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如意缘 >

第50章

如意缘-第50章

小说: 如意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公主就爱听这样的话,顿时笑起来,琼姑娘连忙捧场:“那只怕会吓着她吧!”

    几人说笑着就往太后所居的寿康宫去了,这会儿人不少,放眼一看,基本都是与蒋家有关的女眷,南郑候夫人燕氏,还有两个隔房的叔伯妯娌,另外就是蒋家几位嫁出去的姑奶奶。

    蒋家盛产姑奶奶,有些嫁在了外头,两三代嫁到京城的也有七八位,只是有些当年看着不错,但过了些年,夫家渐渐败落了,但有些就是越来越好,如今看起来,最好的,当然是嫁到张阁老家做了宗妇的四姑太太蒋玫了。

    她是个富态的妇人,在家的时候是嫡女,自然日子好过,出嫁的时候看着嫁的低,但也有好处,婆母不敢刁难,夫君斯文俊秀,事事以她为尊,她一进门就把原本的通房丫鬟都打发了,七八年也没第二个,还是到了这两年,她年纪大了些,有了两子两女,不大理会了,夫君才收用了个把丫鬟。

    大约也有夫家渐渐显赫的缘故,张大太太蒋玫心中还是很有数的,公爹入阁拜相,丈夫也做到了从三品大员,已经是太后这一系的旗帜性人物了,再也不是当年仰仗太后娘娘扶持的人家了。

    当然对她还是很尊重的,蒋玫日子过的舒心,看着就年轻,与女儿一式一样的容长脸儿溜光水滑,肌肤柔嫩白皙,看着倒像是两姐妹,这会儿坐在太后娘娘跟前,眼见得女儿跟四公主一起进来,便笑道:“我说进来才坐一会儿就不见人,姑母先还问呢,我就猜到你是去找公主玩去了,可见我的卦再没错的了,也没点儿规矩。”

    太后慈祥的笑道:“她们姐妹一向要好,我们说些家事,她们听着也无趣,还不玩去么。”

    “姑母向来纵着她。”张大姑娘笑着挨到太后身边去,太后便搂了她,蒋玫道:“这么大的姑娘了,早该学着那些家事了,还这么憨吃憨玩的,今后出了阁,难道婆母还能这么仔细教着么?”

    太后娘娘笑道:“虽说事情是定下来了,不过下月慧儿才及笄,离出阁也还有两年呢,你慢慢教就是了,再说了,咱们家的女孩儿,凭是婆母是公主呢,难道还能薄待了她去?”

    这样一说,姑娘们大都红了脸,只有四公主到底是公主气派,反笑问道:“锦慧姐姐是要做郡王妃了吗?”

    “你果然是个精灵鬼。”太后很喜欢的笑着说:“便是安郡王了。我先前已经打发人去跟皇后说了,这事儿原本上月就要提的,偏皇后不大好,也怕她劳动费心了,想着横竖不急,这会儿我看她也好的差不多,想必不要紧了,才说的。皇后也说这是喜事儿,明日就宣了护国进来,与她细说了,就好下旨赐婚呢。”

    这样一说,张大姑娘一脸娇羞越甚,把脸埋在太后娘娘怀里不肯抬起来。

    太后原本是真的不急的,护国长公主在相看姑娘的事她知道,大约看中了康家那个她也知道,连赵如意或许是侧妃人选也清楚,只偏昨儿皇后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忽刺巴儿的认了赵如意做义女,太后才觉得这事情必须要办了。

    她深宫浸淫数十年,当然深谙这里头的门道,给一个适龄姑娘提身份,多半与婚嫁有关,联系到赵如意的侧妃人选传言,太后有点怀疑这是护国长公主运作的,原来不是选的侧妃,而是改主意要她做郡王妃了吗?

    所以皇后收义女这才第二日,太后就把蒋玫和南郑侯夫人燕氏都召进宫来,谈了这件事,又去与皇后说,皇后果然赞了好,并表示一力承办,她去说,太后才算放了一点心。

    这里正说着,太监来通报皇帝驾到,宫里一干女眷连忙都站了起来,皇帝满脸笑容的进来,先给太后行礼,众人行礼他也随和的命免,便笑道:“有一件喜事要与母后说。”

    太后也笑道:“皇上也有喜事?真是巧了,我也正有喜事要与皇上说呢!”

    若是平日,皇上当然会请太后先说,可这会儿皇帝是知道这里头正在议什么的,这件事因是要下旨了,太后也并没有特别避人,所以皇帝只当喜不自胜的笑道:“先前长寿来求朕,说是心悦赵九姑娘,求朕成全,朕想着那姑娘品性好,连皇后都喜欢,做个郡王妃还是当得的,他既喜欢,便应了他,这可不是喜事不是?”

