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之婳-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宫后谢宁再度来到荣华公主的别苑,林晞已经离开了,谢宁三言两语就从荣华公主这里套出了和林晞熟悉起来的原因。
听了荣华公主的谋划,谢宁的表情很微妙。
她思考了一会说:“如果公主真打算这么做的话,陛下恐怕会生气。”
荣华公主烦躁地说:“那怎么办?我不想早早成婚。”
谢宁仔细观察荣华公主的神情:“这次我和云澜出兵,我发现云澜这厮还真不错,您要是有兴趣了可以试着接触一下。”
荣华公主心不在焉地说:“既然他有能力,我还是别祸害他了,也给太子阿兄留个能用的人。”
谢宁的表情微妙起来。
她又和公主聊了一会,打着去找林晞谈镇国公开辟的新线路的旗号离开了公主别苑。
谢宁来到了久违的定国公府。
一进定国公府,谢宁就看到一个半大小子正怒气冲冲地砸着院中小路的石柱。
谢宁眨眨眼,问身边的王叔:“这是……”
王叔笑眯眯地说:“这是老家的霄少爷,最近来京居住。”
听到有人说话,林霄看过来。
在看到谢宁时,他先是一愣,身体下意识地戒备了起来,然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听说自家堂兄被人揍了,还是被算他表姐的谢家大娘子揍了,林霄正满肚子火气,此刻见到谢宁的打扮,再算算年纪,他顿时嗷一声跳了起来:“是不是你打我哥了?”
谢宁顿觉新鲜,她看着像是跳脚蚂蚱一样的林霄,慢慢挽起了袖子。
“怎么?你想和林晞一样,变成猪头兄弟?”
林霄听了这话立刻忍不住了,他毫不客气地抽出腰间的鞭子就砸了过来。
王叔虽然年纪大了,腿脚却还利索,身体刷一下就躲在了后面,谢宁却笑着迎了上去。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沙包打一个送一个,我就不客气了。”
谢宁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等林晞贴完了膏药,将自己的面皮重新贴回帅气俊秀时,他就发现自家小堂弟被谢宁打成了猪头脸。
林晞很愤怒:“你打他干嘛?”
谢宁微微蹙眉,她看了看倔强瞪他的林霄,再看看愤怒的林晞,总觉得自己去西边跑马转了一圈回来,自己的兄弟就大变模样了。
谢宁略一沉吟,她说:“可能刚从战场下来,下手没注意轻重,这倒是我的不是了。”
“小兄弟,这次是我孟浪了。”
她扭头笑吟吟地盯着林霄,那双黑色的眼睛里不带一丝笑意,冰冷尖锐地杀意锋利地缠绕在林霄身上,直接让林霄白了脸。
最让林霄气炸肺的是,谢宁居然背对着林晞对着他做口型:弱爆了。
林霄:好像打死这个女人!
可惜林霄此刻还顶着猪头,就算白了脸,林晞也没看出来。
他听到谢宁如此说,心中的火气倒是消了一些。
他和谢宁之间的恩怨比较复杂,双方互相使绊子也就算了,若是波及到身边的人反而不好,林晞见谢宁从善如流的道歉,就说:“行了,你找我什么事?”
谢宁瞟了一眼林霄,含糊其辞地说:“是父亲那边的事。”
林晞皱眉,他对林霄道:“霄弟先去休息吧。”
林霄委委屈屈地应了一声,他看着谢宁跟着林晞走进正厅,在帘子即将垂下来的瞬间,谢宁突然回头,给了林霄一个讥讽的笑容。
林霄简直要气疯了。
若不是王叔拦着他,林霄觉得自己一定会再冲上去的。
进了正厅,林晞懒得给谢宁上茶:“茶壶在那边,渴了自己倒。”
谢宁也不坐下,她懒散地说:“月氏那边本来是王都督的地盘,但王都督和父亲关系深厚,咱们这次也算是捞了一条线,父亲的意思,全放定国公府。”
林晞一愣,他诧异地说:“全归定国公府?”
谢宁点头:“没错,全部都是。”
林晞面色古怪:“这不太好吧?要是让朝臣知道了,对父亲名誉有瑕。”
谢宁嗤笑一声,她道:“总之父亲已经决定了,你这边做好接收准备,来的人应该是王都督那边的,别到时候手忙脚乱,让外人看了咱们两府的笑话。”
对于维护两府的名声,谢宁和林晞向来站在同一阵线。
林晞说:“这你放心,我不会出纰漏的。”
谢宁冷不丁说:“你打算尚主?”
林晞诧异地说:“怎么你也这么认为?我只是和公主多说了几句话而已。”
谢宁冷笑:“林晞,你是个什么样子,咱们俩知根知底,我是再清楚不过了。”
她压低了声音:“别以为读了那么多年书本,就真是温润端方的公子了,你不过三四岁就知道陷害我,让我在定国公府过的比侍女还差,所谓三岁看到老,你惯不是那等热心的人。”
“如此凉薄的你居然愿意听阿姽的吩咐,不是君子好逑,又是什么?”
