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74章

北宋中华-第74章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用:“金翠花、陈韬夫妇也已经进入山东境内,他们领着一部义军协助王波、林冲转战淄州、青州,说不定正在哪个地方跟金贼兜圈子呢。”
    接着研究具体计划并分派任务,晁盖、吴用负责联络河北、山东义军,台宗隽、宋忠负责联络各地官兵,传檄河朔诸部,昭示西北的抗战主张和东路军的方针政策。晁盖、吴用仍在济州活动,加强水军,以梁山以中心,向四周扩展,主要是向北、向西发展。岳飞率部进入沂蒙山区,搭建东路军指挥机构,建设根据地。晁盖义军纳入了正规军行列,有了朝廷委任,名正而言顺,又有任命统制以下的决断权,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晁盖豪气干云,吴用足智多谋,二个一文一武,是最佳搭档。岳飞给晁盖留下五十个西北骨干,其中有十个军事教官,十个特种兵,十个火器兵,二十个器械兵。这些骨干,都是西北尖兵,他们协助梁山整顿军纪、训练兵马,教导器械的使用和制作,推动晁盖的部队早日向正规军迈进。西北来客都是铁骨铮铮的壮士,无一不是个中高手,业务能力强,兢业精神一流。特种兵的忍耐力、搏杀力、攀爬越野能力,火器兵制作、使用火箭和土炸弹的能力,器械兵制作箭弩、挖设陷阱的能力,让晁盖、吴用眼界大开,又不禁大为叹服。
   
