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悍戚 >

第174章

悍戚-第174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壁心动不已,忍不住问道:“敢问若末将随公子前往北海,可当什么职务?”

    “今北海国方定,盗匪丛生,山贼横行。

    tèbié是剧县、寿光、都昌一带,情况最为严重。我就任你为北海贼曹,在三县招揽青壮,剿匪平乱,不知你意下如何?”

    贼曹?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警察局长职务,权力极大。

    岑壁听了这话,再也没有犹豫。

    他在齐郡,不过是一个小小骑督,根本不为人所重。

    齐郡骑督便有几十人,好事轮不到他,苦差事全都落在他头上,岑壁这心里,早就有些不舒服。

    若能为北海国贼曹,岂不比在齐郡受人排挤,任人欺辱来的舒服?

    再者说,刘公子乃大汉皇叔,虽然实力还不算强大,可是凭他勇武,再加上他这次救下三公子,都足以表明,袁大公子以后再想压制刘闯,难度可是不小,更不要说他还和吕布结盟。

    想到这里,岑壁没有再犹豫,匍匐地上,恭声道:“璧有何德能,令皇叔另眼相待,敢不效死命?”

    刘闯拍拍岑壁,“伯圭,休言生死,你跟随我,自会有大好前程。

    从现在开始,我要你代我带好此次随你我奔袭之六百壮士,他日我返回北海时,希望能把他们全部带走。”

    岑壁jīngshén一振,轻声道:“公子,般阳城内,可还有两千人。”

    “我只要这六百人,其余人马……”

    刘闯微微一笑,轻声道:“如何能与你们相提并论?

    秦风曰:执子之手,与子同袍。你我袍泽之谊,那些人与我何干?从今日起,我府衙之安危,便与你和六百儿郎守卫。”

    “喏!”

    岑壁心情大好。

    听到没有,刘皇叔说,我与他是袍泽之谊。

    就凭这一句话,足以令岑壁肝脑涂地……

    收服了岑壁之后,刘闯也心情大好。

    当晚,他安排那一千多兵马分为两部,轮流在城上警戒。

    而般阳县城内,自有岑壁率部巡查,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般阳县衙中,灯火通明。

    刘闯坐在衙堂之上,执一卷春秋,正品读得意。

    刘陶生前,精于《春秋》。那么他重生为刘陶之子,《春秋》一书,必须要熟记于心。刘闯读地这本《春秋》,是经过刘陶注疏。里面自然有很多属于刘陶的思想在其中。郑玄曾对他说,若不熟读《春秋》,必被人耻笑辱没门风。你是刘陶的儿子,那么就必须要承担起刘陶门风家学。所以《春秋》一书,你必须要背熟,读懂,吃透……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去读明白《春秋》这种文章,的确是非常吃力。即便刘闯前世也喜欢古代文学,但要想把读懂这部著作,也感到头疼。

    古人如何读书?

    先背下来,把文章牢牢记在脑子里。

    不要求你马上能够明白,只要你能牢牢记住……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许在某一天,就能够对某一句,或者某一段文章豁然开朗。古书里面,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记载,更参杂有古人的人生感悟。

    只不过,这需要岁月的沉淀。

    刘闯一开始也读不进去,甚至每次看那没有标点符号,没有任何分段的文字时,就会头大如斗。

    不过慢慢的,他找到了一些门道。

    所以对于这部《春秋》,也就更感兴趣。

    后世言:关公夜读《春秋》。

    可以说,关二哥用一辈子的精力,想要读懂春秋这部文章,可到最后也没有能真正的领悟。

    这更说明,《春秋》之博大精深。

    刘闯开始理解,为何关二哥对春秋如此痴迷。

    这里面的内容,的确是值得人去品味,值得人去深思……

    “公子,夏侯兰带到。”

    岑壁在门外轻声道了一句,刘闯抬起头,就见夏侯兰一身黑裳,被绳捆索绑,推进衙堂上。

    “伯圭,你且下去吧。”

    刘闯说着话,起身一把抄起思召剑,迈步走向夏侯兰。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143章 竖子不足与谋(下)2/3

    那杀气腾腾的模样,直让岑壁心里一惊,连忙带着人退出衙堂,在台阶下守护。

    周仓不在刘闯身边,那么岑壁就担负起周仓的职责。

    夏侯兰昂首挺胸,怒视刘闯。

    却见刘闯也不说话,指按绷簧,就听宝剑仓啷一声出鞘,紧跟着刘闯二话不说,提剑就斩下来。

    夏侯兰也吓了一跳,却面不改色,眼睛一闭  。

    可过了半晌,却没有宝剑及身的感觉,他睁开眼睛看去,却见刘闯提剑,笑盈盈站在他身前。

    夏侯兰心中大怒,“刘孟彦,我敬你是大汉皇叔,何故羞辱与我?”

