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唐帝国-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兵者,国之利器也,如何能够假手于人呢?
这些考虑,李俨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他只是笑道:“常捷啊!这些禁军可不是咱们的赤卫军。咱们赤卫军的战斗力,说句自夸的话,整个大唐也没几支军队能够相比。你也不能用赤卫军的要求来要求其他军队。至少现在不能。毕竟我们赤卫军从成军到现在,那可是练了足足八年兵!其他的军队如何能够相提并论?但是要想平定整个大唐,就靠我们赤卫军这点人马就足够了吗?很显然不够,所以收编其他军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相通相透,不要轻忽视之。毕竟我们赤卫军的战斗力如此强悍,又是骑兵,当然要用来进攻了。用来守城防御或者打消耗之类的那就太不值得了。这时候,就要靠那些被收编的人马了。以后,说不定整个大唐的兵马,都会按照同样的模式被收编,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这还是李俨第一次透露出自己对大唐日后军制的一些构想,六卫将军虽然性格不同,却没一个是无能之辈,闻言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毕竟,皇上身边的亲信将领,也就自己等人这么几个,收编其他军队如此重大的事情,自然也要靠他们几个亲信将领着手进行。这关系到他们日后的前程命运,叫他们如何能够不关心。
李俨心中也的确是这样想的,他并不担心完成收编后的大唐兵马都是这几个人着手进行,会让他们的威望在军中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因为这些将领虽然在着手主持收编工作,但他们也只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发挥作用。等到收编工作有了经验之后,他们就将从收编工作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战场上,将这一工作交给赤卫军的其他人进行。他们的影响力可能会对自己直接收编的人马大一些,但此后收编的人马,他们的间接影响力,就不会有多强了。况且那些充实到基层的军方将官,可都是经过洗脑,对李俨特别忠心耿耿的赤卫军将士。他们固然对六卫将军敬重有加,但这都是建立在六卫将军忠于皇帝的基础上的。等收编完成后这些将士扩散到全大唐,控制了全大唐的兵马。到时候再辅以其他方面的措施,大唐兵马对皇帝的忠诚,自然就是可以预期的。
说到这里,李俨也就点到为止,不再说下去了,眼下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话锋一转,向赵德问道:“赵德,你整顿溃兵纪律,情况怎么样?”
赵德憨憨一笑:“末将奉旨整顿军纪,不敢有丝毫怠慢。我赤卫军纪律严明,并无违纪现象,违反军纪的,都是那些溃兵和根据溃兵收编的左、右副军。末将都一一将之按照驻扎盩屋之后颁布的军纪加以处理。经过杀一儆百之后,现在的军纪已经好很多了。”
说到这里,赵德不好意思的道:“陛下,末将要向您请罪。那些违反军纪的人中,有好多都跟皇亲国戚有关系,甚至还有先太后(指李俨被尊为皇太后的死去的亲身母亲)的亲戚族人,末将都将他们按律处置了。只是这些人都跟皇上有亲,末将的举动,实在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李俨也知道自己自从登基之后,虽然是个傀儡,但是母亲家的那些亲戚,怎么说也算得上当今天子的亲戚,他们虽然没法跟田令孜抗衡,却也算有点威风地位。只怕自己亲掌大权之后,他们会更加嚣张了吧。这种苗头一定要毫不留情地打下去。不过,让赵德这个心眼不会拐弯,也就是俗话说的“认死理”的人执行军法,还真是找对人了。一面心念电转,一面笑道:“赵将军何罪之有?这等害群之马,大伤我天家体面,是应该好好收拾一下了。赵将军你铁面执法,严正刑律,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朕都记下了,日后一并封赏!”
这小子,哪里是在请罪?分明是在向皇上邀功嘛!其他几个卫将军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出了鄙夷的目光。
赵德得意嘿嘿一笑,也不理会这些患了红眼病的人。
军务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李俨正要召集一干幕僚文官前来议事,忽听小多子来报,寿王李杰求见,心中疑惑的让人把李杰带了过来。
《br》
第六章 驻骅凤翔(上)
李俨在偏房中会见了李杰,问道:“皇弟,你找朕究竟有何事情?”
李杰连忙回禀道:“回皇兄,如今国家危难之际,臣弟却无所事事,坐视皇兄为国事操劳,心中实在惭愧不已,心想为皇兄分忧,还请皇兄恩准。Www;”
“哦?为朕分忧?你倒是说说看,你准备如何为朕分忧?”