五六 针锋相对


    公元1127年,靖难元年七月,西北政府发布讨虏檄文,昭告天下,号召中原民众团结起来,驱逐鞑虏,光复河山。西北军兵分二路,南路以吕将为主帅,兵十万,出应州、浑源,进攻广灵、蔚州(河北蔚县)。北路,刘通自任主帅,兵十二万,出大同、丰镇,进攻云内、天德(内蒙古呼和浩特)。邓肃、戴智、方铁山、刘仲偃等人则驻守太原大本营,主揽朝政,筹措粮草,居中策应。
    北路军越过长城,往大同北面的丰镇进发。前军指挥金翠花领三万人为先锋,刘通自领九万大军随后跟进。过长城时,种师中叹道:“记得上次北伐,咱们一路高歌,弹指间辽西已下,何其快哉。这回元帅亲率大军,出塞剿贼,咱们一鼓作气,打到辽东去,端了女真鞑子的老巢。”
    安尧臣:“上回我在辽西行走,听得刘大人《北伐》之诗,大快人心。胡蛮不识天兵至,雄师铁马踏辽关,闻其慷慨之音,已知我军必胜。这回刘大人新作《满江红》,更是气壮山河。”
    安尧臣所说的《满江红》原本日后才会出现,刘通提前将它推了出来。此词是否岳飞后期所作,后世之中仍存争议。
    刘通:“北伐是针对已故的辽国,咱们这回是为了洗刷国耻,发的是哀兵,定当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飞将军自重宵入,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次的军事行动可称之为‘雷霆’。”
    杨震:“横扫千军,荡除敌寇,大丈夫之志也。咱们这次有备而发,定斩粘罕的狗头,再挥师东进,誓擒女真贼首完颜晟。”
    刘锜:“元帅自领大军去会粘罕,那是抬举他,谅他三头六臂,亦无所施其计。”刘锜是原西北猛将刘仲武之子,时年三十,现任后军统领之职,随北路军出战。
    刘通:“粘罕是完颜晟的臂膀,出任左副元帅,我们打败了粘罕,就相当于砍掉完颜晟的左臂,让他四肢不全。”长我军志气,灭敌人威风,此为用兵之常法。“粘罕手下有几员大将,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完颜蒲察、完颜乌鲁、完颜斡鲁,这些都是沙场老将,皆非易与之辈,咱们还得小心应付。”
    姚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河东、陕西之兵身经百战,绝非弱旅。我军铠甲轻便坚固,刀枪箭弩优于金军,更有火器助阵,三军将士早就茆足了劲,誓灭女真鞑子。”众将皆和之。
    刘通:“无畏无惧,正是男儿本色,我威武之师,必能克敌制胜。”
    初秋七月,天气开始转凉,北路大军行进在蒙古高原之上,旌旗飘飘,战马嘶鸣,不久进抵丰镇。刘通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敌之策。
    安尧臣:“我军按既定计划,分为南北二路,南路进击河北,北路进袭丰州、云内(二处大概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和呼和浩特地区)。北路军的目的有二:一、切断西线金军的联络通道,将金军分成南北二半。二、寻机歼灭北部之敌,再回师东进,合围东面之敌。”
    刘锜:“南路军东出蔚州,给河北的撒离喝施压,粘罕岂能无动于衷,他有二条路可走:一、增兵蔚州,给撒离喝鼓气。二、与我对攻,或驱兵南下,以围魏救赵之策,迫我军撤回防守。”
    姚雄:“丰州、云内的金军必有所动,与其以我就敌,不如驱敌就我。我军屯驻丰镇,以逸待劳,敌动则我动,敌不动我再动。”
    杨震:“屯驻丰镇,扼其南下咽喉,金军若要增援蔚州,要么绕道东面的奉胜州(河北涿鹿一带),劳师费神;要么强攻丰镇,打通南下之路。要想从丰镇过去,可没那么容易。”
    徐徽言:“金军亦有可能弃蔚州不顾,自云内南下,攻我云州、朔州或是府州(陕西府谷),我军暂屯丰镇,可进可退,敌军一动,我军乘隙而进。”
    金翠花:“扫清丰镇外围,进逼凉城,威慑天德,逼粘罕出战。”此为敲山震虎之策。
    众将商议之后,决定先攻取东面的阳高、天镇,西面的天成、凉城,同时探查敌军动向,作好二手准备。议毕,刘通点将,分配任务:
    “金翠花。”
    “在!”
    “你领兵二万进攻阳高、天镇,可伺机北上兴和(内蒙古境内),但不可过分深入。”
    “遵令!”
    “徐徽言。”
    “在!”
    “你领兵三万进攻天成、凉城。”
    “遵令!”
    “姚雄。”
    “在!”
    “你领兵一万到丰镇北面游弋。”
    “遵令!”
    “安尧臣。”
    “在!”
    “你负责探查敌情,随时报告。”
    “遵令!”
    “李逵、史进。”
    “到!”
    “你俩协助金翠花进攻阳高、天镇。”
    “遵令!”
    “刘锜、孙昂。”
    “到!”
    “你俩协助徐徽言进攻天成、凉城。”
    “遵令!”
    “张确、朱昭。”
    “到!”
    “你俩协助姚雄北上巡弋。”
    “遵令!”
    北路军调兵遣将的同时,镇守天德的完颜宗翰(粘罕)也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分析了宋军的军制、军力、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商讨应对之策,讨论还是满热烈的。
    粘罕:“宋军兵分二路,一路攻我蔚州,一路攻我丰州。此次宋军来势猛恶,宋军究竟有多少人马,战力如何,我等该以何策应之?“
    完颜希尹:“南路宋军号称十五万,北路宋军号称十八万,恐怕是在虚张声势,据细作探报,二路宋军在十万之数是有的,确切数目,尚不明了。”
    完颜娄室:“二军相持以来,西路宋军趁机大整军务,除了在河东、陕西、陇右征召青壮,还招揽不少河北、河南的散兵与民兵,从中挑选精悍士卒入伍。川中宣抚使李宪遣三万精卒北上,协防熙河兰湟一线,遏阻西夏的进攻。按估算,宋军所增加的精兵至少有六万,如果加上散兵民勇,可能十万出头。”
    刘通组建政权之后,业已任命不少地方要员,其中李宪为西南利州路、梓州路、成都府路宣抚使。
    完颜斡鲁:“按此测算,西路宋军少则三十万,多则四十万。如今宋军军制已改,新立秦王刘通在秦川经营多年,数十万兵马指挥如一,上下相通,远非东路宋军可比。”
    完颜乌鲁:“西路宋军原为宋国劲旅,还算有点战力,这几年的调理整治,战力又有提升。其最为精锐的劲卒约六万,该部军械优良,配置火器,战力不亚于我大金精锐。其余宋军,亦是悍勇斗狠之徒。”
    完颜宗隽:“这个刘中明,每每离经叛道,花招甚多。单以鼓舞士气而论,又建纪念碑,又发檄文,又开追悼会;这些不算,还向民间借钱,许诺将来或以所占之地折抵,或为他们开矿经商提供便利,官军庶民因此愿意出钱出物,竞相取悦朝廷。军卒则固定粮饷,论功行赏,伤亡皆有抚恤,将来还能获得土地,是以西北宋军不惜以性命相搏,能打硬战。”
    完颜宗隽所说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刘通的战争理论是利益论,要让国家与民众都能获利,维此,战争才有持久的动力和无尽的潜力。战争若是只有支出而没有收获,不但国库空虚,对民众更没有好处,这样的战争是没有前途的,只能是短命的失败的战争。当然,利益的考量是综合政治与经济二种因素,不单纯以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考虑。军职的高低一部分参照秦制,以军功的大小晋升职务,一小部分特别委任,这部分的比率是固定的,不得任意变动。
    完颜希尹:“刘通奉行精兵之道,养兵之资绝非小数目,在西北宋人看来,从军是条出路,能到前方参战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士卒。他们出战的军卒虽不会多,但战力不容小视。”
    完颜斡鲁:“宋兵再强,亦是有限。我大金国猛士如云,无一不是劲卒,辽国百余万大军,转眼即灭。我东路十万儿郎,长驱南下,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擒宋皇,逐康王。我西路猛安谋克勇士,同样力敌熊罴,定能战而胜之,一举挫败宋军图谋。”
    粘罕:“老虎不发威,还当是病猫,好歹拿出点颜色给他们瞧瞧。宋军既想阻止我军南下,又想夺我丰州、云内,想得倒美。哈哈,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完颜娄室:“敌进我进,他不让咱们南下,咱们偏要南下,他们能来,咱们也能去。”
    完颜希尹:“宋军大部北上和东出,河东、陕西兵力空虚,我军趁此南下,深入敌境,给他搅个天翻地覆,秦晋之地粮草丰足,正是我骑兵用武之时。”
    “哈哈,咱们在他肚子里头大闹一场,搅他个唏哩哗啦。”“美女娇娃尽归你有,金银珠宝尽归我有,哇哈哈哈。”一番金将在密谋反击的同时,已经做着发财拥娇的美梦。
   