    同时心里面暗自责备自己,方才怎能闭上了眼睛,平白被人耻笑……

    刘闯哈哈大笑,抬手掷剑还鞘,转身回到榻椅上坐下。

    “衡若,好胆色。”

    夏侯兰只觉身上一松,低头看去,原来绑在他身上的绳索,已经被刘闯割断。

    “衡若,可敢坐下?”

    “有何不敢。”

    夏侯兰有些羞怒,撩衣跪坐一旁。

    自有扈从奉来酒食在他面前,刘闯满了一杯酒,“衡若,可敢饮酒?”

    “大丈夫死且不惧,何惧饮酒?”

    夏侯兰有些弄不qīngchu刘闯的心思,但到这个时候,他是断然不会露怯,哪怕是半点畏惧都不会让刘闯看出来。

    刘闯露出赞赏之色,连连点头。

    “衡若,好胆色。”

    夏侯兰头扬起来。面露一丝傲色。

    “我知道。衡若你得名师传授。武艺高强。

    不过我也知道,你性情刚烈,若我劝降于你,便是羞辱你……所以,我不会让你投降,今晚你我痛痛快快吃了这顿酒,然后我送你上路。其余事情,咱们便不必说。你看怎么样呢?”

    “正合某家心思。”

    夏侯兰面露傲色,伸手撕下一只熟鹅腿,大口咀嚼。

    我是不会向你低头,哪怕你是皇叔,又能奈我何?

    “据我所知,衡若你是冀州真定常山人氏,对吗?”

    夏侯兰一怔,嘴里面仍嚼着鹅肉,含糊道:“没想到夏侯兰一介无名小卒,也能被皇叔所知。”

    刘闯哈哈大笑。“衡若,休妄自菲薄。

    你之才干。我自知晓。可惜你不得人赏识,以至于至今一无所成。

    我本想要你为我效力,但想你性情忠直,未必肯降……唉,大丈夫生于世上,却无人赏识,即便练就一身好本领,也难建功立业。只可惜了你这一身好武艺,到头来恐怕也难以施展。

    对了,我听说你有一师弟,枪马纯熟,号常山赵子龙。

    你或许武艺不如此人,但以才干而言,未必差他太多。而赵子龙却闻名天下,盖因他生逢其时,得遇刘备,徐州一战扬名天下。我不知衡若你怎么想,只是……呵呵,为你感到不值。”

    夏侯兰闻听,猛然抬起头,看着刘闯。

    他心中感到无比震惊!

    刘闯所说的赵云,他自然知晓,而且关系极为密切。

    两人同是常山赵家庄人,一同长大,一同拜师……只不过他心急,故而提前下山。临下山时,他曾与赵云相约,他日一同建功立业。可惜,此后他与赵云便再未有任何交集……赵云下山后,便投奔公孙瓒而去。想来是因为早年间公孙瓒抗击胡虏的缘故,赵云一直对他极为仰慕。

    而夏侯兰和赵云之间的关系,更少有人知道。

    夏侯兰从未对人提起过,却不想今天被刘闯一言道破……

    只是,赵云的名气,果然很响亮吗?

    夏侯兰眼中显出一丝迷茫,有些不太qīngchu。

    不过,刘闯那番话倒是让夏侯兰感触颇深。他自认武艺不差,也读过兵法,粗通谋略。与淳于琼相比,夏侯兰自认要高出淳于琼十倍。可就因为他没有名望,也没有门路,被淳于琼死死压制。

    投奔泰山郡,也是这等状况。

    原以为吕虔有识人之能,哪知道……

    吕虔宁可看重一个废物般的王营,也没有在他身上多下一点功夫。

    说一千,道一万,只因他名声不显,更因他毫无资历。

    刘闯的话,自然是有夸张之处。

    但入了夏侯兰的耳朵里,却好像变了味道,让他感到万分赞同。

    如万年坚冰一样的心境,突然开始融化……他越想,越觉得委屈,越想,越感到命运不公。

    心中一股火涌上来,他忍不住拎起酒坛子,咕嘟咕嘟一顿畅饮。

    “你话虽如此,可机缘又岂是能随意求来?