“皇兄,当今贼兵势大,臣弟愿领一军兵马,与贼死战,保我大唐江山社稷!”
李杰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毅然回道。
李俨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皇弟想领军作战?”
“正是!”
“这个……只怕……”
李杰忙问道:“皇兄,难道有什么为难之处么?”
李俨道:“自从太宗文皇帝以来,我大唐天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驰骋天下,无可匹敌。然自从玄宗皇帝以来,大唐府兵崩坏,于是乃改募兵。然领兵大将多久在朝外,朝廷鞭长莫及,致有安史之乱。此后众节度使各自手握重兵,桀骜不驯,不听朝廷号令!朕思量此情已久,早有改弦更张之意。从前朕为田贼掣肘,故有心无力,如今朕已经重掌大权,此事已经刻不容缓。”
“皇兄,难道您想收回节度使手中的兵权?”
“非只是节度使,凡是统兵大将,手中兵权,都将一律收回!从今以后,我大唐所有军队都将归属朝廷所有,不得再成为任何一个人的私兵!此种改变,便将从现在开始。从前那些军队,那是历代先皇遗留问题,关系重大,只能慢慢改变。但是新成立的军队,都将一律直接归属朝廷所有。除了朕的授命,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同时,为强干弱枝起见,从今以后所有皇室三代以内直系宗亲,皆不得统兵。即使要加入军队,也只能隐姓埋名,做一普通士卒,待日后立下战功,方可恢复身份。所以皇弟,朕不能给你军队。如果你真的想替朕分忧,要么去处理政务,要么,你就只能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兵做起!”
李杰脸色一变:“皇兄!臣弟是您的亲兄弟,乃堂堂亲王之尊,怎么能让臣弟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兵做起?”
李俨冷冷道:“从古到今,贫家多英雄,纨绔多废物。这兵者乃国之大事,岂同儿戏?一个皇室宗亲,从小养尊处优,未经战阵,就算读过一点兵书,也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经验。若是予其统兵之权,那兵凶战危之际,交战关键时刻,若是此人胡乱指挥,损兵折将,甚至引发大溃败,那却如何是好?故必须从小兵做起,对兵法军事,皆有切实了解,方可担当大任。不但皇室宗亲如此,从今以后,即使是名门世家、达官显贵子弟,要加入军中,也只能从小兵做起!朕要的是能够给朕打胜仗的良将,不是浪费朕的粮饷,断送朕的士兵性命的当代赵括!皇弟,个中情形已经给你说清楚了,究竟如何决断,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一番话,说得李杰心中一片冰凉。
他虽然年仅十六岁,却也颇有英明之风,原本对这个皇兄十分瞧不起,甚至常常幻想假如自己是这个皇帝,将会如何如何处理朝政,如何如何诛除田令孜,如何如何收拾藩镇。虽然他这一切不过是纸上谈兵,但是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能够比当今的皇帝做得更好!
而他前几日见到了李俨的威风,当时虽然被震撼住,后来回过神来,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对李俨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竟然还弄得如此狼狈而不屑。他并没有去想跟自己相比,李俨有什么优势,只是认为,李俨是因为自己手上有一支精锐的军队,才能如此威风。于是他心中就想,如果自己手上也有这么一支精锐的部队,自己肯定能够比李俨做得更好!甚至,他心中还曾经隐隐约约地想到,自己有大军在手,要想做点什么,甚至要……嘿嘿,那又有什么难的?
心中存有这样的想法,他就想着要从李俨那里要来自行组建军队的全权。毕竟,在大唐以前的历代皇室中,在天下糜烂,国事艰难的情况下,以亲王的身份出来组建军队勤王,并不是没有过的。况且眼下朝廷软弱,对臣子成立军队的权力,往往轻易松口,所以他认为,自己从李俨那里拿到组建军队的诏令,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只是,谁都没想到,李俨竟然毫不松口!不但如此,李俨的话中表现出他对将来大唐军队的构想,更将他和其他任何人以后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彻底消除了。他满腹的希望霎那间就成了泡影。
所谋不成,年仅十六岁,还没有经历过世事的他,心中顿时有了极大的挫折感。
他那里心灰意冷,李俨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心潮起伏。
对于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寿王,李俨还是很忌惮的。
或许是受到后世那历史的影响,他总是认为,李杰对自己的皇位将会、甚至已经构成了威胁。而李杰对军事的热衷,更是让他心中生出了杀机。毕竟,后世历史上那宋太宗赵匡义,明成祖朱棣的例子,已经告诉了他,以亲王之尊拥有军权,对皇位的威胁有多大。
幸运的是,现在的寿王,还并没有像后世历史的二十年后那样,在众臣中拥有英明的名声。而他现在在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否则,李俨恐怕要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将之收拾掉了。
尽管如此,李杰对军事的如此热心,还是让李俨心中有了将他诛除的冲动。
那么,自己究竟要不要这样做呢?