五七 巾帼有英雄


    金翠花率兵沿长城东出阳高、天镇,西北将士心中嘀咕:打战是爷们的事,元帅任命女子为主将,是不是有些托大了。虽说金将军从山东过来,立了殊功,特种营的沈从武等人对她推崇有加,但她究竟有多厉害,却不曾见过,能靠得住吗?还好,这位金将军为人豪爽,倒也合大伙的脾气。
    李逵、史进屈居女子的副手,怎么看怎么别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元帅既已决断,执行军令先。从丰镇到阳高并不远,二万人马很快就到。阳高是宋金二军的交接地带,金军在此驻扎一万兵马,得知宋军要来进攻,从天镇、怀安(河北境内)方面增兵五千,尔后守在城中并不出战。
    宋军扎下营寨,金翠花聚众商议。杨春主张立刻攻城,先给他来个下马威。朱武则提出先打东边的天镇,此时天镇兵力较少,容易攻下,切断金军的退路之后,再对阳高发起攻击。金翠花问李逵、史进:“李将军、史将军以为如何?”
    史进:“朱武之谋避实击虚,甚合兵法。阳高之敌兵力与我相差不大,却不战而守,意在倚仗地利牵制我军,等我疲惫之时再行出击,此其一也。其二,我军强攻之下,即使攻破城池,敌军也能逃之夭夭。先攻天镇,断敌后路,阳高之敌势必慌乱,我再趁势击之,胜算颇大。”
    史进等人经过轮训,在军校熏陶交流之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收获的。
    金翠花又问李逵:“李将军有何高见?”
    李逵:“铁牛没有话说,你让怎么打就怎么打。”他直肠直肚,对金翠花出任主将还没转过弯来。
    金翠花:“铁牛去打天镇,给你五千骑兵够不够?”
    李逵:“不要说五千,就是一千也杀得他叫爷爷。”
    金翠花:“好!就给你五千,等你打下天镇,咱们再来个瓮中捉鳖。”
    粘罕的主力集中在丰州、云内和蔚州,东北方向的弘州(河北阳原、怀安一带)、奉圣州(河北张北、涿鹿一带)兵力较少,这里是西路金军的薄弱环节。女真人少、兵力不足,辽人新附,金国的地盘骤然大增,一时间哪能面面俱到。原先辽宋军队战力不高,金军发起闪电战,四处出击,深入敌境而游刃有余。一旦对方的战力相当或是超出,金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致命弱点便暴露无遗。
    天镇现有三千金军驻防,李逵领五千骑兵东进,宋军以多打少,拿下天镇信心十足。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李逵率兵东进之时,金军已从北面的怀安、南面的阳原增援天镇,天镇的守军已达一万。李逵不敢冒进,将敌情速报金翠花。金军兵力已然超过宋军,形势转为严峻。金翠花迅速调整部署,以史进领一万兵力牵制阳高的金军,亲率五千兵马驰援天镇。同时密令李逵佯攻天镇,而后诈败西撤,敌军若追,我军在天镇西面半道伏击。
    有援军在后,李逵心中有了底气,开始率兵攻城,天镇守将乌虎以一部守城,以另一部绕到侧后袭击宋军。宋军抵挡不住,往西败退,乌虎领兵追敌,大呼过瘾。哼哼,区区五千人马,竟敢前来挑战一万大金军的兵威,真是活腻了!这回灭了这个黑炭,捡个大功回去。
    金军争着立功,紧追不舍,突然间箭矢翻飞,火器乍发。乌虎脑中电光一闪:不好,有埋伏!赶紧勒住人马。潜伏的宋军冲了出来,李逵杀起回马枪,二部夹击,金军左遮右挡,一下从天堂跌入地狱。乌虎惊怒之下,见黑炭哇哇大叫,拍马冲向李逵,二人一刀一斧,缠斗在一起。金翠花挥着长刀,杀入敌阵,大喝一声:“看刀!”乌虎一看来个女的,哈哈大笑,撇开李逵,竞奔金翠花而去,李逵被金兵拦住厮杀。
    乌虎嘴里讨着便宜:“有人送婆娘来了!”
    金翠花:“老娘教你学乖点!”
    乌虎也喊一声:“看刀!”二人双刀碰撞,火星四溅,乌虎手臂发麻,心中暗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