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95章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95章

小说: 辛亥之钢铁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军的任务并不轻松,白翟每天要飞行超过六个小时,他们要将日军部队的集结情况、阵地设置情况、物资存储情况尽可能的摸清楚,为陆军的进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在执行侦察任务的过程中,不少飞行员都忍不住想对地扫射,但军令要求不得对地攻击,白翟等人只能化身空中侦查员,等待可以攻击的那一天。

日军十多万人并不全部集中在牧园阵地一线,他们散布在牧园、小林、须木、人吉、大口等广阔地带,这增加了空军侦察的难度。鹿儿岛小小的野战机场无法提供更多的侦察机起飞,第二个野战机场正在修建中,直到7月6日上午,振**九州集团军才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日军分部情报,并以此迅速制订了进攻计划。

“各车组报告检查情况。”站在一辆指挥坦克上,装甲旅第一装甲营营长何广厦手拿无线通话器命令道。

“一连一切正常。”

“二连一切正常。”

“三连一切正常。”

牧园正前方出发阵地上,一营四十三辆坦克相继发动,后面是装甲旅其余部队。再后面就是跟随装甲旅作战的陆战一师、二师,他们将作为正面突击力量突破日军正面防线,打乱日军部署。

天空中硕大的轰炸机编队飞过,他们将对日军进行定点轰炸。侦察机编队为炮兵提供坐标、指引陆军前进的方向,还会为陆军提供地面支援。空军之前不准战斗机对地攻击的命令就是为了此时发挥空军轰炸机最大的轰炸效果,在认为飞机没有威胁的情况下,轰炸机突然投掷炸弹,会给日军造成最大的伤害。

空军的轰炸不能与炮兵相媲美。为了此次进攻,集团军集中了一千六百多门各型火炮,在日军没有相对坚固的防御工事下,可以想象炮兵的轰炸会对日军造成多大的伤亡。

步兵的进攻分为三个方向,装甲旅和陆战一二师负责正面,第一军从牧园左侧的东乡出发,从日军左翼绕过去,第二军从牧园右侧的都城出发,经宫崎、西都,最后在五木地区与第一军汇合。实现对日军十多万人的大包围。

集团军选定的攻击日,天空作美,虽然炎热,但没有一丝阴云,可以发挥空军最大的优势。率先抵达日军阵地上空的轰炸机中队从五千米高空投下炸弹,尖锐呼啸的炸弹摩擦着空气降落在日军头上,措不及防的日军士兵还没有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大批大批的列队等待出发进攻或训练,炸弹发挥了最大的效用,弹片和冲击波在人群中横扫。犹如死神的镰刀般划过日军脆弱的身体。

经历了飞艇轰炸和大炮轰击的宇都宫全都幸运的活下来,日军吸取教训,挖掘了很多地下掩体和防空洞,致使飞艇轰炸的效果大大减弱。但没有人想到那些飞机也是致命的死神。宇都宫同样如此,在轰炸机大队飞来的时候他没有躲进防空洞,于是悲剧终于降临,一颗炸弹就在宇都宫身侧几米处爆炸,就算天照大神也不能挽回宇都宫的性命。(大蛇丸的埃罗田森诺奇兹?)

一轮轰炸之后,更大规模、更恐怖的炮兵集群开始发威。一千六百多门火炮的集群开火,即使在一战时期的欧洲战争也不多见,能够拿出如此大规模火炮攻击的国家屈指可数。比起飞机来,步兵们更信任战争之神的存在,而其火炮的投射量和投射效率也不是飞机可以比拟的。地毯式轰炸从日军阵地最前方开始,一路向北方延伸,相信战争之后鹿儿岛附近的农民可以不用费事的耕地了。

炮击开始之前,陆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开始高速突击,陆军兄弟们从军官到士兵都憋了一口闷气,从登陆以来,一直没有陆军出手的机会。高强度惨烈的防守作战一直都是由海军陆战队负责,这怎能不让陆军腹诽总参(实际是吕梁的命令,总参担当替罪羊)的偏心?

什么时候振**最精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沦落到打替补的地步?要知道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出自第一军的,可以说第一军就是振**的娘家,就算是大出风头的海军陆战队,追根溯源也是来自第一军。现在反而陆军精锐为海军陆战队掠阵,这让人情何以堪?

大部分军官的抱怨中都包括了对第一军第三师的羡慕,当初第三师得到攻打济州岛的命令后许多军官还暗自得意,认为第三师命不好,得到了一个干瘪的差事,没想到人家在济州岛打得有声有色,薛鹏的步兵团还得到了总参的特别嘉奖,自己两个军七八万人干呆在鹿儿岛上无所事事,这叫什么事啊!