杀或者不杀,这是一个问题。
李俨微微眯起双眼,遮掩住自己目光中的杀机。
这个时候,李杰那灰心丧气的样子,落入了李俨眼中,让他心中不禁有些心软。
不能心软!不能心软!为帝王者,绝对不能感情用事!
李俨心中拼命提醒自己,强迫让自己想到李杰日后篡夺自己的皇位的场景,让自己心中产生更大的杀机!
且慢!
现在就这样收拾掉李杰,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如果就这样把他干掉,难保有日后走漏风声的一天,那对自己的声望是一个打击,绝对不能草率行事。
这时候,突然一个念头从他心中冒了出来:何不效仿郑庄公的故智?
郑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继承了父亲的诸侯爵位之后,地位并不是完全不受威胁的。那就是他的弟弟,郑叔段。因为他的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虽然他即位成为了郑国君主,但是他的母亲并不心甘,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庄公便将计就计,故意配置叔段的野心,等叔段自以为时机成熟,起兵谋反的时候,再一举将其剿灭。这样一来,庄公顺理成章地消除掉了自己国君之位的潜在威胁,而又没有得到“不仁、杀亲”的坏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李俨熟读历史,对这个故事自然相当了解,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br》
第六章 驻骅凤翔(下)
他想到自己日后要想振兴大唐,必然要进行改革。WWw;但是一旦进行改革,就会触犯到那些名门望族,门阀世家的利益。这些人利益受损,自然不会心甘,肯定会想办法废黜自己,另立新帝。到那个时候,自己的亲弟弟,又有着贤明好名声的李杰,必然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到时候自己只要密切监视李杰,就可以将他们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手中。而如果没有李杰这个最好的幌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自己在明,他们在暗,自己要想防范他们,可就难多了。
想到这里,李俨心中的杀机总算敛去。
不过,有这样的想法,那也要看李杰识相不识相了。自己这个计划,要想万无一失,前提条件是李杰手中不掌握兵权。否则他引兵作乱,自己要想消灭他就要费力了。
想到这里,李俨主意已定,声音打破了刚才的沉寂:“皇弟,你想好了没有?还要不要从军?从军可只能从小兵做起了!”
李杰心中犹豫片刻,也有了决断。
他虽然颇有些贤明之风,到底不能像李俨一样,摆脱时代局限的束缚。对他来说,礼贤下士可以,但是要他跟那些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一样,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将亲王的尊严放在一边,那是宁死也不行的。
再者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自己堂堂王爷之尊,自然属于劳心者之列了,无论如何,不能去干那任人摆布的劳力者的下贱勾当!想到李俨以帝王之尊,竟然亲自上阵杀敌,他就无限的鄙夷:堂堂皇帝上阵杀敌,要那些大将干什么?皇兄这个皇帝当得如此没有尊严,早晚要出乱子!
总而言之,皇兄的这种种行为,他是大大的瞧不上的。却没有想到,大唐最最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唐太宗,当年可也是真刀真枪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要都照他这样想的话,那致唐太宗于何地?
想到这里,他就难免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思:要真出了这种事情,自己怕也有点指望了吧?一颗心就怦怦狂跳起来,连忙强行按奈住心中的想法!可千万别被皇兄看出来了,否则自己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心中这么一想,何去何从也就不用多说了。因此,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他还是断然道:“皇兄,臣弟乃是大唐亲王,不能给大唐皇室丢脸,不能跟那些小卒混在一起。所以,臣弟还是帮助皇兄处理一些政务吧。”
李俨心中的杀机,闻言终于彻底敛去了,还装出一副笑脸来:“既然如此,皇弟就等朕的行在定了下来之后,由朕给你安排职务吧。”
李杰心中动了那种念头,就蓬蓬勃勃大肆发展,再也控制不住了。此时他最想做的,就是韬光养晦,别大事不成,先把小命丢了。这时候李俨给他安排什么,他都会接受,当下故作欢欣的接受了。
随后,两人各怀鬼胎的告别,李杰自回住处不提。
送走李杰,李俨再将来鹄、翠桐、聂隐娘、韦庄、罗隐等一干人等招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