☆、第63章 清元真君
谢宁这番话仿佛一个惊雷; 在林晞耳边猛地炸开。
他面色变了几变; 然后慢慢苍白起来。
谢宁仔细观察着林晞的面色; 心里古怪起来。
她这番话也只是诈一诈林晞而已; 毕竟林晞的确太主动了些,和他的本性不太相符。
但现在看来; 好像歪打正着了。
谢宁小声说:“……真有点意思?”
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么说你们俩也挺合适的。”
“你帮太子探查百官动向,将来真出事了; 你绝对是替罪羊; 就算太子网开一面; 你估计也会被削爵流放,要是有阿姽帮你打掩护; 下场也不会太惨了。”
谢宁说:“你出身定国公府,又是父亲的孩子; 再怎么读书也不可能融入文臣的圈子,也许三代以后可以; 反正你这一代不可能。”
“当然; 你也可以娶了谢平川的女儿或者侄女; 倒是能最快速度融入清流; 可问题是……”
谢宁双手抱胸,仗着海拔之利居高临下地看林晞。
“太子会同意吗?”
“你之所以能得到太子的新任; 除了幼年一同练武的情谊,就是孤家寡人的标签了。”
“你若是娶了文臣的女儿; 你的立场真的不会偏移吗?”
“就算你不会偏移; 别人信吗?别忘记了; 太子妃吴氏出身弘毅侯府,她下面的杨良媛和张良娣都出身书香门第,若是太子妃找你的麻烦,别怪我不帮你。”
谢宁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虽然大部分都在朝着林晞的心口捅刀,不过也算是肺腑之言。
她跟着明远伯去战场刀枪中打了一圈滚,又旁观了明远伯被朝中攻讦,对于昔日镇国公的叮嘱和教诲添了几分领悟和理解,看事更清晰冷冽了。
林晞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一时失口:“是啊,太子妃。太子娶妻了,他见到你一定感慨良多。”
谢宁微笑说:“没错,太子的确很感慨,也成熟了许多,所以我祝贺他早生贵子。”
林晞的脸瞬间呆滞,他不可思议地看着谢宁:“你居然对他说……”
明知道太子喜欢她,她还能若无其事地说出这样的话,谢宁……
林晞喃喃说:“你可真是个心狠的人。”
谢宁却说:“心软带不了兵,所以继承父亲衣钵的人是我,不是你。”
林晞定定地看着谢宁,许久没再说话。
明着冷嘲热讽,暗地里提醒林晞别懵逼了,不管想不想当驸马快点拿个主意后,谢宁就离开了定国公府。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谢宁长出一口气。
尘世如潮人如水,擦家而过者不知凡凡,却全都和她无关。
今后她也不会和太多人有牵连。
这是她从小就选择的路,只能继续走下去。
不能回头。
谢宁笑了笑,拍了拍身边的马,然后翻身上马,离开了。
三日后大朝会,明远伯上奏出兵情况,并交还了虎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表示他年纪大了,要退休。
站在明远伯前面的弘毅侯看着明远伯的表情很不善。
他的年纪不比明远伯小啊!他还在朝呢!
怎么现在年轻人一个个都想着回家吃了睡睡了吃?
重景帝早就听谢宁提过这件事了,他装模作样的和明远伯来回推辞了几句,一个挽留一个坚辞,来回三次后,重景帝就准了。
然后为了表彰明远伯在此次战役中的功劳,重景帝又将侯爵之位还给明远伯,从今天开始,赵明又成明远侯了。
如此一来,明远侯彻底将兵权上交,从文武之争中脱身了。
处理完了明远伯的事,吐蕃使者闪亮登场。
为首的是个大胡子,说话叽叽歪歪,重景帝一个字都没听懂。
好在理藩院里有能人,粗通吐蕃语,倒是能一边听一边给重景帝做翻译。
吐蕃被暴打一顿,虽然心中窝了火气,却也不敢在这时候爆发出来,于是那吐蕃使者就表示听说陛下有个女儿,想要迎娶公主回吐蕃,两朝永结同好。
这话说出来后立刻被吏部尚书张朝驳回去了。
“尔等蛮夷之地也敢妄想□□贵主?实在胆大妄为!”
