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笼中雀 >

第68章

笼中雀-第68章

小说: 笼中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傅将军呢?”姜灵洲忽而问道。
  “……”萧骏驰默了一会儿,淡淡道,“我也不知道他。”
  四下忽而便安静了。正在此时,姜灵洲手中传来“咔哒”一声,原来是那道机匣被解开了。她登时站了起来,满面雀跃之色,对婢女道:“快去请应先生来!”
  应君玉来时,满面不可置信。他顶着青青胡渣,道:“竞陵王妃,你莫不是耍诈吧?你是不是叫人偷偷看了我搁在枕下的图纸?”
  “我何须做那样的事?”姜灵洲抿唇一笑,将机匣递了回去,道,“愿赌服输,应先生输了,便应当交纳出赌资来。”
  “成罢!”应君玉挥一挥手,道,“不就是点儿银票么?你拿去就是了。堂堂竞陵王妃,竟然还要贪个白身小民的银钱!”
  姜灵洲的笑意愈发柔婉,她缓缓道:“谁告诉应先生,是五两银了?”
  应君玉愣了下,说:“不是你说的么?”
  “当时我说的,”她撩起袖口,用手掌比了个“五”,道,“‘赌这个数’,应先生不记得了么?”
  “那、那……”应君玉眉毛一颤,试探道,“五十两……?”
  “非也。”姜灵洲摇头。
  “五、五百……五百两?”应君玉面有白色。
  “非也。”姜灵洲还是摇头。
  “五千两?!”应君玉大喊起来,“便是卖了我应某人,也找不出那么多钱来!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谁说我要的是银子?”姜灵洲好整以暇,放下手来,理了理袖口,慢条斯理道,“我要应先生五年时光,做我部将,为我所用。”
  此言一出,应君玉的嘴惊得都无法合拢。他气的横眉竖目,用手指指着姜灵洲,口中连说数个“你”字。许久后,他才嚷道:“岂有此理!你竟说出如此厚颜无耻之辞来!”
  “怎么厚颜无耻?”她不怒反笑,道,“应先生当年初出茅驴,便以十年做抵。如今换个明主,只要你五年时光,便不行了?所谓‘赌’,不就是求个畅快淋漓、愿赌服输?”
  她说的话太有道理,连应君玉都被绕了进去。他狠狠一甩袖口,道:“那你告诉我,你是如何解开我那第三道匣的?我应某绝不信,这天下还有第三个人能解开我所做的机关匣!”
  姜灵洲却没直接告诉他答案,只是不紧不慢道:“应先生若是服输了,我便告诉你。不然,应先生一辈子都休想知道。”
  应君玉气得差点儿被呛住。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她说的似乎也不错。
  现下刘琮人在召城,丢了姜灵洲,没法向萧骏驰借军,只得坐以待毙。召城被齐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但那齐军不知怎的,也不攻打召城,只是一直在静候,似是要等刘琮主动开城投降是的。往好处儿想,是齐军自己起了内讧,商量不好要不要攻打召城;往坏处想,这齐军便是在蓄劲,只等着把刘琮从里到外都拾掇干净了。
  跟着刘琮,十有七八就是送死,倒不如换个人服侍。
  “成吧!反正我跟着那刘琮也有十年,看着他从一个小娃娃变成如今模样,也是时候换个人跟着了。”应君玉深深叹了口气,跌坐在椅子上,“与其跟着刘琮送死,倒不如赶紧保命要紧。不过你一介妇人……”
  “妇人怎么了?”姜灵洲挑眉,“应先生是不服输么?”
  “……服输!赌就是要一个畅快!”应君玉道,“妇人便妇人吧!”
  姜灵洲听到他的话,点点头,命婢女给应君玉添了茶,这才道:“应先生,我出嫁前生长在西宫,与刘琮熟识。为哄我开心,他常常捧些机关宝匣来让我玩。不瞒应先生,这暗匣中所藏的十三道机关里,有六道机关,我在九岁时便已摸索了个透。”
  听她说话,应君玉的眼珠子越瞪越圆。
  最后,他恨恨地跺了下脚,道:“怪不得那小兔崽子当年求我给他造这样的玩意儿,原以为是他想学我的手艺,竟然是拿去讨好小姑娘!真真是不争气的东西。”
  “既然应先生愿跟我五年,现在不妨说一说,那魏先帝与鱼符之事了吧?”姜灵洲问。
  “说什么说?”应君玉瞪了她一眼,道,“我连着六七日没睡好觉了,现在要回去睡觉去!你给我备下酒菜来,待我醒了再说!”