    这一说,直如石破天惊,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都僵在了脸上,娇羞的张大姑娘更是腼腆都顾不得了,露出了一脸错愕来。

    张大太太蒋玫最先反应过来了点,知道这会儿没有她说话的地方,就下意识的去看太后娘娘,太后的脸色变的很不好看,先前她还打发了人去跟皇后说了,又在这宫里当着这么多人说了这样的话,好像事情已经彻底定了下来一般,这会儿皇帝一说,就如同把刚才那些话一巴掌都扇了回来,悉数打在了她的脸上。

    皇帝抢先说那话,说是已经应了,就是要堵她的嘴,让她说不出赐婚的话来,可是太后是做惯了太后的,尤其是这些年,不仅在朝廷势大,又有个孝字压着,皇帝在她老人家跟前都是恭敬孝顺的,极少会说不字。

    多年来顺风顺水惯了,太后也就不太记得妥协这件事了,她沉着脸缓缓的道:“真是巧了,我这桩喜事竟和皇上是一样的,我也是看着张姑娘好,想要赐给长寿为郡王妃呢。赵氏女我知道,身份也太低了些,哪里配得上我的外孙,皇上旨意既然还没下,那不如就撤了回来罢,长寿那里,我亲自跟他说!”

    皇帝脸上还是笑容,心中却叹息了一声,他赶着来说这件事,无非想着自己已经下旨,太后还只是议一议,既然落在后头,自己说出了口,还说了楚长寿心悦来求,这样既占了先也占了理,太后也该明白,就当没这件事也就罢了,大家体面。

    可没想到太后强硬如此,连撤回圣旨的话也说得出来,可见平日里实在是恭敬太过了。

    皇帝也不由的就挺直了腰,往日里作为帝王的种种思考和顾虑褪色了一点,而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态和对女儿的愧疚占了上风,就是要正面对太后,他也不能叫如意对他失望。

    “这就是母后的一片慈心了。”皇帝微笑道:“母后这样疼长寿,连母后娘家的孩子竟然也舍得。不过诏书已经记档了,自不能撤回了,好在长寿是郡王爵,有两个侧妃的位分,张姑娘是张阁老的孙女儿,德容言功想必是教导的好的,自然知道恭敬侍上,敬服主母的。”

    太后强调郡王妃,没想到向来恭孝的皇帝不肯应,却张口就要赐为侧妃,这简直就是打脸,太后的脸色就变得更难看了,还有一点青白颜色,霍然站起来道:“皇帝怎么可说这样的话!张氏为阁老嫡亲孙女,怎么可为郡王侧妃!未免贻笑大方。”

    “朕的话有哪一点儿不对呢?”皇帝诧异的道:“朕的诏书已经记档,自是不能撤了,母后若是定要把张氏女赐予长寿,那自然只有侧妃之位。若是母后觉得郡王位低,看在母后面上,晋位长寿为亲王也可。”

    皇帝看一眼张大太太蒋玫,说:“亲王侧妃是正三品,倒比张蒋氏的诰命还高些,也就不委屈了吧。”

    蒋玫虽然是阁老的儿媳妇,太后的侄女儿,自己的夫君却还只是个从三品,她的诰命当然没有那么高,可是这完全是两码事啊!

    太后冷笑道:“那就封赵氏女为亲王侧妃,她不过是个侯爵的侄女,这也算是她的造化了。”

    “赵氏女为皇后义女。”皇帝还是笑着说:“且已随赐婚旨意封县主。儿子恕不能从命。”

    说着,皇帝已经咬紧了后槽牙,吩咐道:“何权,立刻把旨意送护国长公主府!”

    “站住!”太后厉声道。

    何权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他在宫里伺候多年,哪里见过皇帝和太后这样撕破脸的样子。

    皇帝也沉了脸:“太后是要随旨赐张氏女为侧妃吗?如此朕即刻拟旨,便是蒋家众多姑娘,朕也可统统赐婚到各王府公府为妾!”

    作者有话要说:  回家了多更一点!

    感谢

    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8…16 09:27:22 ;

    zuihang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8…16 10:02:04

 第54章 太后

    第五十四章

    这便是君临天下之威!

    皇帝沉着脸; 身形挺直; 半点不肯退让,看起来只要太后再不肯应,他就会真的蒋家女统统赐婚到各府为妾侍。

    太后也僵住了,她为太后以来; 还没有见过皇帝硬挺成这样!

    先帝在的时候,皇帝就是个温和性子; 只有那一年府中血案; 他跪在先帝跟前,要求严惩凶手时,挺直了腰背; 不肯退让。

    而登基多年,皇帝勤政爱民; 仁厚恭孝; 总是有理的; 就是略有争执; 也从来没有这样子过,这是在发难!

    太后此时抿着嘴,一言不发,缓缓的坐了下来,冷静下来心中开始思索起来; 便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了。自己前脚才跟皇后说了那话; 皇帝随即就来了; 这挑的好时机; 目的显然就是想要让自己因为觉得没脸面而闹起来,让皇帝有理由发难。

    蒋家女若赐为侍妾,自己这个太后要怎么见人?而蒋家人还怎么在朝廷办差事?这不由的让她联想起上一回皇帝赏蒋欣荣到太湖养病的事,心中巨震,终于确定,皇帝隐忍多年,终于不想忍了吗?这是要朝蒋家下手了!

