:“如今皇后娘娘还未定罪,这个法子或有效用。妹妹当速速行事,不可耽搁。”
  嘉芑感激涕零,起身拜下:“多谢姐姐。”
  我忙扶起她道:“何须言谢。我走了,你这就去吧。”
  嘉芑有了努力的方向,兴奋得红了脸。我微微一笑,告辞而去。
  过了两日,听闻徐太常在狱中上书,陈述了拒绝和议、一举歼敌的重要,更详细描述了玉华殿顶史易珠看到的那两只五彩神羽鸟的名称和习性,大赞这是战事进入最后阶段时上天所示的吉兆,我朝一定能攻下坚城,振旅还朝,实现太祖南北一统的夙愿,还百姓一个海晏河清。嘉芑也上书表明父亲一贯的主战立场,文辞虽质,情致却深。皇后命人将两封奏疏送呈前线,听闻皇帝怒气大减,虽不能说龙颜大悦,总算没有再催促皇后严惩了十几日后,徐太常免官出狱。由于在狱中饱受折磨,险些丢了性命,颇有些万念俱灰,于是动念南归。嘉芑是孝女,当即决定辞官,回乡侍父。
  听闻嘉芑要辞官,我虽有不舍,却也代她高兴。她离开的清晨,其余四位女巡都忙着送皇子公主上学,只有我来送她。她再次下拜,称谢不已,随即轻快地上了一辆青绸小车远远去了。依稀只见车帘一角轻轻翻开,灿若明星的眸光一闪,随即隐没,再无回顾。
  烟雨蒙蒙,柳色青青,这是一个凉爽宁和的夏日清晨。我沿着汴河岸边的小路缓缓往回走,嘴边噙着一丝微笑。走了几步,愈发轻快起来,忍不住哼了两支曲子。忽见大柳树后转出一个撑着绯色油纸伞的红衣少女来,笑吟吟道:“大人万安。大人好雅兴。”
  我抬头一瞧,原来是史易珠,不禁笑道:“既来了,何不送送徐大人?”
  史易珠朝着嘉芑离开的方向望了一眼:“易珠已然送过了。”
  我一怔:“几时送的?我怎么没瞧见。”
  史易珠道:“不但大人没瞧见,徐大人也不知道。”
  我笑道:“也罢,既来了,便是送了。”
  史易珠道:“大人很高兴。让易珠猜上一猜,前不久大人破了俆女史被害的悬案,如今又救了她的亲妹和族叔。恩情还了,仇也报了,所以高兴。”
  我微微颔首:“若不是史姑娘想了这个法子,我当真束手无策。”
  史易珠扭着伞下的一绺杏黄色流苏,微微一笑:“易珠不过是顺水推舟,有心救他们父女的是皇后娘娘。徐太常能认出吉祥鸟,还要皇后劝得好,陛下才能消气啊。”
  我摇头道:“若不是史姑娘,谁又能在皇后面前说上话?”
  史易珠道:“闲来娘娘常对易珠夸赞大人,想来若是大人去说,也是无妨的。”
  我诚恳道:“无论如何,我要代嘉芑多谢你。”
  史易珠笑道:“谁让大人是菩萨心肠,成日里这也要救、那也要救,我自诩知己,只好帮大人想想办法了。”
  她语带双关,微含讥讽。我却甚是感动,不觉唤道:“易珠妹妹……”
  嘉芑走后,因三位公主与皇后同住,暂没有为青阳公主补选侍读,只是命封若水暂代其职。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征马不足的事情听闻不了了之。秋凉的季节,北燕盛京已经坚守了三个月,然而皇帝破城的决心也甚是坚决。他在城下开垦屯田,整修军备,操练兵马,数次退敌,收降众多。如此一来,盛京已变成一座孤城,每天都有军士百姓逃出城来投降。然而北燕皇室也甚是硬气,就是不降。转眼到了腊月,听闻城中粮草颇丰,而王师在外,飞刍挽粟,所耗不菲,虽有屯田,不足十一。皇后在京中新铸了几十门炮送到前线,说是新年之前一定要结束战争。
  这一日午后,我带着绿萼在金沙池边散步。前些日子下了几场大雪,接着天气骤冷,金沙池上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上有十几个年轻的宫女和内监在滑冰,冰刀在脚下划出两道浅浅的印子,仿佛锦缎上闪闪的银丝。众人一面快速移动,一面亮出优美而危险的姿态。我站在水边看了一会儿,与绿萼指指点点。
  绿萼羡慕道:“这些一年到头都在景园服侍的人,夏天下水捉鱼,冬天冰上起舞,比在宫里拘着强多了。”
  我笑道:“咱们在景园也住了半年了,还有哪些不足?说这样的酸话。”
  绿萼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有些年没来景园了,要住一年,经历一回四季,那才好呢。”
  我摇头一笑。忽见从湖心岛北面溜出三个小小的人影,鱼贯而前。领头的女孩约莫十岁,身着白色小袄,后面跟着两个女孩,一前一后拖着棉袄后摆,最小的一个不过才五六岁。领头的女孩儿身体前倾,溜得甚快,转眼已经快到湖心。绿萼道:“连那么小的宫女都划得这样好!”
  我点点头,心中却狐疑。忽见三个女孩侧过身来,向东溜去。为首的女孩儿樱唇雪肤、身材高挑,赫然便是义阳公主!后面跟着的,是平阳公主和青阳公主。我大惊,四周一望,并不见她们的乳母和丫头在附近,便知她们是趁着在玉华殿午睡的工夫,独自溜出来玩耍。义阳一向艺高人胆大,带着不会溜冰的平阳和青阳,竟然丝毫不惧,又转向北去。
  绿萼也吓得呆了。我忙命她去玉华殿报信。然而只一错眼的工夫,三位公主都不见了。青天白日的,我浑身一颤,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忙过桥往湖心岛查看。刚走一半,忽听有宫女惊呼道:“有人掉到冰窟窿里去了!”