  应君玉这一休息,就足休息了十二三日,眼看着上元节都快到了,应君玉却还是成日里吃吃睡睡,喝酒闲逛。好在姜灵洲也不急,她自然有的是法子撬开这应君玉的嘴。
  ***
  华亭。
  上元佳节,宫里自是要办宫宴会。每逢此时,华亭便满城灯火,如荡春烟。宫中更是宝月佳宵,热闹非凡。
  于姜清渠而言,这一次宫宴是极重要的。好不容易,她才有机会见着许广元,问一问他为什么宁可要那池明珠,而不要她这样堂堂的一国公主。
  姜清渠在朱太后和叶皇后跟前不安地坐了会儿,分了一盏桃枝灯笼,便挑了个“要去园子里看灯”的借口,领着香绫出去了。她将自己的手帕交给香绫,叮嘱她去将那许广元约到御花园角落的偏风亭来。
  不多时,许广元便捏着那手帕来了。
  他在亭前左右张望了一会儿,便看到了姜清渠。他大惊,连连避让,道:“在下不知二公主在此处,听婢女说是未过门的妻室在此等候,这才来此……”
  “许大公子,想要见你之人就是本公主。”姜清渠顾不得小女儿的羞涩,语气颇有几分咄咄逼人,“本公主想问,明明父皇已透了口风,为何许大公子还是与那池明珠订了亲?”
  许广元愣住了。
  齐国民风保守,他还从未见过那个女子如此胆大妄为,私下约见外男不说,竟还这样逼问婚事,简直是不成体统,更何况姜清渠还是一国公主。但他抬起头来,却看到姜清渠双眼似要透出火来,直得硬着头皮答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公主何必问我?”
  “定是那池明珠以死相逼,对不对?”姜清渠问道。
  “池大小姐为人端方,二公主切莫乱说。”许广元蹙了眉,心底愈发不耐了,“且陛下确实是与我爹透了口风。二公主莫非不知么?过了上元,二公主就要嫁给卫大将军了。为了这事,陛下还特意敲打了我爹。”
  姜清渠听闻此言,心底极是惊愕。
  嫁给……卫大将军?
  卫烈?
  那个四十多岁的糟老头子?!
  “不……”她苍白了面颊,喃喃道,“这不可能!许大公子,你是在骗本公主,是不是?”
  许广元只想着赶紧离开这花园一角,免得叫人撞见了,毁了他名声。于是他匆匆将那手帕还回去,道:“是与不是,公主回去一问便知。在下这就告退了。”说罢,他和躲洪水猛兽似的,急匆匆地走了。
  姜清渠犹在浑噩之中,便如被当头棒击了一般,连许广元已溜走了都不知道。现在的她已管不了什么池明珠与许广元了,只想去问一问她的父皇母妃,那桩亲事可是真的?
  想也不想,姜清渠便转身冲回章贵人身旁,抹着泪眼悄声问起了这件事。她本指望着母妃好为她撑腰,替她硬气地回绝了婚事,可谁知章贵人却只是点了点头,低声道:“儿啊,你为公主,便当替你父皇分忧……”
  登时,姜清渠的眼泪便滚了下来。
  她再无心思参加什么宫宴,丢了手里花灯,便坐在花园里闷闷地哭。哭了好一阵子,她才在心底下定决心,绝不嫁给那卫烈。
  可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又有何余力反抗齐帝呢?
  过了上元,饶是姜清渠再不愿,也被按着披上了喜服,塞入马车之中,送到那威宁去了。因姜清渠下嫁卫烈有功,章贵人摇身一变,成了章贤妃。姜清渠出嫁之日,章贤妃在朱雀门送别,眼泪浸湿了手帕。
  这婚事来的匆匆,却也并无人惊诧,盖因卫烈与齐帝嫌隙由来已久,朝臣尽知,早就纷纷猜测陛下会嫁个女儿给卫烈,只是恰好人选是姜清渠罢了。
  这一路车马颠簸,却始终有四五个粗壮的姑姑跟随在她身旁,姜清渠每每想逃都找不到机会。她终日里以泪洗面,连丫鬟香绫都唉声叹气,哭个不停。
  就这样,威宁到了。
  那卫大将军驻扎在威宁城外,说没空来见公主,也没空成亲,让姜清渠自个儿住着便好,这倒是让姜清渠松了口气。待搬入了威宁镇衙后,她便又琢磨起脱身之法来,成日里派丫头香绫出去打探情况。
  姜清渠也试着跑过一回,可是出了这镇衙,她手无银钱,吃不好、穿不好,三四天她便受不了了,又老老实实回去了。
  眼下,姜清渠只盼着那一日卫烈良心发现,与她退了婚,将还是清清白白完璧之身的她送回华亭去。她现在已不奢求嫁什么许大公子了,只要是个年纪相当的年轻才俊便可,哪怕是小家出身也无妨。
  终有一日,香绫说出了点有用的东西来。
  “那卫老头子正和召城的贺奇对着阵,说是这两日即刻便要打起来呢!”香绫道,“那贺奇为人残暴,也不知卫老头子打不打得过他?”
  姜清渠听了,心底咯噔一下。
  若是卫烈死了,这桩婚事岂不就是不作数了?
  她的心咚咚乱跳起来,立刻就有了个好主意。她抬手招来香绫,道:“你去和管事姑姑说一声,就说本公主体恤卫大将军辛劳,要去军帐里看望卫大将军。”
  香绫眼珠一转,应了声,便去和守门的姑姑如是说了。
  姑姑心底有些疑惑:前几日,二公主还闹着要逃回华亭去,不愿意嫁给卫烈这个莽夫。今日二公主怎么就转了性子了?莫非是真想到了那卫烈是国之勇夫不成?