    这显然是有高人在后面策划的!太后还是知道皇帝这个人的,选择这样一件完全不涉朝局的小事,挑了这样好一个时机,对自己的心思揣摩的如此精熟,这样精妙的一个局,不是皇帝自己能谋划出来的事!可恨自己一时疏忽,竟然上了当了,大概也是因为这些年一直顺利,而且确实老了,再没有当年的缜密心思和警惕之心了。

    这便是十八岁开始为皇子妃,并最终母仪天下直到为太后的人了,剑拔弓张之际,她还能克制住,一点一滴的冷静了下来,若是早年的自己,既然皇帝先说了,占了理,那定会当没有自己议的那事,欢欢喜喜的答应下来才好。

    这样,才不会给皇帝发难的立足之地。

    可见皇帝一直没有放松过,而自己却放松了!太后开始警惕起来。

    只是还一时没有出声。

    皇帝震怒,南郑侯夫人燕氏,张大太太蒋氏并其他一干女眷统统都跪下了,蒋玫心里知道这件事其实是太后没理,只是确实张家蒋家都做主惯了,皇帝隐忍退让的多,蒋玫先前没出声,心中无非也是抱着一点儿这种心态的,太后既然要做主,皇上多半会退让的。

    却没想到皇帝今日好像被拂了逆鳞一般,竟然半点儿不退让,蒋玫急了,事情又是因她女儿而起,她连忙膝行几步抱住了太后娘娘的腿,求道:“太后快别恼了,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得了,这些不过是小儿女的事,与您比起来没有半点儿要紧,多少大事还要您做主呢。且这婚姻之事,不管是赐婚哪家姑娘,都是您的外孙媳妇,自然都是喜事,您该欢喜才是啊!”

    这话听着是劝,说的却刁,太后本来已经冷静了,绝对要搅了这个局面,不能再让皇帝有理由发难,便顺势说一句:“我好头疼!”

    就倒下去了。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寿康宫里顿时大乱,蒋家的女眷都扑了上去,乱做一团,有哭的有叫的,只有张大姑娘反是呆呆的站在一边,也不知道是吓到的还是怎么着。

    和太后娘娘惯于筹划不同,皇上其实压根没那么多心思,他就是要给女儿争!是以此时竟也没有半分得意之情,心中反倒是有一点忐忑的,虽然是帝王,可多年来到底妥协惯了,且还有一个孝字在前头,不是那么轻易的,这会儿见太后气的倒下了,他犹豫了一下,也没有上前查看,只是吩咐:“还不快招御医来!”

    然后又道:“赵九姑娘在宫里,快去请她来先救治。”

    蒋玫哭着听了这话,连忙悄悄的推了寿康宫掌宫太监于桂一把,于桂哪里还不明白,连忙就高声应了,吩咐自己手下得力的人去请。

    赵如意还不知道寿康宫里因为自己的事闹出了这样大的风波,那宣她的人就只说是太后和皇上说话急了,大约是气着了,赵如意进门儿一看,里头哭声震天,那些女眷哭的好像要晕过去似的,皇帝一脸颜色不是颜色的坐在一边,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后已经驾崩了。

    “太后娘娘怎么了?”赵如意问。

    燕氏哭的心中发慌,看到赵如意,简直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来,不由便道:“叫你来就是诊治太后娘娘的,问这些做什么,没点规矩。”

    赵如意慢条斯理的说:“医家讲究望闻问切,知道前后缘故,诊治才准,你懂什么,就在皇上跟前骂人?我看皇上就懂,皇上就没说话。”

    顿时把燕氏的脸噎的紫涨,那蒋玫知道自己这个弟媳妇不太中用,如今分明最该说太后是皇上气倒的,她居然不懂的说。

    蒋玫就连忙说:“原是太后娘娘和皇上说了些话,大约说急了些,就说头疼。”

    虽然这是太后要下的台阶,可蒋玫虽不敢明说,还是话里有话,指望赵如意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诊出太后是急怒攻心所致。

    “说这么急干什么啊。慢慢的说嘛。”赵如意还是慢条斯理的说,走上前去看太后的面色:“太后娘娘是上了年纪的人,说话行动都要和缓些,平日里也要少操些心,有事只管吩咐人做,自己别理会才好,老年人本来心血亏些,思虑多了,就更不足了,张太太是太后的侄女儿,向来亲近,平日里来看望太后娘娘,要多说好话,烦难事就不要说了。”

    赵如意何等精乖的人,虽然没有人提示,但看这局面就知道不对,皇帝脸上有点恼怒的迹象,但不严重,大约是占了上风,这人张嘴就提是和皇上说话发的病,就更明显了。她当然不会那么傻,去接皇帝和太后说话这个话茬。

    所以赵如意给拖回到她身上,说:“千万别烦着太后娘娘,您多说些欢喜的事儿,哄的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