重景帝听后心里满意,御史中丞出列说:“臣不赞同张大人的话,臣以为若是两朝能结为姻亲之好,未来两朝将再无刀兵,倒也是喜事一件。”
重景帝听后心里顿时腻歪。
不过他没露出分毫不爽之色,只是点点头:“杨卿此言有理,不过联姻之事颇大,还需再议。”
然后重景帝就让人退朝了。
一退朝,吐蕃使者的请求就传遍京城,荣华公主早就盯着呢,她立刻要求何道去找林晞,将荣华公主畏惧外嫁,想要出家入道的事传出去。
林晞被谢宁点破了他心中朦胧之思,再听了荣华公主的吩咐,顿觉心疼。
荣华公主为了自己的婚姻和未来真是绞尽脑汁,可即便如此成功率也只有半数。
虽然心里怜惜荣华公主,但林晞动起手来却不见拖沓,这边接了何道的吩咐,转眼间消息就传遍京城了。
等重景帝知道这事时,已经晚了。
重景帝勃然大怒,立刻吩咐蔡太监去查这件事。
蔡太监得了重景帝的命令,连忙动用暗卫,想要弄明白到底是谁在中伤公主。
根据传消息的人查来查去,最终蔡太监成功查到了一个卖菜的商贩身上。
蔡太监亲自出马盯梢,结果就见那商贩三绕两不饶,跑到了胡同里。
蔡太监连忙跟上去,正和那商贩眼对眼。
商贩摘下了自己的帽子,去掉了伪装,对着蔡太监微微一笑。
呵,这不是太子身边的陈太监吗?
蔡太监颇为无语,如果这是太子搞的,那他怎么回去给重景帝汇报?
陈太监笑了笑,弯腰行礼:“见过蔡爷爷。”
蔡太监没好气地说:“你爷爷我不开心!”
陈太监赔笑说:“殿下说了,您直接报就是。”
有了陈太监这句话,蔡太监安心了。
他回宫复命,重景帝怒气冲冲地让蔡太监去将太子叫来。
太子是这么安抚重景帝的:“父皇,从上次阿姽上奏折却被吏部尚书孙大人驳斥一事可看出,朝臣似乎对阿姽颇有微词。”
“这次和亲的事在吐蕃使者没来之前就传的沸沸扬扬,孤怀疑有人不希望阿姽留在楚朝,毕竟她是孤唯一的亲妹,不管阿姽将来求孤什么,孤总不会一口回绝的。”
太子一副我看穿了朝臣不怀好意的表情说:“所以孤想看看到底都有谁对阿姽心怀恶意,这才派人放出了阿姽想要入道的流言。”
重景帝恍然大悟:“若是真有人希望阿姽和亲,必然不会愿意她入道。”
太子一拍手:“没错,接下来就看谁会递奏折,以公主当肩负和亲重任这种理由向您谏言了。”
太子这番言论很好的忽悠住了重景帝。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让这对脑子有坑的父子全都惊呆了。
整个朝臣,除了勋贵不掺和外,居然有八成的大臣都希望公主和亲?
理由还是现成的,公主饱读诗书,能更好的教化蛮族?
重景帝面上没说什么,背地里气的砸了好几个心爱的花瓶。
荣华公主掐准了时机求见重景帝,表示自己要为国做贡献,愿意外嫁和亲。
重景帝暴怒,可以说是火冒三丈,恨不得将目之所及的一切全都拉出去砍了。
紧接着三日内就有了旨意,准荣华公主入道,道号清元真君,收谢宁为养女,封端宁郡主。
满朝文武都炸开了锅。
尤其是有女儿的勋贵人家,更是担心重景帝下令继续收什么养女。
能带兵打仗的谢宁都即将被外嫁,那他们的女儿呢?
两道旨意懵住了朝臣后,重景帝快刀斩乱麻,驳回了吐蕃使者和亲的请求,并随便给了点土仪就将人打发了。
然而事情还没完,紧接着重景帝又下旨,封镇国公之女谢宁为端宁公主,以公主之尊驻守西川之地,总督川、甘、凉三州的军权。
同时重景帝也没忘记将镇国公调回来,他收了镇国公手上的军权,原月氏都护府都督王壮戴罪立功驻守月氏,镇国公回朝继续去御马苑养马。
一连串的军事调动让朝臣看花了眼,等尘埃落定时,已经年底了。
荣华公主借着这次楚朝大胜和朝臣对她的警惕,成功入道,摇身一变成了清元真君,可以说基本目标全都达成了。
只是谢宁将以端宁公主的身份出镇边疆,无朝廷旨意,恐怕有生之年很难回朝了。
荣华公主只能怅惘地送走了小伙伴。
唯一让她心生安慰的是,云澜居然也跟着谢宁跑了。
哪怕韩泾侯老夫人开了祠堂棒打云澜四十大棍,这厮依旧偷偷给林晞送了消息,希望林晞帮忙将他偷渡出去。
不得不说,云澜跟着谢宁去边疆转了一圈,也认识了几个镇国公府的亲兵。
他拜托亲兵去找定国公府帮忙,还真超出了韩泾侯老夫人的预料之外,最终成功脱身,跑到了端宁公主仪仗队里,变成了一个举着棍棒仪仗的小兵。
本来荣华公主还因谢宁离开而心生难过,结果听了林晞私下里说起此事,不由得忍俊不禁,总算没那么难过了。
无论如何,谢宁总算是得偿所愿。
荣华公主收回远眺的目光,她垂眸,接下来就是她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