养精蓄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犹如猛虎下山、耀武扬威、势不可挡,两侧的日军本来就少,而且防御工事很不完善,临时组织起来的防御像纸糊的一般一捅就破。两个军从下午十二点四十五分开始出击,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前锋部队就抵达了目的地五木。摩托化的两个军机动速度惊人,在九州岛的土路上,卡车、吉普车和摩托车等告诉前进,要不是排除几个雷区耗费了点时间,速度还能更快。另外这段时间没有下雨也让道路保持了干爽,灰土和烟尘当然不可避免,但比起泥泞来士兵们还可以忍受钻进鼻孔耳朵里的灰尘。

华军大军从两翼迂回包围的意图很明显,很快就有日军士兵向上层通报了情况——两翼的日军被华军大部队击溃,损失惨重,华军从两翼包抄,很可能是想对中间的日军实施包围,请尽快作出应对!

可惜日本九州守备军上层已经陷入混乱,从轰炸开始守备军司令宇都宫就魂归地狱,另外的几名高层也身受重伤。紧接着的大规模地毯式炮击让试图恢复指挥的守备军上层功亏一篑,命令根本无法传出,传令兵在爆炸中走不出多远,而且在混乱中也很难短时间内找到各部队。

华国不论是空中轰炸还是地面火炮,精准度都很吓人,侦察机前期的辛苦侦察起了关键作用,炮兵可以根据坐标毫无顾忌的开火,华国五年多高投入、极其重视的教育让军队拥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所有炮兵都至少是小学文化水平,这让炮击水准得到了保证。

高强度的炮击持续了三十分钟,如此大规模的炮击耗费的弹药是个惊人的数字,后勤运输船队一刻不停的运输,从登陆开始到现在积攒的炮弹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耗费了三分之二。集团军司令部下令停止炮击,命令主攻部队出击!

炮击终于停止,日军在幸存高层的带领下收拢部队、恢复指挥系统,并命令两侧的日军就地组织防御,阻止两侧华军的突击,后方人吉等地的日军向五木地区进发,防止华军切断日军退路。

另外幸存的高崎少将暂时担任九州守备军司令,混乱的指挥体系重新建立,高崎向本部发电,请求指导。华军突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肯定有所图谋,两翼已经出现华军,说明他们终于开始进攻并试图包围自己,这不是个好消息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装甲兵,突击!

东京江户天皇御所,一身戎装的中年男子端坐在皇位上,短发八字胡,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此人正是明治维新的领导人、带领日本从封建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并成为世界大国的日本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击败幕府力量,将权利重新收归皇室,改革制度、振兴国家,比起华夏那些皇族不知强出多少倍。有时候吕梁经常会感叹小小的岛国怎么会有这么多韬略强人,从上到下,从天皇到山县有朋、伊藤博文、西园寺公望,就是这些人领导着日本成为世界大国。当然,也是这些人给华夏造成了无尽的苦难!

下首,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首相西园寺公望三人弯腰行礼,然后天皇赐座。外界对于天皇当成超人的神来崇拜,这是因为1878年的时候,担任陆军卿的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要求军人以神来崇拜天皇,以武士道为军人精神支柱。

但这三名元老和天皇之间则是友人的关系,从倒幕运动开始,这几人就是明治天皇最大的助力,即使现在日本面临如此大的困境,这几人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慌乱。

“陛下,帝国面临巨大苦难,华国和俄国联合夹击帝国,东北五十万军队堪堪自保,朝鲜和台湾之驻军无法调回,九州守备军攻势受阻、面临攻击无法抵挡,奥保巩大将希望再次扩大军队动员人数,与华国决一死战,甚至不惜动员千万国人,以报皇恩!吾等无能,辜负陛下之重托,请陛下责罚!”西园寺公望向明治请罪,倒不是推脱责任,这些人坚定的国家责任心让他们将个人私利暂时置于脑后,尤其是面对明治天皇的时候,任何一点假话空话都不能说。

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同时向天皇请罪。明治呵呵一笑,挥挥手,然后站起来走到身后的大幅远东地图前,指着日本说道:“诸位何必如此悲观。日本乃狭小之岛国,资源贫瘠、人民贫苦,又在华夏、沙俄等大国夹缝之间生存,能让两个大国联合对抗,也算是我们的荣幸了!”

明治天皇的乐观让三人一阵。一直以来,他们在面对天皇的时候,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被天皇陛下打动,然后充满斗志。大日本帝国有天皇陛下,实在是万民之福、日本之幸!