    子龙武艺比我好,当年又得老师看重,兵法亦有不俗。那时候,我就是眼见自己比不得子龙武艺,才生出想要下山之心。我想,反正我怎么练,也练不到子龙那种程度,倒不如下山寻找机缘。

    当时正值董卓作乱,诸侯群起而讨伐。

    我傻兮兮,以为凭自己一匹马,一杆枪,怎地也可以创出一番功业……哪知诸侯到了洛阳之后,便不战自乱。当时我在淳于琼帐下效力,本以为淳于仲简堂堂西园八校尉之一,可为明主,于是便跟随他一同去了冀州。可是,不管我如何奋勇杀敌,淳于琼也好,袁绍也罢,从未正眼看过我。

    当初袁绍夺去冀州,我是第一个杀入邺城。

    到头来,这功劳簿上,却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尽是一些酒囊饭袋之徒……我何尝不想建立功业,可是谁又肯与我机会?淳于琼压制着我,根本不与我这机缘。初平四年,魏郡与于毒勾结,夺取邺城,所当时保护袁公家眷撤离。依旧没有人在意。同年。袁公在河北接连征讨刘石、青龙角、郭大贤和李大目等贼人。我也是每战争先,到头来平白便宜了淳于琼。

    我无奈之下,得罪了淳于琼,最后逃离河北,流落兖州。

    本以为曹公是一个有识人之明的明主,可到头来……一个东莱败将,就因为对你有所了解,便做了骑督。

    我实在想不明白。人说明主明主,可这明主,究竟何在?”

    夏侯兰有些吃多了酒水,说起话来,更是格外激动,到最后是一坛子酒一坛子酒灌进去,在刘闯面前大声咆哮,手舞足蹈。

    刘闯面带微笑,只静静看着他发泄心中情绪,却没有开口打断。

    夏侯兰熏熏然。用手指着刘闯道:“刘孟彦,我知道你……你的遭遇坎坷。少年时也经历不少灾难。可你说,如果你不是中陵侯之后,不是汉室宗亲的话,你可有今日之成就,你说!”

    这厮酒品,真心不好。

    刘闯吃了一口酒,笑呵呵道:“衡若,你说的也没有错。

    若我不是中陵侯之后,若我不是汉室宗亲,可能现在,还在四处漂泊,最后说不得沦为山贼盗匪。但我和你不一样,至少我不会向你这样,只会抱怨,只会叹息。想当初,我刚从朐县反出来的时候,身边不过三十六人。当时整个东海郡,乃至大半个徐州都在围剿我,我却没有放弃,一路杀出来,从徐州到扬州,从扬州到豫州,又从豫州杀回徐州,最后落足青州。

    最开始的时候,我比你更迷茫。

    可是我却没有颓废,只要有机会,我就一定要把握住……谁敢阻我前程,我就一刀刀杀尽。

    我敢与天下人为敌,衡若,你可有这胆量?”

    “我……”

    刘闯站起来,朗声道:“大丈夫生于世上,难免有不得志的时候。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但不管怎样,总有那一二能够让你如意的事情。你看你,从小有好朋友相伴,得遇名师,练成一身好武艺,这种机缘,又有多少人可以拥有?

    偏你不珍惜,提前下山,以为自己能建功立业。

    可遇到一些小挫折,又自哀自恋……夺你功勋又如何?那说明你的功劳还不够大,不够抢眼,否则那淳于琼,又怎敢把你功劳占居?你说你每战争先,我问你,可杀过几个贼人?别的不说,你方才将刘石、青龙角、郭大贤、李大目,这些人又有几个,是死在你的手中?

    你杀几个无名小卒,算得什么好汉?

    有本事杀了刘石,杀了青龙角,杀了郭大贤,杀了李大目……我就不相信,袁绍还会看不到你。

    说到底,还是你本事不够,活该你被人压制。”

    “你……”

    夏侯兰闻听,暴跳如雷。

    “不是这样子!”

    “好,咱们不说你在袁绍手下如何,就说你在泰山郡。

    吕虔这个人,我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我知道,他绝不是那种会抢夺人功劳的小人。可你为什么还是没有崛起?没有被吕虔所重视?说到底,就是你本事不够,胆略不足。有本事你弄qīngchu我的底细,有本事你去抢一座县城?今为乱世,乃大丈夫杀人立功之时,但我却未听说过,你杀过什么人……衡若,别说别人看你不起,说到底,是你本领不够,胆量不大。”

    “你胡说!”

    夏侯兰暴怒而起,双手抓住食案,呼的一下子抡起来。

    那食案上的杯盘散落一地,他也毫无顾忌,抡起食案便砸向刘闯。

    刘闯一见,也不惊慌,反手抓起他身旁的食案,迎着夏侯兰便轰过去,就听蓬的一声巨响,两张食案撞击一处,顿时四分五裂。刘闯跨步上前,抬手抓住夏侯兰的胳膊,一个大跨蓬的把夏侯兰抡起来,狠狠摔在地上。

    “衡若,不是我小觑你,似你这样的人,便是十个,百个我也不惧。

    大丈夫生于世上,胜不骄,败不馁,方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当机会到你跟前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如果我不是把握住机会,就算我是中陵侯之后,会又会视我为大汉皇叔?

    机会到跟前时不去把握,却要抱怨老天不公,此懦夫所为……”

    夏侯兰倒在地上,一阵恍惚。

    刘闯的话,在他耳边回响,他挣扎着爬起来,手指着刘闯,怒目而视半晌,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

    “公子,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