  但二公主能安安心心嫁给卫烈,自然是好的。于是,管事姑姑便让几个小厮、婢女跟紧了姜清渠,随她一同去了军帐。
  一路马车颠簸,姜清渠到了军士驻扎之地。陡然见到那么多浑身臭汗的男人,姜清渠吓得花容失色。但她硬着头皮,找到了卫烈,道:“卫大将军如此辛劳,本公主前来探望一番。只是……不知卫大将军能否去整一下容仪?”
  面前的卫烈一身泥汗,看着很是令人倒胃口。
  卫烈听了,蹙了眉,碍着她是公主,便压下了心底的怒意,去收拾仪冠了。趁此机会,姜清渠便走入了他的军帐之中。因为她是一国公主,又是卫将军未过门的妻子,军士无人敢拦,只得让她进去。
  她大着胆子,开始翻起卫烈桌案上的东西来。
  此时此刻,她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什么召城不召城,卫烈不卫烈的!偌大齐国,还怕少了一块地儿不成?召城收不回来便罢了,可不能白白搭上她的一辈子!父皇早看这卫烈不顺,她这就替父皇剪除心腹之患!


第75章 小世子
  入了夜; 姜清渠才惴惴不安地走出了大营,朝马车走去。
  想到方才卫烈那副粗鄙不堪、令人厌恶的武人模样,再想到许大公子那清风朗月一般的神貌,姜清渠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念头——她绝不嫁给卫烈!
  她提着裙摆,左右偷偷看了两眼; 发现那几个原本守在军帐外的强壮姑姑; 又不紧不慢地跟了上来,像是甩不脱的牛皮膏药; 极是烦人; 不由暗暗在心里咒骂了几句。
  正当姜清渠要上马车时; 便听见一声熟悉的嗓音。
  “二妹妹?”
  她抬起头来; 却看到姜晏然微染尘埃的面容。
  虽姜清渠与姜晏然这异母兄长向来不亲,可身在这偏僻孤陲; 却忽然见到旧日华亭宫中的熟悉面容; 让她百感交集; 一时间; 心底的委屈一股脑儿涌了出来。
  “……皇兄!”姜清渠用手背抹了眼泪,满面都是哀戚。她本就只是个小姑娘,相貌生的也不差,这样楚楚可怜地哭起来,让平素不大喜欢她的姜晏然也有几分于心不忍。
  父皇虽力求贤明,可他虽做了个明君,却着实不是个好父亲。为了这国家,便将公主们一个个嫁出去; 或是笼络权臣,或是和亲他国,全然不管不顾女儿们己身之幸。那卫烈的年纪都可以做姜清渠的父亲了,姜清渠却要嫁给他,这真是造化弄人。
  “二妹妹,别哭。”姜晏然递了一方帕子上去,叹道,“我知你嫁的匆匆,心里委屈。可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父皇所能倚仗之人唯有卫大将军一人。他虽是个武人,却也是个一心为国的勇武之人。便是为了齐,你也要忍着这眼泪。”
  说到此处,姜晏然自己也不大说的下去了。横竖怎么想,父皇都是愧对了姜清渠,他又能怎么开解呢?
  姜清渠心底早已有了计划,见状,她微眨泪眼,哽咽道:“皇兄,清儿心底明白。从前清儿常常与大姐姐争抢,现在方知大姐姐是有多么好。大姐姐便是以身和亲也绝无怨言,那么清儿自然也不会违抗父皇之命;只愿清儿能如大姐姐一般,替父皇分忧。”
  听到姜清渠这番话,姜晏然微微一愣,继而在心底叹道:真是时事磨人,连姜清渠都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为了一匹锦缎、一颗明珠就阴阳怪气闹别扭的小丫头了。
  现在,他能做的,也只是让她在威宁过得好一些了。
  “二妹妹既然到了这威宁,便是为了令卫大将军心安。若你有什么要吃的、用的,便只管告诉皇兄便是。”姜晏然一转眼,又瞥见那几个姑姑始终紧紧盯着姜清渠,便道,“你们是做什么的?二妹妹是公主,又岂容你们像是看着阶下囚一般看着她?”
  几个姑姑支支吾吾的,又抵不过姜晏然乃是太子之身,只好应了“是”,各自退开。
  姜清渠拭了眼泪,规规矩矩地同姜晏然道了别,又叮嘱了几句让卫大将军保重自身的话,这才上了马车。
  一旦,坐到马车里,她从窗户中望到了姜晏然的背影,就在心底恨恨说了句“假惺惺”——这姜晏然平常只护着姜灵洲,哪儿替她说过好话了?她要嫁给卫烈了,倒是跑来展现仁德,生怕这军帐中的军士不知他是个仁慈之人似的。
  那姜灵洲千好万好,样样都比她姜清渠好。也不知她到底哪儿不如姜灵洲了?也是老天开眼,才让那讨人厌的大姐嫁到魏国去,再不得回来。要是哪一天传来个消息,说姜灵洲死在魏国了,也不知这假惺惺的皇兄是什么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