  我更是惊慌,三步并两上了湖心岛,却见有几个宫女慌慌张张上了岛,匆忙脱去冰刀,顺桥就往回跑。我猛地拉住一个宫女,喝问道:“怎么回事!”
  那宫女吓得面如土色,颤声道:“奴婢……奴婢刚才看到有三个小宫女掉到冰窟窿里了。”
  我问道:“好端端的,怎的会有冰窟窿!金沙池的冰不是很厚么!”
  那宫女双手乱摆,大叫道:“奴婢不知道……奴婢不知道……”说罢挣脱了我的手,跌跌撞撞地跑了。
  我向湖面望去,只见几个胆大的内监低着头四处查看,更有一个十分勇敢的,快手快脚脱了衣裳,只穿着贴身的小衣,一个猛子扎到冰窟窿里救人。一个蓝衣内监见我在岸边张望,便溜了过来行礼。我肃容道:“刚才掉下去的小女孩儿,不是什么小宫女,而是三位公主。快多叫些人来!”
  那内监大吃一惊,连忙叫了几个人脱了冰刀往桥上奔去。那救人的内监浮上来换了口气,又沉了下去。几个胆大的宫女又下去查看,你一言我一语,冰面上乱成一团。
  正在不可开交之时,只见高曜和皇太子高显快步沿湖岸走来,见冰面上慌乱如此,连忙上了湖心岛。高显道:“听说有人落水了?”
  我从容行了一礼,方才道:“回皇太子殿下。有人在溜冰时落入冰洞了。”
  高显道:“是谁?”
  我垂眸道:“臣女看得不甚真切,似乎是三位公主。已经有人下去救了。”
  高显大惊道:“几个人去救了?”
  我答道:“回殿下。事起仓促,现下只有一个水性好的内监跳下去救了。”
  高显回头向高曜道:“这怎么行!孤得下去救皇姐!不然母亲回宫来,孤如何交代?!”说罢就扯开了红袍,玛瑙扣滴溜溜滚到了衰草之中。高曜一把拉住高显道:“皇兄且慢。皇兄万金之躯,决不能涉险。就算要去,也是臣去。”
  高显道:“你不会水,下去也是无用。还是孤去。”说罢用力抽出被高曜抓住的右臂。
  高曜却死死抓住,正色道:“只要有臣在,就不让皇兄去!”
  高显道:“救得及时,还有一丝希望,再拖下去就难了!”他毕竟身负武功,胳膊一扭一送,已然甩脱了高曜。一面向冰面狂奔,一面扯开身上的锦袄。红彤彤的金丝五龙袍被甩在冰面上,宛如雪白的肌肤被翻起了可怖的血肉。只一瞬,高显连跑带滑跳入了冰洞之中。高曜也着急起来,踮着脚就往冰面上去。我拉住他,轻轻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冰面上人多了起来,众人带了冰锄敲开厚厚的冰层寻找三位公主。又有数人跳下水去救人,高显和那内监从新敲开的冰洞中探出头来换气,如是十数次,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终于将三位公主拖出了水面。此时皇后已得了讯息,亲自带了人在岸上观看。几位乳母和贴身服侍公主的丫头都跪在水边哀哀哭泣。苏燕燕和封若水也从雯清轩赶了过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三位公主抬上岸,我和高曜连忙过桥上岸。太医忙挤压胸腹,三位公主虽是呕出不少水,却面色惨白,连眼皮也不动一下。太医们颇有难色,都无力地摇了摇头。众乳母宫女顿时放声大哭。
  高显和那内监精疲力尽地爬上冰面,连衣裳都顾不得穿好,赶忙跑上岸来。见此情景,高显大叫一声,仰头昏了过去。太医连滚带爬地过去查看。皇后满目悲痛,由穆仙扶着,几乎站立不稳。
  三位公主的尸身既已被举上岸,众人无事可做,唯有哭天喊地。池边的人越来越多,层层跪到书厫门下。我亦远远跪下,埋头不语。
  咸平十四年的春天,将始于天下混一的天下大义,亦始于金沙池畔的愁云惨雾。
  不,或许春天永远也不会来到了。
  注释:
  '1'《孝经·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长短经·惧诫第二十》:“议曰:……今时昏道丧,九域焚如,而委忠危朝,晏安昏宠,忠不足以救世,而死不足以成义。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阎忠又当持此论以相说也。”
  '3'《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隽不疑传》:“登堂坐定,(隽)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暴)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
  '4'《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5'《汉书·外戚传下·班婕妤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
  '6'蔡申《卜算子》:“重重雪外山,渺渺烟中路。路转山横无尽愁,正是分携处。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锦素沈沈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7'《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贰弧:阒秠,是获是亩。恒之贰唬侨问歉骸!
  '8'《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9'《论语·为政第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12'《汉书·元帝纪第九》:“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13'《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14'《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隆传》:“超曰:‘应龙以屈伸为灵,大人以知机为美。今连兵积岁,资储内尽,强寇外逼,百姓嗷然无糊口之寄,假使张、陈、韩、白,亦无如之何!陛下宜思权变大纲,割区区常虑。苟卜世有期,不在和好,若天命去矣,宗族可全。’”
  '15'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