“诸位都是帝国之人杰,怎能因现在的困难放弃斗志!在朕看来,俄国要不是华国介入,现在已经承认战败,现在在东北发动攻势。不过是强弩之末,即使有华国的援助,也不可能击败缺少物资补给的我军。本土九州的防御战,华国目前在九州有十万多一点的部队,从华国各地传来的情报看,他们不准备增派更多的部队前往日本,所以,仅凭这十万多的部队就像征服我日本全部吗?诸位要想一想目前的总体态势,然后根据这个态势分析华国想达成什么战争目的。”

山县有朋眼前一亮,是啊。天皇陛下说的不错,之前几人都因为华国强大的攻势、高崎少将传来不利的消息所蒙蔽,却没有仔细分析华国到底想要什么。

“陛下英明,依我看。华国是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俄国目前不足为虑。我国面临的局面确实非常困难,英国、法国等之前支持我们的列强因各种原因无法拿出更多的帮助,德国和美国置身事外,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力量应对挑战。华国建国一年,基础薄弱。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和超级战列舰,但数量太少,不可能全部占领我国。所以”山县有朋说到这里有些说不下去,明治明白他想说什么,但这种话不能由天皇来说。

西园寺公望果断接过话茬,他现在是日本首相,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所以,我们需要试探华国的目的,可以通过第三国家,向华国寻求结束战争的方法。”

所有人在西园寺公望说出这话后都默不作声,的确,要想结束战争,减少日本遭受的损失,积攒力量等待重新崛起,主动认输是唯一的办法。

现在的日本还不是军国主义极其疯狂的年代,明治天皇和上层还保持着理智和思考,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带领国家从逆境中崛起。

“帝国的崛起注定不是一帆风顺,华国将取代俄国成为我们以后最大的敌人,现在的后退并不可耻,失败后的奋起直追更值得振奋。”明治天皇站起来走到几人面前,沉重的说出这一番话,他的心理未尝不失望,几十年的奋斗,却被华国击败,维新以来的成果毁于一旦,但这并不说明维新是错误的,还要坚定的走下去啊!

几人商讨出了一个大致方案,但前线的战斗还不能停,必须用九州的战斗表明日本抵抗到底的勇气,借此才能在谈判桌上争取最大的利益。

“左前方一百二十米处,机枪火力点!”

“三号车收到,高爆弹准备!”

“高爆弹准备完毕!”

“发射!”

简短的口令下,一个日本精心准备的机枪火力点飞上天,高爆弹从坦克炮膛中飞出后,精准的命中目标。从指挥车到坦克车长、装填手、炮手,经过短暂的紧张后,装甲营的坦克兵越来越熟练,驾驶员和通讯员负责的同轴机枪一刻不停的扫射,他们消灭的敌人是坦克炮的几倍,甚至坦克履带也可以履行杀人的职责——密集的日军让坦克发挥了最大的功效。

装甲旅采用的第一代坦克并不是豹式、虎式等德国坦克,吕梁这个德国武器控反而选择了T34这种老毛子研制的坦克。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毫无疑问的是,T34是二战时期最好的中型坦克,尤其是采用了85毫米坦克炮之后。

这种坦克的优势就是可以大规模装备,最适合大型战争,粗糙的工艺和简单的结构让当时的苏联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装备这种坦克,虎式坦克最终淹没在T34坦克海之下。当然,对于现在这个时间来说,坦克还没有问世,就算吕梁采用日本小豆丁坦克在陆地上也没有对手,所谓的中型坦克对于其他军队来说就是庞然大物,重的不能再重的坦克!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吕梁装备这种坦克,那就是现在装甲部队需求量小,军工厂和后勤部门可以满足前线需求。等装甲部队大规模扩充后可以不用更新换代,直接采用这种坦克,而且生产技术成熟、坦克驾驶人员更可以熟练操作这种兵器。

被命名为T01式的坦克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一项沉着稳重的何广厦甚至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用最大的声音下达指令,让各车组车长的耳朵保守折磨。

日军没有任何办法阻挡这种钢铁怪物,这不是二战时期,各种高炮平射、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箭、坦克歼击车、俯冲轰炸机等等,不但日军,就算是其他国家的军队面对坦克时也会崩溃。

装甲一营的行进速度非常快,仅有的一些抵抗被轻易击毁,油料充足、弹药充足,何广厦早就忘了与其他部队的协同,只知道一个劲的命令快速冲击。装甲旅和身后的陆战师已经拉开了两千多米的距离,陆战师的士兵一面收拾装甲旅过后的残骸,一面羡慕嫉妒恨的看着绝尘而去战车。

白翟轻轻一推操纵杆,战机向战场前沿俯冲过去,他想在陆军兄弟面前展示一下空军的威武,随着高度的降低,一副永生难忘的画面映入白翟的脑海。

无数的日军士兵被后面的钢铁怪物驱赶着四处逃散,身后是各种残骸、弹坑和掩体,从空中看一辆辆像甲壳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